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营养素
七大营养素

作用: (1).辅助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新陈代谢。 (2).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称为精神维生素。B1、B6、B12在神经 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叶酸降低婴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3).维护造血机能:B6是血红素合成辅酶,B12促进红细胞合成,叶酸 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4).维护健康的皮肤:B2缺乏出现舌炎、皮炎,烟酸缺乏出现癞皮病。
(1).消化不良、有口臭。 (2).生活紧张、压力大。 (3).孕妇和乳母。 (4).吸烟、饮酒、吃垃圾食品者。 (5).病人。
食物来源: 1、深绿色蔬菜、小麦胚芽、全谷类食物、蛋黄、肝脏; 2、人体自 身产生(体内有益菌)。
五、矿物质 1.概述: 矿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膳食摄入, 用量少但生理作用很大,缺乏就会有相应的症状。 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每日需要在100mg以上,包括钙、镁、钾、钠、氯、硫等。 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硒等。
[锌] 人体内含锌总量为2-2.5克,分布于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中。 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2).促进性器官和功能的正常发育。 (3).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减少毒素吸收,增加记忆。 (4).参与构成味觉细胞。
缺乏症状: (1).生长迟缓,性发育障碍。 (2).记忆力下降。 (3).味觉迟钝,食欲不好,偏食挑食。
三、糖类 (五谷杂粮)
1、作用 (1)提供能量。主要是提供能量,并可以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能量,储存 的能量一般在1200千卡左右,即一天的基本能量。人体的60-70% 能量靠糖类提供。 (2)构成人体组织。如糖蛋白、核糖、糖脂等。 (3)保护肝脏解毒。肝糖充足时,肝脏对乙醇、砷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2.概述: 糖类即碳水化合物。(五谷杂粮) 糖类分单糖、双糖、多糖。 (1) 单糖是糖类的基本单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常见的食物中 有葡萄糖、果。 (2) 双糖是两个单糖组成,常见的有蔗糖、麦芽糖、乳糖。双糖基本上 能被人体全部吸收和利用。 (3)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主要指食物中的淀粉、膳食 纤维。 多糖需要经过淀粉酶分解之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多糖中的纤维素因 人体内没有纤维酶而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七大营养素

七大营养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
七种营养素在人体可以发挥三方面的生理作用:其一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其二是作为人体“建筑”材料。
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有蛋白质:其三是作为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这些营养素分布于各种食物之中,如果注意均衡膳食,就可以得到。
不过这对于现代快节奏生活而人来说时间不允许,很难做到。
七大营养素包括:1.蛋白质 2.脂类 3.碳水化合物 4.维生素 5.矿物质 6.水7.粗纤维(食物纤维)一、蛋白质概念: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与生命、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功能:1.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2.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并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3.提供能量。
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
二、脂类概念: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脂肪是脂肪酸及甘油的化合物。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动物油和植物油。
类脂主要有磷脂、糖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
脂肪的功能:1.氧化提供能量2.某些荷尔蒙(激素)的合成前体3.促进脂溶性营养素的吸收类脂的功能:1.类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细胞膜结构的基本原料2.用于激素的合成脂类又分为饱和不脂肪与不饱和脂肪,饱和不脂肪指在温度接近0℃容易固化的,如猪油中含量较多;不饱和脂肪不容易固化的三、碳水化合物概念: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此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中氢和氧的比恰好是2:1,看起来像是碳和水的化合,故称碳水化合物。
功能:1.供能量;。
人体所需能量的70%左右由碳水化合物氧化分解供应2.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成分3.与蛋白、脂类等形成活性成分四、维生素概念:维生素(vitamin)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七大营养素

1.眼睛疲劳,夜间视力不良、畏光、 刺痛、头疼、灼热、发痒、发炎、 眼屎增加、角膜溃疡
2.皮下组织细胞死亡、脱落、阻塞毛孔、 油脂无法到达皮肤表面,皮肤变成又 干又粗,毛孔扩大形成黑头粉刺,一 旦受到感染,就会长出青春痘、小脓 疱疮和疔疹
3.头发变为干燥,失去光泽,头 皮增多、指甲断裂 4.喉咙、鼻腔、中耳、肺部肾脏 及膀胱等粘膜组织产生异常肿 大和发炎
Omega3脂肪酸的功能
• Omega3脂肪酸在预防动脉硬化、减 慢动脉硬化产生的后果、避免脑卒中、 保护全身血管的正常功能等方面,都 是作用突出的 • 适当增加生活中Omega3脂肪酸的摄 入,对于人体循环、生理素质、生活 质量等方面会有非常大的益处
深海鲑魚油
• 成份:EPA
DHA 維生素E 180毫克 120 毫克 20毫克
1.水溶性:C、B族(B1、 B2、B6、B12、PP、叶 酸、泛酸、烟酸、生物素 等 2.脂溶性:A、D、E、K
1. 天然界含B最多的四种食物来源 a. 肝脏 b. 酵母粉 c. 小麦胚芽 d. 米糠(糙米) 2. 有益肠菌的合成
•柑橘类、苦瓜、番石 榴、青椒、番茄、空 心菜、草莓、木瓜、 柿子、、
1.形成胶原蛋白,强化软骨、韧 带、血管壁、牙床 2.形成骨胶原,强化牙齿和骨骼 3.预防牙周病和蛀牙 4.协助伤口愈合 5.协助断骨愈合
6.预防白内障、眼部感染或发炎 7.↓皱纹和↑皮肤弹性 8.解毒作用 9.协助抗体摧毁细菌和病毒 10.预防和治疗化学物质中毒, 如:铅、钾、苯
11.预防过敏 12.↓药物给身体造成的伤害 13.防止疲劳(解除脂肪燃烧不 完全产生酮体的毒性) 14.大量维C对治疗烫伤特别有效
9.防止灼伤造成的疼痛和疤痕 10.治疗因缺氧造成的心绞痛和头痛 11.防止伤口愈合时发痒和紧绷 12.防止血管的细胞破裂造成的血栓 13.防止和治疗静脉曲张、静脉炎
细胞需要的七大营养素

