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肿瘤科病例讨论

肿瘤科病例讨论

肿瘤科病例讨论在肿瘤科的日常工作中,医生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例。

通过病例讨论,医生们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共同探讨治疗方案,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通过讨论一位患有肺癌的病例,来说明病例讨论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价值。

我们的病例是一名55岁的男性患者,最近因咳嗽、咳痰和胸痛等症状就诊。

经过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的诊断为肺癌。

但是,确切的病理类型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在病例讨论的过程中,医生们可以一起回顾和分析患者的病史,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病情评估。

同时,医生们还会交流各自的治疗经验和研究成果,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势。

这种集思广益的方式可以提高医生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更好的依据。

在上述病例中,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们怀疑患者的肺癌可能是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肺癌类型,快速生长并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因此,及早确诊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病例讨论中,医生们通常会从各个角度分析病例。

他们会研究病理学特征、分子学特征以及基因突变情况,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机制。

同时,医生们还会就不同的治疗策略进行深入讨论,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

在我们的病例中,由于小细胞肺癌通常具有早期远处转移的特点,医生们普遍认为化疗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然而,化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给药周期和剂量的调整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医生们会结合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和病人的身体状况,制定最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案。

除了治疗方案的讨论,病例讨论还可以提供医生们更多的学习机会。

通过讨论复杂和罕见的病例,医生们可以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并开阔思维。

他们可以学习到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处理各种并发症和复杂情况的技巧。

病例讨论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整个肿瘤科的工作效率。

结合我们的病例,我们可以看到病例讨论对于患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肿瘤病例讨论(第二列)

肿瘤病例讨论(第二列)
创新药物应用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生存率。
综合治疗手段
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对类似病例的防范措施
1 2
加强早期筛查
提高肿瘤早期筛查的意识和普及程度,做到早发 现、早治疗。
优化病理诊断流程
简化病理诊断流程,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断准 确率。
04
病例反思
诊断过程中的不足
早期筛查不足
在早期阶段未能及时发现肿瘤, 导致病情恶化。
病理诊断延误
由于病理诊断过程繁琐,导致诊断 时间过长,影响治疗时机。
影像学检查不准确
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实际病理结果存 在差异,导致误诊。
治疗方案的改进建议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
肿瘤病例讨论
目录
• 病例介绍 • 病例分析 • 病例讨论 • 病例反思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 张三
年龄:52岁
籍贯:中国
职业:工程 师
性别:男
家庭状况: 已婚,有一 子
病情概述
01
02
03
04
主诉
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持续 时间约3个月。
病史
患者有长期吸烟史,约20年 ,每天约20支。既往无肿瘤
方案一
手术切除肿瘤,适用于早 期肿瘤或可切除不能 手术或手术后辅助治疗。
方案三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适 用于特定类型的肿瘤和患 者。
病例总结
患者年龄较大,肿瘤 处于早期阶段,治疗 方案应优先考虑手术 切除。
根据治疗方案,制定 相应的护理和康复计 划。

肿瘤科病例讨论

肿瘤科病例讨论

肿瘤科病例讨论引言:肿瘤科作为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促进学习和交流,我们举行了一次肿瘤科病例讨论会。

本文将对其中的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案。

病例一:患者A,女性,45岁,来诊主诉乳房肿块。

乳房B超检查显示右乳房内可见1.5cm×2.0cm的肿块,边界整齐,质地较硬,表面呈现不规则形态。

经彩超检查显示右乳房内可见1.5cm×1.8cm的高回声结节。

乳腺钼靶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请问该患者可能患有何种肿瘤?讨论:根据乳房B超和彩超检查的结果,患者A可能患有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乳腺癌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程呈现较长的潜伏期,在早期常无明显症状。

乳房B超和彩超等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提供初步的诊断参考。

进一步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与乳房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乳腺癌的确诊通常需要行乳腺活检,通过活检结果可以确定是否恶性肿瘤以及其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具体方案会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

病例二:患者B,男性,57岁,主要症状是持续性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

患者久治不愈,近期伴出现咯血情况。

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上叶见2.5cm×3.0cm的球形肿块,周边可见分叶状。

该患者可能患有何种肿瘤?讨论:根据患者B的症状和胸部CT检查结果,我们高度怀疑其患有肺癌。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以及咯血等。

胸部CT检查是肺癌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初步的肿瘤位置、形态和大小等信息。

为了确定诊断,该患者可以进行痰液细胞学检查或切片检查,以寻找恶性细胞的存在。

此外,肺癌的确诊还需要行支气管镜检查或穿刺活检,从而获取病理学上的确切结果。

对于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等多种方式,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肿瘤科病例分析与讨论

