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ICU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比较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文艺说法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文艺说法
摘要:
1.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应用
2.多巴胺的作用与应用
3.间羟胺的作用与应用
4.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正文: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间羟胺是三种常见的血管活性药物,它们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刺激心脏和收缩血管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休克的治疗。
去甲肾上腺素能够增加心排血量,提高血压,从而有效地改善组织缺氧。
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还能收缩肺毛细血管,降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肺脏氧合。
多巴胺则是一种能够刺激心脏和扩张血管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创伤和败血症等引起的休克。
多巴胺可以增加心排血量和提高血压,从而改善组织缺氧。
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多巴胺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更为温和,且剂量过大时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间羟胺则是一种能够刺激心脏和收缩血管的药物,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其作用更为强烈。
间羟胺通常被用于治疗严重的休克,尤其是当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
然而,由于间羟胺的副作用较大,如过度兴奋心脏和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因此其使用需要谨慎。
总的来说,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间羟胺都是常见的血管活性药物,它们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ICU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NE)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巴胺(DA)注射液进行治疗。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及临床指标,分析去甲肾上腺素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0、12、24小时用药的临床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休克指数、血乳酸清除率等,分析两组复苏成功率和血乳酸清除率差异,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可明显并迅速改善患者各项感染性休克症状,在ICU治疗感染性休克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ICU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17-01感染性休克在ICU患者中为常见的病症,由于其发病迅速且病情复杂危重,其在ICU中的死亡率一直较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目前,临床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药物主要为血管加压类药物[2]。
本院通过对比两种血管加压类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注射液,分析了去甲肾上腺素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对2012年4月至2013 年4月期间在我院ICU中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所选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15~30岁,平均年龄为(24.6±2.3)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各种重要脏器疾病、恶性肿瘤及妊娠等其他疾病因素影响,且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包括: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胸腹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且患者在体温、组织灌注等各项指标均符合感染性休克标准。
对所选患者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巴胺注射液进行治疗。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休克 PPT

4、•血流动力学稳定所需时间相似(6、3 ± 5、6 h vs、 6、0 ± 4、9 h, p = 0、35)
5、•两组间输液总量没有差异 »多巴胺组患者第一天输液量较多 »多巴胺组患者第一个 24 小时尿量较多
6、随机分组36小时后多巴胺组患者心率加快更 明显;ID、CVP、SvO2、乳酸水平相似。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治疗休克
休克的定义
• 差不多进行足量液体治疗(至少 1000 ml 晶 体液或 500 ml 胶体液,除非 CVP > 12 mmHg 或 PAWP > 14 mmHg),MAP < 70 mmHg 或 SBP < 100 mmHg,组织灌注不足 的表现:意识改变,皮肤发花,尿量 < 0、5 ml/kg/hr,乳酸 > 2 mmol/L
研究设计
1、多中心(比利时、奥地利与西班牙等 8 个 ICU) 时间:2003 年 12 月 19 日 至 2007 年 10 月 6 日
2、随机原则 »实验人群:依照参研 ICU 由电脑进行随机分层分组 »试验药物:五位参考数字放置在密封的不透明信封中,由负 责配制药物的人员开封,配制好的药物采纳随机分配数字 进行标记
»生存率评估:log-rank检验
»混杂因素的影响评估(单变量分析P<0、 20)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预先确定的亚组分析依照休克种类:感 染性,心源性,低血容量性。
»其他研究指标数据分析:依照不同变量选 择卡方检验、t检验、致与检验等。
(数据分析时统计家与研究人员不明白病人的分配疗法)
结果
肾上腺素或苯肾上腺素)差不多超过 4 小时 »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房颤(HR > 160 bpm)或室速 »脑死亡
心血管系统药物在ICU的应用

心血管系统药物在ICU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1T15:34:50.69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作者:白意晓[导读] ICU是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治疗白意晓阆中市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400ICU是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使用心血管系统药物,对于患者病情稳定、状态恢复有一定帮助,合理运用心血管系统药物对于危重病人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强研究,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危重病人自身特点简单来说,危重病医学是研究治疗危重病人的一门学科,涉及专业较多,具有综合性特点。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可知,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恶化,血流动力学会发生变化,出现失血的情况,病人的多器官脏器功能就会受损,出现不适症状。
治疗时要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来决定,确保重要脏器系统的血液灌注。
危重病监测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目前血管活性药物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中,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心血管系统药物在ICU的应用(一)多巴胺药理作用。
多巴胺具有兴奋心脏作用,可以增强心肌功能。
多巴胺剂量较小时,病人的收缩压会上升,舒张压会降低,平均血压趋于稳定。
