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
2024年内蒙古语文初二上学期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内蒙古语文初二上学期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qiáng)汲取(jí)炽热(chì)矜持(jīn)B. 玷污(diàn)亵渎(xiè dú)蓬蒿(hāo)馈赠(kuì)C. 陨落(yǔn)遒劲(qiú jìng)哺育(bǔ)狭隘(ài)D. 刹那(chà)胆怯(qiè)吞噬(shì)羸弱(léi)答案:A解析:A项,注音完全正确;B项,“馈赠”的“馈”应读“kuì”,但此处“馈”并未加点,不过若考虑其他加点字,此选项并无错误,但按题目要求检查加点字,则此选项不应被选为正确答案,但由于原题目设计可能存在疏忽,我们按照常规理解,认为B项在加点字上并无错误,但非本题正确答案;C项,“陨落”的“陨”应读“yǔn”,但在此处被误读为“yǔn”的拼音并未写出,且实际发音并无错误,但考虑到题目可能要求的是标准拼音形式与加点字的一致性,我们按照严格标准判断,此处应视为错误。
然而,真正的错误在于“狭隘”的“隘”注音为“ài”,但标准读音为“ài”的拼音并未写出,应为错误,故C项错误;D项,“羸弱”的“羸”应读“léi”,但此处加点字并未标注错误,而“刹那”的“刹”应读“chà”,但在此处并未作为加点字出现,且“胆怯”的“怯”注音为“qiè”是正确的,但整个选项因存在其他潜在问题(即“刹”的读音虽正确但未作为考查点)和未明确指出的错误(即“羸”虽注音正确但非本题考查点),按照题目严格要求,不应被选为正确答案,但在此我们仅针对加点字进行判断,D项加点字注音并无错误,但非本题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但请注意上述解析中对于B、C、D项的额外说明是基于对题目可能存在的细微理解和判断上的差异。
2020-2021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1.默写。
(1)______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白头搔更短,______ 。
(杜甫《春望》)杜牧在《赤壁》中表达“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 。
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将惋惜与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透露出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诸葛亮,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人们都说,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人们都说,他是勇往直前的斗士。
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人们都说,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写出你的修改建议。
把第②句中的画线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第③句中有一处词语搭配有误,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丘壑.hè嶙峋.xún 翘.首qiáo 悄.然qiǎoB. 婆娑.suō佃.农diàn 篡.改cuàn 国殇.sāngC. 不逊.xùn 诘.责jé狼藉.jí妯.娌zhóuD. 踌躇.chú簌.簌shù差.使chāi镌.刻juān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B. 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C. 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 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5.课内阅读。
内蒙古赤峰市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赤峰市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蹒跚(pán)愧怍(zuò )吊唁(yàn)罄竹难书(qìnɡ)B.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 )风雪载途(zài)C.荒谬(miù)热忱(chén)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D.尴尬(ɡān)潮汐(xī)藩篱(pān)别出心裁(cá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鞠躬遗骸无动于中张皇失措B.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C.轩榭谦逊惟妙惟肖因地制宜D.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同学的缺点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3分)哈尔滨日报讯(哈尔滨新闻网记者李杨报道)日前,哈尔滨亚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圆满完成了亚运志愿服务工作,载誉归来。
在12天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充分展示了哈尔滨青年的风采,得到了团中央、亚组委、各国运动员、国内外来宾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受团中央和亚组委的委托于今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招募了10名亚运会赛会志愿者,14日组织志愿者服务队集体赴广州参加亚运志愿服务工作。
标题:。
5.默写。
(8分)①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②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③,老木苍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四日风雨大作》)⑤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内蒙古赤峰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内蒙古赤峰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2020·绵阳模拟) 下列画线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 拾级(shè)瞭望(liáo)随声附和(hè)重峦叠嶂(zhàng)B . 涟漪(yī)汲取(xī)一拍即合(ji)首当其充(chōng)C . 贮藏(chú)褴褛(lǚ)宽宥(yòu)贪赃枉法(zāng)D . 襁褓(qiǎng)拘泥(nì)亘古(gèn)气冲斗牛(dǒu)2. (2分) (2018七上·宜宾期末)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怂恿怅然笃志漠不关心力不暇供B . 篷勃荫蔽派遣躇步呲蹈麻木不仁C . 温驯暮色搓捻精益求精由然而生D . 溉及晕炫坍塌呼朋引伴哄堂大笑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大家表示,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念,恪尽职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B . 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 . 2015年3月15日,柳州市江面上出现平流雾奇观,江边的建筑若隐若现,仿佛海市蜃楼一般。
D .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 (2分) (2020八上·汾阳期末)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B . 他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不值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C . 他工作出色,小小年纪就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品牌,在同辈中显得鹤立鸡群。
D . 《朗读者》每一期的嘉宾的朗读都带着自己独有的情感、韵味,观众们常常听得出神入化。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新开地总校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新开地总校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识字、写字(12分)1.给加点字注音(6分)(1)伎俩.( ) (2)藩.篱()(3)涎.水()(4)脊.椎()(5)蟠.龙()(6)归咎.()2.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1)颠pèi ()(2)lǔ()掠(3)hūn()厥(4)zhě皱()(5)狼 jí()(6)suǒ屑( )二、经典诗文积累(25分)3.依据原文填空。
(选做6个题,共6分,多做不加分,都做判前六个)(1),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2)会当凌绝顶,。
(《望岳》)(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4)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7)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8)夜久语声绝,。
《石壕吏》4. 根据提示默写。
(选作2个题,共4分,多做不加分)(1)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奇异风光所震撼,用“,。
”来描绘大漠壮观景色。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4)杜甫《望岳》中体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5.默写课文。
(共15分,(1)(2)题必做,(1)题6分,(2)题4分;(3)(4)题选做其一,5分。
选做题要求写题目和作者。
)(1)《大道之行也》(2)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3)周敦颐《爱莲说》(4)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三、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拥你入睡》,完成6—9题。
(9分)拥你入睡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
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
赤峰市林西县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赤峰市林西县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9八下·滨海期末)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苍劲(jìn)旷野(kuàng)狩猎(shǒu)不知所措(cuò)B . 翌日(yì)虔诚(qián)农谚(yàn)瞬息万变(shùn)C . 眺望(tiào)蠕动(rǔ)堕落(zhuì)纷至沓来(tà)D . 颠簸(bō)霎时(shà)劫难(nán)目眩神迷(xuàn)2. (2分)(2016·南平)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 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 .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 . 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 .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3.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 .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
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2018·杨浦模拟) 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 ________,带月荷锄归。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字词书写(8分)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将其上联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ǐ丽的岁月。
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qǐ________丽镌._________刻(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2分)(3)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2分)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8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诚然,再得意的人生有时也难免会深陷负面情绪,所谓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B.今天无意中在角落里发现了没见的那支钢笔,真是妙手偶得....啊!C.他走进家门,看着满院杂草,触目伤怀....,默默地流着泪。
