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之水文分析
ArcGIS专题操作之-水文分析

水文分析-DEM 应用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水文分析:根据DEM提取河流网络,进行河网分级,计算流水累积量、流向、水流长度、根据指定的流域面积大小自动划分流域。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①理解基于DEM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②掌握利用ArcGIS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实验要求①了解水文分析工具②DEM的预处理:填洼与削峰③流向分析④计算流水累积量⑤计算水流长度(流程)⑥提取河流网络⑦流域分析二、实验原理水文分析基本步骤①无洼地的DEMDEM被认为是比较光滑的地形表面的模拟,但是由于内插的原因以及一些真实地形(如采石场或喀斯特地貌)的存在,使得DEM表面存在着一些凹陷的区域。
这些区域在进行地表水流模拟时,由于低高程栅格的存在,从而使得在进行水流流向计算时得到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水流方向,因此,在进行水流方向的计算之前,应该首先对原始DEM数据进行洼地填充,得到无洼地的DEM。
②关键步骤:流向分析―――流向分析原理水流方向是指水流离开每一个栅格单元时的指向。
在ArcGIS中通过将中心栅格的8个邻域栅格编码(D8算法),来确定水流方向。
方向约定如左图:共有八个方向,分别是2 的n 次方。
水流的流向是通过计算中心栅格与邻域栅格的最大距离权落差来确定的。
距离权落差是指中心栅格与邻域栅格的高程差除以两栅格间的距离,栅格间的距离与方向有关,如果邻域栅格对中心栅格的方向值为2、8、32、128,则栅格间的距离为SQRT(2)≈1.414 ,否则距离为1。
如果高程差为正值,则为流出;负值则为流入。
③汇流累积量在地表径流模拟过程中,汇流累积量是基于水流方向数据计算而来的。
对每一个栅格来说,其汇流累积量的大小代表着其上游有多少个栅格的水流方向最终汇流经过该栅格,汇流累积的数值越大,该区域越易形成地表径流。
图有些地方的计算不是太理解④水流长度(流程)水流长度通常是指在地面上一点沿水流方向到其流向起点(终点)间的最大地面距离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如何使用ArcGIS进行水文分析.doc

如何使用ArcGIS进行水文分析对于做水利的朋友来说有时候需要进行水文的分析,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通过ArcGIS进行水文分析,材料可以通过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进行下载。
工具/原料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 ArcGIS方法/步骤1.打开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框选上需要进行水文分析的地方并下载(图1)。
图12.下载完成后会自动导出成tif格式的高程DEM数据,将其加载到ArcGIS内(图2)。
【说明】:此处下载生成的tif格式的图片即为大家常说的DEM数据,直接加载到ArcGIS内即可使用。
图23.点击“自定义”→“扩展模块”(图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工具勾选上(图4)。
图3图44.在ArcToolbox中点击“Spatial 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填洼”(图5),在弹出的“填洼”对话框中按图6进行设置。
其中Z限制——填充阈值,当设置一个值后,在洼地填充过程中,那些洼地深度大于阈值的地方将作为真实地形保留,不予填充;系统默认情况是不设阈值,也就是所有的洼地区域都将被填平。
【特别说明】:为了保证最终分析成功,在最终的结果之前,所有输出的数据都默认保存名称和路径,这就需要我们记清楚哪个名称是对应的哪个成果,后面会有用。
图5图65.填洼完成后得到名称为“Fill_tif3”的填洼成果,在ArcToolbox工具中点击“Spatial 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流向”(图7),在弹出的“流向”对话框中进行如图8所示的设置,将上一步得到的“Fill_tif3”填洼数据作为表面栅格数据输入。
图7图86.完成后得到名称为“FlowDir_Fill2”的流向成果,在ArcToolbox工具中点击“Spatial 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流量”(图9),在弹出的“流量”对话框中进行如图10的设置,将“FlowDir_Fill2”作为流向栅格数据进行输入。
ArcGIS教程之DEM应用——水文分析

