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的扩军备战
1、恢复义务兵役制 2、扩充和装备军队 3、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民用工业 4、扩大战备资源进口 成立暂时经济最高审议会
日本侵占东北,亚洲战争策源 地的形成
日本领土: 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3900多小岛=37.77万平 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日本
1、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市场萧条,工人大量失业,农民收入下降,大批平民
裁相结合。方式:一系列的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日本“二二六”兵变和侵华战争的开始
1、二二六兵变 时间:1936.2.26 影响:兵变后,广田弘毅上台组阁,进一步加速了日本法
西斯化进程,内阁变成了军部的傀儡,第二次世界大战 亚洲策源地形成。 2、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1)1927年东方会议,日本制定侵占中国东北计划 (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3)一二八事变
一、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 二、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 三、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
法西斯的兴起
法西斯是什 么意思?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 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现在法西 斯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德国
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 仅次于美国。1932年,全国有2/3的工人处于失业或 半失业状态。农业生产下降了30%,大批小农破产。 1931年,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骤减至13.68 亿马克,而当时德国到期必须偿还的贷款却高达64亿 马克,整个信贷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进出口贸易一 落千丈,1929~1935年,进出口总额分别降低了 70.8%和69.1%。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病死,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和总 理
初二历史最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课件2 精品

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㈠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㈡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⒈背景 ⑴经济危机的影响 ⑵《凡尔赛和约》压制
⑶垄断资本家的选择 ⑷希特勒的欺骗性宣传
⒉过程
⑴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⑵1933年,希特勒出任国家总理,掌 握国家政权。
⒊统治政策 政治: 经济: 军事: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强)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4.摆脱危机方式: 美、英:建立排他性的经济集团;国家干 预经济(罗斯福新政)。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5.影响: ①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帝国主义之间 的矛盾大大激化(体现?) ②法西斯利用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乘机 上台,垄断资产阶级也支持法西斯夺取政 权。(目的?)
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㈠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背景 (1) 明治维新后,日本就确立了侵略中国的 “大陆政策”。 (2)1928年张学良“易帜”后,日本在东北的 势力和影响受到很大削弱。 (3)军部确定用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方针,关 东军是侵占东北的急先锋。
• 2.经过: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制 造了柳条湖事件。此后,日军占领了东北全 境。 • 3.影响
[问题探究]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 同 ⒈都是利用了1929年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⒉都是受到本国军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 主义的历史传统的影响 ⒊国际关系中不利地位的影响
(对凡-华体系极度不满,都极力想打破)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法西斯兴起的表现 (1) 法西斯组织 (2)纲领和目标 对内:集权统治
对外:称霸世界
(3)欺骗性宣传
3、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墨索里尼( 1922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
①法西斯分子曾图谋发动政变 ②建立法西斯政党一党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日本法西斯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A.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B“二二六”兵变
D.由于经济危机,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由紧张转变 为缓和
5.下列各项摆脱经济危机的办法中,表述有误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市场展开激烈斗争
B.英、美等国建立起英镑集团、美元集团等排他性经济集团
C.德、日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 方法摆脱危机
D.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6.(2004·上海·18)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途径。"通过下列哪 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5.下列哪项是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实行的统治措施
①一党专政②个人独裁③确立战争经济体制④实行反犹太人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 A.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B.军部是法西斯政权的核心力量 C.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D.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12、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标志是 A.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B.纳粹党在国内跃居为国会第一大党 C制造“国会纵火案" D.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3.下列属于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是 ①纳粹党的大肆活动②蛊惑人心的宣传③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④国 际法西斯势力的策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学课件201908)

“一定有不少困难吧!”在与他的攀谈中,好奇的我想从中探个究竟。
我曾幻想,有朝一日,我要去寻找“田螺姑娘”,一睹她的美貌与风姿。田螺小镇之行,算是了却了心愿。
有人说,田螺小镇是“田螺姑娘”的故乡,是否真实可信,我不得而知,也不需要太过认真地去溯源求证,辨明虚实,权当属真罢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是幻化在人们心中美好的祈 愿。置身田螺小镇,我分明感受得到,“田螺姑娘”的倩影与境界就在眼前,只不过它是以另一种面目与形态出现而已,姑且让我称其为“田螺阿哥”吧!