肿瘤科病例分析与讨论

肿瘤科病例分析与讨论人体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灵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肿瘤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致力于研究和治疗各种类型的肿瘤疾病。

本文将通过分析和讨论两个不同类型的肿瘤病例,探讨肿瘤科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1. 肺癌病例分析与讨论患者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0岁主诉:咳嗽、咳痰、咯血、胸闷气短病例描述:患者60岁,原本无不适,最近三个月开始感觉咳嗽、咳痰、咯血以及胸闷气短等症状。

患者曾有长期吸烟史,家族无肺癌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呼吸音减弱,肺部可闻及多处干湿性啰音。

化验结果:血液化验:血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发现左肺上叶有一个直径约5cm的肿块,胸膜无明显浸润,无肺外转移。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左肺上叶恶性肿瘤,高度怀疑为肺癌。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进行了纤支镜检查和组织活检。

病理结果显示:鳞状细胞癌分期:T2aN0M0,IIA期治疗: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和分期结果等因素,决定采取手术切除肿瘤的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接受了左上肺叶切除术,并在术后进行了术后化疗。

讨论: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空气污染和家族遗传等。

对于肺癌的治疗,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常常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而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放化疗是常用的综合治疗手段。

2. 结直肠癌病例分析与讨论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45岁主诉:腹痛、腹泻、便血病例描述:患者女性,45岁,近三个月来出现周期性腹痛、腹泻和便血等症状。

患者未吸烟史,无家族肠癌史。

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轻压痛、肝脏无肿大。

化验结果:血液化验:血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壁上凹有一可见肉眼病变,活检结果如下:病理结果:腺瘤样息肉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结肠息肉可能恶变为恶性肿瘤。

肿瘤科临床病例分析与讨论

肿瘤科临床病例分析与讨论

肿瘤科临床病例分析与讨论在肿瘤科临床实践中,病例分析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方式。

通过对具体病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病例为例,进行肿瘤科临床病例分析与讨论,探讨疾病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为右侧胸痛、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3公斤。

既往无特殊疾病史。

临床检查:体格检查:右侧胸部可见锁骨下腋前线以上肿块,质硬,边界不清。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肿瘤标志物检查:CEA(癌胚抗原)轻度升高,CA19-9(糖链抗原19-9)正常。

影像学检查:胸部CT:右侧锁骨下可见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右侧锁骨上可见多个圆形肿块。

胸部MRI:右侧胸背侧可见一个明显边界、增强不明显的肿块。

快速磁共振胸部螺旋CT:右侧胸壁软组织肿块。

病理检查:穿刺活检:右侧胸壁软组织肿块病理活检示:“弥漫性大细胞B细胞淋巴瘤”。

分析与讨论: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体格检查结果和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右侧胸腔淋巴瘤。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克隆增殖。

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根据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弥漫性大细胞B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

针对该病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病变的确诊,此时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是最可靠的确诊依据。

其次,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衡量病变的范围和扩散程度,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

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Ann Arbor分期和国际淋巴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Lymphoma Study Group)的TNM分期系统。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分期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

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对于淋巴瘤来说,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常规可以选择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布加尼酸)。

肿瘤科病例讨论

肿瘤科病例讨论

肿瘤科病例讨论在肿瘤科病例讨论中,医生们通常会集中讨论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这种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肿瘤科病例讨论的格式,以便医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讨论。

1. 病历介绍首先,病例讨论需要对患者的病历进行介绍。

这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和过去的病史。

此外,还应该详细描述患者目前的主要症状、体征和病理检查结果等。

2. 讨论诊断接下来,医生们将讨论对患者的初步诊断。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进行推断和分析,以确定患者可能患有的肿瘤类型。

医生们可以根据病理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并逐步缩小诊断范围,以找到最准确的诊断结果。

3. 治疗方案一旦确定了诊断,医生们将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

这可能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

在讨论治疗方案时,医生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的分期和分级等。

医生们可以根据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4. 预后评估在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时,医生们也需要评估患者的预后。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和分级,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和疾病复发的概率。

这能帮助医生们更好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他们面临的风险和机会。

5. 讨论困难和争议有时,医生们在讨论病例时可能会出现困难和争议。

这可能是因为病例本身的复杂性,或者是因为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而存在不同的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们可以就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和讨论,并努力达成共识。

