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第8版 第七章 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合集下载

儿童少年卫生学大题总结

儿童少年卫生学大题总结

第二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概述1. 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阶段性:身心发育的阶段性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发育任务连续性:生长轨迹现象追赶性生长(2)生长发育程序性与时间性的协调程序性:运动能力发育程序性——头尾发展律、近侧发展律线性生长规律——青春期前身体的线性生长也遵循头尾发展律,2月龄胎儿头:躯干为1:1,出生时1:4,成人时1:8;2个生长突增高峰个体差异性(3)生长发育不同步性与多样性的平衡不同组织器官的不同步性——斯卡蒙生长模式+子宫型生长模式多样性(4)生长发育的高度可塑性2. 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的生长模式(1)斯卡蒙生长模式:人体器官、系统的生长曲线可分为一般型、淋巴系统型、神经系统型和生殖系统型,称之为斯卡蒙生长模式(Scammon's growth pattern)①一般型:各种体格发育指标,呼吸、消化、排泄、骨骼肌肉等系统,主动脉、肺动脉、脾、血量等的发育特征,都表现为婴幼儿期增长快,学龄前、学龄期增长平稳,青春期增长又加快,青春后期生长逐步停止的发育模式。

②淋巴系统型:淋巴结、胸腺、扁桃体等淋巴器官儿童期生长很快,青春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衰退,成年时仅相当于高峰时的一半。

③神经系统型:中枢神经系统,视、听觉器官、颅骨等仅有一个生长突增期:从出生前直至学龄前期生长迅速,6岁左右成熟度达90%左右。

④生殖系统型:除子宫外的生殖器官,青春期前几乎呈停滞状态,青春期一开始迅速加快。

(2)子宫型生长模式:斯卡蒙生长模式为从宏观上认识生长特征提供了简洁的模型。

随后,人们还发现子宫、肾上腺等器官不同于上述生长模式,其在出生时较大,其后迅速变小,青春期开始前才恢复到出生时的大小,其后迅速增大。

3. 简述追赶性生长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1)积极意义:因疾病、宫内生长迟缓、早产、出生后营养不良或其他因素可引起儿童生长迟缓,还可能导致脑发育的受损,增加童年期疾病如肺炎、腹泻的风险,并且随着体重的Z 值减少死亡率会上升。

【考点串讲】2018公卫助理儿童少年卫生学考点:生长发育的调查

【考点串讲】2018公卫助理儿童少年卫生学考点:生长发育的调查

【考点串讲】2018公卫助理儿童少年卫生学考点:生长发育的调查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一、生长发育调查1、目的:研究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各种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制定本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正常值或评价标准;评价卫生保健措施的效果。

2、生长发育调查内容与指标:⑴形态指标:最基本的形态指标有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

⑵机能指标:包括生理和生化两方面。

生理功能指标:反映肌肉力量的握力、拉力、臂肌力等,反映呼吸功能的呼吸频率、呼吸差、肺活量、肺通气量等,反映心血管功能的脉搏、心率、血压等。

生化功能指标:反映肌肉代谢水平的尿肌酐、三甲基组氨酸;反映骨代谢水平的尿烃脯氨酸和总体钙。

⑶素质指标: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能力。

⑷心理指标:包括智力、能力、人格、和情绪。

3、生长发育调查方法:⑴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是在某一较短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某几项指标进行一次大样本的调查。

目的:制定该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水平标准;与其他地区、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了解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

缺点:不能看到发育的连续过程和变化的关键期。

⑵追踪性调查(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通过选择一定数量的对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定期、连续多次的调查,观察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动态。

目的:制定生长速度正常值;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性;探索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优点:反映发育规律准确,可观察生长速度。

缺点:耗时长,人员易变动。

⑶半纵向调查(semi-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是将横断面和追踪调查两种方法混合,克服追踪调查所需年限太长。

