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不符合报告纠正措施记录
内审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验证报告

审核员:部门负责人:
日 期: 日 期:
原因分析/纠正措施计划:
原因分析:1、
2、
纠正措施:1、
2、
部门负责人: 日期:
批准纠正措施计划
同意
体系负责人:
纠正措施完成情况:
已对车间现场的材料堆放整齐,进行标识,配足消防器材,安全警示牌摆放在明显位置。已按纠正措施实施完成。
部门负责人: 日期:
纠正措施的验证:
纠正措施实施有效
审核员:日期:
已对车间现场的材料堆放整齐进行标识符合项及纠正措施验证报告
编号: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部门负责人
审 核 员
不符合事实陈述:
查生产部车间现场时发现原材料摆放混乱,未进行标识;且消防器材配置不合理,摆放混乱,消防安全警示牌疏散标志不明显。
不符合ISO14001:2015标准8.1条款的规定。
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

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篇1:不符合项整改指南不符合项整改指南一、目的统一不符合项上报材料要求,避免材料不能有效证明纠正措施有效。
二、适用范围为企业提供不符合验证材料提供指南。
三、不符合项整改程序1、不符合项整改应包括:1)纠正发现的不符合问题避免产生更大影响;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针对产品问题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举一反三消除所有隐患;4)对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的验证,不能解决问题要再次进行分析整改。
2、组织应特别关注纠正措施的制定与落实,重点是消除产品不符合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避免只针对消除发现的不符合的单纯的就事论事的纠正行为。
3、当只是孤立偶然发生的问题,无系统原因时只需要进行纠正也是可以接受的,如单纯的。
4、不符合报告单上“原因分析”与“制定纠正措施”栏受审核方填写,填写的日期就是外审结束后组织开会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纠正措施的日子,可以是同一天进行的。
“纠正措施跟踪情况”栏由外审组填写不符合项整改举例:四、不符合项整改资料要求1、整改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工作计划、文件、检查记录、照片等。
2、所有书面材料均使用A4纸,照片应经复印或贴在A4纸上提供;3、当受审核方有几个不符合项的整改均需要培训时,可一次性组织几个相关部门共同培训,向CQC报整改资料时培训记录放于编号最靠前的需要培训的不符合项的整改资料内,后面的不符合项需要时作出说明既可。
4、当不符合项的纠正或预防需要在一个较长时间段才能验证时,可提供工作计划,或其它证明资料(如为缩减整改时间,可提交、),在下一次的外审时外审组进行验证。
举例如下:五、严重不符合项的整改1、采用现场跟踪审核方式,由审核组长负责实施现场验证。
2、现场验证必要时要追溯到纠正预防措施涉及部门,审核组长除查看相关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编码:XJTG/HSECX-19/JL/01单位:篇2:外审不合格项报告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Q/LBXX-JL-TX-003不合格项报告版本:A/0制表人:品管部保存期限:长期(三年/必要时更新)篇3:不符合项整改指南文件名称:不符合项整改指南文件编号:xxxx10不符合项整改指南一、目的统一不符合项上报材料要求,避免材料不能有效证明纠正措施有效。
3 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措施表

不符合报告项数共2项第2项受审核方名称甘肃德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受审核部门生产部审核依据:□GB/T 19001-2008/ISO9001:2008■GB/T19001-2016/ISO9001:2015□GB/T50430-2007□GB/T 24001-2004/ISO14001:2004□GB/T24001-2016/ISO14001:2015□GB/T28001-2011□GB/T22000-2006及专项□GB/T 27341-2009□GB 14881-2013■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不符合事实:未能提供产品出厂的质量证明书。
不符合依据及条款(详述内容):以上事实不符合《稀土抛光粉》GB/T2165-2012 7.4每批产品应注明质量证明书,其上应注明供方名称……批号……分析检验结果……生产或出厂日期。
也不符合GB/T19001-2016标准中8.1 a)“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要求。
注:不符合的客观证据(文件的和非文件的)必须被引用(如文档、图样、试验报告,缺少能力方面的证据)。
不符合性质:■轻微□严重验证方式:■书面验证□现场验证纠正及纠正措施要求及验证要求:■纠正■ 30 日内提供纠正后的证实材料,验证纠正的有效性。
■制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30 日内提供纠正措施及实施后的证实材料,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制定纠正措施计划□日内提供纠正措施计划,验证纠正措施计划的有效性。
审核员:贾毅2018年3月12日审核组长:贾毅2018年3月12日受审核方代表2018年3月12日审核员对纠正措施完成效果的验证(包括验证的主要内容和结果):■纠正有效□纠正无效■纠正措施实施有效□纠正措施实施无效□纠正措施计划适宜,下次审核验证有效性□纠正措施计划无效验证人:年月日注1、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不符合整改证据,或不符合验证无效的,将可能导致原认证审核结论的改变。
注2、轻微不符合关闭期限:通常不超过30天,最长不超过90天;再认证审核中发现的轻微不符合项,验证关闭时间可以在证书到期日之后,但关闭期限不变。
内审不符合项报告

