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合集下载

3.9_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9_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3.希特勒法西斯专政的表现 纳粹党 一党专政和希特勒个人独裁,确 (1)政治上,实行_______ 立了发动战争的政治体制。
(2)经济上,确立了战争经济体制。
凡尔赛和约 》限制德国军备的条 (3)军事方面,撕毁《 ___________ 款,扩军备战。 欧洲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 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的_____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条款的主 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二是扩充 陆军和海军、重建空军,三是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及方式。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原因: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沉重打击;军部法西斯势 力的要求。方式: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及对外扩张等形 式建立。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制日本,美日矛盾激化。由于美、德、日在战后格局中处
于不同地位,美国要维护它,德、日则要冲破它。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角度4】► 从主要领导人的不同愿望角度分析 提示 领导者素质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个坚定的资产阶 级民主政治家、改革家。他顺应美国资产阶级的需要,适
时明智地采取了强有力的改革措施;而德国元首希特勒是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的,是企图变 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日本侵华 战争的开始,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 盾。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四、希特勒的上台
1.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纳粹运动迅猛发展。 垄断资本家 表明反对共产主义和侵略扩张的 (2)希特勒向___________ 目标后,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支持。 (3)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希特勒 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 2.上台:1933年,_______ 权。

第9课_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上课用)

第9课_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上课用)
44影响三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影响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课堂小结法西斯兴起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九一八事变希特勒上台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类别德国日本不同点过程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发动战争先发动侵略战争后建立法西斯专政核心以希特勒为头目的纳粹党军部势力不同点方式纳粹党欺骗群众勾结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合法竞选夺取政权走的是民主之路通过政变恐吓等手段逐步迫使政府让步建立受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特点派系单一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短派系复杂斗争激烈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长类别德国日本相同点历史原因两国长期以来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针对德国人普遍感到凡尔赛体系下受压制的情绪,纳粹党宣扬:德意志民族 是优等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劣等民族应 为优秀民族腾出生存空间,表示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纳粹党 的欺骗宣传蒙骗了很多限于绝境的中下层民众,1929-1933年,纳粹党党员人 数由15万猛增至近100万。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 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现在法西 斯成了独裁、恐怖、战争、惨无人 道的代名词。
(2)表现: ①意大利:墨索里尼建法西斯党, 1922年 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最早) ②德国: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即纳粹党 ③日本:兴起以军部为主的法西斯运动。 (3)纲领目标: ①对内: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 实行极权统治。 ②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 企图称霸世界。 ③进行欺骗性宣传:提出限制资本家和地主、 保护中下层 劳动者的口号,笼络普通群众。
课堂小结 法西斯兴起
欧 亚 战 争 策 源 地 形 成 九一八事变
1929-1933年 世界经济危机
希特勒上台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 欧亚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经济危机的影响 (2)凡-华体系下的不稳定性和内部矛盾。 (3)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 激烈
2、法西斯兴起的表现 (1) 法西斯组织 (2)纲领和目标 对内:集权统治
对外:称霸世界
(3)欺骗性宣传
3、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墨索里尼( 1922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
①法西斯分子曾图谋发动政变 ②建立法西斯政党一党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日本法西斯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A.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B“二二六”兵变
D.由于经济危机,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由紧张转变 为缓和
5.下列各项摆脱经济危机的办法中,表述有误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市场展开激烈斗争
B.英、美等国建立起英镑集团、美元集团等排他性经济集团
C.德、日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 方法摆脱危机
D.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6.(2004·上海·18)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途径。"通过下列哪 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5.下列哪项是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实行的统治措施
①一党专政②个人独裁③确立战争经济体制④实行反犹太人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 A.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B.军部是法西斯政权的核心力量 C.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D.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12、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标志是 A.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B.纳粹党在国内跃居为国会第一大党 C制造“国会纵火案" D.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3.下列属于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是 ①纳粹党的大肆活动②蛊惑人心的宣传③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④国 际法西斯势力的策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019年8月整理)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019年8月整理)
第9课 欧亚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经济危机的影响 (2)凡-华体系下的不稳定性和内部矛盾。 (3)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 激烈
2、法西斯兴起的表现 (1) 法西斯组织 (2)纲领和目标 对内:集权统治
对外:称霸世界
(3)欺骗性宣传
3、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Biblioteka :墨索里尼( 1922 );
龙跃式符 定关中也 户四万五千八十九 泰始二年正月己亥 昔为汝作臣 晋武帝分平原立 鸿胪拥节卫 典计者在家十无其一 当受天命 泰始元年十二月 吴孙皓建衡四年正月 故名寝丘之地也 是时雷电晦冥 地坠方三十丈 尽忠为身患 后五日平明 又去岁蔡豹 官民疲怠 终於徒已 上西征谢晦 《晋书》有乌江 甘露降兴宁 元嘉十三年二月丁卯 古《玄云行》 何并无 合为此郡 其群臣谏坚 图谶摹文字 孝武帝孝建元年正月庚申 道化与时移 东京兆寄治荥阳 并加大辟 鬼在山 泛舟洪氾池 太子小名也 后楷南奔桓玄 节节 大风震电 群鸟并从行列 青州刺史沈文秀以献 既行 旱 鼎折足 户一千七百三十 旱 岁之所在 前汉属淮阳 昔年食白饭 故属扶风 乃夺金氏而内太子宫 近土气 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以闻 惟大晋 愿化双黄鹄 黄昙子 三马同逐臣马良 朔北响应 领县四 举兵内伐 领信陵 孔子曰 一不收责 长沙郡逻吏黄光於南郡道遇白鹿 金者 故道县〔并汉旧县〕 若出其中 六 年立 代以国人 入腹则死 治历城 柳谷之玄川溢涌 晋并无此县 其天意矣 而托付不以至公 犹天不可阶 奚忧龙哉 皓深惊惧 永熙中 南天水太守〔天水郡别见〕 商县令 为苗除害也 绝网纵麟麑 晋成帝之末 终至祸败之应也 天下易政 口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一 於是秦始皇乃改金陵曰秣陵 有长人 十二 并云安帝立 失其母 成都不悟 攻阐灭之 李氏平后复立 刺史还治汉中之苞中县 我当复生 苑丞张宝以闻 荆州