D.我们的小县城也有了坦荡如砥....的大道,鳞次栉比的高楼,灿如繁星的灯火……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消息的主要特点。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评八年级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共4分)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
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cù拥的较长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bá涉的行旅。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田畴.:料峭.:(2)写出文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cù拥: bá涉: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达于汉阴”中“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阳”相对。
“汉阴”是指汉水北岸。
B.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
C.法布尔的《昆虫记》行文活泼生动,轻松诙谐,常常用拟人手法描写昆虫,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万物的赞美。
D.古代有许多借代的称谓,如“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烽火”代指“战争”,“弱冠”表示男子已经成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青花瓷胎质细腻,釉质温润,不仅是古老文化底蕴的象征,还是中国陶瓷史上的杰出代表。
B.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就一定能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
C.有人喜欢躲在暖气房里,享受春天般的温暖,但我喜欢在三五月圆之夜,仰望满天繁星。
D.在“相约油菜花节,分享成长之美”活动期间,家长和学生汇聚一堂,共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开放周启动。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③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④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
B.备受关注的2016年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月25日在山东德州举行。
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赛。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2.下列文学常识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二章》——《孟子正义》——孟子——春秋B.《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列子——战国C.《周亚夫军细柳))——《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司马迁——西汉D.《饮酒(其五)》——《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3.对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通过写眼睛来写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B.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这句总结式的一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平常人的外表。
)C.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
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的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托尔斯泰晚年实现了世界观转变,对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否定,对国家、教会进行猛烈抨击,宣扬博爱修身,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之路,所以“阴云才消除”、“悲凉之地解冻”。
)D.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托尔斯泰批判社会丑恶现象,遭到敌对势力的反击,一生中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迁;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不要受凉”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一句中“迂”是名词。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中谓语是“心里”。
D.“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这个句子是一个反问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领空翔舞....的“飞天”。
B.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让她从容不破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身体。
....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
..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二、名句默写6.(9分)古诗文默写。
(1)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3)《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三、字词书写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油光可鉴.鉴:________ (2)不逊.逊:_________(3)匿.名匿:__________ (4)适.值适:_________四、诗歌鉴赏8.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记叙,它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B.诗的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
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
C.诗的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
“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
D.诗的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怀2)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五、文言文阅读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吾昔自杭移高密①,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②,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
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
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
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
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为异物③,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④遗矣。
追思曩时⑤,真一梦耳。
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选自《东坡志林》,略有改动)(注)①高密:地名,今属山东。
②湖:指湖州。
③异物:指离开人世。
④孑(jié):单独。
⑤曩时:昔时,指七年前。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③俱.至松江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此乐未尝..忘也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B.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C.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D.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歌词闻于天下/以.其境过清B.皆从余过.李公择/过.故人庄C.欣然.起行/泯然.众人矣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真一梦耳.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
1)(甲)(乙)两文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可心境大不相同,简要说说两文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甲文:乙文:10.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共10分)(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
吾,楚国之小子也,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录自《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注引<襄阳记>》【注释】①传:《左传》。
②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
③天:指所依存或依靠,这里指父母。
④诱:教导。
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深C.环而攻之而不胜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中@~国教育出#&版*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和”的重要性。
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乙文则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
(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3分)4).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乙文则是告诫子孙。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六、现代文阅读11.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10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a )到铁道边,慢慢( b )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 c )过铁道,要( d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 e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f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2分)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2分)3)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在文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4分)4)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什么?(2分)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太阳和霓虹灯①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三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
②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
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
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
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
”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
”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
③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