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类型与治疗
10 第十章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十章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儿童青少年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躯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地成长变化,趋向成熟。
容易受到遗传、环境、社会及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发育障碍、行为偏异或心理精神障碍。
由于此期各类精神障碍往往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尤其是幼年儿童的精神障碍,如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影响下一阶段的精神健康,并可能继发其他精神障碍。
因此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目前受到特别关注。
提高对儿童精神障碍的认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目前,在国内外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一般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以及其他类型:1、精神发育迟滞分为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不全及智能损害。
2、心理发育障碍①特殊发育障碍:学习能力障碍,也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包括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特定学习技能如阅读、拼写、计算发育障碍、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等。
②广泛性发育障碍:典型儿童孤独症和非典型孤独症等。
3、童年与青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有多动障碍、品行障碍、特发于童年的情感障碍,儿童社会功能障碍及抽动障碍等。
4、其他起病于童年及少年时期的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器质性精神障碍,儿童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特殊症状包括遗尿症,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中的孤独症,行为与情绪障碍中的多动症。
一、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个体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
临床特征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
精神发育迟滞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也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WHO报告在发达国家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为3‰~4‰,轻度患病率为20‰~30‰。
1993年我国在七个地区进行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为2.7‰,男性略多于女性,农村人口患病率高于城市。
精神病学儿童精神障碍

儿童孤独症(Autism)
三、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②不能与其他孩子建立伙伴关系;
• 概念 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 患者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
儿童孤独症
• 概念:起病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精神 障碍,属于广泛发育障碍中一种。
• 本症基本特征:一般起病于婴幼儿期、极端孤 僻、与别人缺乏情感联系、言语障碍、刻板运 动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病因未明,预后严重。
时间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就读小学:学习困难,学习成绩经常不及格或者留级,最终勉强完成小学的学业。
• 临床表现 三、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但可以学会生活自理与简单劳动。
四.极重度 智商在20以下,成年以后可达到3岁以下的心理年龄,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1%~2%。 概念:起病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属于广泛发育障碍中一种。 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是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精神发育迟滞
• 三.重度 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以后可达 到3岁~6岁的心理年龄,在全部精神发育迟 滞中占3%~4%。患者在出生后即可出现明 显的发育延迟,经过训练最终能学会简单语句, 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会计数,不能学 习,不会劳动,日常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 为的能力。可同时伴随显著的运动功能损害或 脑部损害。
精神病学儿童精神障碍
(优选)精神病学儿童精 神障碍
疾病分类(一)
儿童少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的种类主要有: • 1.儿童心理发育障碍
儿童精神障碍的分类

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结合
学习。
一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症,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 难为主要特征,伴有精神或躯体症状。起病于发育成熟前。轻50-69,中35-49,重
20-34,极重20以下,
1、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苦难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有生以来或自幼精神发育不全 或受阻。2、社会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学习。
一种儿童恐怖症的亚型,指儿童对学校有强烈的的恐惧感,回避老师和同学,患儿 上学前诉说自己有头痛、腹痛等不适,并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表现:对上学有厌 烦抵制情绪和回避行为,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同时伴有躯 体症状。成为其不上学的借口,身体检查正常,不上学是表现正常。