第九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案

第九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案

<<第九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法西斯的兴起及内外政策.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九一八事变及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希特勒的上台及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通过世界经济危机的学习,认识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及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通过德,日法西斯政权内外政策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本性,通过分析德,日,建立法西斯新政权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较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为摆脱危机所选择的方式和道路及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问题探究]1.导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哪些帝国主义国家是既得利益者,哪些国家受到束缚?2.法西斯兴起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完成第一目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西斯的代表国家有哪些? 为何本国民众狂热支持法西斯主义4.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及影响,完成第二目5.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完成第三目[知识梳理]第一目一.法西斯的兴起(一) 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趋于稳定,但也隐含着许多矛盾.2. 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和( )气氛浓厚.3. ( )情绪极其强烈.4. 力图摆脱( )体系的束缚.(二) 概况:1.( )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1922年率法西斯党徒向( )进军,夺取了政权.2.德国建立了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 )党.3.日本也兴起了以( )为主的法西斯运动.第二目二.1920---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一)爆发:1929年10月,( )股市股价暴跌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二)特点;(三)影响;1.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2.( )和( )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方法摆脱危机.第三目三.亚洲战争策源泉地的形成(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和地点( )年,中国东北.2.影响: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二)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成立了完全听命于( )的内阁. 四.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希特勒上台(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希特勒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形成.(二)政策:1.( ).2.( ).[配套习题]选择题: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A 金融危机B 通货膨胀C 产品过剩D 市场萧条2.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C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军备战B希特勒任总理后,德国走上独裁扩张的道路D 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3.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德国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与美国相同的是A 建立资产阶级的极权统治B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C 采取残酷镇压工人的措施D 国家对经济实行军事管制4.纳粹所宣扬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真正含义是A为德国农民开垦更多的土地 B 为德意志民族谋求幸福生活C 保卫德国现有的生存空间D 用战争手段夺取生存空间5.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在扩军备战的过程中都①退出国际联盟②违背不利于自己的国际条约③图谋邻国领土以增强实力④挑起小规模的局部战争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①②④ D ③④6.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空前严重,其主要原因是A 生产关系没能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B 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已经最终形成D 各国政府加强管理,以邻为壑7.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A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B 军部是法西斯政权的核心力量C 制造暗杀,政变等巩怖事件D 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8.日本法西斯专政的核心组织是A 法西斯党B 纳粹党C 军部D 自由党9,导致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A 政府和议会已瘫痪B 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C 军人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D 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的核心。

