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概述幼儿的民间游戏
学前教育本科论文论文: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

学前教育本科论文: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引言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幼儿提供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方式和内容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民间游戏是一种丰富多彩且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活动,本文将探讨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的重要性和方法。
民间游戏的概念及特点民间游戏是指在民间长期传承并在儿童群体中广泛流传的游戏活动。
这些游戏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简易性:民间游戏的规则和玩法通常简单易于理解,适合幼儿参与。
2.互动性:民间游戏强调集体参与和相互交流,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3.丰富性: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包括跑、跳、闹、唱等形式,能够满足幼儿的多样化需求。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民间游戏在课程中的融入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可以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各种课程中,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语言课程中,可以通过民间游戏的形式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训练;在音乐课程中,可以利用民间游戏的歌曲和舞蹈形式进行音乐欣赏和身体协调训练。
民间游戏在户外活动中的应用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幼儿提供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在户外活动中,利用民间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和体能素质。
例如,在户外游戏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跑、跳、爬等活动,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民间游戏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民间游戏在情感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通过民间游戏,幼儿可以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合作,培养友谊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的竞争性质学会接受失败和面对挑战。
这些经历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自我认知。
民间游戏在认知培养中的意义民间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根据规则进行思考和决策,培养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民间游戏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越玩越专注一、游戏背景:常听家长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不能专注持久,有好的办法吗?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
新鲜多变的物体,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幼儿期的注意力却很容易受到其它新鲜刺激而发生转移。
相关的实验表明:如果教育得当,6岁幼儿可以保持20分钟的稳定注意力。
可班上的孩子吵吵嚷嚷、东张西望,老师交待的事情根本记不住。
这些孩子会成为小学课堂上的“调皮鬼”吗?会在若干年后变成一事无成的人吗?想到这里我开始思考:还有补救的方法吗?这部分孩子大多好动,安静一会都很困难,怎么办?学龄前儿童喜欢钻、爬、滚的动作,可我担心这些幅度大、过于喧闹的体育游戏会使孩子变得浮躁,更不利于注意力的持久。
如何让热闹的体育游戏安静的进行,让孩子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磨练自己的耐力,使孩子变得专注认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注意力持久的孩子,掌握知识的速度快,记忆力持久牢固,智力水平较高,像超常儿童的注意力往往很强,由此可见注意力的重要性。
如果设计一款游戏,可以使活动中孩子的动作反应速度、手腿肌肉的力量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都能得到锻炼,那真是一举多得;另外合适的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竞争、合作、创新等意识,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再有很多孩子宅在家里,处于蜗居状态,虚拟游戏打得好,身体协调能力却大大退化,四体不勤的现象在幼儿园比比皆是。
为此,专门设计了《钻山洞》的体育游戏。
二、关键词:注意力、专注、体育游戏、协调控制能力、规则意识三、活动描述:3.1开始游戏教师用6个直径80厘米的呼啦圈围成近似正方体的“山洞”(上下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呼啦圈并相互固定),要求幼儿钻越时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可碰触呼啦圈,成功穿到对面为过关。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3.2尝试游戏:(带领幼儿进入情境)把幼儿分成小组每人尝试一遍后,和幼儿讨论怎样穿过的方法是科学的;为什么有的孩子个子很高却能通过,而有的个头小小却无法通过(集中注意力才能通过);有的孩子很小心为什么还是不行(还要控制好身体的各个部分,双手和头先进入时双腿和身体保持怎样的姿势是有要求的)。
学前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摘要民间游戏源于民间,是各地区劳动人民的精神结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通过老师对其的开发利用,深的广大幼儿的喜爱。
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得到了身心健康发展,各项身体指标都得到了锻炼提升。
本文通过阐述幼儿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的意义,论述幼儿园从搜集、创新民间游戏,整合教室环境等途径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探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种种问题,说明民间游戏是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发利用一、幼儿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的意义1、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民间游戏不仅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运动形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发散思维,锻炼了心手协调能力。
由于幼儿民间游戏过程中长长会有奔跑、跳跃、爬行、钻洞等体力消耗,这些体力运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幼儿日常对身体的锻炼需求。
举例说明,例如传统的幼儿园游戏“老鹰抓小鸡”,在这个游戏中幼儿要不间断的奔跑,不仅需要头脑上的反应灵敏,更需要身体进一步的奔跑适应,这种身心协调能力更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增强了幼儿的体质。
现在社会,幼儿的锻炼在家甚是缺乏,又由于受到过度宠爱经常缺乏锻炼,围坐在一堆玩具中间。
民间游戏对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提升幼儿运动能力有很大帮助。
2、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转述能力的提高民间游戏中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通常由于激烈的运动和兴奋的心情而开心的大喊大叫,期间和同伴们的语言交流很是通畅流利,而在平时说话中却不会这么流利,由此说明民间游戏对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帮助。
在游戏活动环境的影响下,兴奋的大脑刺激幼儿语言表述能力,并且游戏中充满不可定因素,这时候幼儿更需要清楚明确的表达转述,这样就很好的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还能增加幼儿之间的感情。
3、有利于幼儿的多向性发展民间游戏包括各种各样的游戏,其中儿歌和儿童节目表演等提高了幼儿的表演能力,增加了幼儿的自信,使得幼儿更愿意在父母亲人面前外向不受拘束的表演,提高了幼儿的社会交际能力,从而更多向性的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离。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一、引言民间户外游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它们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重新审视和挖掘民间户外游戏的独特价值,对当前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间户外游戏的特点与价值1.民间户外游戏的特性民间户外游戏具有鲜明的特性,包括地域性、易行性、自主性、竞赛性等。
