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膨化粉的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玉米秸秆膨化饲料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

玉米秸秆膨化饲料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

玉米秸秆膨化饲料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秸秆膨化饲料生产与应用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流程、贮存与运输装卸、应用。

本标准适用于牛、羊、猪、鹿等动物家禽的玉米秸秆膨化饲料。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膨化高温、高压状态下的物料,迅速进入常压后,物料中的水分因压力骤降而瞬间蒸发,使物料组织结构突然膨松成为海绵状的过程。

2.2玉米秸秆膨化生物饲料玉米秸秆铡段后,经秸秆膨化机膨化,发生物理变化;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加入微生物益生菌群,打捆、裹膜并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厌氧发酵,产生化学变化后制成。

可简称为玉米秸秆膨化饲料。

3生产流程3.1 原料选择应选择无霉变、腐烂的玉米秸秆,去除泥土砂石等杂质,秸秆含水量应控制在15%-45%。

3.2 铡段利用铡段机将秸秆加工成30-50mm的小段原料。

3.3 送料通过螺旋上料输送机送至膨化机料仓。

3.4 膨化秸秆膨化机通过高速机械运转产生的热能,瞬间产生高温(140-150℃)、高压,在秸秆熟化后,通过出料口压力骤降使秸秆膨化喷放。

3.5 补水为保证后续发酵所需条件,对加工后的膨化饲料按比例补充水分,保持含水率在60%-65%之间。

3.6 加菌液将每袋500克的秸秆发酵菌粉倒入洁净的容器中,按1:10的比例加入清洁自来水(冬季宜加入不超过40℃温水),充分搅拌后配成5升菌液。

利用菌液喷雾器将菌液精确、均匀的喷洒在输送中的饲料上。

每袋菌粉可加工膨化饲料5吨。

3.7 打捆膨化后的秸秆经螺旋输送机运送到打捆机处,进行打捆处理。

打捆规格一般为45×55,也可根据具体打捆机的规格而定。

3.8 裹膜利用机械对打捆后的成品进行包裹。

包裹膜采用厚度为25mm,颜色为白色或浅绿色的PE膜,包裹2-3层。

3.9 发酵将打捆、裹膜后的膨化饲料运送至成品仓库存放,经伴有糖化过程的厌氧发酵后,即形成成品秸秆膨化饲料。

不同气候条件下秸秆膨化饲料的发酵时间应按表1控制。

饲料膨化系统工艺配置标准

饲料膨化系统工艺配置标准

Q/GF 新乡和协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GF G004V1.0—2013 膨化系统的标准工艺配置(草案)2013 - 12 - 25发布2014 - 01 - 01实施新乡和协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和简介 (1)2用于生产膨化玉米、大豆等的原料膨化系统工艺流程说明 (1)3用于生产膨化玉米、大豆等的原料膨化系统工艺配置表(见附表1); (2)4用于生产膨化玉米、大豆等的原料膨化系统工艺配置说明 (2)参考文献 (3)I前言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新乡和协集团饲料机械事业部工程技术中心总工部提出。

本规范由新乡和协集团饲料机械事业部工程技术中心总工部归口管理。

规范起草单位:新乡和协集团饲料机械事业部工程技术中心总工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Q/GF G004V1.0—2013II膨化系统的标准工艺配置1范围和简介我公司生产的原料膨化机主要应用于玉米、大豆等原料的膨化。

本规范主要应用于原料膨化机用于对玉米、大豆等进行原料膨化的标准工艺配置,供新乡和协集团饲料版块的业务营销、工程设计、客户服务等人员应用。

2 用于生产膨化玉米、大豆等的原料膨化系统工艺流程说明需要膨化的原料经过粉碎以后,进入待膨化仓,在膨化机的喂料器、调质器的作用之下,进入膨化机进行膨化,膨化后的物料经过冷却、粉碎等工序,最终形成膨化原料成品。

膨化玉米通常需要粉碎,最终成品为粉碎后的膨化玉米粉,膨化大豆可以直接应用于全价配合饲料的生产。

膨化系统包含的设备有喂料器、调质器、膨化机、蒸汽吸风风网、冷却器、冷却风网、粉碎机、粉碎风网、斗式提升机等,冷却风网包括冷却刹克龙、冷却风机以及冷却风管等,粉碎风网包括沉降室、脉冲除尘器以及离心风机等。

