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机场业务支持系统分析与设计

机场业务支持系统分析与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从资源管理和账户管理两个模块的需求调研及设计开发着手,从需求调研开始,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分析以及与财政部门、服务部门、管理层的沟通,充分了解开发的需求,理顺思路,制作完整的工作流程,做成一份需求调研的分析报告;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账户管理和资源管理进行分析,了解其各项业务数据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设计出相应的数据库模块。
【关键词】需求调研;数学模型;数据库模块0.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航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各个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大中型机场的吞吐量也大幅度增加,因此对机场业务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一些业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运营模式和人们的需求。
另外,航空运输业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服务业当中处于较高的地位。
为此,各航空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服务部门,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纯的依靠增加接待人员数量已不能有效地提高机场业务的服务质量;各机场服务部有必要研发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提高业务信息的管理、处理和资源分配的效率,为管理层及时提供必要的数据,使业务的服务质量不断改进。
面对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各航空公司为了保证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在不断的扩展业务、改变运营模式、完善制度;因此也就要求业务的重心能够随着机场各方面的变更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机场业务系统,机场业务系统必须起到对新业务需求起到支撑作用。
1.需求调研分析1.1资源管理的需求分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一个庞大的业务管理系统来说,需要通过资源管理的需求分析建立起一条高效、准确的信息通道,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
需要整合的信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整合机场资源,主要是各个机场之间的整合;(2)产品的整合,产品整合是对不同行业之间资源的整合,它是将机场服务、订票、订房、租车等服务整合成一个产品链,或者由乘客自由选择组合;(3)整合客户资源,主要表现在客户之间资源的整合;(4)品牌的联合,将知名品牌联合在一起,尽力为知名企业、商务旅客、加盟商提供旅游一条龙服务,展示了服务跨行业以及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
民航机场生产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民航机场生产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徐国友;高文霞;刘晶【摘要】对民航机场生产统计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解决了4个关键技术:采用智能客户端完成系统的部署和发布;采用“多线程+Windows异步消息”的方式实现民航地区管理局与管辖机场之间的数据同步问题;采用Delphi第三方控件FastReport实现灵活报表的设计;采用基于ADO控件实现数据导入与导出.应用结果表明:新的民航机场生产统计系统能有效地解决原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27)001【总页数】4页(P90-93)【关键词】智能客户端;数据同步;灵活报表;导入与导出【作者】徐国友;高文霞;刘晶【作者单位】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520 引言民航地区管理局原机场生产统计系统是在DOS平台下开发的,数据库采用Foxpro 2.0开发。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和旅客运输量的急剧增加,该系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现在的管理要求。
原统计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落后,操作困难,数据需重复录入;统计分析方式固定,统计报表样式单一;民航地区管理局无法同步得到其管辖机场的生产统计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组利用轻量级J2EE开发了一套新的民航机场生产统计系统,客户端采用智能客户端[1-6] (smart client)技术,设计了2个数据库:中心数据库和本地数据库,中心数据库采用Oracle软件开发,本地数据库采用Access软件开发,且实现了2个数据库的数据同步。
民航地区管理局利用该统计系统可更好地对民航机场进行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且该统计系统得到了用户一致好评。
1 系统总体设计民航机场生产统计系统采用三层体系架构,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并在客户端增加了数据本地存储功能。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设计策划与管理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设计策划与管理2004年8月4日傍晚,广州。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周围聚集着观看飞机起降的市民。
至当日零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结束其70年的光荣历史,搬迁新的机场。
1、工程概况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市北部,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镇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海珠广场直线距离约28公里。