儿童少年卫生学五年制预防医学大纲

儿童少年卫生学五年制预防医学大纲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授课专业:预防医学总学时数和学分:总学时数为45(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15学时),3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儿童少年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为预防系学生所必修。

它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提出相应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以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水平。

本课程通过课堂授课、实验操作和讨论、以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预防医学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言【目的要求】一、掌握儿童少年的年龄范围。

二、熟悉儿童少年生物学和社会学特征及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了解儿少卫生学学科发展历程和儿童少年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儿童少年的年龄范围、儿童少年生物学特征。

二、重点讲解儿童少年社会学特征。

三、重点讲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四、一般介绍儿童少年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概述【目的要求】一、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指标体系的内容。

二、熟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三、了解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生长、发育的概念、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指标体系包含的内容。

二、重点讲解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三、一般介绍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目的要求】一、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特点。

二、熟悉健康相关体能的内容、体能发育的特点、体力活动的定义和作用。

三、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大脑发育的特点。

四、了解体格体能发育与心理行为发育的相关性。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8版 第七章 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8版 第七章  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一)生长发育调查设计
3. 追踪设计 即纵向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如几年乃至终身对同一批儿童 少年个体进行反复观察的研究设计。
(1)优点是研究对象是同一组个体,因而能揭示早期经历(不良环境、营 养不良等)与后来生长发育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缺点是耗时长,花费大,样本易流失。 (3)追踪设计和监测设计的区别:前者是对同一个个体进行反复的生长发 育测量和评价,后者是对同一个地区或学校内的儿童少年进行生长发育测量 与评价。
也是干预目标。有时段性,受长期趋势影响,应每5~10年修订一次。②理想 正常值:对象都应是足月正常体重新生儿;自幼生活在适宜环境,营养充分, 无慢性病史,有良好生活条件和卫生服务;该环境下成长的个体,生长水平高, 生长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一旦建立,能长期使用。③我国难以找到理想人群, 建立现状正常值更为现实。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四)生长发育调查质量控制
2. 质量控制
(1)人员检验:①结果一致性 。②前后一致性。③“标准”一致性。
(2)现场检验:①逐一检查缺项、漏项。②记录准确、字迹清楚。 ③计算误差率,公式为P=[ ∑n /(A×N)]×100%。若P>5%,应及
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改进。若P>20%,当日全部检测数据应作废,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三)生长发育调查应用
4. 制定参考标准
(1)正常值的建立:通过大样本调查,取得生长发育指标的实测数据;经统计
学处理,分性别、年龄计算各指标的统计量(如均数±标准差或百分位数值)。 ①现状正常值:样本来自本地区中等水平的人群,只剔除那些因慢性疾患或残
障而对生长发育有明显不良影响的个体。它反映本地区、本人群的真实情况,

儿童少年卫生学生长发育评价

儿童少年卫生学生长发育评价

等级 下等 中下等 中等 中上等 上等
标准
P3以下 ( P3 ~ P25以下 )
(P25 ~ P75) (P75以上 ~ P97)
P97以上
五、评价方法
指数法(index method) 离差法(deviation method) 百分位数法(percentile method) 标准差分法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 method) 相关回归法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method) 生长速度评价法(appraisal of growth rate) 发育年龄评价法 (developmental age appraisal) 营养状况评价(nutritional status appraisal)
曲线图是将某地不同性别-年龄组 某项发育指标的均值、均值±1标准差 值、均值±2标准差值,分别点在坐标 图上(坐标图纵坐标为某项发育指标值, 横坐标为各年龄组,男女各一),然后 将各年龄组同等级的各点连成曲线,即 成某指标发育标准曲线图。
曲线图法
评价集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水平:
某地区集体儿童不同年代均值曲线比较 某集体儿童和当地“标准”均值曲线的
计算生长速度需要定期对个体或集体儿 童的身高进行重复测量,把前后二个数值相 减,再除以单位时间即能得出。由于生长速 度在一年四季中不同,应以整年生长速度和 变异程度表示,即年增加值。
将个体儿童各年龄的年增长值在坐标纸 上连成曲线,就能了解他的整个发育动态, 分析其生长突增出现的迟早和突增程度。
不同年龄个体的基础身高不同,身 高增加值必然受身高基数的牵制。年增 加值身高基数,才能得出年增加率来进 行比较。
等级评价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 便于推广,而且制订标准时计算简单, 工作量小,可以准确而直观地了解儿 童的发育状况。