膨化原料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01:缓冲斗02:喂料器03:调质器04:原料膨化机05:膨化机现场控制柜06:冷却关风器07:翻板式冷却器08:刹克龙09:关风器10:调节蝶阀11:离心风机12:喂料绞龙13:气动三通14:锤片式粉碎机15:粉碎机现场控制柜16:沉降室17:脉冲除尘器18:离心风机19:闭风绞龙20:斗式提升机图1 原料膨化系统的工艺流程3 用于生产膨化玉米、大豆等的原料膨化系统工艺配置表(见附表1);4 用于生产膨化玉米、大豆等的原料膨化系统工艺配置说明此工艺配置主要用来生产膨化原料如膨化玉米、大豆等。

玉米粉检测标准

玉米粉检测标准

工业玉米淀粉检测/验收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经湿磨法加工制成的工业淀粉。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玉米淀粉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二)引用标准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实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三)质量要求1、感官要求2、理化指标(四)、检验规则1、同一生产期内所生产、经包装出厂的具有同一批号和同样质量证明书的淀粉,为同一批次产品。

2、生产厂必须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并应附有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方能出厂。

3、受货方在接到货时,有权从该厂产品中抽取样品,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五)、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产品标志、标签。

产品的标签标志按GB7718执行,并明确标出淀粉产品标准等级的代号,外包装上的文字内容与图示应符合GB191标准。

2、包装(1)产品的包装必须袋质结实,标签清晰整洁,袋口密封,能保证在装卸、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无破漏现象,用于食品工业的产品包装袋还必须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

(2)袋装淀粉质量50kg以下,允许公差为±0.3%;50kg以上,允许公差为±0.2%。

3、运输运输设备要洁净卫生,无其他强烈刺激味,运输时,必须用篷布遮盖。

不得受潮,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干燥、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品混装、混运,避免日晒和雨淋。

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直接钩、扎包装袋。

4、贮存存放地点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阴凉、,严防日晒、雨淋,严禁火种。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和含有异味的物品堆放在一起。

产品包装袋应放在离地100mm以上的垫板上,堆垛四周应离墙壁500mm以上,垛间应留有600mm以上的通道。

(六)此属公司免检物料:1、提供免检物料的供应商必须经过评审判定为合格的供应商2、凡本公司对供应商提供的暂时无法检验的物料,由供应商出具产品检验报告或合格证3、供应商对所提供的质量保证书,技术参数等资料必须真实无误4、免检物料入库后,品质部应对该物料进行特定的标识,IQC跟踪生产中质量状况,并要求生产部及IPQC及时反馈其使用状况,一旦出现质量、环保问题,立即停止使用。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准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包括花生酱等 辣椒酱
火锅底料、麻辣烫底料及 蘸料
其他半固体调味料
液体复合调味料
蚝油、虾油、鱼露
SB/T 10754-2012 蛋黄酱 SB/T 10753-2012 沙拉酱 QB/T 1733.4-2015 花生酱 LS/T 3220-1996 芝麻酱
/
GB/T 21999-2008 蚝油 SB/T 10005-2007 蚝油 SB/T 10324-1999 鱼露
GB/T 9833.1-2013 紧压茶 第 1 部
分:花砖茶
GB/T 9833.2-2013 紧压茶 第 2 部
分:黑砖茶
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GB/T 9833.3-2013 紧压茶 第 3 部
康砖茶、金尖茶、青砖茶、GB/T
分:茯砖茶 9833.4-2013 紧压茶
第4部
/
米砖茶等
分:康砖茶
质量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卫生标准
备注
糖果制品(含巧 13 糖果制品
克力及制品)
糖果
糖果
SB/T 10018-2017 糖果 硬质糖果
SB/T 10020-2017 糖果 焦香糖果
SB/T 10021-2017 糖果 凝胶糖果
SB/T 10022-2017 糖果 奶糖糖果 GB 17399-2016 《食品安全国 2017 年 6 月 23
SB/T 10014-2008 冷冻饮品 雪泥
水饺、元宵、馄饨等生制 GB/T 23786-2009 速冻饺子