作为中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新白云机场不仅为广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展示广州现代化大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
机场管理将争取在一至两年内与国际接轨,真正跻身为国际“一流”机场。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国家三大枢纽机场之一,总投资达196亿元人民币,第一期工程规模按年旅客吞吐量27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10万吨控制,2010年为设计年限。
作为我国跨世纪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我国民用机场布局中占有有重要地位,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际机场,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按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建设和运营的航空港。
一、工程设计策划的方法与实践机场是一个复杂的空中及地面交通运输立体综合体,场内设施功能复杂、部门繁多,许多不同的工程设计、咨询单位将同时为机场服务。
为了保证机场按时、按要求建成通航,确保机场整体规划设计的协调一致,最终能形成一个整体形象完整、功能分区合理、功能设施齐全、人物流程通畅、环境气氛幽雅的21世纪国际航空枢纽,在设计策划中需要建立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设计原则。
1.统一规划、一次征地、分期建设机场建设项目繁多,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
总平面规划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各种设施的规模和布局,促进机场的均衡协调发展。
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增长,机场需要不断扩建、持续发展。
总平面规划中根据航空业务量预测,合理确定机场分期建设的适当时机,妥善安排各种设施的扩建规模和先后顺序。
规划布局尽量使近期建设相对集中,远期发展成片预留,这样既节约了建设和运行费用,又可以减少未来扩建对机场运行的干扰。
2.采用大手笔、组织大交通、营造大环境机场形态的演化是—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规划是引导这一过程合理、有序发展的手段。
BIM技术在民用机场工程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民用机场工程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日趋大型化、复杂化使得施工企业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运用 BIM 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其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增加项目效益。
目前国内大多数普通民用建筑的运维相对比较简单,BIM 技术的应用成果主要体现在建设过程和绿色节能中,其效益未能充分体现。
民用机场有别于民用建筑物的特点是运维,而基于BIM技术的民用机场工程运维管理系统是建筑运维管理最顶层的应用平台,实现人、设备、建筑三者之间的互联互通。
关键词:民用机场;BIM 技术;运维管理近年来,为了满足机场、航路、航线的需要,各地区均有数量较多的空管工程项目新建、改造项目立项、建设及投入运行。
空管建设工程管理涉及空管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其核心任务是为空管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而如何提高空管建设工程管理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效率的提高必将带来一定的效益。
IBM提出“智慧的地球”理念,打造“智慧的医院”、“智慧的电力”、“智慧的银行”、“智慧的数据库”等;对民航从业者来说,建设“智慧机场”也是智慧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
“智慧机场”是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协同工作与决策机制、资源优化的整合,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与低碳节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结合。
一、BIM 概念BIM 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授 ChuckEastman 提出,他指出:BIM 技术是整合施工过程控制维护以及项目全周期几何信息等非几何信息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BIM 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各方单位对 BIM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但因为我国 BIM技术运用起步晚,对 BIM 的概念理解基本依据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在对项目的功能特性及物理信息进行建设时 BIM 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应用;BIM 模型集合项目建设信息数据,为项目参与方在各个过程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是一个共享的数据资源;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项目参与方利用 BIM 模型进行信息读取,将项目信息提取、应用和更新,全面协调项目过程中参与方的协调工作。
关于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功能的研究

中国航班飞行与安全Flight and Safety CHINA FLIGHTS32关于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功能的研究杨炎熙|民航河南空管分局摘要: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是一套基于Linux多任务操作系统的空管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是由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研发设计,是一套为数不多的国产空管自动化系统。