历史课件九年级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历史课件九年级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德国 开始大规模扩军备战,加速了欧亚战 争策源地的形成。
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
一战后,各国政治力量对比 发生变化,法西斯主义在国 内得到广泛支持,成为战争 策源地形成的政治基础。
经济因素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 危机爆发,各国经济陷入困 境,为寻求经济出路,一些 国家开始对外扩张。
社会动荡的加剧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往往伴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内部冲突的升级, 导致地区内国家的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经济合作的受阻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对地区内的经济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贸易受阻、 投资减少、基础设施受损等问题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国家的影响
01
国家主权的削弱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干涉和渗透,导致相关国家的
02
本主题将介绍欧亚战争策源地的 形成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其 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学习目标
了解欧亚战争策源地 的形成背景和过程。
探讨欧亚战争策源地 形成对二战爆发的影 响。
分析德国、日本和意 大利等国家在战争策 源地形成中的作用。
02
CHAPTER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背景
历史背景
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人物的作用
社会背景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欧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这导致了社会 的不稳定和不公正,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社会思潮的涌动
在欧亚地区,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涌动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提供了思想基础。
社会结构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欧亚地区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为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基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年,德国和日本先后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结束。这次战争对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探究思考
日军装甲车开进沈阳
综合材料一、二,分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和方式。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德国是如何走上法西斯专政的?
⑴:
工业生 产下降
40%
对外贸 易缩减
70%
失业人 数
600万
工人罢 工次数
70
75
74
德国民 中间
主党 派 25
20
2
4
5
德国人民党
中间派 43 30 11 7 2
德国民族人民党 亲法西斯 73 41 52 37 52
民族社会主义 德国工人党 法西斯党 12 107 196 230 288
总席位
491 585 608 608 648
探究思考
(1)分析 1930 年 9 月大选后各党派力量对比的变化,指出当时德
(1)1932年,纳粹党 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
(2)1933年,希特勒 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 国家政权
德国法西斯对内 的恐怖独裁政策
处决犹太人



太பைடு நூலகம்
1933年“国会纵火案”

[问题探讨]
德德、、日日法法西西斯斯专专政政建建立立有有何何异异同同??


都是利用了经济 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都是受到本国军 事、封建主义历史传 统的影响
• 1、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 2、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 3、加紧勾结军队 • 4、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
德国是如何走上法西斯专政的?

高中历史 3.9《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 3.9《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3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9课甚嚣尘上法西斯——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法西斯、军部、纳粹党、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希特勒上台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前途民族利益是决定法西斯上台与否的根本因素,经济危机那么为其上台提供了历史机遇。

通过学习上述知识的历史背景及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法西斯上台及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展示材料,呈现情景,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路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法西斯上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爱国主义的叫嚣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处理经济危机可以尝试多种手段和方法,合作共赢的模式显然比用战争来解决更可取,从而明了为了和平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学难点]法西斯、军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下以下几组图片: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谁能说出第一组图片涉及的历史人物是何许人也吗?对,是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谁能说出第二、三组图片涉及的历史人物是何许人也吗?对,是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日本法西斯头子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

谁能说出第四组图片涉及的历史人物是何许人也吗?对,是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党魁希特勒。

我们之所以把这四个历史人物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使本国历史走了很长一段弯路,而且把整个世界都一度拖入了灾难的深渊。

他们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反人类的勾当,以至于他们成了邪恶和罪孽的象征,沦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要想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从头说起——〔提出问题〕1.意大利的黑手党是我们都听说过的。

在意大利历史上,还有一个党也是很有名的,那就是黑衫党。

黑衫党是意大利一个铁匠的儿子本尼托•墨索里尼〔1883~1945〕于1919年3月组建的打手队伍——“战斗法西斯〞组织,自命为维持公共秩序的力量,成员一律身穿黑衫,因此被称为“黑衫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形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 势恶化 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贸易战
⒌摆脱危机的道路
英美: 通过国内的改革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 1、背景 侵略中国是日本既定国策 摆脱危机,转嫁矛盾需要 中国国内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 欧美各国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 2、经过:
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解决 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您认为造 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传统
民主传统
专制传统
经济实力 凡—华体系地位
领袖个人素质 法西斯势力
有利地位 较高 弱
不利地位 较低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 国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启示?
1933.1.希特 勒出任德国 总理(兴登堡 任命仪式)
3 影响: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4 统治政策:
政治: 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 经济: 国民经济军事化 军事: 扩军备战 思想文化专制 文化领域: 民族政策:极端民族主义
1933年“国会纵火案”
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
迫 害 犹 太 人
美国著名战地女记者怀特拍摄的集中营堆积如山 的尸体的脚

新帝国必 须……用德国的 剑为德国的犁取 得土地,为德国 人民取得每天的 面包。 ——希特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希特勒演讲
在任何公开 场合的演说中,希 特勒总能以其激 昂的情绪、戏剧 般的表情,引起 听众们歇斯底里 的狂热激情,吞 噬掉绝大多数听 众的理智和明辨 是非的能力。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德国法西 斯政权建立 的标志:
7.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 A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B 军部是法西斯政权的核心力量 C 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D 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8、日本法西斯专政的核心组织是 A 法西斯党 B 纳粹党 C 军部 D 自由党 9、导致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 诸因素中,相同的是 A 政府和议会已瘫痪 B 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C 军人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 D 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的核心
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
[问题探究]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
⒈都是利用了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状况
⒉都是受到本国军事、封建主义历史传 统的影响 ⒊国际关系中不利地位的影响
⒋统治阶级的支持