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调查与评价实验报告

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调查与评价实验报告

实习一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调查与评价-------------------------------------------------------------------------------------一、实验目的1.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结构的形态特征;掌握常用的人体测量点及主要形态、功能发育指标测量方法;2.掌握儿种常用的个体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及其原理;能根据发育标准对儿童发育进行评价;3.掌握两种主要的群体发育评价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人体的测量结果与评价(离差法),参考表1的标准进行评价。

姓名:性别:年龄:测量指标测量结果等级评价结果(均值标准差法)身高170.0 cm A.上等;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体重63.3 kg A.上等;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胸围89.2 cm A.上等;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肱三头肌皮褶厚度12.2 mm A.上等;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肺活量4650 ml A.上等;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握力(有力手)38.5 kg A.上等;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脉率68 次/min A.上等;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BMI 21.9 kg/m2 A.上等;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测量与评价日期:2022年3月28日评价者:表1 中国汉族城市19~22岁男生、女生各项体格发育指标(±S)体格发育指标男生女生身高173.07±6.22 160.81±5.65体重65.51±10.81 52.81±7.43胸围87.29±7.06 81.23±5.49肱三头肌皮褶厚度13.74±7.56 17.99±6.68肺活量4019.67±793.86 2631.88±559.74握力(有力手)43.26±8.38 26.00±5.72脉率78.82±10.07 80.35±10.19BMI 21.84±3.20 20.41±2.53(二)百分位数法男孩,王帅,2004年9月27日生,他的历次体检数据如下:表2 王帅的历年体检数据测量日期身高(cm)体重(kg)2014年12月3日135.8 31.82015年8月21日139.4 33.32016年7月13日145.1 40.42017年5月8日155.7 43.32018年9月23日164.4 53.02019年3月18日169.8 55.81. 请计算在各测量日期时王帅的实足年龄:2014年12月3日,是__10____岁__2_____月 6 天2015年8月21日,是___10___岁___10____月24天2016年7月13日,是___11____岁___9____月16 天2017年5月8日,是___12____岁___7____月11 天2018年9月23日,是___13____岁__11_____月26天2019年3月18日,是___14___岁___5____月21 天2. 请利用表3《中国汉族城市7~18岁男生身高百分位数正常值》并采用百分位数法评价王帅不同年龄段身高发育状况。

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青春期生长发育
总结词
生理和心理变化显著
VS
详细描述
青春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生理 和心理变化显著,性器官逐渐成熟,身高 和体重快速增长,同时心理上逐渐成熟, 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
03 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
遗传基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包括身高、体重、骨骼发育等。
详细描述
慢性疾病可能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消化吸收、代谢等方面,导致生长发育迟 缓或异常。评价时应关注儿童的具体疾病状况、治疗情况和生活质量,以及是 否存在多器官功能异常。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家族史
家族史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也较大,家族 中有生长发育迟缓或过快的情况,儿童也可 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环境因素
要点一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温度、湿度、 日照时间等。
要点二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有影响,如海拔、环境污染 等。
营养因素
营养摄入
营养摄入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缺乏营养会导致生长迟缓或发育不良。
儿科学第八版教材配套儿童生长发 育评价
目录
•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概述 • 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与特点 • 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实施 •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案例分析
01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是对儿童身体 和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的过程 ,包括体格发育、运动发育、语 言和认知发育等方面的评估。
新生儿期生长发育
总结词
适应新环境,快速生长
详细描述
新生儿期是儿童从胎儿到独立生活的过渡阶段,新生儿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 体重和身长增长迅速,生理功能逐渐成熟。

