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颈部淋巴结分区

合集下载

颈部淋巴结临床分区及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通用课件

颈部淋巴结临床分区及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通用课件
肿瘤转移淋巴结检测
通过超声诊断技术检测肿瘤转移淋巴结,为肿瘤分期和治疗提供依 据。
炎症性淋巴结检测
利用超声诊断技术检测炎症性淋巴结,判断炎症的性质和程度,指导 临床治疗。
03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表 现
正常颈部淋巴结超声表现
正常颈部淋巴结超声表现为椭圆 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回 声均匀,大小通常在2-5mm之间。
多由口腔、咽喉部感染引起,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常伴有发热、白细胞 计数增高等全身症状。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形态规则,皮髓质分界清晰,血流 信号丰富。
肿瘤
颈部淋巴结肿瘤多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可伴有或不伴有全身症 状。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形态不规则,皮髓质分界不清,血流信号紊乱或消失。
颈部淋巴结结核与肿瘤的鉴别
遵医嘱治疗
保持良好心态
注意生活调理
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 诊疗建议,按时服药,
定期回诊复查。
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 胜疾病的信心。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
意休息,避免疲劳。
关注病情变化
如发现病情恶化或出现 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 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 接触感染源,如患有感染性疾 病应及时治疗。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颈 部淋巴结的超声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颈部淋巴结的异常。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患有其他疾病,如口腔感染、 扁桃体炎等,应积极治疗,防
止炎症扩散至颈部淋巴结。
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颈部淋巴结临床分区及浅表 淋巴结超声诊断通用课件
xx年xx月xx日

最新最新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精品收藏)

最新最新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精品收藏)

Ⅰ区(Level 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 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

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上组.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 区。

Ⅲ区(Level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上接Ⅱ区,下接Ⅳ区。

主要包括肩胛舌骨肌上腹以上的颈深淋巴结群中组。

Ⅳ区(Level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

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下组。

Ⅴ区(Level 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Ⅲ、Ⅳ区分界)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

包括颈深淋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Ⅵ区(Level 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VII区(Level 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

ⅠB:颌下区,为口腔肿瘤转移所在。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ⅡA:颈内静脉淋巴结, 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结。

ⅡB:位置在后上,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这部分淋巴结常常是鼻咽癌的转移处.外科颈清扫术后复发也常在此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

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

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诊断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诊断PPT课件

诊断性穿刺活检术
细针穿刺活检
用细针进行穿刺,抽取淋巴结组织进 行病理检查。
粗针穿刺活检
切开活检
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暴露淋巴结并 切取部分或全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此方法创伤较大,一般较少采用。
用较粗的针头进行穿刺,获取更多的 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04
常见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淋巴结炎
症状
局部红肿、热痛,淋巴结肿大、 压痛,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
06
预防保健措施建议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充足睡眠
01
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均衡饮食
02
摄取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减少油腻、辛
辣食物的摄入。
避免过度劳累
03
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进
行休息和放松。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 结,导致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且与周围 组织粘连固定。
02
颈部淋巴结分区
I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位于颏下三角内,收纳颏部、下 唇中部及舌尖的淋巴,注入颌下 淋巴结及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 。
颌下淋巴结
位于颌下腺附近,收纳面部及口 腔器官的淋巴,注入颈外侧上、 下深淋巴洁。
则。
淋巴瘤
症状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 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淋巴结活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
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转移性肿瘤
症状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转移的影像特征ppt课件全篇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转移的影像特征ppt课件全篇
鼻咽癌伴双侧咽后组淋巴结转。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口咽癌淋巴结转移
口咽癌淋巴结转移
下咽癌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
①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10 mm ( Ⅱa 区为 11 mm) ; ②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 ; ③同一区域内3 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呈簇状聚集且最小 径≥8 mm; ④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征象包括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 周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淋巴结相互融合) ; ⑤咽后淋巴结横断面最小径>4mm , 如转移咽后淋巴结与原发灶任何一层面均无法区分者归为原发灶。
颈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多为单侧发生,常见于Ⅲ、Ⅳ区,尤其可发生气管食管沟及上纵隔淋巴结移,而头颈部其他原发肿瘤很少转移至此。
颈部淋巴结转移
喉声门上区淋巴回流丰富,声门上型喉癌易有颈淋巴结转移,齐金星等对117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进行分析, Ⅱ 区淋巴结内癌转移者112例(81.8%), Ⅲ 区68例(49.6%), Ⅳ区24例(17.5%), Ⅵ区3例(2.2%), Ⅴ区1例(0.7%), Ⅰ区1例(0.7%)。有 Ⅵ、Ⅴ 、Ⅰ 和Ⅳ 区淋巴结内癌转移的病例均同时有Ⅱ 区或 Ⅲ区淋巴结内癌转移。
颈部淋巴结的解剖分区
颈外侧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沿颈外静脉排列。 颈外侧深淋巴结(颈深淋巴结):沿颈内动、静脉和颈总动脉排列 颈外侧上深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位于乳突尖至肩胛舌骨肌横过颈动脉的水平处 前组(颈内静脉前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 外侧组(颈内静脉外侧淋巴结):沿颈内内静脉外侧分布 颈外侧下深淋巴结(颈深下淋巴结):沿颈内静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的周围排列 前组:沿颈内静脉配布 外侧组(颈横淋巴结):沿颈横血管及其分支排列 咽后淋巴结:位于咽后间隙内。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8月 2021/8/102021/8/102021/8/ 108/10/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 102021/8/10A ugust 10,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102021/8/ 102021/8/102021/8/10
1:胸锁乳突肌 2:胸骨舌骨肌 3:肩胛舌骨肌
(上腹) 4:胸骨甲状肌 5:颈内静脉 6:颈总动脉 7:甲状腺上半部
环状软骨略下水平肩胛舌骨肌越过 颈内静脉前方Ⅲ、Ⅳ区分界