ArcGIS教程之DEM应用——水文分析DEM(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常用的数据模型,它表示了地表的高程信息。
DEM数据可应用于水文分析中,用于了解地形变化,确定流域边界,计算高程梯度和流量以及生成洪水模型等。
首先,使用DEM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形变化。
通过DEM数据,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地表高程的变化情况,包括山脉、河谷和平原等。
通过分析DEM数据,可以揭示出地表的坡度、高程和凹凸等特征,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地势状况,为水文分析提供基础。
其次,DEM数据还可以用于确定流域边界。
流域是指一个水系集合区域,包括了这个区域内所有的河流和支流。
通过DEM数据,我们可以提取出流域的边界,确定流域的大小和范围。
这对于水文分析非常重要,因为流域的大小和范围会直接影响水文过程和水资源管理。
此外,DEM数据还可以用于计算高程梯度和流量。
高程梯度指的是地表高程变化的速率,通过计算DEM数据中相邻单元格之间的高程差,可以得到各个区域的高程梯度。
高程梯度的大小可以用来评估地表坡度的陡峻程度,对于水文分析中的洪水预测和土壤侵蚀等有重要作用。
而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其中一点的水的体积,通过计算DEM数据中各个单元格的高程和相邻单元格之间的高程差,可以估算出流量的大小,有助于相关水文过程的分析和模拟。
最后,DEM数据还可以用于生成洪水模型。
洪水模型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模拟模型,通过模拟区域内降雨过程、地表径流和河流洪水来预测洪水的发生和扩展情况。
DEM数据是洪水模型中必不可少的输入数据,通过DEM数据可以确定地势状况、流域范围和河道网络等信息,从而建立准确的洪水模型,并进行相关的洪水分析和预测。
ArcGIS 水文分析ArcHydro

ArcGIS 水文分析ArcHydro
离与方向有关,如果邻域栅格对中心栅格的方向值为2、8、32、128,则栅格间的距离为 SQRT(2)≈1.414 ,否则距离为1。
如果高程差为正值,则为流出。
为负值则为流入。
进行流向分析[ Hydrology ]>>[ Flow Direction ]
输入数据是填充后的DEM数据,输出数据就是水流流向栅格数据,下图为通过一幅DEM经过Flow Direction计算出来的流向栅格图
流水累积量分析
地表径流模拟过程中,流水累积量是基于水流方向数据计算而来的。
对每一个栅格来说,其流水累积量的大小代表着其上游有多少个栅格的水流方向最终汇流经过该栅格,流水累积量的数值越大,该区域越易形成地表径流。
[ Hydrology ]>>[ Flow Accumulation ]
在Input weight raster文本框中输入配权数据,配权数据一般是表示降水、土壤以及植被等对径流影响的因素分布不平衡而形成的,更能详细模拟该区域的地表特征。
如果无数据,系统默认为所有的栅格配以相同的权值1,那么计算出来的汇流累积量的数值就代表着该栅格位置流入的栅格数的多少。
通过流水累积量分析获得地表径流的路线
流域分析。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Hydrology]中的菜单命令[ Hydrology ]>>[ Watershed ]。
ArcGIS实验操作(十三)---基于DEM的水文分析