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3.Z标准差法
特殊形式的标准差法,它以中位数为中心,先 将偏态分布转化为正态分布,再取±1Z、 ±2Z、 ±3Z值为界值点建立正常值。在评价生长发育水平 时有特殊意义。 计算公式:Z = (x – x )/s x:个体指标实测值 x :群体指标均值 s:标准差
(三)百分位数法
与离差法相似,只是基准值(P50)和离散度(P3、
曲线图上,以便及早发现生长发育的偏离现象,找 出偏离原因,加以矫治处理。
本市某小学五年级有一对孪生兄妹,现年 11岁,哥哥身高为141.2cm,体重37.5kg,妹妹 身高为149.0cm,体重39.2kg,已有月经。
请问:该兄妹 发育是否正常?为什么?
他们的营养状况如何?
谢谢
手腕部是骨龄诊断最理想的部位。
七、营养状况评价
1.按年龄的体重 以时间年龄来比较体重 大小的方法。一般使用于新生儿期与婴儿期。
2.身高标准体重 体重大小的方法。
在同等身高条件下比较
3.皮脂厚度 通过估计皮下脂肪来反映儿 童近期营养状况的方法。
八、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检测评价
生长发育曲线图法:
以体重作为主要指标,将定期测得的体重描绘在
标准均值、标准差或百分位数→标准
二、评价方法
(一)指数法
常用的发育指数有三类: ▲表示体型:胸围/身高、坐高/身高、臂宽/体重 ; ▲表示营养状况:体重/身高3×107 、体重kg/身高m2 ; ▲表示体力水平:最大握力/体重、背肌力/体重、 肺活量/体重)。 BMI指数,我国成年人的理想指数为18.5-24,大于24为 超重,大于26为肥胖。BMI指数具有年龄依赖性。
P25、P75、P97)都以百分位数表示。
(四)相关回归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二)生长发育测量技术
2. 体能测试 采用医学手段检测机体在日常体力活动或运动中的功能。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身体成分:描述人体中脂肪、骨组织和肌肉组织占人体总质量的百分比。 包括体质指数、皮褶厚度、生物电阻抗分析等。 (2)心肺耐力:反映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在长时间体力活动中的耗氧情况, 以及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能力。反映体能与健康的关系。可直接指示人的生理 状况。包括肺活量、心率、脉率、血压;20米跑、3分钟阶梯测试等。 (3)肌力肌耐力:如握力、背肌力及立定跳远。 (4)柔韧性:如屈体前伸测试、肩力量测试。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二)生长发育测量技术
3. 智力测验 通过心理测验量表来获得有关儿童智力水平和能力特 点等信息,为诊断儿童智力发育异常提供依据。
(1)筛查性测验:①包括丹佛发育筛查测验、绘人试验、图片词汇测验 和学前儿童能力筛查(简称“50项”)等。②简便快速,可大致筛出正常 与异常(可疑)儿童,如结果为异常或可疑,需要重复测试,确诊要进行 诊断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①包括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Gesell发育量表、斯坦 福-比奈量表、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②测验结 果能较精确和客观地反映受试者的心理行为发育水平,可作为评价儿童发 育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一)生长发育调查设计
3. 追踪设计 即纵向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如几年乃至终身对同一批儿童 少年个体进行反复观察的研究设计。
(1)优点是研究对象是同一组个体,因而能揭示早期经历(不良环境、营养 不良等)与后来生长发育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缺点是耗时长,花费大,样本易流失。 (3)追踪设计和监测设计的区别:前者是对同一个个体进行反复的生长发育 测量和评价,后者是对同一个地区或学校内的儿童少年进行生长发育测量与评 价。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三)生长发育调查应用
4. 制定参考标准
(1)正常值的建立:通过大样本调查,取得生长发育指标的实测数据;经统计 学处理,分性别、年龄计算各指标的统计量(如均数±标准差或百分位数值)。 ①现状正常值:样本来自本地区中等水平的人群,只剔除那些因慢性疾患或残 障而对生长发育有明显不良影响的个体。它反映本地区、本人群的真实情况, 也是干预目标。有时段性,受长期趋势影响,应每5~10年修订一次。②理想 正常值:对象都应是足月正常体重新生儿;自幼生活在适宜环境,营养充分, 无慢性病史,有良好生活条件和卫生服务;该环境下成长的个体,生长水平高, 生长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一旦建立,能长期使用。③我国难以找到理想人群, 建立现状正常值更为现实。