不符合项报告被审核部门技术部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时间2010、8、10不符合事实描述:装线束套管工序的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不符。
不符合条款:ISO/TS16949:2002 7.2.3责任部门:技术部负责人:日期:2010、8、11不符合项性质:严重一般较轻原因调查:工艺改进后多作业指导书按实际操作控制,后未对控制计划进行相应更改。
纠正和预防措施:1.对控制计划进行修改,保证与实际作业指导书一致;2.对其他产品的文件进行有效性检查,确保控制计划与作业知道书及其他工艺文件一致。
预计完成时间:2010、8、15承办主管日期2010、8、12 日期2010、8、12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回复:1.已对装线束工序的控制计划进行了更改。
2.对其他文件进行了有效性检查,未发现不一致现象。
部门负责人:日期:2010、8、13验证措施的执行和效果:查装线束工序已对控制计划进行更改,查文件有效性检查,符合要求。
审核员:日期:2010、8、15是否予以结案:予以结案审核组长:日期:2010、8、15不符合项报告被审核部门采购部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审核时间2010、8、10不符合事实描述:采购部未促使供方对其制造过程业绩进行监控。
不符合条款:ISO/TS16949:2002 7.4.3.2责任部门:采购部负责人:日期:2010、8、11不符合项性质:严重一般较轻原因调查:对ISO/TS16949:2002理解不够,未对供方制造过程业绩进行监控。
纠正和预防措施:(1)对ISO/TS16949:2002条款进行学习及理解;程序文件规定对A类物质进行制造业绩监控。
(2)自8月13日起对供方过程业绩进行监控。
预计完成时间:2010、8、15承办主管日期2010、8、12 日期2010、8、12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回复:1.程序文件已对过程业绩进行监控作出规定。
2.对A类物质的供方已通知至少每年一次提交其制造过程业绩。
部门负责人:日期:2010、8、13验证措施的执行和效果:查程序文件已有明确规定,并实施A类物质的过程制造业绩的监控。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程序(含表格)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管理程序(ISO9001-2015)1.目的:确保不合格发生后能及时调查原因,采取有效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同样的问题。
2.范围:本公司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改善统计技术的运用。
3.权责:当以下情况发生时按下表执行纠正措施:4.定义:(无)5.作业流程5.1.1以上质量异常发生时,应由以上表中规定的部门填写适合表单送相关部门。
5.1.2供方的纠正措施:若供方来料不良,则由IQC填写《进料异常通知单》,采购部联络供方,由其分析原因并完成纠正措施;品质部应予以跟踪、确认。
5.1.3 本厂内部的纠正措施:a)本厂内部制程出现严重不良/不良连续发生或成品抽检不合格时,,由品质部开出《巡回检查异常联络书》或《品质异常处理单》交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品质部应予以跟踪、确认。
b)当质量/环境目标或环境绩效出现不符合时,管理部发出《纠正措施报告》,并由管理部进行跟踪确认直至问题改善。
c)内审发现不符合项依《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执行。
d)管理评审决议事项依《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执行。
e)客户满意度测量发现客户不满意时依《客户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执行。
5.1.4客户投诉、退货之纠正状况:a)客户投诉/退货之纠正,由品质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填写《客户投诉处理单》,相关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直至问题改善,待品质部验证合格后将完成情况回复客户以取得客户满意。
具体参照《客户投诉控制程序》执行。
5.1.7 改善效果与确认:a)由(表一)所列权责部门依责任部门拟订措施及预估完成日期追踪。
b)若未改善,应要求重新分析原因及拟订对策,直到完全纠正。
5.1.5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具体参见《风险管理程序》。
5.1.6如有必要,经确认有效的纠正措施应修订于相关的体系文件之中,具体的修订作业遵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1.7品质部或管理部应将所有纠正措施汇总登记在《纠正措施一览表》。
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应提交管理评审会议予以效果检讨、确认其合理性与有效性。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第1篇3C不符合项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根据7258-标准中8.5.3条例光束照射位置要求,对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进行修改,明确前照近光灯照射在10M的屏幕上,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6H-0.8H,确保在检测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培训,加以了解熟悉相关标准,杜绝再次发生此类情况。
原因分析由于对7258-标准认识程度不够,使得编写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时,没有明确前照近光灯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
第2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不符合项整改报告编号JC 大连中信建筑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二00八年三月纠正措施及整改实施情况的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三年来,公司采取纠正措施,不断纠正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过程中的不符合,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持续改进,使工程质量得到了稳定提高。
在本次内审中,共发现了两项不符合,对二项不符合,均采取了纠正措施,及时补充,消除了不符合存在的原因。
其中材料部针对工程合格供方的提供资料未做评定,学_了标准7.4条款和公司相关规定,采取措施对现有工程供方进行了全面分析。
综合部对人员培训方面记录不全面,针对此,也进行了相应条款的学_。
另外针对去年外审的不符合项,公司在当时已做了纠正措施报告。
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经跟踪验证,上述问题未再发生。
质管部年3月第3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不合格项的整改报告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年10月18日,局医疗器械处“质量体系考核”检查组依据质量体系考核检查标准对我公司进行了质量体系考核。
在考核检查中,查出我公司在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12个方面的问题。
公司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及时召开了分析会,本着积极整改.举一反三.完善体系的整改原则按照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
现将整改过程与整改内容汇报如下一.10月20日,我公司组成内部审核组并召开内部管理评审首次会议,依据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局“质量体系考核”检查组现场查出的问题逐一对照.检查.分类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