ArcGIS实验操作(十三)基于DEM的水文分析从DEM 中自动提取自然水系的算法过程如下:依据水总是沿斜坡最陡方向流动的原理, 确定DEM 中每一个高程数据点的水流方向;然后根据高程数据点的水流方向数据来计算每一个高程数据点的上游给水区, 再根据上游给水区高程数据, 用阈值法确定属于水系的高程数据点;最后, 根据水流方向数据, 从水系源头开始, 将整个水系追索出来。
数据:在data/Ex13/文件下:Dem数据要求:基于DEM,利用水文分析工具提取水流方向、汇流量积量、水流长度、河流网络、河网分级以及流域分割等。
操作步骤:1无洼地DEM生成DEM是比较光滑的地形表面模型,但由于DEM 误差以及一些真实地形或特殊地形的影响,使得DEM 表面存在一些凹陷的区域。
在进行水流方向计算时,由于这些区域的存在,往往得到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水流方向。
因此,在进行水流方向的计算之前,应该首先对原始DEM数据进行洼地填充,得到无洼地的DEM。
洼地填充的基本过程是先利用水流方向数据计算出DEM数据中的洼地区域,并计算洼地深度,然后,依据这些洼地深度设定填充阈值进行洼地填充。
1.1水流方向提取水流的流向是通过计算中心格网与邻域格网的最大距离权落差来确定。
对于每一格网。
水流方向指水流离开此网格的指向。
在ARCGIS中,通过对中心栅格的1、2、4、8、16、32、64、128等8个邻域栅格编码,中心栅格的水流方向便可有其中的某一值来确定。
例如,若中心栅格的水流流向左边,则水流方向赋值16。
启动ArcToolbox,应用水文分析模块(Hydrology) 下的流向确定(Flow Direction ) 命令, 生成8 方向水流流向图:水流方向图1.2洼地计算洼地区域是水流方向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过水流方向来判断哪些地方是洼地,并进行填充。
但是,并非所有的洼地区域都是由于数据的误差造成的,有很多洼地是地表形态的真实反映。
因此在进行洼地填充之前,必须计算洼地深度,判断哪些地区是由于数据误差造成的,而哪些地区又是真实的地表形态。
Arcgis水文分析实验报告(重庆大学)11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实验综合实验报告专业名称: 城乡规划课程名称: 地理信息系统GIS开课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实验室: 建筑城规学院计算机实验室学生姓名: (签名)(每组≤2人)学号: 20135221 20135227指导教师: 孙忠伟老师实验时间: 2015.12.24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GIS 实验项目名称基于GIS的水文分析实验项目类型验证演示综合设计其他指导教师成绩√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一、实验目的通过练习, 熟练掌握在ArcGIS中水文分析模块提供的洼地识别和填充, 水流方向计算, 累计流量计算, 河流分级, 积水范围确定, 河流矢量化等方法和操作。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1.理解基于DEM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利用ArcGIS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内容利用DEM首先尝试计算水流方向, 判别洼地并进行填充, 计算水流方向, 然后计算累计流量, 通过多次实验并和现有资料对比, 确定累计流量阈值从而确定水系, 利用Strahler方法进行河流分级, 确定积水范围, 最后将河流导出为矢量。
图12.流向分析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 在【ArcToolbox】中,执行命令[Spatial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流向] 输出数据如图。
图23.流水累积量计算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 在【ArcToolbox】中,执行命令[Spatial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流量]在Input flow direction raster中, 选择由无洼地DEM生成的水流方向栅格数据,输出数据如图。
图34.设定累计流量阈值首先, 提取河流网络栅格。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 运行工具[Spatial Analyst 工具]——>Raster Calculator, 在[地图代数表达式]中输入公式: Con([FlowAcc Flow1]>50000,1)图45.河流分级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打开hydrology工具集中的stream order工具, 用Strahler分级对河网进行分级, 输出数据如图。
arcgis水文分析

表的物理特性。
以DEM作为主要输入数据,采用
Hydrologic 生成集水流域和水流网络数据,
并对其的影响因子进行量化。
地貌 DEM 模拟 水文 生物
数字高程模型
…….
3
水文分析使用DEM数据 派生 其它水文特征:提 取河流网络、自动划分流域。 这些是描述某一 地区水文特征的重要因素。
4
• 基于格网DEM自动提取流域特征地貌和进行地形自动分割技
DEM
Flow Direction
Flow Accumulation
1
DEM
Flow Accumulation
Stream Network
& watershed
2
追踪分析实例—水文分析
地貌 地形因素 生物 ……. GIS 水文
空间分析中的水文分析Hydrologic 提供 一个功能用来研究与地表水流有关的地
• 沿水流路径计算流 域内每个栅格单元 到下游的最远距离 或上流汇入点流至 此栅格单元的路程
33
• 用以计算流域内最长的水流路径
34
500个栅格的 汇流区域
35
对该结构模型设计自动提取算法。
5
流域地貌形态结构定义
1)流域结构定义 • 可以使用一个具有根的树状图来描述流域 结构[Shreve],目前绝大多数算法都沿用这 一描述方法。在此结构中主要包括三个部 分,即结点集、界线集和汇流区集。
6
沟谷段:一条具有两侧汇流区的线段 汇流区边界包括部分流域边界的汇流区
• 格网点流向定义
32
64
128
16
1
8
4
2
• 采用3×3窗口按8方向搜索计算最大坡向为各 网格点的流向。分别为8方向赋不同的代码。
第十节 ArcGIS的水文分析