“哈哈,小小的螺,大大的梦!”他脱口而出,答非所问,大笑起来,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把我们也逗得笑开了花。
苦中有乐,苦尽甜来,又何尝不是他的人生哲学和奋斗理想呢!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读到了大作家谭谈在《芙蓉》杂志发表的中篇小说《山道弯弯》,继而又观看了湘乡花鼓戏剧团根据《山道弯弯》改编排演的大型花鼓戏《碧螺情》, 被女主人公金竹勤劳、善良和贤慧,具有金子般的心灵美、行为美深深感染和打动,尤其是穿插其中的田螺壳与“田螺姑娘”的故事至今不忘,时时闪现在脑海之中。在我心目中,“田螺姑娘”已然美 的化身与象征,也成了崇拜的偶像。
选修三专题三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4、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5、德国法西斯上台特点:
以纳粹党为核心;利用复仇和 不满情绪进行欺骗和煽动,通过选 举合法得权;先掌权再发动战争
(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原因 同:国际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同 同 (1)历史原因: ①改革保留了大量 封建残余 势力; 民主基础薄弱 ②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民族主义情绪强.
(一)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1933年1月30号,整个柏林几乎万人空巷,
喊着四句话:一个元首;一个政党;一个民族; 2、过程: 投一个人的票——阿道夫·希特勒。 德国共产党:谁选择了希特勒,谁就选择了战争 第一大
① 1932,纳粹党成为德国
100万
党
希特勒的帮凶希姆莱(党卫军)、戈林(重要设计)、戈培 ② 1933年,希特勒出任国家 总理 ,掌握 尔(宣传)、马丁· 鲍曼(秘书、钱袋子) 国家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1934年任元 17.8万 首。
《凯旋门》
《我的老师》(七岁时作)
《日耳曼人》
举世骇然的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
一战时希特勒的士兵证
希特勒的党证
纳粹党于1919年成立,全 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 工人党”。1921年6月希 特勒当主席,“纳 粹”(NAZI)为德语“民族 的”和“社会主义的”两 词缩写词的音译,
2、主要推行者: 表现形式 英、法 、美 英法的“不干涉”
目的
实质
美国的“中立”政策
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3、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①英法实力的削弱 (不敢!) ②经济危机导致英法政局、社会动荡 (不能!) ③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不想!)
④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9【教学设计】《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法西斯兴起的原因;掌握意、德、日三国法西斯兴起的表现,法西斯的纲领和目标;分析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汉意、德、日三国法西斯兴起的表现,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概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本性。
正义永远会战胜不正义,【教学重点】意、德、日三国法西斯兴起的表现,法西斯的纲领和目标。
【教学难点】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导入新课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同胞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节课我们学习“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新课讲授一、法西斯势力的兴起1.背景(1)德国、日本、意大利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2)三国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2.表现(1)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党。
(2)德国:建立了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
(3)日本:兴起了以军部为主的法西斯运动。
历史课件九年级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
一战后,各国政治力量对比 发生变化,法西斯主义在国 内得到广泛支持,成为战争 策源地形成的政治基础。
经济因素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 危机爆发,各国经济陷入困 境,为寻求经济出路,一些 国家开始对外扩张。
社会动荡的加剧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往往伴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内部冲突的升级, 导致地区内国家的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经济合作的受阻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对地区内的经济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贸易受阻、 投资减少、基础设施受损等问题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国家的影响
01
国家主权的削弱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干涉和渗透,导致相关国家的
02
本主题将介绍欧亚战争策源地的 形成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其 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学习目标
了解欧亚战争策源地 的形成背景和过程。
探讨欧亚战争策源地 形成对二战爆发的影 响。
分析德国、日本和意 大利等国家在战争策 源地形成中的作用。
02
CHAPTER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背景
历史背景
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人物的作用
社会背景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欧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这导致了社会 的不稳定和不公正,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社会思潮的涌动
在欧亚地区,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涌动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提供了思想基础。
社会结构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欧亚地区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为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基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年,德国和日本先后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结束。这次战争对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_课件

B.日本也兴起了以政府为主的法西斯运动
C.德国建立了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
D.20世纪20年代,德、日法西斯运动没有大的
进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
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D
B.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泛滥
材料二:张学良在日本经营的南满洲铁路附近 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 导致南满五洲色铁旗路陷入了经营危机青。天白日日本旗又制造各 种争端,以为其出兵之借口未得逞,乃有九一八 事变。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
1928年张学良“易帜”后,日本在东北 的势力和影响受到很大削弱。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意 大
德
利
国
墨 索 里
希 特 勒
尼
法西斯
日
日
本
本
石
板
原
垣
莞
征
尔
四
郎
一、法西斯的兴起
[资料]
法西斯(Fasces )一词来 自拉丁文,原指古罗马官吏出 巡时卫队所执的仪仗,形状为 一束棒中间插一把斧头,象征 暴力和权威。现在法西斯成了 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背景:
①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大陆政策)
②1928年张学良“易帜”后,日本在东北的势力 和影响受到很大削弱。
③军部确定用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方针,关东军 是侵占东北的急先锋。
④摆脱危机,转嫁国内矛盾需要。