多巴胺剂量较大时,外周阻力会增大,舒张压会上升。
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后患者尿量会增加。
临床应用。
适用于休克,患者治疗之后身体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脏器的供血量会恢复正常,对感染性、出血性休克应用效果非常好。
特别是心收缩力减弱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好,在治疗同时要补充足血容量。
和利尿药联合起来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当药物浓度过高时,患者会出现头痛、高血压等症状。
高血压和禁忌症。
心脏器质性疾病者要慎重使用。
注意事项。
使用多巴胺治疗前先要纠正低血容量,如果低血压情况严重,已经危及到生命安全,即使没有纠正低血容量,液体复苏的同时可以暂时用升压药来维持生命和器官灌注。
静注时要选择粗大的静脉,避免出现药液外溢的情况,如果发现液体外溢,要用酚妥拉明稀释溶液浸润注射部位。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常常由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者心肌炎等引起。
在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是常用的药物,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对休克患者的血压和心功能进行支持,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
本文旨在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强有力的升压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收缩血管,提高心脏收缩力和心率,促进血液回流,从而增加心脏的灌注压和心排血量。
多巴酚丁胺则是一种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灌注,减轻心脏负荷,从而增加心排血量。
综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协同作用,有效地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排血量,调节循环系统,有利于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情。
一般来说,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的治疗起效较快,通常几分钟之内就可以看到血压和心率的上升,以及患者精神状态和皮肤灌注的改善。
由于这两种药物具有较强的升压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
对于心功能不全或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还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肌功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从临床的实际情况来看,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在治疗心源性休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方面,这两种药物可以快速提高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从而迅速纠正休克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这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除了对临床效果的研究之外,一些研究还探讨了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在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机制。
研究发现,这两种药物可以通过协同作用,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排血量,改善心肌灌注和血管张力,有利于纠正休克状态。
这两种药物还可以通过调节肾上腺素能受体、儿茶酚胺代谢和一氧化氮合成等途径,对心血管系统和肾脏功能产生影响,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循环平衡和器官功能。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比较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比较贺慧为;陈志;曾卫华;杨春丽【摘要】目的比较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脓毒症休克过程中的疗效及并发症,以期为脓毒症休克患者确定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血管活性药物.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经过充分的液体复苏仍存在低血压的患者80例,年龄18-75岁,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各组再以心脏指数(cardicac index,CI)标准分为两个亚组,记录每组及各亚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比较各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28d死亡率.结果多巴胺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5%,去甲肾上腺素组的发生率为10%,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的28d死亡率分别为27.5%和22.5%,无显著差别(P>0.05).对于低心输出量的患者,多巴胺组的28d死亡率要显著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结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均能够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压,但是多巴胺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概率更高.特别是对于低心输出量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优于多巴胺.【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2(047)007【总页数】3页(P565-567)【关键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脓毒症休克【作者】贺慧为;陈志;曾卫华;杨春丽【作者单位】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0006南昌,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4随着微生物耐药、侵入性治疗检查的增多、人口的老龄化日益严重,脓毒症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是ICU病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纠正脓毒症休克低血压的常用升压药物,但两者对脓毒症休克作用的差异还不明确,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和近期预后的比较国内尚无报道,国外只有少量研究。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之争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之争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应该如何选择呢多巴胺还是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传统理论认为:小剂量3~5μg/kg·min兴奋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尿量;中等剂量5~10μg/kg·min主要兴奋β受体;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肌的收缩力加强及增加了心排血量;并收缩外周血管;从而既能维持血压水平;又能改善心脏功能..大剂量多巴胺>10μg/kg·min 使用时;α1受体激动效应占主要地位;致体循环和内脏血管床动、静脉收缩;全身血管阻力增高;就会出现微循环障碍..因此治疗心源性休克;多巴胺剂量不宜超过10μg/kg·min..而事实上在休克状态下多巴胺没有扩张肾脏血管的作用;其观察到的增加的尿量的作用也是由于血压升高肾灌注增加的结果..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证明..去甲肾上腺素具有肾上腺素α受体强烈激动作用;引起血管极度收缩;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同时也激动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小剂量每分钟0.4μg/kg 时;β受体激动为主;用较大剂量时;以a受体激动为主..