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通过处理监视数据和飞行计划数据,为管制员提供航空器在空中飞行的态势和飞行冲突以及异常告警。
关键词: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监视数据;飞行计划;数据记录回放;告警冲突1 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概述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是基于Linux多任务操作系统设计,该系统可以处理多种监视数据,对多协议多雷达数据进行实时接收、质量校验、数据处理、系统航迹融合等。
系统通过1000M的Ethernet网络,将各个设备有机的连接起来,能做到主备服务器之间数据实时同步,自动无缝切换,保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能同时处理多部监视数据,系统采用动态加权数据融合的算法,最终形成稳定的系统航迹进行输出显示。
系统可以处理各种报文,将解析出来的航路信息进行4D飞行轨迹模型计算,实现雷达航迹和飞行计划的自动相关。
除此之外,系统能够对融合航迹产生各种告警功能,并且系统在雷达目标丢失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航迹进行外推显示。
2 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设计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采用开放的系统设计,内部主要采用标准TCP/IP和UDP/IP通信协议,具有标准的电报数据,监视数据、AIDC、ADS等接口,可以和外部系统进行数据的互联,在系统架构上采用MID中间件核心技术,负责系统各节点的信息交换,以及系统的升级和扩展。
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冗余、分布式的网络架构,系统采用三网冗余结构,其中工作网络(A网、B网)保证服务器和终端节点的信息交互,旁路网(C网)采用独立的交换机,独立的雷达旁路服务器。
首都国际机场主机安全解决方案探讨与研究

首都国际机场主机安全解决方案探讨与研究张立斌,韩燕征,王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621)摘 要: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航科技体系中的不断应用,民航业务变得越来越开放和复杂,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业务主机暴露在外网中,多层面的网络安全威胁和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未知和迅速变化的攻击手段,目前缺乏相应的检测能力,迫切需要新的技术,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异常事件,实时掌握网络安全状况,将之前很多时候需要亡羊补牢的事中、事后处理,转向事前自动评估预测,以降低网络安全风险,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主机入侵检测并供实时的告警和响应手段,已经成为安全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文章对主机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结合市场上主机安全的实际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为用户提供了一些建设性安全防护意见。
关键词:主机安全;自适应安全架构;解决方案;探讨中图分类号: TP309.1文献标识码:B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host security solutions of Beijing capitalinternational airport co., ltd.Zha ng Li bi n, Han Yanzheng, Wang Yong(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Co., Ltd., Beijing 100621)Abstract: As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have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the civil avi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n recent years, civil aviation servic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open and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a growing number of business hosts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external network, facing various cyber security threats and risks at multiple levels. As few tools can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detection capabilities regarding the unknown and rapidly changing attack methods, new technologies are in urgent demand to identify abnormal events in the network in time, gain full visibility to the network security status in real time, reduce network security risks and improve cyber security protection capabilities by shifting focus on incident response during and after the incidents to the automatic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before the incidents. Therefore, how to achieve effective host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ovide real-time alarms and response solutions has become a burning question in secur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host security issues, and discuss the existing host security solutions on the market,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users with some security protection insights.Key words: host security; adaptive security architecture; solution; discussion2020年第12期网络空间安全Cyberspace Security1 引言首都国际机场作为国家重要的民航运输基础设施,不仅是中国最繁忙的机场,也是亚太地区最繁忙的机场,每年的起降航班超过55万架次,每年的旅客吞吐量超过8,300万人次,稳居世界第二,连续多年的高效运营,离不开机场各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相关保障部门的精心维护。