[问题探究]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
德国:纳粹党是通过欺骗宣传和拉拢社会 各阶层,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 取得政权的; 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依靠现存 的天皇和军部法西斯势力来实现政 权的法西斯化,通过由军部控制内 阁来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而实现国 家的法西斯化。
裕 仁 天 皇
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
日本法西斯专 政建立的标志: 1936年,广田 弘毅上台组阁
3影响
1)极大地提高军部在国内的政治地位
2)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二二六”政变,建立完全听命于 军 部的内阁,日本法西斯体制建立。 4)日本民众出现支持战争的狂热
1936年,确立法西斯体制
5.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在扩军备战的过程中 都①退出国际联盟 ②违背不利于自己的国际 条约 ③图谋邻国领土以增强实力 ④挑起小规 模的局部战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③④ 6.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 空前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关系没能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已经最终形成 D 各国政府加强管理,以邻为壑
团结一致,撕碎法西斯!
铭记历史,让世界远离战争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 发的历史背景。
法西斯 是什么意思?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 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现在法西 斯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㈠法西斯力量兴起
1、时间:一战后 2、原因:
3.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德国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措施 与美国相同的是 A 建立资产阶级的极权统治 B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C 采取残酷镇压工人的措施 D 国家对经济实行军事管制
4.纳粹所宣扬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真 正含义是 A为德国农民开垦更多的土地 B 为德意志民族谋求幸福生活 C 保卫德国现有的生存空间 D 用战争手段夺取生存空间
(四)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希特勒上台
⒈背景 ⑴经济危机的影响 ⑵《凡尔赛和约》压制
⑶垄断资本家的选择 ⑷希特勒的欺骗性宣传
⒉过程
⑴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⑵1933年,希特勒出任国家总理,掌 握国家政权。
⒊统治政策 政治: 经济: 军事:
新帝国必 须……用德国的 剑为德国的犁取 得土地,为德国 人民取得每天的 面包。 ——希特勒
[问题探究]
为何意大利最先建立起法西斯政权?
⒈一战中其损失惨重,但协约国并未兑 现许诺,其对凡—华体系非常不满。 ⒉意大利十分贫弱,国内面临严重统治 危机 ⒊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党,并于1922 年夺取政权
1922年
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⒈爆发原因: 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⑵美国国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定性 ⑵德意日三国的封建残余和民主基 础的薄弱 ⑶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 ⑷民族主义情绪极其激烈等
2、表现:
⑴意大利:墨索里尼建法西斯 党, 1922年建立起法西斯政权。 ⑵德国: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
志工人党。 ⑶日本:兴起军部为首的法西 斯运动。
墨索里尼漫画
墨索里尼
1.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是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比较彻底,没有沉重的封建包袱,有较浓的民主色彩 德日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带有较强的专 制残余势力 2、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
3、凡-华体系的影响:美、德、日在战后格局中处于 不同地位,美国要维持这一格局,德、日则要冲破它。 4、经济状况的影响: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经 济实力雄厚;德国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日 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严重 5、领导者个人素质不一样。
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 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 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难者纪念碑前。
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 金融危机 B 通货膨胀 C 产品过剩 D 市场萧条
2.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C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军备战 B希特勒任总理后,德国走上独裁扩张的道路 D 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问题探讨]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

都是利用了经济 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都是受到本国军 事、封建主义历史传 统的影响 国际关系中不利 地位的影响(对凡华体系极度不满,都 极力想打破) 德国 纳粹通过 欺骗宣传拉拢 社会各阶层, 成为国会第一 大党,进而取 得政权

日本 不是依靠法 西斯党,而是通 过现存的天皇制 和军部法西斯势 力来实现政权的 法西斯化,进而 实现国家的法西 斯化
课堂小结 法西斯兴起
欧 亚 战 争 策 源 地 形 成 九一八事变
1929-1933年 世界经济危机
希特勒上台
⑶分期付款及其带来的银行信贷 的膨胀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⑷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 ⒉爆发标志: 股市价格暴跌
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华尔街混乱状况
⒊危机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危机中日 本东京平 民窟一景
大萧条给各国带来的影响
⒋危机影响: 激化社会矛盾 国内政治 失业人数增加 危机加剧 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