一般采用静脉滴注外渗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静脉给药后起效迅速;停止滴注后作用时效维持1~2分钟..但人们一直认为去甲肾上腺素是一个强烈的α受体激动剂; 尽管它能迅速改善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但由于其强大的缩血管效应; 仍然有可能减少内脏血流;导致灌注下降..即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升高血压的同时会增加血管阻力;减少组织灌注;影响肠系膜、肺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血供;使得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许多临床医生对在休克期间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一直顾虑重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并不会损害肾功能;甚至可以改善肾功能..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虽然可以诱发急性肾衰竭;但只有直接注入肾动脉才会出现;且诱导所需剂量是普通用量的2~3倍;而临床常规使用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并无此作用..理论上;去甲肾上腺素作为强效血管收缩药;在升压的同时可增加血管阻力;减少组织灌注;然而;与正常循环状态下不同;在休克及感染性休克等血管扩张情况下;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增加外周循环阻力升高血压;从而增加脏器血流..一些对比研究表明;休克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比应用多巴胺能够提高生存率..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研究中将1679例休克患者随机分组;多巴胺Dopamine;DA组858例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组821例..分别使用多巴胺20μ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0.19μg/kg·min作为恢复和维持血压的一线升压疗法..当使用20μg/kg·min剂量的多巴胺或0.19μg/kg·min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仍不能维持患者的血压时;则可增加开放标签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或加压素..主要转归是随机分组后28天的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不需要器官支持的天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28天死亡率没有显着的组间差异多巴胺组为52.5%;去甲肾上腺素组为48.5%;多巴胺组的比值比为1.17;95%可信区间为0.97~1.42;P=0.10..然而;接受多巴胺治疗病人中的事件多于接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病人207起事件24.1%对102起事件12.4%;P<0.001 ;多巴胺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分别有52例和13例患者因严重心律失常而退出研究P<0.0012012年国际重症协会的一个组织SurvivingSepsisCampaign联合世界上大多数的重症医学学会对2008年的严重脓毒症或者脓毒症休克治疗的国际指南..该指南中对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的叙述如下:1、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目的是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5mmHg以上2、去甲肾上腺素是作为血管活性药物的首选1B3、在需要添加其他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的情况下可以将肾上腺素可以加入到去甲肾上腺素中泵注2B4、血管加压素0.03U/min也可以加入到去甲肾上腺素中进行泵注以维持血压或者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UG5、低剂量的血管加压素不建议作为单独初始应用的血管活性药还处理脓毒症造成的低血压;高于0.03-0.04u/min的血管加压素应该作为其他血管活性药物无效时采用的保留手段UG 6、多巴胺仅仅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品仅用于某些特殊病人;比如高度选择的病例比如发生心动过速风险比较小的病人和绝对或者相对心动过缓的病人2C7、去氧肾上腺素一般不建议用来处理脓毒症休克;除非是以下几种情况:a去甲肾上腺素应用后出现严重的心率失常;b已知心排量比较高;但是顽固性的血压低;c作为一种保留治疗手段处理应用强心药/缩血管药物并联合小剂量血管加压素后平均动脉压仍然没有达到目标值的病人..1C8、低剂量的多巴胺不应该用于肾脏保护1A9、所有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都应该尽快建立动脉直接测压UG这个指南中可以看到去甲肾上腺素已经作为脓毒症休克病人的首选血管活性药物了..看来是该改变常规;多巴胺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增强心肌收缩力的治疗1、在以下情况下可以采用最高20ug/kg/min的多巴酚丁胺实验治疗;a心肌功能障碍认为是由于心脏充盈压高和心排量低造成的;b尽管血容量和平均动脉是足够的;但是仍然出现持续的低灌注的表现1C2、不需要将心指数升高到预先设定的高于正常的水平1B激素治疗1、如果应用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成年患者则不需要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否则建议静脉氢化可的松的用量在200mg/day2C2、不需要进行ACTH刺激仪炎症成年脓毒证休克的成年人是否需要接受氢化可的松治疗2b3、已经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氢化可的松的量要逐步减少2d4、不存在休克的的脓毒症病人不需要应用激素1D5、给予氢化可的松时应该持续输注2D对于严重脓毒症的液体治疗1、晶体液对于严重脓毒症病人是初始液体复苏的首选1b2、反对用羟乙基淀粉作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病人的液体复苏1B3、当需要大量晶体液进行复苏时可以使用白蛋白2C4、对于脓毒症致组织低灌注并怀疑低血流量的病人可以实施初始的液体实验治疗至少给予30ml/kg的晶体液包括等量的白蛋白..很多病人可能需要快速输注更多的晶体液1C5、液体复苏时只要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善包括动态脉压;每搏量变异度和静态动脉压;心率都应该进行液体负荷实验UGUG为ungraded。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肾脏保护
事件的加权发生率
预后
RCT 病例数 多巴胺
对照
RRR (95%CI)
P值
病死率
11
508
4.9%
5.6%
14% (-66 to 56)
0.69
ARF发生率
11
511
17.9%
19.5%
20% (-14 to 44)
0.50
需要透析
10
618
16.2%
16.5%
10% (-21 to 34)
14 15
0.67
29 27
33 39
0.29
69
66
Bellomo R, Chapman M, Finfer S, et al. Low-dose dopamine in patients with early renal dysfunction: a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sed tri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tensive Care Society (ANZICS) Clinical Trials Group. Lancet 2000 Dec 23-30; 356(9248): 2139-43
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
结论 与DOPA相比,NE能够更有效地纠正血流
动力学异常 对DOPA反应不佳的感染患者,应及时加
用NE
Martin C, et al. Norepinephrine or dopam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dynamic septic shock. Chest 1993; 103: 1826-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ICU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ICU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2014年7月~2016年7月选择本院ICU接收的休克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镇静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胺进行治疗,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 h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 h后血乳酸、乳酸清除率、ICU死亡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在ICU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好,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标签: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ICU;休克
