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单元综合检测11(无答案) 新人教版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80分)

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否定了()A.毛泽东思想

B.“两个凡是”的方针

C.改革开放的决策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具有深远意义以下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②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以此作为指导思想而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4.如图的纪念馆主要是为了纪念()

A.土地改革

B.三大战役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经济特区的建立

5.对联折射出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6.1987年,我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A.按劳分配

B.股份制改革

C.政企分开

D.多种所有制并存

7.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D.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8.2017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7周年纪念日。37年间,深圳担负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探路者”的使命,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深圳速度”闻名于世。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国有企业的改革

9.1980年,一位最早去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中国的变化真大呀!”那么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A.厦门

B.广州

C.深圳

D.上海

10.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回顾这样的现实:“中国从未如此依赖世界,而世界也从未如此依赖于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21世纪初,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举措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设立经济特区

11.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①“经济特区” ②“公私合营” ③“包产到户” ④“一带一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对党章作出新的修改。那么,历史上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和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下列哪两次会议上()

A.中共十二大和十四大

B.中共十二大和十五大

C.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

13.如图是王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是()

A.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成就

14.打赢蓝天保卫战,十九大为我们建设碧水青山指明了方向,这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中的什么理念()

A.创新

B.绿色

C.共享

D.协调

15.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中国梦——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0分)

1.图说历史。

(1)图一中的照片摄于浙江嘉兴南湖,在此曾召开什么会议?该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2)图二反映了哪一年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图三与历史上的哪次会议有关?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4)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三相关的会议有何关系?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维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辛亥革命”是谁领导的?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2)材料二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次会议?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4)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三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办好建设雄安新区这件大事》为题评论党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评论称,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及文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旨在通过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做大发展公约数,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被誉为“我国农村改革的起点”的原因。青岛海尔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从20世纪80年代濒临破产到如今成为世界五百强的主要转折点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与材料一的关系。

(3)材料三中提到2017年“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1992年“春天的故事”指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4)根据材料四,综合以上探究,分析我国可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因。

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上哪幅图片?

展览三:农村巨变

(3)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这一经济体制有什么优点?

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4)1980年,我国开始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