• 河网提取
– 河网的生成分为四个步骤
1. 河网的生成基于汇集累积量数据,首先计算 汇集累积量
2. 设定阈值。不同级别的沟谷对应不同阈值, 应通过不断实验和其它资料确定合适的阈值 3. 栅格河网的形成。通过栅格计算器得到河网 数据 4. 栅格河网矢量化
• 流域分割
– 流域又称集水区域,是指流经其中的水流从一 个公共的出水口排出从而形成的一个集中的排 水区域,也就是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 个区域,也称为流域盆谷(Basin)
– 流域间的分界线称为分水岭(Watershed)
基于水文分析的山脊、山谷线提 取方法
反地形DEM 水流方向数据 汇流累计量 负地形 求均值后的DEM 正地形 相交 无洼地DEM 水流方向数据 汇流累计量 山脊线 山谷线
– 水流长度通常是指地面上一点沿水流方向到其 流向起点(或终点)间的最大地面距离在水平面 上的投影长度 – 水流长度直接影响地面径流的速度,从而影响 对地面土壤的侵蚀力
• 水流长度的提取和分析在水保工作中意义重大
– 顺流计算和溯流计算
• 顺流计算是计算地面上每一点沿水流方向到该点所 在流域出水口的最大地面距离的水平投影
DEM
水流方向
8领域栅格编码
• 无洼地DEM生成
– 洼地区域是水流方向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过 水流方向来判断哪些地方是洼地,然后对洼地 进行填充 –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洼地区域都是由数据的误 差造成的,有些洼地是地表形态的真实反映。 因此,在进行洼地填充之前,需要计算洼地深 度,判断哪些是由于数据误差造成的洼地哪些 又是真实的地形形态,然后在洼地填充的过程 中设置合理的填充阈值 – 洼地提取(Sink) – 洼地填充(Fi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cGIS之水文分析
ArcGIS教程之DEM水文分析详细图文教程,本教程和之前的两个教程有关联的,数据上是使用上一个教程的结果,步骤相互联系!最后会提供给大家数据和教程的链接!水文分析需要:
1.理解基于DEM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2.利用ArcGIS的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下面开始教程:
工具/原料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10.0---ArcMap(spatial Analyst模块) •数据准备:DEM(使用由本人前面的教程【ArcGIS地形分析--TIN及DEM 的生成,TIN的显示】中使用的原始数据。
方法/步骤
1.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
在ArcMap中加载 DEM数据,右击DEM图层,点击缩放至图层,显示全部。
2.在【ArcToolbox】中,(要打开扩展模块)执行命令[SpatialAnalyst工
具]——>[水文分析]——> [填洼],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其中Z限制——填充阈值,当设置一个值后,在洼地填充过程中,那些洼地深度大于阈值的地方将作为真实地形保留,不予填充;系统默认情况是不设阈值,也就是所有的洼地区域都将被填平。
之后点击确定即可。
3.确定后执行结果得到无洼地的DEM数据[Fill_dem1]
4.关键步骤:流向分析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在【ArcToolbox】中,执行命令[SpatialAnaly st工具]——>[水文分析]——>[流向],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
5.确定后执行完成后得到流向栅格[Flowdir_fill1],理解代表什么含义!
6.计算流水累积量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在【ArcToolbox】中,执行命令[SpatialAnaly st工具]——>[水文分析]——>[流量],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
1.7
确定后执行完成得到流水累积量栅格[flowacc_flow1]
如图:
7.提取河流网络
首先,提取河流网络栅格。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打开【Arctoolbox】,运行工具[Spatial Anal yst 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在[地图代数表达式]中输入公式:Con(Flow Accumulation1>800,1),(这里的Flow Accumula tion1要以上一步得到的文件名为准,注意是Con,不是con,大写第一个字母,不然出错)如图:
[输出栅格]指定为:StreamNet保存路径和文件名任意)
执行后,结果为(关闭除[Streamnet]之外的其它图层):
结果说明:通过此操作将流水累积量栅格[Flow Accumulation1]中栅格单元值(流水累积量)大于800的栅格赋值为1,从而得到河流网络栅格[StreamNet]
2.10
然后,提取河流网络矢量数据。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打开【Arctoolbox】工具箱,运行工具[Spatia lAnalyst 工具]——>[水文分析]——>[栅格河网矢量化],按下图设置参数:
后得到河流网络矢量数据,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