这些游戏通常源于地方习俗和日常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贴近自然,体验生活。
此外,民间户外游戏一般简单易行,对器材和场地的要求不高,易于推广和实施。
最重要的是,民间户外游戏通常具有自主性,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民间户外游戏的价值民间户外游戏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例如,“跳绳”、“踢毽子”等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跳跃、平衡、反应等能力。
其次,民间户外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游戏,需要孩子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
最后,民间户外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跳房子”、“打陀螺”等游戏,需要孩子们自行设计、创新玩法。
三、幼儿园开展民间户外游戏的实践与探索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户外游戏,需要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和探索。
以下是一些建议: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
例如,对于小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游戏,如“丢手绢”、“拉大锯”等;对于中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稍有难度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等;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游戏,如“跳房子”、“打陀螺”等。
2.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开展民间户外游戏的基础。
教师可以在园内设置专门的民间户外游戏区,根据需要摆放各种游戏器材,如跳绳、毽子、陀螺等。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浅谈幼儿民间游戏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浅谈幼儿民间游戏摘要: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具有自娱性的活动,除了有情趣外,也会有探索,也会有发现,也会有创造,这是游戏中潜在的学习因素,是游戏产生的学习、教育因素,是游戏产生的教育效果。
因此,可将民间游戏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游戏;运用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它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以及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有的是徒手进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简单的材料就可以进行游戏。
种类繁多的民间游戏,及其所涉及领域目标的全面性以及本身具有的文化性,为幼儿教育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一、民间游戏在健康活动中的运用幼儿期是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影响。
幼儿民间游戏种类非常丰富,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管理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需要。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可安排运动量较大,能够促进幼儿大肌肉形成的民间游戏,如”老狼几点钟”“切西瓜”“跳皮筋”“套圈”等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民间游戏趣味性强,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孩子们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乐而不厌,反复练习,在玩中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二、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口语的发展(一)在民间游戏中孩子有说的材料在民间游戏中,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材料非常丰富。
例如“你一我一”“点兵点将”等民间游戏。
从中他们会注意到各种不同的事物,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能在谈话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幼儿能讲的内容增多了,说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二)在民间游戏中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许多民间游戏中有多种角色,例如:“猫捉老鼠几更天”,先让幼儿自己选择想要担任的角色,并讲出理由及准备怎样做好等。
因为想当角色就要求幼儿大胆地说,这顺其自然的对幼儿进行了口语训练。
谈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民间游戏是指民间传统中流传下来的各种游戏活动,如跳绳、扔沙袋、踢毽子等。
这些游戏活动源远流长,不仅给儿童带来欢乐,还能在学前教育中发挥非常有效的作用。
事实上,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和应用。
那么,究竟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有哪些有效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
在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身体发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民间游戏正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
跳绳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爬行、站立、跑跳等运动技能,扔沙袋游戏可以训练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踢毽子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腿部肌肉和平衡能力。
这些游戏在儿童的身体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民间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同样非常重要。
而民间游戏正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
跳绳游戏可以让儿童在团体中合作,扔沙袋游戏可以让儿童学会分工合作,踢毽子游戏可以让儿童学会团队合作。
通过这些民间游戏,儿童不仅可以在玩耍中获得快乐,还能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等社交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等方面。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民间游戏的应用,让孩子在玩耍中获得快乐,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关心他人,为其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者能够重视并有效地应用民间游戏,让更多的儿童在玩耍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论文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探索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
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幼儿品格培养,体魄健全,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在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运用、开发、创新过程中,运用民间游戏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开展各类民间游戏,探索出一套民间游戏的组织和开展的措施、方法。
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作为一种新课程渗透于幼儿园的教育之中。
一、民间游戏具有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随意性、娱乐性、趣味性许多民间游戏之所以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的趣味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取材方便简单,对材料的要求较低,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它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没有任何干扰,自娱自乐。
如临湘的民间流传的歌曲童谣的游戏,就具有一定随意性和娱乐性。
推谷记,擦谷记,糯米煮粥记,爷吃三碗,娘吃四碗,分得宝宝刮罐底。
民间儿童游戏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在想象中开展游戏活动。