施工管理软件与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施工管理软件与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工程的数量和复杂度日益增加,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
因此,研究和开发施工管理软件与信息化系统成为了当今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需求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如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安全保障等。
传统的手工管理存在着效率低下、易出错等问题。
需要研发施工管理软件与信息化系统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三、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施工管理软件与信息化系统需要应用多种技术。
其中,一种核心技术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通过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另外,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也对施工管理软件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数据的分析,提取有效的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准确决策。
四、功能设计施工管理软件与信息化系统需要提供多种功能来支持施工管理工作。
其中,进度控制是重要的功能之一。
软件可以根据施工计划及实时数据,自动检测进度偏差并提供调整建议。
同时,软件还需要支持质量管理功能,如隐患排查、质量记录管理等。
此外,安全管理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软件可以提供安全巡检、事故报告等功能来保障施工安全。
五、系统实施在施工现场进行系统实施是关键的一步。
首先,需要安装传感器和设备来实现数据采集。
其次,需要配置软件与信息化系统的服务器,并进行网络部署。
接着,进行系统测试,确保软件和信息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最后,进行员工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够熟练应用该系统。
六、应用案例施工管理软件与信息化系统已经在一些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例如,在某大型机场建设项目中,施工管理软件通过实时监测施工现场数据,帮助管理团队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计划,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另一个工地,该软件的质量管理功能帮助项目方及时发现施工隐患,确保工程质量。
七、发展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施工管理软件与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浅析通用航空机场信息化平台研究与设计

浅析通用航空机场信息化平台研究与设计摘要:在我国综合国力全面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通用航空机场领域得到了全面发展,这样就为机场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满足通用航空机场运营发展的需要,我们还需要积极的对机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设计工作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创新,从而保证能够对机场航空信息加以更高效的加工和处理。
机场信息化平台的创建所运用的是混合架构,将云计算和B/S体系架构进行合理的运用,从而切实地将机场信息化平台从上到下划分为三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的衔接位置利用接口来辅助进行信息的传递,从根本上促进机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逐步的增强机场信息化平台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航空机场;信息化平台;云计算;Web服务;混合架构0引言在我国经济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的形势下,我国航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迈入到了新的阶段,这样就为民航运输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动作用。
机场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很多软件研发组织和企业都在机场信息化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在当前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带动下,诸多新型科学技术的运用为机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国内很多航空机场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逐步的增强了机场航班信息管理工作的力度,从根本上促进了机场航空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并且创建出了完整的运营指挥系统。
1 机场信息化建设概述1.1 运营信息化近年来,信息技术水平随之不断的提升,这样就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被人们运用到了诸多领域之中,有效的促进了企业信息处理工作整体效率和效果的不断提升。
但是因为信息系统在企业之中的适用范围逐步的扩展,很多专业人士逐渐的认识到了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的创建与企业发展之间所存在的重要关联。