这种讨论能够促进医疗团队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6. 教育和进一步研究病例讨论也可以作为医生们学习和进一步研究的机会。

通过讨论病例,医生们可以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以改进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技能。

此外,医生们还可以从病例中发现新的研究课题,并组织更深入的研究。

病例讨论对于肿瘤科医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方式。

中医肿瘤科疑难病例讨论

中医肿瘤科疑难病例讨论

中医肿瘤科疑难病例讨论
引言
本文旨在讨论中医肿瘤科的疑难病例,通过文献回顾和病例分析,探讨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

文献回顾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根据已有文献,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有一定的潜力。

中药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等途径来发挥治疗作用。

另外,中医药还可以缓解肿瘤患者的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四诊合参在肿瘤病例中的应用
中医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之一。

在肿瘤病例中,四诊合参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程阶段和病情轻重。

通过四诊合参,中医医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病例分析
本次讨论我们选取了一位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

患者是一个45岁的女性,已经接受了手术和放化疗,但肿瘤复发。

通过中医的四诊合参,我们发现患者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痰湿阻滞等症状。

基于这些症状,我们制定了调养脾肾、活血化瘀的中医治疗方案,并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肿瘤呈现稳定状态。

结论
通过本次病例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在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凋亡、缓解放化疗副作用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可以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中医肿瘤科疗效评价的回顾与分析. 中医杂志. 2020; 10(2): 56-60.
2. 王五, 赵六. 中医四诊合参在肿瘤病例中的应用. 中医临床实践. 2019; 8(3): 112-118.。

肿瘤病例讨论最终版

肿瘤病例讨论最终版

肿瘤病例讨论最终版近年来,肿瘤病例的讨论在医学界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分析和讨论临床上出现的不同类型的肿瘤病例,医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的发展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

本文将就一个具体的肿瘤病例展开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本次病例讨论的主角是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他近期因体重下降、发热和乏力等症状就诊于医院。

通过临床检查和进一步的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肺癌。

此外,CT扫描还显示了多个转移灶,并引起了医生们的关注。

首先,我们将对该病例的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

肺癌可分为两大类别,即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扫描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患有非小细胞肺癌。

然而,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以便确认肺癌的类型和分子特征。

在本病例中,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该患者患有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亚型之一,其特点是由鳞状上皮细胞组成,而非小细胞肺癌的其他亚型如腺癌和大细胞癌则分别由腺状和大细胞构成。

此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我们还检测到该患者的肿瘤细胞表达了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受体,在肺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去的研究表明,EGFR的活化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本病例中,EGFR的阳性表达提示了应用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的潜在治疗价值。

然而,我们必须考虑到吉非替尼治疗的可行性和潜在的副作用,并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该治疗。

除了病理学特征的分析,我们还需要对该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评估。

如前所述,该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体重下降、发热和乏力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本身及其转移有关,而且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我们应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肿瘤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在本例中,肿瘤的多发性转移灶很可能使手术切除成为不可行的选择。

放疗和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 白细胞 ALT(谷丙转氨酶) A(血清总蛋白) G(血清球蛋白) CEA(血清癌胚蛋白)
正常
患者
36℃ ~37℃、
38.3℃