诊断要点:1、只对学校环境或上学这一特定情境产生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3、病程1个月以上(不 包括最初入学的一个月)
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对症治疗。
起病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反复、快速的、非节律、刻板的单一或 多部位肌肉群收缩或发声,可伴发其行为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强迫观念和动 作、多动、自伤等。临床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1、起病于18岁前的儿童或少年期。2、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反复、快速
厌恶治疗代币制法和药物治疗结合心理疾病分类诊断矫治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化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恐惧症场所恐惧社交恐惧特定恐惧焦虑症一种通常并非由焦虑刺激引起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同时伴有明显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神经症
儿童精神障碍的分类
1、临床表现
2、症状标准
矫治
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全面性 主要为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异常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障碍,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F95] 抽动障碍 [F95.0] 短暂性抽动障碍 [P95.1]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F95.2]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性抽动障碍
(Tourette综合征)。
第八页,共八十九页。
ICD-10国际疾病分类(ICD-10,F9) 编码与诊断名称
[F98] 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为障碍 [F98.0] 非器质性遗尿症 [F98.1] 非器质性遗粪症
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九页。
4.学习困难
由于感知觉障碍、语言发育不良、学习 技能障碍或家庭环境或教育方式等,可 以导致智力根本正常的儿童学习成绩不 良,在课堂上或其他学习情景下由于理 解困难而继发注意力问题与多动。但是 注意缺陷和多动不是其主要临床特征。
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九页。
5.精神发育迟滞
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常表现为上 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佳。但多 动障碍患儿智能一般正常。
在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活动量和活动内 容比 预期的明显增多,在需耍自我约束或秩序井然的场 合如集体学习、排队等待时显得尤为突出。
相反,在一对一学习辅导、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时,活动过多的病症会轻些。
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九页。
(三) 冲动(impulsiveness)
患儿即使知道会导致不良后果却仍然抑制不住自 己的行为。
鉴别:
1.正常活泼儿童 正常活泼儿童尤其是 学龄前期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对 爱动、对新鲜事物或陌生环境有好奇心, 活动量较大,容易被家长误解为多动。
正常儿童注意力集中与持久性、活动与 冲动控制与其年龄、智能和环境相称, 无明显学习、同伴社交困难,这些与注 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不同。
第三十页,共八十九页。
3.多动表现为过度的不安稳,尤其是在需要相对 安静的环境中。评价的标准是,根据所处的场合,并 与其他年龄和智力相当的儿童相比,活动比预期的显 然过多。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与治疗

3、治疗方面:首先改善环境、家庭气氛和教育方 法。
4、预后方面:品行障碍、精神障碍预后差。 5、临床实践:考虑年龄,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差,
精神检查主要观察儿童行为,其次通过交谈。Leabharlann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小结
儿童精神障碍的分类
精神发育迟滞 心理发育障碍 行为障碍 情绪障碍
开展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 国泰、家安、人健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一、精神发育迟滞
(一)定义 精神发育迟滞:是发育阶段、(发育成熟前,18岁以前)由于遗传因素、环境
病因学
遗传因素
单基因遗传病 :
结节性硬化 苯丙酮尿症 半乳糖血症 黑朦性痴呆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病因学
遗传因素
o多基因遗传疾病: 肢体畸形、小头畸形、脑积水、神经 营养缺陷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病因学
孕期不良因素
感染:风疹、巨细胞、弓形体 o中毒:抗癌药、镇痛解热剂、抗癫痫药、磺胺药、抗 精神病药、类固醇、抗菌素等 o孕妇酒精中毒、吸毒、吸烟 o铅中毒或其他急住和慢性中毒 o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缺碘-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o物理和化学因素:电离辐射、强烈噪声、震动、射频 辐射等
病因学
社会心理因素
在婴幼儿发育阶段
严重社会隔离、缺乏社会 交往 缺乏良好环境刺激 丧失学习机会缺乏 贫困
原因不明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与护理PPT课件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包括多种类型, 如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自闭症 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情绪症状
情绪低落、易怒、焦虑、恐惧 等。
行为症状
冲动、攻击性、退缩、逃避等 。
思维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判断力下降等。
认知症状
学习困难、沟通障碍、社交障 碍等。
发病原因与机制
遗传因素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 情,选择适当的抗精神病 药物、抗抑郁药物或情绪 稳定剂。
监测药物副作用
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的反 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 更换药物,以降低副作用 的风险。