SB/T 10412-2007 速冻面米食品
包子、馒头等熟制品
SB/T 10423-2017 速冻汤圆
GB 19295-2011 《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 速冻面米制品》

QBT2353-1998膨化食品.pdf

QBT2353-1998膨化食品.pdf

前 言本标准是膨化食品的通用技术标准。

标准中涉及的卫生要求,参照采用相关的国家卫生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上海百事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晨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喔喔食品有限公司、嘉年华(天津)国际有限公司、广州亨氏联合有限公司、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岩、黄志、陈守东、倪耀奇、姚松君、张国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膨 化 食 品QB 2353—199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膨化食品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谷物、薯类或豆类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烤、油炸或挤压等方式膨化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膨化度的各类疏脆食品。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0—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1—1991 白砂糖GB 1352—1986 大豆GB 1353—1986 玉米GB 1354—1986 大米GB 1355—1986 小麦粉GB 1445.1—1991 绵白糖GB 2716—1988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7—1996 酱油卫生标准GB 2719—1996 食醋卫生标准GB 2749—1996 蛋制品卫生标准GB 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5410—1985 全脂乳粉GB/T 5411—1985 脱脂乳粉GB/T 5415—1985 奶油GB 5461—1992 食用盐GB 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 8883—1988 食用小麦淀粉GB/T 8884—1988 食用马铃薯淀粉GB/T 8885—1988 食用玉米淀粉GB/T 8967—1988 谷氨酸钠GB/T 10459—1989 蚕豆GB/T 10460—1989 豌豆GB/T 10461—1989 小豆GB/T 10462—1989 绿豆GB/T 10463—1989 玉米粉GB/T 12457—1990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GB/T 12769—19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14772—1993 仪器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GB 14963—1994 蜂蜜卫生标准GB 15197—1994 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7401—1998 膨化食品卫生标准QB 1500—1992 味精QB 1840—1993 工业薯类淀粉ZBX 14010—1987 人造奶油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玉米膨化粉的企业标准

玉米膨化粉的企业标准

Q/TRFB 0001 S-2013 Q/TRFB 扬州中扬食品有限公司Q/TRFB 0001 S-2013玉米膨化粉2013-12-23发布2014-12-23实施扬州中扬食品有限公司发布Q/TRFB 0001 S-2013 前言我厂生产的玉米膨化粉(谷物膨化加工品)是以玉米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经原料处理、高温、高压挤压膨化、深加工、包装等工艺加工生产而成的粉末状粮食制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订本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质量检验、贸易及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注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扬州中扬食品厂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Q/TRFB 0001 S-2013玉米膨化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膨化粉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经去皮和胚,然后经膨化、粉碎、过筛、添加白砂糖、食用油等辅料调配成1:1:1、熟化、干燥、杀菌、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玉米膨化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 1353-2009 玉米GB 2716 食用植物油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GB/T 5009.6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GB/T 5009.7-2008 食品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Q/TRFB 0001 S-2013 GB/T 5009.8-2008 食品中蔗糖含量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GB/T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 糕点卫生分析的方法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09)《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产品根据终产品的水份、容重、淀粉糊化度的差别可分为三种不同的产品:低膨化度产品、中等膨化度产品、高膨化度产品。

膨化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膨化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膨化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膨化食品是一种通过高温高压将淀粉颗粒膨胀而制成的食品。

作为一种便捷美味的零食,膨化食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膨化食品企业需要遵循良好的生产规范来确保生产出健康、安全、高质量的产品。

本文将以膨化食品企业生产规范为重点,从生产设备、原材料选择、生产操作、产品质量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生产设备在膨化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的选择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厂家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设备,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此外,每台设备都需要日常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二、原材料选择膨化食品采用淀粉类原材料,如玉米、小麦粉、马铃薯淀粉等。

对于原材料的选择,厂家应该购买符合标准的食品原材料,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该及时予以扣留并进行处理。

三、生产操作膨化食品生产操作包括原材料预处理、混合、膨化和成型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工人需要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避免人为污染。

