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2016.doc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6、1 一般规定6、1、1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与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得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与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得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 基床表层得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得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得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得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得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得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得强度及良好得水稳性与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 路基填料得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得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得均匀变化。

6、1、7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与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与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得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得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得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 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得能力。

6、1、11 路基上得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与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11得规定。

表6、1、11 轨道与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6、1、12 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与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得渐变段。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0.3
7000>R>5000
0.4
5000>R>4000
0.5
RV4000
0.6
300
R>14000
0.2
14000>R>9000
0.3
9000>R>7000
0.4
7000>R>5000
0.5
RV5000
0.6
350
R>12000
0.3
12000>R>9000
0.4
9000>R>6000
0.5
RV6000
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 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 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 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 土地等要求。
触网支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有砟轨道 正线曲线地段加宽值应在曲线外侧按表6.2.4的规定加宽。曲线加宽值应
在缓和曲线内渐变。
表6.2.4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设计最高速度
(km/h)
曲线半径R
(m
路基外侧加宽值
(m)
250
R>10000
0.2
10000>R>7000
设计 轴重
(kN)
轨道形式
分布
宽度(m)
计算高度(m
土的重度(kN/m3)
18
19
20
21
22
ZK活载
200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填料部分)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填料部分)

5填料5.1 一般规定5.1.1 路基填料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其性质‎和分布,并开展填料‎设计工作。

5.1.2 填料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填料的来源‎选择、分布、运距、土石特性、名称、分组、改良措施、施工工艺、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标准及‎检测要求等‎,取料场的生‎态恢复。

5.2 普通填料5.2.1路基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5.2.2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5.2.2分为A、B、C、D组。

注: 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 ≥5,并且C c =1~3),不良(C u <5,或C c ≠1~3)。

式中:不均匀系数‎1060d d C u =;曲率系数6010302d d d C c ⨯=;d 10、d 30、d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60%含量的粒径‎。

2 硬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a ‎,软块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 c ≤30Mpa ‎。

3 细粒含量指‎细粒(d ≤0.075mm ‎)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5.2.3 细粒土填料‎应按表5.2.3分为粉土‎类、黏土类和有‎机土。

粉土类、黏土类应采‎用液限含水‎量ωL 进行‎填料分组:当ωL <40%时,为C 组;当ωL ≥40%时,为D 组;有机质土为‎E 组。

注:1 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76g ‎,入土深度1‎0mm 。

2A 线方程中‎的wL 按去‎掉%后的数值进‎行计算。

5.2.4 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土。

A 、B 组填料中‎,细粒土含量‎小于10%、渗透系数大‎于10-3cm/s 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砂除外)为渗水土,其余为非渗‎水土。

5.3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5.3.1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料的粒径‎级配应分别‎符合表5.3.1-1、表5.3.1-2的规定,且0.5mm筛以‎下的细集料‎中通过0.075mm‎筛的颗粒含‎量应小于等‎于66% 。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修编 (路基)条文说明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修编 (路基)条文说明
G l0
(说明 6.1.15-1)
式中 G——纵向每延米轨道结构自重,kN/m;
l 0 ——荷载分布宽度,m。
2.列车荷载 q2
F l0 s
(说明 6.1.15-2)
式中 F——列车荷载图式中的集中荷载值:ZK 标准活载 F =200kN;
4
l 0 ——荷载分布宽度,m;
s ——集中荷载间距:zk
0
6.1.4 高速铁路对路基填料的材质、 级配、 水稳性和密实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根据秦沈、 武广、哈大客运专线、以及京沪高速铁路等施工经验,我国铁路对填料的划分较粗,尤 其是粗颗粒填料在实际施工填筑中存在填料组别合格,但由于级配不良,直接碾压不能 达到所规定的压实控制指标等问题。在勘测设计阶段,往往对于填料材质较为重视,对 于粒径级配则重视不够,因此应结合土源具体情况进行可压实性能分析及试验,提出具 体可行的填料制备工艺。 填筑压实采用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可以对路基压实质量进行连续的实时监控,有效 保证路基压实质量,但要求路基连续填筑长度一般需大于一个填筑试验段长度。具体技 术要求参见《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 6.1.5 填料最大粒径的限制对于保证路基工程质量非常重要,符合将路基作为结构设计 的理念。由于 K30 检测方法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荷载板的 1/4 即 75mm,在武广、哈大 等客运专线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加强路堤填筑质量控制,均提出了从严控制填料最大粒径 的建议。本次规范编制按照有利于填筑质量控制的原则,提出基床底层应控制在 60mm 以内,基床以下应控制在 75mm 以内。 6.1.7 路基填料正式填筑之前, 通过现场填筑试验可以确定与现场施工机具所对应的摊 铺厚度、压实遍数等施工工艺,以保证路基填料的压实度和强度等满足设计要求。 6.1.9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条件见说明表 6.1.9。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是根据《铁路安全法》和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评估,结合现行铁路设计规范要求,综合利用最新技术取得的成果并结合国家财政管理和司法审查的原则,以及国际先进经验,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制定。