预防复发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继续 服药以预防精神障碍的复 发。
其他治疗方法
社交技能训练
针对患者社交障碍,进行相应的 技能训练,如沟通技巧、团队协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康复与治疗
心理治疗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纠正不合理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帮助患者建立 健康的应对方式。
家庭治疗
关注家庭环境对儿童精神 障碍的影响,通过改善家 庭关系来促进康复。
心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有关精 神障碍的知识,提高他们 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药物治疗
选择合适的药物
案例二:抑郁症的早期干预
总结词
早期干预对抑郁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早期干预对抑郁症的 治疗至关重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寻求 专业帮助,提供支持和关爱,帮助孩子恢复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
语言障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社会交往障碍: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 的人际关系。
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智能及感知觉障碍
非特异症状
病程及预后
多在3岁前缓慢起病。部分患者起病以前 的发育速度较同龄儿童缓慢,另有部分
患者起病前发育正常,起病后出现发育
时发生脐带绕颈。2岁以后开始学步,2岁半
开始学叫“爸爸、妈妈”。4岁时进幼儿园, 但自我照顾能力比其他同龄儿童差。
过去无重大疾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无
精神和神经疾病家族史。躯体检查元阳性
体征,精神检查时合作,安静,能认真回 答问题,语言表达简短。韦氏儿童智力测 验智商63,言语智商61,操作智商64。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
朱宇章
心理发育障碍
心理发育指儿童出生以后的认知、情感、 意志等心理活动以及能力、性格等心理特
征的发展过程。由于各种有害因素使儿童
的正常心理发展过程受阻,这种情况称为 心理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 因素所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临床特征为
行为和对立违抗性行为,这些异常行为严重
违反了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儿童普通 的调皮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为严重。
病因
生物学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临床表现
反社会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 对立违抗性行为 合并问题
病程与预后
部分患者在父母离异、转学或结交有品 行问题的同伴以后逐渐发生行为问题,
儿童青少精神障碍PPT课件

.
40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 ADHD )
.
41
定义
ADHD是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 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期常见行为障碍。行为特
征与年龄不相称 ,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Nhomakorabea.
42
流行病学
F83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F84广泛性发育障碍
F84.0 F84.2 F84.3 F84.5
儿童孤独症 Rett综合征 Heller综合征 Asperger综合征
.
7
F90-F98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 与情绪障碍
F90 多动性障碍 F90.0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F91 品行障碍 F9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 F9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F95 抽动障碍 F98 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其他行为与情绪障
.
12
儿童期精神疾病的检查
三、精神检查:
1.检查者的态度亲切,措辞适当
2.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参考儿童所处 的环境综合评定;
3.运用心理测试和神经心理测试进行评定
4.精神检查方法分为直接检查和间接检查;
综合以上检查,结合病史全面分析研究,作为诊断
依据。
.
13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MR)
碍 遗尿症、异食癖
.
8
儿童期精神障碍特点
病因方面: 儿童更容易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 影响 就诊方面: 儿童很少主动求医 症状方面: 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检查方面:儿童常说不清自己的感受 治疗方面:心理社会环境的调整是关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发育迟滞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3
➢ 全国0-6岁儿童中(2000年),智力残疾儿童95.4万。 ➢ 精神发育迟滞是导致人类残疾的重要原因。
精神发育迟滞
病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
1.感染和中毒 2.脑机械损伤、缺氧 3.代谢障碍与营养不良 4.出生后患脑部疾病 5.不能明确的出生前因素和疾病 6.染色体异常 7.未成熟儿、 早产或低体重儿 8.重性精神障碍 9.心理社会因素 10.其他和非特异的病因
多角色的团队有助于患儿全面康复,促使他们 尽快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校园。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分类:
心理发育障碍 1. 以智力发育低下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精神发育迟滞; 2. 以言语和语言、学校技能、运动技能等发育延迟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特定性发育障碍; 3. 以孤独症为代表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儿童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 1.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抽动障碍, 2.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3.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4. 非器质性遗尿症和遗粪症,喂食障碍和异食癖,刻板性运