只有在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才能够生产出健康安全的膨化食品产品。

四、产品质量膨化食品作为一种食品,其质量安全非常重要。

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可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防止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产品的检测应该尽可能的全面,对外包装、内包装、生产日期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以上是对膨化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的一些介绍,良好的生产规范是保证膨化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企业需要遵循这些规范,确保生产出的膨化食品产品健康、安全、高质量,并且符合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审查细则

膨化食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膨化食品包括以谷物、豆类、薯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疏脆食品。

按加工工艺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直接挤压型、花色型4种类型。

膨化食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焙烤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一次干燥→熟成→二次干燥→焙烤→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焙烤→调味→包装。

2.油炸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干燥→油炸→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油炸→调味→包装。

3.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混料→挤压膨化→整形→烘焙→调味→包装。

4.花色型工艺流程:参照其坯子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或挤压型三种),最后加一道上色工序。

(二)关键控制环节。

焙烤型:蒸练、干燥、焙烤。

油炸型:蒸练、干燥、油炸。

直接挤压型:挤压膨化、烘焙。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口感欠松脆:若坯料水分过高,成品膨化效果差,口感容易欠松脆。

2.产品表面出现碳焦现象:焙烤、油炸的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3.微生物超标,产品内包装车间环境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产品微生物污染。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焙烤型、油炸型:原材料仓库,半成品加工车间(包括制粉、蒸练、成型、干燥工序涉及的生产区域),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

从半成品(生坯)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其生产场所可省略半成品加工车间。

直接挤压型:原材料仓库,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TRFB 0001 S-2013 Q/TRFB
玉米膨化粉
Q/TRFB 0001 S-2013 前言
我厂生产的玉米膨化粉(谷物膨化加工品)是以玉米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经原料处理、高温、高压挤压膨化、深加工、包装等工艺加工生产而成的粉末状粮食制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订本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质量检验、贸易及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注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扬州中扬食品厂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Q/TRFB 0001 S-2013
玉米膨化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膨化粉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经去皮和胚,然后经膨化、粉碎、过筛、添加白砂糖、食用油等辅料调配成1:1:1、熟化、干燥、杀菌、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玉米膨化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 1353-2009 玉米
GB 2716 食用植物油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GB/T 5009.6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GB/T 5009.7-2008 食品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Q/TRFB 0001 S-2013 GB/T 5009.8-2008 食品中蔗糖含量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
GB/T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56 糕点卫生分析的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28050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09)《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产品分类
产品根据终产品的水份、容重、淀粉糊化度的差别可分为三种不同的产品:低膨化度产品、中等膨化度产品、高膨化度产品。

4 技术要求
4.1 原辅料要求
4.1.1 玉米:应符合GB 1353 的规定。

4.1.2 白砂糖:应符合GB 317 的规定。

4.1.3 食用植物油:应符合GB 2716的规定。

4.1.4 生产加工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4.1.5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非食品使用原料和辅料。

4.2 感官要求
Q/TRFB 0001 S-2013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4.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4.4 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3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4.5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按1070规定的方法检验。

4.6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要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4.7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Q/TRFB 0001 S-2013 5 检验规则
5.1组批
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同一生产线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

5.2抽样方法
从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 个销售包装,抽取不少于20 个独立包装的样品(总质量不少于2kg),分成两份,一份检验,一份备用。

5.3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前,由公司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净含量、水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5.4型式检验
5.4.1型式检验项目为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5.4.2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定型投产时;
b) 停产6 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c)原辅料产地、供应商发生改变或更新主要生产设备时;
d) 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差异较大时和质检部门认为有必要时;
e) 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有争议,请第三方进行仲裁时;
f) 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时。

5.4.3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若微生物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余项目若有任一项不合格,可从同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
销售包装的食品标签标识应符合GB 7718 和GB 28050 的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6.2包装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封口严密,包装牢固。

6.3运输
Q/TRFB 0001 S-2013 运输工具应干燥、清洁、卫生。

运输过程应防雨、防晒,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

装卸时应轻搬、轻放,不得抛掷、重压和挤压。

6.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室内,并有防尘、防蝇、防虫、防鼠设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

堆放应离地、离墙20cm 以上,堆码高度以提取方便为宜。

7 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质期为12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