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来自于个体内部的遗传、主观能动性,来源于外部的环境、教育、他人影响等。

教师招聘考试中,重点考查各因素的地位、古语俗语、内外部因素的分类等。

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此知识点。

一、遗传1.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主要指人的感觉知觉的灵敏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敏捷性等。

2.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常见俗语:(1)龙生龙,凤生凤。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虎父无犬子。

(4)老子英雄儿好汉。

(5)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二、环境1.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作用:(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3.常见俗语:(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2)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三、学校教育1.概念: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简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1、人的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2、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教育中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非常必要;教育受成熟所制约,对人的发展又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4、格赛尔提出的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夸大了成熟的作用*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4素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说明、课时安排及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及实施要求*编制课程设计的主要原则:1、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要充分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科学把握知识的衔接行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正确处理好学生的现实与发展之间的关系3、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体现出知识的基础性和多样性4、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编写教科书时的基本原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教育学部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一般来说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进行备考。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一)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是遗传提供的可能变成现实。

例如:孟母三迁、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例如(1)荀子:生而同生,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2)康德: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产物。

(3)洛克: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例如:逆境成才、出淤泥而不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

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句话反映了( )因素发展的重要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个体能动性【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知识点。

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可以参考的答案)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一个人人的发展除了遗传给他的可能性外,主要还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努力程度,即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性有限。

除2%左右的天才与白痴外,一般人之间的差异都是比较小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先天因素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生影响的大小是变化的,其总趋势是减弱。

在婴儿时期,在人体发育过程的质的飞跃阶段,先天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

但随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潜在的因素部分地逐步转化为现实因素,随着机体成熟度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随着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人的活动水平的提高,先天因素的影响就会相对减弱。

1979年马斯·鲍查德和戴维德·莱肯及其助手们在位于明尼苏达大学研究某种心理特征到底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实验:被试者是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

他们完成了四种人格特质量表、三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两项智力测验,另外,被试者还要填写一张家用物品清单,以估测其家庭背景的相似性;一张家庭环境量表来测量他们对养父母方式的感受。

实验意义,虽然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70%的智力差异都归因于遗传因素),然而在理想环境下智力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环境包括:教育、家庭条件、社会经济地位等。

总之,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并不能决定怎样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

我们既要重视它的前提条件作用,又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作文

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作文

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作文
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遗传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体质,如身高、体型、面容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外貌、健康状况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直接牵涉到身体发展。

其次,遗传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力和性格。

有些基因会决定个体的智力水平,例如某些基因与语言、记忆等能力有关。

同时,性格也与基因有关,如控制情绪的基因、抑郁症、焦虑障碍相关的基因等。

再者,遗传还与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有关,如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肿瘤或其他遗传疾病的发生,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遗传对人的身心健康、智力和性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认识遗传对人的影响,对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四篇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和生物因素1.遗传和生物因素对身心发展的影响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及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

遗传焉的特点,特别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人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

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这些差别是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人的个别差异的最初原因。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不宜夸大遗传素质作用。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2.教师应如何对待高中生的遗传差异(1)认知差异。

①一般认知能力差异。

对于早聪早慧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拓展自己、完善个性。

对于晚熟的学生,教师要给以扶持和鼓励,防止一个未来的巨匠埋没在不适当教育氛围中。

组成智力的认知成分一般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这些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构成了智力结构上的差异。

学生智力结构上的差异随时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差异,就能够找到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

②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

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

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弥补学生因缺乏预备性知识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③认知风格差异。

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特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

比如,教师有必要在帮助冲动型学生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精确性。

(2)人格差异。

①气质差异。

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但值注意的是,不同气质类型之间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不能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无论哪一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有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校中的优秀学生。

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几大类。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并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2)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等;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果;人对环境的反应具有能动性。

(3)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因此能够加速个人的发展,开发个体的才能和功能。

(4)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叫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常考例子汇结

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常考例子汇结

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常考例子汇结一、遗传(一)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二)例子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其父,必有其子。

3.虎父无犬子。

二、环境(一)作用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人对于环境是能动的反应。

(二)例子1.千金买房,万金买邻。

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孟母三迁。

5.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三、主观能动性(一)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2.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例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逆境出人才。

3.众人皆醉我独醒。

4.有志者事竟成。

接下来我们呈现例题帮助大家进行知识巩固。

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体现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因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1.【答案】C。

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是指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故此题选B。

2.虎父无犬子体现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因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2.【答案】A。

解析:虎父无犬子是比喻出色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是体现了遗传这一影响因素。

故此题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遗传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则有赖于高质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培养。

因此,探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影响人的发展的第一大因素当是生物因素,它着重体现在遗传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着重谈谈遗传性先天素质即遗传素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

并说明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遗传素质、遗传与人身心发展的相互关系、遗传决定论一、遗传素质的定义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我们通常所说的与生俱来的“天赋”,即指此。

二、遗传素质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物)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知,人既是社会实体,也是自然实体。

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自然实体,遗传素质是人的自然实体,它是人的发展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就人的机体说,是男是女,是高是矮,皮肤白或黑,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机能是灵敏还是迟钝,这些都与遗传有关,若离开了遗传人的机体就不可能获得由先天遗传所赋予的这些
生理解剖上的特征。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万名儿童,发现低能儿约占3一4肠,而低能儿中有50肠以上是先天因素造成的。

其中父母低能与近亲婚配而造成遗传缺陷的占相当比例。

可见,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自然条件。

而今,我国高度重视优生优育工作即表明了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与阶段
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就反映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及其成熟程度;它既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某些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它的超越性发展提供了限制。

近年,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的思维发展与他们大脑的重量等的发展有关。

这与儿童思维的发展在这些年龄阶段均为智力加速期是一致的。

因此,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认为,早于成熟期或迟于成熟期的学习,都无助于人的发展;只有当身体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条件,才为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提供可能。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即遗传素质共性。

但无可否认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有一定的个别差异。

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人的体态上,如高、矮、胖、瘦等等,还表现在感官和神经活动的类型上。

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则迟缓,或喜静,或好动,或抑郁,或乐观等等,这都
反映了不同的人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上的个别差异性。

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使青少年儿童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才能和个性特征等等,即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三、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一个人人的发展除了遗传给他的可能性外,主要还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努力程度,即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性有限。

除2%左右的天才与白痴外,一般人之间的差异都是比较小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先天因素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生影响的大小是变化的,其总趋势是减弱。

在婴儿时期,在人体发育过程的质的飞跃阶段,先天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

但随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潜在的因素部分地逐步转化为现实因素,随着机体成熟度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随着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人的活动水平的提高,先天因素的影响就会相对减弱。

1979年马斯·鲍查德和戴维德·莱肯及其助手们在位于明尼苏达大学研究某种心理特征到底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实验:被试者是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

他们完成了四种人格特质量表、三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
卷、两项智力测验,另外,被试者还要填写一张家用物品清单,以估测其家庭背景的相似性;一张家庭环境量表来测量他们对养父母方式的感受。

实验意义,虽然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70%的智力差异都归因于遗传因素),然而在理想环境下智力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环境包括:教育、家庭条件、社会经济地位等。

总之,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并不能决定怎样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

我们既要重视它的前提条件作用,又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林山.简论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孝感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6年函卫专辑总第4期.
【2】汪传义.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素质教育纵横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