它对规定了基本里程、路基外观复杂度要求、路基质量和安全技术要求、维护要求、建设时间要求及运营调度需求等全面性和现实性要求。

一、路基设计内容《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主要包括:铁路路基建设基本原则、路基线路普通条件、路基质量、基本里程设计要求、路基安全技术要求、路基维护要求、建设时间要求等内容。

1.铁路路基建设基本原则铁路路基建设基本原则指导路基设计,是路基设计中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这些原则包括:对交通能力、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考虑;重视地质和地貌研究,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等因素;防止路基受潮、散水,合理避让建筑物等。

2.路基线路普通条件路基线路普通条件是指在路基设计中常见的基本要求,包括设计速度、行车允许重量、贯通率、坡度、曲线半径等。

3.路基质量路基质量是指路基中地基和路面技术性要求,主要包括地质调查、路基边缘坡度、路基铺装结构、路基铺装材料质量要求等。

本标准规定了路基质量的技术要求,主要建议了采用的基础工艺、基础质量和技术手段。

4.取盐要求《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铁路路基设计时须注意防水、防土、防埋没和防将来防水建设可能需要的病害治理。

主要包括:抢沙、路基低洼贴沙包层、土砂中混入抢沙等防水技术性内容。

二、技术特点《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并未执行和叙述现有标准,而是从现行路基设计新技术出发,结合新路基综合能力的要求等,以全面反映生活实际的路基设计状况,在更为严格的要求和实用性的条件下,按照动态运行安全为核心的设计方法和程序实施。