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篇一:20XX内外审不符合报告整改dFHQ591805P033R01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纠正和预防措施单注:本单一式两份,一份送责任实施部门,另一份留存关于对载货车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情况的报告制造技术部质量管理科于10月15日组织了以吴勇强为检查组组长等5人组成的检查组为期一天,对载货车分公司进行了3c及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了载货车分公司内审开展的情况及产品实物质量的情况,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1、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情况:载货车分公司由9月14日~15日二天与公司同步开展了管理体系的内审工作,共检查了高层领导在内的7个部门,开具了3张不符合报告,其中采购部1张;质管部1张;生产部1张。
不符合报告均为一般不符合,涉及到的体系对应条款分别是:Q7.4.1、Q8.2.4、Q7.5.1,同时也提供了“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载货车分公司3c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及“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载货车分公司3c及质量管理体系内部报告”。
对载货车分公司所开展的内审工作的评价,虽按公司要求组织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及3c的内部审核,但对内审的检查深度不够,从提供的检查清单上可以看出,检查清单的编制内容还是比较粗,对不符合报告的原因分析不够深层次,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对纠正及纠正措施还不够有效,很难控制此后再发生,在检查过程中与载货车分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主管人员都作了充分的沟通,并提供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待公司搬迁结束后,计划在年底前由公司组织再对载货车分公司进行一次专项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的审核,已作为这次检查时所作的下步工作的安排内容之一,要求载货车分公司利用这段时间做好相关工作。
2、对实物质量的检查情况:这次抽查了3个型号的载货汽车,分别是dHz1051G、dHz1052G和dHz1121G,这次抽查从产品实物质量情况来看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三漏情况已基本得到了控制,装调质量也明显提升,路试情况也比较理想,没有发现汽车道路行驶检查项目上规定不得出现的问题,但在产品一致性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1)轮胎规格与描述不符;(2)货箱高度与描述不符;(3)前/后轮距与描述不符,具体检查结果已通报给载货车分公司质量管理部,要求严格安产品描述要求生产,确保达到产品生产一致性的目标。
ISO9001内审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

马上对生产部相关人员进行ISO9001:2015标准条款8.5.1培训,经过评价口试合格,并保留记录;
对生产现场测试机器进行日常保养点检确认并做好相应记录存档
③改善日期:
2018-9-11日改善
核准:日期:2019-01-11
效果确认:
经验证已OK
核准:日期:2019-01-11
备注:
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
受控编号:CY-QR-012/A1
受文单位
生产部
编号
20190110-2
■新发文
发文单位Biblioteka 内审组发文日期2019-01-10
□再发文
不良状况描述:
查:生产现场测试机器日常保养记录表6月13号没有进行点检确认。
不符合ISO9001:2015标准条款8.5.1的要求
核准:制表:
1产生原因分析:
生产部相关人员对ISO9001:2015标准条款8.5.1理解不够,需进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MFE/JL-58
责任部门
综合部
日期
2018.11.4
不合格事实描述
没有识别出“将不合格品当合格品发货;或将A的货发往B。”风险,构成一般不符合,不符合ISO9001:2015 条款6.1.1。
不合格类型:一般不合格
检查人:苑娜
原因分析及建议的纠正措施
1)原因分析:工作人员对ISO9001:2015标准6.1.1条款理解不清。
2)纠正:按ISO9001:2015标准6.1.1条款要求,进一步识别评价产品交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3)纠正措施:组织学习ISO9001:2015标准6.1.1条款,进一步完善“质量过程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表”。
负责人:白树金
纠正措施验证
经验证,不合格事实得到纠正;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效果良好,纠正措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