1.胸锁乳突肌
2.颈内静脉
Ⅴ区: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分为上方的ⅤA区(颈 后三角)和下方的ⅤB区(锁骨上区)
ⅤA区:颅底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 ⅤB区: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上缘水平,位于胸锁乳
① ②
Ⅲ区:中颈部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位于舌骨体 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胸锁乳突肌后 缘之前,颈总动脉外侧
Ⅳ区:下颈部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位于环状 软骨下缘至锁骨间、胸锁乳突肌后缘前方、 颈总动脉外侧
颈前肌群的识别对分区是重要的 (甲状软骨①及略下方②水平)
① ②
颈前肌群的识别对分区是重要的 (环状软骨水平)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8/ 102021/8/102021/8/108/10/2021 3:04:22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8/102021/8/102021/8/10Aug-2110- Aug-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8/102021/8/ 102021/8/10T uesday , August 10, 2021

颈部淋巴结分区与主要病变

颈部淋巴结分区与主要病变
上界:颧弓、外耳道 下界:下颌角 前界:下颌骨升支后缘、咀嚼肌后缘(外)、 二腹肌后腹(内) 后界:胸锁乳突肌前缘(外)、二腹肌后腹(内) 外界:皮下组织的面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内界:茎突、茎突肌 注:面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SMAS)位于皮肤深层,由肌肉、腱膜和脂肪等组成
淋巴结转移癌
1. 颈外侧区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质硬、无痛、多发、固定) 2. 多数患者有原发肿瘤史,少数患者不知原发肿瘤,以颈部肿块就诊
临床症状
来源
淋巴结转移癌
影像学表现
鳞癌淋巴结转移: 一般较大 易出现坏死(表现为散在的低密度改变或环样强化,环壁厚薄不均匀,有时可呈壁结节样改变) 易出现结外侵犯(边界不清) 腺癌淋巴结转移: 无论大小均可以出现囊变、钙化和明显强化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为淋巴结囊性变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
淋巴结转移癌
F-41Y,发现左颈前渐大性肿物2个月
谢谢!
颈部淋巴结分区与主要病变
(2013版)
重要解剖结构
颈部淋巴结分区 十分区(2013年由欧洲放射肿瘤学协会发表)
I区 Ia区:颏下淋巴组 Ib区:颌下淋巴组 II区 上颈淋巴组 III区 中颈淋巴组 IV区 IVa区:下颈淋巴组 IVb区:锁骨上内侧组 V区 颈后三角淋巴组 Va区:上颈后三角淋巴结 Vb区:下颈后三角淋巴结 Vc区:锁骨上外侧组 VI区 颈前淋巴组 VIa区:颈前淋巴结 VIb区:喉前、气管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VII区 椎前淋巴组 VIIa区:咽后淋巴结 VIIb区:茎突后淋巴结 VIII区 腮腺淋巴组 IX区 面颊淋巴组 X区 颅底后组 Xa区:耳后、耳下淋巴结 Xb区:枕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

二 腹 肌 前 腹 、 后 腹
肩 胛 舌 骨 肌 上 腹 、 下 腹
(2 ) Ⅰ Ⅵ
舌骨大体解剖及超声表现
小角 大角

三、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
Ⅰ区:颏下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区:颏下淋巴结,位于两侧二腹肌前腹内侧缘
之间,前界:颏联合,后界:舌骨体
ⅠB区:颌下淋巴结,位于ⅠA区后外侧,颌下腺 后缘之前,前界:下颌骨,后界:舌骨大角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
一、颈部淋巴结分区依据及意义

颈部淋巴结分区依据:根据2002年美国癌症联 合委员会(AJCC)颈部淋巴结分区方法,共分 为Ⅰ区--Ⅶ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意义:规范检查、便于科室内 部资料管理及学术交流、满足耳鼻喉头颈外科
淋巴结清扫手术准确定位的需要
二、主要解剖标志