大部分ICU休克患者通常是感染性休克,主要是患者感染病原菌导致机体微循环异常的综合征,如果早期不能及时逆转休克,则可能导致代谢功能紊乱、细胞缺氧、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使得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
临床上通常采用液体复苏等方式治疗休克患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收缩血管的药物,本文现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ICU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选择本院ICU接收的休克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7月~2016年7月选择本院ICU接收的休克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外科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排除感染或结缔组织性疾病等引起肺高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
观察组中,男68例,女54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0.39±7.13)岁,基础疾病,50例腹腔感染,24例急性胰腺炎,31例术后并发肺炎,15例急性胆囊炎,5例其他,对照组中男65例,女60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0.24±7.59)岁,基础疾病,53例腹腔感染,22例急性胰腺炎,30例术后并发肺炎,16例急性胆囊炎,4例其他。
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与对照组患者并无较大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予以患者心电监护、吸氧,使用抗生素、镇静剂、利尿剂、硝酸甘油,积极改善循环功能。
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胺进行治疗,静脉滴注给药,剂量60~120 μg/min,维持患者血压稳定。
观察组患者经由左心房导管输入甲肾上腺素,初始剂量1 mg,之后逐渐加倍,去甲肾上腺素总剂量为0.1~0.2 mg/kg。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6 h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血乳酸、乳酸清除率、ICU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软件SPSS18.0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6 h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6 h后血乳酸、乳酸清除率、ICU死亡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约20%ICU患者会发生感染性休克。
休克危害性较大,需要及时进行抢救,而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主要是尽快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使得机体缺血缺氧情况得到改善,使机體炎症减轻,从而减少死亡的发生。
对于ICU休克患者,如果早期体液恢复无法有效恢复组织灌注、血压,则应在6 h内逆转休克,否则容易抢救失败。
因此,在患者发生低血压情况时,需要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改善血压,临床上通常采用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缩血管药物来提高血压,使得患者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血供得到改善,减轻缺氧引起的损害。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6 h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 h后血乳酸、乳酸清除率、ICU死亡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去甲肾上腺素在ICU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好。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均可激动α、β受体,结合血管受体,α受体兴奋后会促使血管阻力增大,从而改善血流灌注情况。
β受体兴奋后能促进心肌活动加强,使得脏器官灌注增加,有助于维持器官血供正常,且对细胞代谢有积极作用,可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
多巴胺能促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增加,进而达到强化心肌活动的目的,使得心脏排出血量增大。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通过促进小动脉收缩来改善机体血管阻力,使得主动脉血压上升,使得心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但是多巴胺激动α、β受体的作用较强,容易引发心律失常,而去甲肾上腺素激动β受体的作用并不强,且作用时间较短,因此,其引发心律失常的情况较少,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水平通常较高,主要是低血压导致血流灌注不足,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使得乳酸水平不断升高,而高乳酸环境会严重影响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
有研究指出,血乳酸浓度超过4 mmol/L时,会对休克患者的复苏产生不利影响。
而本次研究中,去甲肾上腺素组患者治疗 6 h后的乳酸清除率显著比多巴胺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去甲肾上腺素不仅能改善患者机体血压,还能有效清除乳酸,促使乳酸水平下降,从而使患者尽快复苏。
但是肌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可能引起組织坏死,使得该药的应用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去甲肾上腺素在ICU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好,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璇,李长江,冯磊,等.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5,15(08):1419-1423.
[2]赵光瑞,段团周,任愿,等.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治疗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06):882-883.
[3]陶伟民,苏喆,徐珂嘉,等.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对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血压稳定性及血流动力学的比较[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04):94-96.
[4]刘成芳,邹依然.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及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9):2269-2270.
[5]潘姣,陈朴,郑宇,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率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5(10):1283-1285,1286.
[6]张道荣,徐俊,张泽华,等.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水平生命体征及预后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6,37(02):178-180.编辑/温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