如民间游戏《老鼠嫁女儿》,带着民间文学特有的质朴和幽默,轻松自然、琅琅上口,其诙谐、幽默的内容深受孩子的喜爱。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老鼠嫁女儿,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
女儿嫁给谁?妈妈问爸爸。
爸爸是个老糊涂,他说:“谁神气就嫁给她。
”爸爸就去找太阳,太阳说:“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乌云,乌云说:“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要堵我,我见围墙就害怕。
”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老鼠来了我害怕。
”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爸爸乐的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
专升本-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浅谈幼儿民间游戏的创编姓名学号专业学前教育批次/层次指导教师学习中心浅谈幼儿民间游戏的创编摘要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它给许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
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需要我们去传承。
同时,它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不同时代的幼儿,所受的环境影响不同。
为了使游戏富有生机和活力,体现时代性,在开展传统民间游戏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幼儿的兴趣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编、拓展、整合,在游戏材料的选择和玩法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使其更具有趣味性,保证幼儿参与游戏的持久性。
通过对传统民间游戏的改编、创新,使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不断提高,游戏过程不断丰富,传统游戏的价值不断增强。
关键字传统民间游戏改编拓展整合目录引言第一章民间游戏现状分析1。
1幼儿民间游戏逐渐被取代……………………………1.2民间游戏的开展类型、玩法比较单调………………第二章民间游戏创编对幼儿的意义2。
1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2。
2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2。
3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2.4 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第三章民间游戏创编的原则3。
1锻炼性与科学性原则………………………3.2观赏性与趣味性原则………………………3。
3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3。
4启发性与教育性原则………………………3.5可操作性与安全性原则………………………3。
6智慧性与典型性原则………………………第四章民间游戏创编的方法4。
1改、创编游戏的内容………………………4.2改、创编游戏的形式………………………第五章民间游戏的新活力5。
1游戏名称更具趣味性………………………5。
2游戏玩法更具挑战性………………………5.3游戏动作更具创造性………………………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幼儿的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它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以及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有的是徒手进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简单的材料就可以进行游戏。
种类繁多的民间游戏,及其所涉及领域目标的全面性以及本身具有的文化性,为幼儿教育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一、民间游戏在健康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期是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影响。
幼儿民间游戏种类非常丰富,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管理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需要。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可安排运动量较大,能够促进幼儿大肌肉形成的民间游戏,如“老狼几点钟”“切西瓜”“跳皮筋”“套圈”等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民间游戏趣味性强,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孩子们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乐而不厌,反复练习,在玩中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二、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口语的发展
(一)在民间游戏中孩子有说的材料
在民间游戏中,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材料非常丰富。
例如“你一
我一”“点兵点将”等民间游戏。
从中他们会注意到各种不同的事物,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能在谈话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幼儿能讲的内容增多了,说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二)在民间游戏中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许多民间游戏中有多种角色,例如:“猫捉老鼠几更天”,先让幼儿自己选择想要担任的角色,并讲出理由及准备怎样做好等。
因为想当角色就要求幼儿大胆地说,这顺其自然的对幼儿进行了口语训练。
三、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民间游戏对父母子合作关系的影响
民间游戏是促进和改善亲子关系的载体,是架起孩子与家长之间心灵交流的桥梁。
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唤起了家长的童心,使家长产生陪孩子玩的兴致。
可在幼儿园举行的亲子运动会上,让家长和孩子乐其融融地一同游戏、一起比赛,增进幼儿与家长间的交流与信任。
民间游戏极大地感染了家长,通过民间游戏,调皮的孩子变得听话了,以前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也愿意和父母说话,交流了。
(二)幼儿民间游戏对儿童关系的影响
民间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
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都需要多人参加,这些游戏,能满足儿童群体活动的需要。
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
民间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的助人合作等心理
品质得到发展。
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给予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尤为重要。
(三)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成功与失败。
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从而自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弱点,继续参加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自我控制,增强了抗挫能力,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而民间游戏的娱乐性,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
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放松,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地表现,大胆地想象。
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四、民间游戏在科学领域的运用
(一)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掌握抽象的科学知识
幼儿面对真实的物体、真实的现象,容易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甚至会达到终生不忘的效果。
为了让幼儿了解几月份开何种花,可选择“荷花荷花几时开”(“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六月荷花朵朵开。
”)等具有游戏性质的民间歌谣作为素材。
使幼儿在一问一答的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
节令及节气等科学知识,激发幼儿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二)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对数概念的形成
可在民间游戏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初步数学教学。
如:“马兰花”,幼儿将腿编到一起,然后齐数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使幼儿在说说玩玩中巩固数学十进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