60 ~100次/分
86次/分
பைடு நூலகம்

90~130/60~88mmHg 120/70mmHg
(3.0~5.0)X1012/L
2.50X1012/L

110~150g/L
肿瘤病例讨论
小叶肿瘤性病例讨肺论 炎
镜下: 1. 病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 2. 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
细胞浸润;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和 脱落坏死的上皮细胞。 3. 病灶周围代偿性肺气肿。 4. 严重时,支气管和肺组织破坏,化脓 性炎症改变。
肿瘤病例讨论
小叶性肺炎 肿瘤病例讨论
临床病理联系
• 胃肠透视:发现胃小弯侧近幽门处有充盈 缺损。
• B超:显示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强回声团。
肿瘤病例讨论
病历摘要:
• 临床采用化疗和营养支持疗法。 • 以后患者逐渐消瘦、贫血,腹胀及腹水,
并出现咳血、咳脓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 胸片显示肺部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
病灶,多靠近胸膜,之间可见散在模糊片 状阴影。 • 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入院后二个月死亡。
肿瘤病例讨论
小叶性肺炎
• 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病变常以细支气 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呈灶状散 布的急性化脓肿。
• 好发人群:儿童和年老体弱者
肿瘤病例讨论
小叶性肺炎
病理特点:
大体: 1.双肺散在化脓性病灶,背侧和下叶为多; 2.病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直径0.5-1cm
; 3.可发展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 4.一般不累及肺膜。
溃疡型胃腺癌
肿瘤病例讨论
肝转移性胃腺癌
• 实验室检查: ALT ↑ • 影像依据:
—B超显示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强回声团。 • 病理依据:
– 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灰 白色结节,境界清楚。
– 镜下见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细胞巢,细胞 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像。
肿瘤病例讨论
肝转移性胃腺癌
肿瘤病例讨论
肿瘤病例讨论
解剖所见:
• 肝脏: – 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 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 – 镜下见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细胞巢,细 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像。
肿瘤病例讨论
解剖所见:
• 肺脏: – 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 清楚, – 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 双肺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cm左右实变病灶, – 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 坏死渗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 周围肺泡腔有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
肿瘤病例讨论
诊断:
• 溃疡型胃腺癌 • 肝转移性胃腺癌 • 肺转移性胃腺癌
小叶性肺炎 • 淋巴结转移性胃腺癌 • 卵巢转移性胃腺癌 • 癌症性恶病质
肿瘤病例讨论
课本知识回顾:
1、腺癌 2、小叶性肺炎 3、转移性肿瘤
肿瘤病例讨论
腺癌
病理特点:
大体:癌组织呈灰白色,湿润,半透明 如胶冻样。
镜下: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排列不规则的腺体或腺样结构,细胞 常不规则地排列成多层,核大小不一, 核分裂象多见。可见腺腔扩张,含大 量粘液,并可由于腺体的崩解形成黏 液池,癌细胞似漂浮在黏液中。
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有 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
肿瘤病例讨论
解剖所见:
• 淋巴结: – 胃周边、肠系膜、大网膜、纵隔、肝门、 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灰白, – 镜下病变相同,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 内见腺样细胞巢。
• 卵巢: – 双侧均有多数灰白色大小不等结节。 – 镜下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肿瘤病例讨论
体格与实验室检查
T(体温)
P(脉搏)
BP(呼吸)
病例讨论
肿瘤病例讨论
病历摘要:
陈××,女,63岁 病史: • 五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服胃
舒平、去痛片等稍见缓解。 • 三个月前自觉腹痛较前加重,餐后尤明显,
伴呕吐、黑便和呕血。 •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
重较前减轻约15公斤。
肿瘤病例讨论
病历摘要:
• 入院后体检发现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 质硬。腹膨隆,腹围75CM,肝右肋下2CM, 肝区扣击痛,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
肺转移性胃腺癌 小叶性肺炎
• 临床依据:
– 入院后出现咳血、咳脓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 影像依据:
– X线显示肺部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病灶,多靠近 胸膜,之间可见散在模糊片状阴影。
• 病理依据:
– 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 – 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 双肺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cm左右实变病灶, – 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渗
症状:咳嗽、咳痰,粘液脓痰。 听诊:散在湿性啰音。 X线:散在不规则小片状或斑点状模
糊阴影。
肿瘤病例讨论
转移性肿瘤
特点:边界清楚,常为多个,散在分布,多 接近于器官的表面。
肿瘤病例讨论
溃疡型胃腺癌
• 临床依据:
—五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 —三个月前自觉腹痛较前加重,餐后尤明显,伴呕吐、黑 便和呕血。
• 影像依据:
– 胃肠透视发现胃小弯侧近幽门处有充盈缺损
• 病理依据:
– 胃小弯近幽门局部隆起,粘膜皱襞消失,中央有一 4cm×3cm之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切面呈灰白色 、质硬,底部凸凹不平,有出血坏死。
– 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 。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
肿瘤病例讨论
肿瘤病例讨论
解剖所见:
• 身体极度消瘦,体重30kg。左锁骨上淋巴 结肿大。腹水2500ml,橙红、半透明状。
• 胃: – 胃小弯近幽门局部隆起,粘膜皱襞消失, 中央有一4cm×3cm之溃疡,边缘不规 则隆起,切面呈灰白色、质硬,底部凸 凹不平,有出血坏死。 – 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粘膜下层、 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 裂像多见。
80g/L

(4.0~10.0)x109/L 10. 6x109/L

5~40U/L
400U/L

40~55g/L
50g/L

5~40g/L
20g/L

<5肿ng瘤/病m例L 讨论
120ng/mL

讨论:
1、此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和死亡原因 是什么?
2、通过此例如何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3、肿瘤对机体的危害有哪些表现? 4、肿瘤的转移方式有哪些?此例表现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