第七章 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武洁姝 汪之顼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目录
01 02
03 04 05
第一节:生长发育调查 第二节:生长发育评价
重点难点
※ 重点:掌握生长发育现状正常值和理想正常值及生长发育标准的建立方
法和异同;掌握用离差法、百分位数法、Z分法评价生长发育水平或等级
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的监测设计和序列设计; 熟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方法;熟悉生长发育速度评价、发育匀称度评 价和发育年龄评价。 ※ 难点:LMS法;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流程。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一)生长发育调查设计
4. 序列设计 是对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少年进行横向调查,然后 在间隔一定时间后,对同一批儿童少年进行一次或多次重复调 查,从而构成追踪性研究。是将横断面调查和追踪调查相结合 的一种设计。
(1)克服了追踪调查所需年限太长、样本易流失等缺点。 (2)可节约时间和工作量。 (3)但仅具部分追踪性质,所获生长速度数据是近似的。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一)生长发育调查设计
1. 横断面设计 即现况研究,指在某一时间段内,选择特定的地区、 有代表性的对象,针对特定的指标,进行一次性群体大规模调查。 是生长发育调查的主要方法,如全国学生体质调研。
(1)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数据。 (2)应有周详的调查方案,选取的指标要少而精。 (3)应采取适宜的抽样方案,使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4)所需测试人员多,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应统一。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二)生长发育测量技术
1. 人体测量 是指对人体有关部位长度、宽度、厚度和围度的 测量。
(1)是评价儿童身体匀称度、大小和成分最简便的方法。 (2)最常用的是体重和身高。 (3)其他指标还有:①代表身材长度的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 下肢长等。②代表身体宽度的肩宽、骨盆宽、胸廓横径、胸廓前后径、 指间距等。③代表身体围度的头围、胸围、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 腰围、腹围等。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二)生长发育测量技术
4. 行为评定 通过观察、检查、量表等方法对个体行为问题作 出评价,以尽早开展问题矫治。
(1)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标准化的评定量表,如儿童适应性行为量表、 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等。 (2)可通过他评或自评的方式进行。 (3)多数量表可评定儿童多项行为或行为问题,少数行为评定量表 只评定儿童单项行为。
第一节 生长发育调查
(一)生长发育调查设计
2. 监测设计 指对某地区、某群体某些生长发育指标的连续收 集、整理、分析过程。是生长发育调查的另一重要类型。
(1)明确监测目的。 (2)确定监测人群:可在学校、社区、医院等不同基础上对学龄儿 童少年进行人群监测(population-based surveillance)。 (3)稳定监测方法:监测体系固定,指标简便、易行。 (4)保证质量控制:保障结果的可比性。 (5)结果反馈与应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制定和调整干预措施。
第一节 生长发Hale Waihona Puke 调查(三)生长发育调查应用
1. 描述水平 描述生长发育水平和现状。还有助于:
(1)筛查和诊断生长发育障碍。 (2)评价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3)提供保健干预措施。
2. 反映动态 对生长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追踪观察可揭示儿童 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特点,分析生长长期趋势。 3. 评价队列效应 对不同年龄段群体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可反映 出相应阶段的社会变化与时代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