影响 ① 提 高 了 军 部 在 国 内 的 政 治 地 位 。 1936 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主题: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指导思想:立足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主线: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目标:知道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简述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理解经济危机对于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影响。
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并掌握比较的一般方法。
认识法西斯专政反人类的本质。
导入:“1933年1月30日的柏林”
1933年1月30日,星期一,柏林。
这天的清晨十分宁静,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会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柏林人打开报纸,也只读到一些普通的新闻:上周末,在动物园的礼堂里举行了招待新闻界的舞会;德国花样滑冰队启程前往伦敦参加欧洲冠军赛。
但是很快柏林上空的政治气氛发生了变化,因为一则关于希特勒将要出任德国总理的消息开始传遍大街小巷。
12:40总统府正式发布国家公报,宣布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
傍晚,希特勒的得力助手戈培尔组织了大规模的庆祝游行,同时反对希特勒出任总理的抗议活动也在进行。
柏林国旗队的领袖勒文施泰因亲王胡贝图斯在集会上大声疾呼:“同志们,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开始了,你们明白吗?”
师:你们明白吗?
生:不明白。
师: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6页,第一课的标题本来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讲经济危机背景下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老师为了强调本节内容与二战爆发的关系,本课标题改为《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多媒体呈现课题)。
让我们回到1933年1月30日的柏林,为什么胡贝图斯在希特勒上台的时候会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开始了”?对,因为希特勒上台了,法西斯来了!
讲授新课:
一、希特勒来了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经过
师:简介希特勒。
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
受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业,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但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被录取。
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尼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军队。
1920年,希特勒成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的党魁。
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
请同学们用1分钟时间阅读课文第47页第三目“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的正文内容,回答希特勒领导纳粹党怎样建立德国法西斯专政的。
师:理答;板书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补充:希特勒在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同时也对工人和农民许下很多美丽的诺言,使纳粹党获得许多工人和农民的支持,这直接推动纳粹党在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并为纳粹党上台执政打下基础。
日本也是通过法西斯政党的上台执政而建立法西斯专政吗?
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第48页第四目“日本法西斯实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的正文内容,概括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经过。
生:阅读,回答。
师:同学们看看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有什么不同呢?
生:回答
师:归纳,并指导学生进行比较的方法。
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经济危机的影响。
师:在必修2我们学过这场经济危机的一些相关内容,大家回忆一下,危机爆发于哪一年?首先爆发于哪个国家?危机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关于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课文第46页第二段这样讲到: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又带来什么后果?
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师:1929年危机爆发前,布鲁金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已计算过,一个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000美元的收入才行,但当年美国家庭60%以上的收入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这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使很多产品销售不出去。
另一方面,有钱的人搞股票投机,有些并非有钱的人也做投机买卖,股票价格被人为抬高,不仅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而且使投机者错误地认为自己几经有了这么多财富从而购买商品,没有现金怎么办?No problem!银行鼓励你分期付款,这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又盲目地扩大生产。
所以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就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有人就说,经济危机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国家里,既是生产过剩,又是消费不足。
”
接下来我想问得是,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经济危机,稳定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从而为以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积蓄了力量。
而为什么德日却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二、经济危机与法西斯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结合第47页课文的第二目“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来思考这个问题。
师:理答。
并指出当时各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出商品,拼命争夺世界市场,但是德国在一战后已经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因此希特勒叫嚣“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而日本呢,独霸中国的局面因为《九国公约》被打破,各国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所以统治阶级和多数民众倾向于建立专制政权,对外扩张维护本国利益。
可见,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是有一定历史必然性的。
但是,为什么胡贝图斯会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开始了”?我们都知道二战全面爆发是1939年的9月,不过我觉得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同学们能不能从书上找到一些史实来为我证明呢?
生:回答内外政策。
师:通过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可以看到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对内独裁专制、扩军备战,对外侵略扩张,从而使德、日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对内独裁专制、扩军备战,对外侵略扩张,也成为法西斯专政的基本特征。
因此,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
我们通过地图来看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显示动态图片)。
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二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走向战争!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