合理的将信息化管理系统还以实践运用,还需要与企业发展理念进行良好的融合,切实地遵从相关规范标准,从而更好的将信息化技术的实践作用发挥出来。
1.2 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功能系统通常涉及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等多个阶段,其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根源就是管理信息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摘要:本文围绕民航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和要求,结合无锡机场系统项目设计实例,对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对我国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民航是一个技术与资金密集、业务复杂、发展迅速、对安全和服务要求极高的行业。
机场作为民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城市最重要的窗口,直接体现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程度,它犹如一台庞大的机器,如何能使它正常运转和保持经济效益的递增,其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民航业务的高速发展,各机场的业务量不断扩大,各项功能服务日趋完善,信息量与日俱增,但是业务人员却陷入繁重的手工工作,信息交流不畅通,管理决策层不能及时得到生产数据等,制约了机场改进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是完善机场管理,使机场适应竞争、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下面就无锡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做一简要介绍。
1系统建设目标根据无锡机场航站楼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实施内容,本系统实现目标是:为高效有序地管理组织机场的生产与服务,有效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及服务质量,提高机场的赢利与竞争水平,以保证为旅客、航空公司以及机场自身的业务管理提供一致、及时、准确、系统、完整的信息服务功能,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数据库(AODB)、核心运营信息系统、网络和主机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以及其它需要集成的业务子系统组成。
2系统体系结构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是支持机场运营的集成化的系统。
该系统由高速主干网、核心运营数据库、核心管理系统、集成平台以及其它弱电子系统构成。
集成平台作为一个健壮可扩充集成环境,提供多种接口方式,按运营业务流程、将各子系统连接起来,而这些子系统可能分布于子网或外部网络中、具有异构的操作平台和异构的数据存储形式的。
集成平台将为各子系统提供一个全局性的、顺畅的运营数据流通环境,形成一个适应航班运营流程的高性能的机场信息集成系统。
结合无锡机场发展形势,本次系统中规划设计以下子系统(如图1所示):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广播系统、离港系统、安检信息管理系统、时钟系统、内部通讯系统、电话问讯系统、楼宇自控系统、门禁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
其中参与集成的系统包括: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广播系统、离港系统、安检信息管理系统、时钟系统、内部通讯系统以及楼宇自控系统,对其它弱电系统预留接口。
3网络结构根据无锡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特点,新建主干网络系统必须安全可靠,充分考虑双机热备和冗余链路,同时双机热备中的每台机器都充分考虑到硬件冗余和相关软件配置。
新建主干网采用三层交换技术,提高各VLAN子网间数据交换速度;同时考虑采用其他先进技术,提高网络性能;能够完全满足机场7×24小时的运营需要。
整个网络拓扑采用成熟的全网状拓扑结构,在系统方案中,航站楼被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节点,在此核心节点分别配置两台Catalyst 4507R核心交换机,从图2中可以看出,核心设备两两互连,这样,无论任何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该交换机还提供双电源和双引擎,这样提高了单机箱最高可靠性和冗余度,核心层和接入层设备之间采用千兆以太网链接。
针对外部接口、驻场单位与主干网之间不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而是通过骨干网上的防火墙实现受限的访问。
接入交换机统一采用Cisco3560系列交换机,同时采购一定数量相同型号的备件,以便将来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及时更换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整网采用cisco LMS进行网络设备管理,实现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配置管理功能。
并配置cisco公司ACS软件实现网络设备和用户的认证和授权管理。
4系统平台在无锡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中,主机平台采用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结构,原则上分为两大层次:中央数据库服务器和子系统专用服务器。
中央数据服务器作为机场全局性、关键性数据及应用的支持平台,为中央数据库、核心系统提供服务,同时负责与各子系统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处理;子系统服务器作为各子系统内部专用的服务器,为各子系统的专用数据库、应用提供服务,同时负责该系统与中央数据库的数据交换。
为了完成以上所述的系统平台主要功能及满足主机高可靠性、稳定性的原则要求,在本次设计中,数据中心配置了两台UNIX服务器(IBM P52A),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共享磁盘阵列。
使用双机软件配置成双机热备系统,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另一台服务器可以自动接管它上面的业务系统。
配置一台PC服务器为综合查询系统提供硬件平台。
并为离港子系统配置了SUN的小型机,为航显子系统配置了IBM X3650服务器等,具体不一一赘述。