这与现有路基设计规范的宝贵经验基础上,在铁路路基设计中给予更加实际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叙述和设置,力求表现实际要求情况,把握工程性和技术性的要求,创造性地把握设计,同时考虑安全性、卓越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使路基设计突出系统性,为铁路路基建设提供和保障,使新建铁路沿线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都得到充分的保障。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1.435——标准轨距(m);
g——钢轨的头部宽度(mm):75kg/m 轨为 75mm,60kg/m 轨 为 73mm,50kg/m 轨为 70mm;
Δh —— 路肩高差(m)。4.1.4 不同道床厚度衔接时或双线铁路 中并行等高地段与局部单线地段基床厚度衔接时,路基面应设长度不小于 10m 的渐 变段。
2
3 路肩高程
3.0.1 路肩高程受洪水位或潮水位控制时,应根据下列规定确定设计洪水频率或重现期,并 以计算其设计水位。
1 设计洪水频率标准为 1/100。 若观测洪水(含调查洪水)频率小于设计洪水频率时,应按观测洪水频率设计。但当观测洪 水频率小于 1/300 时,应按 1/300 频率设计。
2 在淤积严重或有特殊要求的水库地段,应在可行性研阶段拟定洪水频率标准。 3 改建既有线与和增建第二线的洪水频率,应根据多年运营和水害情况在可行性研阶段 确定。 4 滨海路堤的设计潮水位,采用重现期为 100 年一遇的高潮位。如滨海路堤兼做水运码 头时,尚应按水运码头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最低潮位。 3.0.2 滨河、河滩路堤的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水位加壅水高(包括河道卡口或建筑物造成的 壅水,河湾水面超高)加波浪侵袭高或斜水流局部冲高,加河床淤积影响高度,再加 0.5m。 其中波浪侵袭高与斜水流局部冲高应取二者中之大值。 3.0.3 水库路基的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水位加波浪侵袭高加壅水高(包括水库回水及边岸 壅水),再加 0.5m。当按规定洪水频率计算的设计水位低于水库正常高水位时,应采用水库 正常高水位作为设计水位。 3.0.4 未设防浪胸墙的滨海路堤,其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高潮水位加波浪侵袭高(波浪爬高) 加不小于 0.5m 的安全高度;当路堤顶设有防浪胸墙时,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高潮水位以上不 小于 0.5m。 3.0.5 地下水水位和地面积水水位较高地段路基,其路肩高程应高出最高地下水水位或最高 地面积水水位加毛细水强烈上升高度,再加 0.5m。 3.0.6 季节冻土地区路基的路肩高程应高出冻前地下水水位或冻前地面积水水位,加毛细水 强烈上升高度加有害冻胀深度,再加 0.5m。 3.0.7 盐渍土路基的路肩高程应高出最高地下水水位或最高地面积水水位,加毛细水强烈上 升高度加蒸发强烈影响深度,再加 0.5m。 当盐渍土路基有季节性冻害时,应按本规范第 3.0.6 条和本条的规定分别计算路肩高程, 取二者中之大值。 3.0.8 当路基采取用降低水位、设置毛细水隔断层等措施时,路肩高程可不受本规范第 3.0. 5 条、3.0.6 条、3.0.7 条规定的限制。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月% & 日发布 !$ $ &年(月% & 日实施 #! 总则 使路基设计符合安全适用 " 技术先进 " 经济合理的 # * $ * #! 为统一铁路路基设计技术标准 ! 要求 ! 制定本规范 #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 # * $ * %!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 网 中 客 货 列 车 共 线 运 行 " $ " 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 于 或 小 于 $ # + $ , -. # % $ , . 的 !" "级标准轨距铁路路基的 设计 # # * $ * /! 铁路列车竖向活载必须采用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铁 路 标 准 活 载 # 轨 道 和 列 车 荷 载 应 采用换算土柱代替 ! 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0 的规定 # 试 验 工 作! 查 明 基 底" 路 堑 边 坡" 支挡结 # * $ * (! 路基工程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 勘 探 " 构等基础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 查 明 不 良 地 质 情 况! 查 明 填 料 性 质 和 分 布! 在取 得可靠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开展设计 # 其地基处理 " 路堤填筑 " 边坡支挡防护以及排 # * $ * &! 路基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 ! 水设施等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 稳定性和耐久性 ! 使之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作用的影响 # 深挖和 长 路 堑 ! 并 尽 量 绕 避 不 良 地 质 条 件 的 地 段#在 # * $ * +! 路基工程设计应避免高填 " 隧工程比 选 工 作 中 ! 应 从 技 术 条 件" 施 工 条 件" 可能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 进行路基与桥 " 响" 建设投资与运营养护费用等方面综合分析 ! 确定工程类型 # 两台尾之间路基长度小于 # # * $ * )! ! 级铁路桥梁较密集地段 ! & $ - 且能满 足设桥 的技术 条件时 ! 应以桥代路通过 # # * $ * 1! 路基工程的地基应满足承载力和路 基 工 后 沉 降 的 要 求 # 其 地 基 处 理 措 施 必 须 根 据铁路等级 " 地质资料 " 路堤高度 " 填料 " 建设工期等通过检算确定 # # * $ * 2! 路基填料应作为工程材料进行勘察 设 计 # 路 基 土 石 方 调 配 应 确 保 路 基 各 部 位 填 并符合节约用地的 原 则 # 设 计 时 应 合 理 规 划 ! 对 移 挖 作 填" 集中取 料符合填料标准要求 ! % 弃& 土" 填料改良等方案进行经济 " 技术比较 # 本 规 范 附 录 0 等 进 行 设 计! 并应考虑 # * $ * # $! 路基支挡结构应根据岩 土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 支挡结构受到的列车动力影响以及大气降水 " 地下水等自然因素对支挡结构长期稳定性 的影响 # 水土保持 " 文物保护 # 路基边坡应积极采用绿色 # * $ * # #! 路基工程设计应重视环境保护 " 防护 ! 尽量减少对天然植被和山体的破坏 ! 防止诱发地质灾害 # 系统 " 通畅的排 水 设 施 ! 并 与 桥" 涵" 站场排水和农田水利灌 # * $ * # %! 路基工程应有完整 " 溉系统衔接 # 侧沟 " 天沟 " 排度加有害冻胀深度 ! 再加 $ * & -" 加毛细水强 / * $ * )! 盐渍土路基的路肩高程应高出最高地下水水位或最高地面积水水位 ! 烈上升高度加蒸发强烈影响深度 ! 再加 $ 应按本 * & -" 当 盐 渍 土 路 基 存 在 季 节 性 冻 害 时 ! 规范第 / 取二者中之大值 " * $ * + 条和本条的规定分别计算路肩高程 ! 设 置 毛 细 水 隔 断 层 等 措 施 时! 路肩高程可不受本规范第 / * $ * 1! 当路基采取降 低 水 位 # 第/ / * $ * &条# * $ * + 条和第 / * $ * ) 条规定的限制 " (!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 ( * #! 路基面形状 由路基中心 线向 两侧 设 (H 的 人字 排水坡 " 曲 ( * # * #! 路基面形状应设计为三角形路拱 ! 线加宽时 ! 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 或双线铁路并行等高地段 % 中! 硬质岩石路堑及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 ( * # * %! 在单线铁路 $ 或级 配 砂 砾 石 的 路 基 ! 其 路 肩 高 程 应 高 于 土 质 路 堤 的 路 肩 高 程! 高出尺寸 # $ 按式 $ % 计算 " ( * # * %