动障碍及口吃等。
பைடு நூலகம்
精神发育迟滞
➢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是一组起病于中 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以智力发育 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
➢ WHO报告(1985年)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轻度为 3%,中、重度为3‰~4‰,男性多于女性,农村 明显高于城市,并以低收入、低文化家庭中常见。
儿童孤独症
➢ 又称自闭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 一种类型。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以男孩多见。
临床特征:
➢ 社会交往障碍 ➢ 语言障碍 ➢ 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 感知觉障碍 ➢ 智能障碍和其他损害
儿童孤独症
病因:
➢ 遗传因素 ➢ 围产期因素 ➢ 免疫系统异常 ➢ 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 :最新的研究提示
患者脑内阿片肽含量过多与患者的孤独、情 感麻木及难以建立情感联系有关,血浆阿片 肽的水平与刻板运动的严重程度有关。
儿童孤独症
诊断: ➢ 起病于3岁以内; ➢ 有严重的社交障碍; ➢ 不同程度的社交用语障碍和(或)语言发育障碍; ➢ 兴趣和活动局限; ➢ 重复与刻板单调的动作或行为; ➢ 排除其他精神疾病。
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类 型和治疗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科室定位
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的综合 性的,包括心理评估、早期识别、早期 诊断与治疗;心理功能康复;危机干预 和预防性干预;相关咨询等医、教、研 、防为一体的全面的医疗服务机构。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科室人员组成
西医 中医 护理 心理测查师 心理咨询师 社工 志愿者
岁~6岁正常儿童,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8%。 ➢ 在出生后即可出现明显的发育延迟,经过训练最
终能学会简单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 ➢ 不会计数,不能学习,不会劳动,日常生活需人
照料,无社会行为的能力。 ➢ 可同时伴随显著的运动功能损害或脑部损害。
精神发育迟滞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智商在20以下,成年后智力水平低于3岁正
常儿童,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1%~5%。 ➢ 完全没有语言能力,对危险不会躲避,不认
识亲人及周围环境。 ➢ 以原始性的情绪,如哭闹、尖叫等表达需求。 ➢ 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常合并严重脑
部损害,伴有躯体畸形。
精神发育迟滞
诊断及鉴别诊断: ➢ 对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三条:
①起病于18岁以前;②智商低于70;③存 在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 鉴别诊断通常须与儿童孤独症、儿童多动 综合征、瓦解性精神病、儿童精神分裂症 等疾病鉴别。
精神发育迟滞
3.预防
➢ 监测遗传性疾病、做好围产期保健、避免围 产期并发症、防止和尽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是预防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措施。
➢ 一些发达国家依据专门的法律对所有新生儿 实施一些常见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血液生化筛 查,能有效预防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也为 早期治疗提供了病因学治疗的依据。
➢ 对于病因明确者,若能及时采用病因治疗, 可以阻止智力损害程度的进一步加重。
精神发育迟滞
临床表现: ➢ 精神发育迟滞的主要特征是智力低下和
社会适应困难。 ➢ 智力水平的高低以智商(IQ)来反映,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IQ若 低于70,表明患儿存在智力低下 ➢ 临床上将其分为四个等级:轻度、中度、 重度、极重度。
精神发育迟滞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 智商在50~69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9岁~12岁
状,可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其他精神药物;对合并癫痫者要 用抗癫痫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
2.教育培训
➢ 特殊教育和训练应尽早开始。 ➢ 内容涉及生活、劳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两大方
面,强调个体化的原则。 ➢ 对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着重训练他们的工作、就
业能力。 ➢ 对于中度以上的患者重在训练他们的基本生活技
能与自理能力,并将有关照管、教育、训练精神 发育迟滞者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方法示范、传授给 家长,按训练的步骤和目标进行教育训练。
的心理年龄,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75%80%。 ➢ 语言发育延迟,词汇不丰富,理解能力和分析 能力差,抽象思维不发达。 ➢ 一般是在上小学以后教师发现患者学习困难。 ➢ 通过职业训练只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可 学会一定谋生技能和家务劳动。
精神发育迟滞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 智商在35~49之间,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6
精神发育迟滞
治疗及预后 1.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对先天性代谢病、地方性克汀病,早期采取饮
食疗法和甲状腺素类药可以防止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对某 些有内分泌不足的性染色体畸变者可适当给予性激素以改善 患者的性征发育。
➢促进和改善脑功能的治疗:可选用多种氨基酸、脑复
康、γ-氨酪酸等。
➢对症治疗:对伴发的活动过度、注意障碍和行为异常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