5中央数据库无锡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中央数据库(AODB)主要特点:存储的数据包括航班运行相关数据、资源资产相关数据、服务合同、计费相关数据、机场商务相关数据等;具备至少3 年历史数据的在线存储与查询;对计划航班、动态航班、历史航班采取不同的存贮方式,以确保系统效率;存储着向其它系统发布的数据;AODB 同时应具备接收和处理外部系统向AODB 发送的事件报文的能力;当确定其它系统为主要信息源系统时,AODB 可以通过中央集成信息管理系统自动从这些系统导入参考数据,并在AODB内部应用的能力。
对于无锡机场信息系统来说,数据库系统与服务器系统的体系结构是一致的。
数据库也采用了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原则。
其中中央数据库采用了IBM的DB2,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工作。
当NODE1节点服务器出错时,将自动启动NODE2节点上的数据库,实现自动切换。
6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6.1 集成平台系统系统程序使用三层/多层结构,在逻辑上形成用户界面逻辑(描述逻辑)、应用处理逻辑(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三个层次。
把事务规则放在共享的服务器上集中存放与处理,以使修改和变动变得容易,减少维护和支持工作的复杂度。
对机位、登机门、廊桥这类有固定对应关系的数据,设计分配规则、计算公式、设备资源等系统参数信息表, 使计算公式、分配规则、设备数量及状态可灵活定义。
当程序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时,例如输入航班到达时间,如果访问失败,应返回用户明确的无二义的失败原因。
所有的失败信息都应在系统使用手册上对这些原因作进一步的解释,并向用户提供修改的建议。
程序应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尽可能截获系统出错信息,避免系统运行出现非受控下中止甚至死机。
出错信息应可被输出到标准格式的文件。
系统对这些文件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关键数据项必须有数据校验程序。
数据校验程序必须能针对用户输入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错误给出积极的回应,例如警告用户所输入的某一航班的乘客数目超出了该型号的飞机理论上的容量。
在数据自动输入的情况下(如经转换的从ATC 来的消息),系统必须拒绝那些校验失败的数据,并提供一种机制把失败数据送到适当的用户那里以便进行人工调整。
为保证系统安全特设计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还设计了应用程序的恢复功能以防系统被病毒侵犯。
6.2 航班信息显示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FIDS)是现代化民航机场一个必备的系统,它在统一的航班信息系统之下自动运作。
航显系统从集成系统获取了航班信息并经过计算机的控制处理后,将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显示设备实时对旅客和工作人员发布,能实时发布旅客须知、天气预报、紧急通知、航班信息、值机信息、候机引导信息、登机信息及到达信息、行李提取信息等,为旅客提供值机办票、候机、登机、联程中转、行李提取和接客等信息,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航班信息,保障机场正常运行。
建设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航显系统必须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即在集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航显系统要能够通过手工输入或者其他途径输入来维持正常运行,向工作人员和旅客提供正常的航班信息服务。
二是航显系统必须具备自定义功能。
系统管理员能够自定义各个功能显示区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格式、字体大小、颜色控制、滚动速度等等。
三是航显系统应该向集成系统提供航显设备的故障信息(包括设备编号、对应资源种类、对应资源编号、故障起始时间、故障结束时间等)以便集成系统在分配资源时能够自动屏蔽不可用资源。
6.3 广播系统与航显系统一样广播系统也是机场候机楼内面向旅客服务的最重要的系统之一。
广播系统通过分区广播向不同功能区域的旅客发布不同的广播,主要包括背景音乐广播、航班动态信息广播、消防紧急广播等。
航班动态信息广播主要向旅客提供登机广播、最后登机广播、航班到达广播、行李提取广播等正常广播以及航班延误、航班取消等异常广播。
建设广播系统必须把握几点:一、设立广播接口服务器。
接口服务器主要功能是从集成系统(或航显系统)获取航班信息并根据广播业务逻辑触发生成广播。
二、广播系统必须能够对候机楼分区、分回路设计,同时要求系统管理员能够自己定义。
三、不同广播之间有明确的优先级,并且系统管理员可以自己设置不同广播的优先级别。
四、必须设置人工广播系统,以维持自动广播系统瘫痪后的生产工作需要。
6.4离港系统航站楼内直接面向旅客服务的子系统之一,也是机场信息集成系统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离港系统在进行办理乘机手续服务和离港服务的同时需要把航班值机统计信息、登机统计信息以及值机员工作统计信息上传给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又可以通过集成系统向航显、广播系统发送值机、再值机、登机、催促登机以及过站旅客登机等消息。
离港系统设计必须将离港系统设计成本地和网络两种模式运行,一种通过路由器与民航信息网互联,由接口机负责与北京主机的信息交换。
一旦通讯线路或北京主机故障,所有操作转本地服务器进行,直到恢复与北京主机的信息交换,并及时将故障期间信息送往北京主机。
6.5 时钟系统时钟系统由母钟、GPS接收器、子钟组成,母钟接收GPS标准时间信号,通过传输线缆传给各个子钟和计算机等系统,由母钟按标准时间信号指挥子钟统一显示时间,实现机场时间标准的统一,便于工作人员和旅客随时掌握准确的时间,使机场内各业务部门有序有据的工作,也便于事件发生后的调查和分析,以适应机场内高速运转和可靠协调的需要。
在建设时钟系统时要把握两点:一、时钟系统应该具备时钟服务器,并提供基于WINDOWS系统的校时客户端软件与时钟服务器校时间。
二、时钟系统同时还要能够以RS-485的接口方式向其他系统输出标准时间信号,并提供相应的基于WINDOWS和UNIX的接口开发包供集成系统或其他子系统开发相应的校时软件。
6.6 内部通讯系统内部通讯系统是机场内除了800M无线对讲机系统外的最重要的指挥通讯系统。
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多呼、群呼等传统功能,同时通过通讯话机在机场内部署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可以为集成系统提供更广泛的服务时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