现行铁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

现行铁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

现行铁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序号规范编号规范名称1 TB10001-2005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2 TB10002.1-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3 TB10002.2-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4 TB10002.3-200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 TB10002.4-2005 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 TB10002.5-2005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7 TB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8 TB10006-2005 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9 TB10007-99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10 TB10009-2005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11 TB10010-98 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2 TB10011-98 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13 TB10012-200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14 TB10013-2004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15 TB10014-98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16 TB10016-2002 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17 TB10017-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18 TB10018-2003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19 TB10025-2001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20 TB10027-2001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21 TB/T10034-2005 铁路无人值守机房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2 TB10035-2002 铁路特殊土路基设计规范23 TB10038-2001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现行铁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序号规范编号规范名称24 TB10039-93 铁路备用柴油发电站设计规范25 TB10041-2003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26 TB10044-98 铁路工程CAD技术规范27 TB10049-2004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28 TB10050-97 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29 TB10052-97 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30 TB10054-97 铁路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31 TB10056-98 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32 TB/J10058-98 铁路工程制图标准33 TB/J10059-98 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34 TB10063-99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35 TB10066-2000 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36 TB10068-2000 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37 TB10077-2001 铁路岩土分类标准38 TB10079-2002 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39 TB10082-2005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40 TB10083-2005 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41 TB10101-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42 TB10102-2004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43 TB10104-2003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44 TBJ105-88 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45 TB10108-2002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46 TB/T10112-2005 铁路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规范现行铁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序号规范编号规范名称47 TB10113-96 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则48 TB10114-97 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49 TB10115-98 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50 TB10116-99 铁路桥梁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51 TB10118-99 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52 TB10119-2000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53 TB10120-2002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54 TB10202-2002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55 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56 TB10204-2002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57 TB10206-99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58 TB10209-2002 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59 TB10210-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60 TB10213-99 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61 TB10218-99 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62 TB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63 TB10302-96 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64 TB10401.1-2003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65 TB10401.2-2003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66 TB/T10403-2004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程67 TB10413-2003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68 TB10414-2003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69 TB10415-20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现行铁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序号规范编号规范名称70 TB10417-200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71 TB10418-2003 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72 TB10419-2003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73 TB10420-2003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74 TB10421-2003 铁路电力牵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75 TB10422-2003 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6 TB10423-2003 铁路站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7 TB10424-200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78 TB10425-94 铁路混凝土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79 TB10426-2004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80 TB10501-98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81 TB10503-2005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82 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83 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84 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85 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86 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87 TZ210-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88 TZ211-2005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89 TZ213-2005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90 TZ214-2005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91 TB/T2484-2005 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92 TB/T3043-2005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现行铁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序号规范编号规范名称93 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94 铁建设〔2005〕188号变形模量Ev2检测规程(试行)95 铁建设〔2004〕157号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96 铁建设〔2005〕140号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97 铁建设函[2005]285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2016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铁路路基设计规范2016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J447-2005)》修订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我国铁路路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审查定稿。

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路肩高程、路基面形状和宽度、填料、基床、路堤、路堑、路基排水、路基支挡及防护、改建与增建第二线路基等,另有3个附录。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J447-2005)》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图书目录:
1总则
2术语
3路肩高程
4路基面形状和宽度
4.1路基面形状
4.2路基面宽度
5填料
5.1一般规定
5.2填料
5.3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5.4改良土
6基床
6.1基床结构
6.2路堤基床
6.3路堑基床
6.4基床加固措施
7路堤
7.1地基处理
7.2填料要求
7.3压实标准
7.4边坡形式和坡率
7.5过渡段
7.6沉降控制
7.7取土场设置
8路堑
8.1一般规定
8.2土质路堑
8.3岩石路堑
8.4弃土场设置
9路基排水
9.1一般规定
9.2地面水
9.3地下水
10路基支挡及防护
10.1一般规定
10.2坡面防护
10.3冲刷防护
11改建与增建第二线路基
11.1改建既有线路基
11.2增建第二线路基
11.3既有建筑物的改建、加固和利用
附录A列车和轨道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附录8路基工程混凝土与砌体强度等级及适用范围附录C铁路建设用地
C.1一般规定
C.2征收土地
C.3临时用地
本规范用词说明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