Ⅵ区:颈前区淋巴结,位于舌骨体下缘至胸骨上
界水平间,两侧颈总动脉之间的内脏旁淋巴
结群
Ⅶ区:即上纵隔淋巴结,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 界为胸骨上端水平,下界为主动脉弓水平
颈部淋巴结分区的临床意义
1:胸锁乳突肌 2:胸骨舌骨肌
3:肩胛舌骨肌
(上腹) 4:胸骨甲状肌 5:颈内静脉 6:颈总动脉
7:甲状腺上半部
环状软骨略下水平肩胛舌骨肌越过 颈内静脉前方Ⅲ、Ⅳ区分界
⒈ ⒉
1.胸锁乳突肌
2.颈内静脉
Ⅴ区: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分为上方的ⅤA区(颈
后三角)和下方的ⅤB区(锁骨上区) ⅤA区:颅底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 ⅤB区: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上缘水平,位于胸锁乳 突肌后缘后方,斜方肌前缘之前

二腹肌(前、后腹)、舌骨、颌下腺 环状软骨、锁骨、胸骨上端 胸锁乳突肌:Ⅱ、Ⅲ、Ⅳ区识别的关键 颈前肌群: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上、 下腹)、胸骨甲状肌 斜方肌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主动脉弓

颈部淋巴结分区经典图示版

颈部淋巴结分区经典图示版

VI区
外界:胸锁 乳突肌前外 缘、皮肤和 甲状腺内缘
前界:颈阔 肌和皮肤
后界:气管 和食管分界 处
咽后淋巴结
上 界: 颅底 下 界: 舌骨体上缘 前 界: 腭帆提肌 后 界: 头长肌和颈长肌 内侧界: 体中线 外侧界: 颈内动脉内缘
咽 后 淋 巴 结
外侧界: 颈内动脉 内缘
前界:腭帆提肌
后界: 头长肌
III区
外侧界: 胸锁乳突 肌内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 鞘内缘和 棘旁肌
前界:胸 锁乳突肌 前内缘
后界:胸 锁乳突肌 后缘
IV区
上 界: 环状软骨下缘 下 界: 胸锁关节上2cm 前 界: 胸锁乳突肌前内缘 后 界: 胸锁乳突肌后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鞘内缘和棘旁肌(斜角肌) 外侧界: 胸锁乳突肌内缘
颈部淋巴结的分区
淋巴结分区
I~VI区 咽后淋巴结区
I区
IA区 上 界: 颏舌骨肌或下颌骨下缘切线水平 下 界: 舌骨体切线水平 前 界: 颏联合或颈阔肌 后 界: 舌骨体 内侧界: 与对侧IA区相连 外侧界: 二腹肌前腹内缘
IB区 上 界: 下颌舌骨肌和下颌下腺上缘 下 界: 舌骨体中平面 前 界: 下颌骨前缘 后 界: 下颌下腺后缘 内侧界: 二腹肌前腹外侧缘 外侧界: 下颌骨下缘或内缘
上纵隔淋巴结
上 界: 胸骨上窝 下 界: 主动脉弓水平 两侧界: 颈总动脉
采用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前为IIA区,后为IIB区。
II区
外侧界: 胸锁乳突 肌内缘
后界:胸 锁乳突肌 后缘
前界:颌 下腺后缘、 颈部血管 鞘前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 鞘内缘和 肩胛提肌
III区
上 界: 舌骨体下缘 下 界: 环状软骨下缘 前 界: 胸锁乳突肌前内缘 后 界: 胸锁乳突肌后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鞘内缘和棘旁肌(斜角肌) 外侧界: 胸锁乳突肌内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1 超声报告
11.12 CT报告
11.16 病理报告
THANK YOU
超声颈部淋巴结分区
东莞东华医院超声科·丁苇
Ⅰ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下界:舌骨体 后界:颌下腺后缘 备注:以二腹肌前腹为界
分Ⅰ A 及 Ⅰ B 区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
上界:颅底 下界:舌骨体下缘 前界:茎突舌骨肌 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备注: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分为
ⅡA及ⅡB区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
上界:舌骨体下缘 下界: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的交
叉处(环状软骨水平) 前界:胸锁乳突肌前内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
上界:自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的 交叉处(环状软骨水平)
下界:锁骨上缘 前界:胸锁乳突肌前内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I
II
III
IV
VI
头颈部恶性肿瘤常见转移区域
原发部位
常见转移区域
口腔
Ⅰ、Ⅱ、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咽、喉部
Ⅱ、Ⅲ、Ⅳ
腮腺
耳前淋巴结、腮腺内及周边淋巴结Ⅱ、Ⅲ
颌下腺、舌下腺
Ⅰ、Ⅱ、Ⅲ
甲状腺
Ⅵ、Ⅳ、Ⅶ、Ⅲ、Ⅱ
患者:叶X X 性别:男 年龄:62岁 病史:因头痛、头晕收住我院神经内科,
体查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遂行颈部彩超检查。
Ⅴ区(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
下界:锁骨上缘 前界:胸锁乳突肌后缘 后界:斜方肌前缘。 备注: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的交
叉处(环状软骨水平)分为Ⅴ A及 Ⅴ B区。
Ⅵ区
上界:为舌骨下缘 下界:为胸骨上缘 两侧界: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
Ⅶ区
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有助于超声分区的解剖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