细胞需要的七大营养素细胞需要的七大营养素涵盖了细胞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光合色素,以下将进行详细介绍。
1. 蛋白质蛋白质是所有细胞所必需的营养素,是细胞内部机制的组成成分。
它在许多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储存、传递信息、解码基因,还负责调节代谢活动等。
蛋白质被合成为氨基酸,经过折叠和修饰后形成蛋白质。
在日常饮食中,肉类、鱼类、豆类和鸡蛋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细胞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由碳、氧、氢三种元素构成。
它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等。
细胞通过代谢碳水化合物来产生能量,从而推动生命活动,提高免疫功能和维持生理平衡。
常见的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水果、蔬菜、面包、米饭和面条等。
3. 脂肪脂肪是细胞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也是能量来源之一。
它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是细胞膜结构和保护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
它还负责激素生产、热调节和细胞信息传递等功能。
脂肪存在于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也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坚果、种子和植物油。
4.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种。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和C,能够帮助人体代谢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维护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能够保护细胞膜和维持骨骼健康等功能。
维生素存在于许多蔬菜、水果、肉类和贝类中,也可通过保健品来补充。
5.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包括钙、镁、铁、锌、钾、磷等。
矿物质是维持正常细胞功能的关键成分,能够帮助人体维持骨骼和健康,参与代谢物质和调节水平衡等。
矿物质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如肉类、海鲜、蔬菜和水果等,但不同食物所含的矿物质种类和含量不同。
6. 水水是所有生命的基础,纯净的水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健康非常重要。
水能够溶解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从而使细胞能够有效地代谢,清洁和排出废物。
人体七大营养素

人体七大营养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有外界摄取的约有40余种,可分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水。
1、蛋白质——赖以生存的基础营养素(约占人体的17%)人体的细胞组织、内分泌素、酶等,都由蛋白质组成,是调节物质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都是不可缺少的。
蛋白质在调节水盐代谢和维持人体酸碱平衡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蛋白质起到运送营养素的作用,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和运转。
根据蛋白质的营养效能把蛋白质分为三类:(1)完全蛋白质:指动物蛋白(酸性)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其成分与人体蛋白质相似,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需要,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一般动物性食品中多含这种蛋白质。
含完全蛋白质的食物有乳品、禽蛋、大豆等。
(2)半完全蛋白质:能维持成人的健康,但缺少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某种氨基酸,如小麦和谷类的般蛋白(缺少赖氨酸)。
(3)不完全蛋白质:指植物蛋白(碱性)缺少必需的氨基酸,如玉米胶蛋白、肉皮和蹄筋中的蛋白。
在众多的植物性蛋白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豆类蛋白质(大豆蛋白)而且豆类食物不含胆固醇,这是动物性食物所不具备的的特点。
大豆分离蛋白的特点,不含胆固醇.不含乳糖,几乎不含脂肪。
2、脂肪---贮存能量的重要营养素(约占人体的14%)脂肪是由碳、氢、氧组成,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质。
脂类的生理功用是:(1)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神经细胞、脑、心、肝、肾组织的组成资料。
其中磷脂能增进体内胆固醇运转,对降低血内胆固醇有良好的感化。
(2)脂肪是储存能量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又可增进食品的感官性状,引发食欲,产生饱腹感。
(3)增进四种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4)供给不饱和脂肪酸。
如多吃脂肪会引发消化不良,抑制胃液的分泌。
长期过量,可引发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胆石症等。
脂肪的作用是储存和供给能量的主要营养素。
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

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有外界摄取的约有40余种,精细分后,可概括七大营养素:(1) 虽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在体内不断的合成与分解,是构成、更新、修补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它参与物质代诉及生理功能的调控,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给能量,肉、蛋、奶、鱼、豆是提供蛋白质的主要营养素。
(2)脂肪脂肪是能量的来源之一,它协助脂溶性维生素(A、D E、K和胡萝卜素)的吸收,保护和固定内脏,防止热量消失保持体温。
油脂是提供脂肪的主要营养素。
(3)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物质,需要量随少,但由于体内不能看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去维生系水溶性维生素B 族、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A、D、K等)两类。
它们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蔬菜、水果是提供维生素的主要营养素。
(4)糖类(碳水化合物)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供给。
它也是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五谷类是提供糖类的主要营养素。
(5)矿物质矿物质是骨骼、牙步和其他组织的重要成分,能活化荷尔蒙及维持主要碑素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机能调节作用。
蔬菜、水果是提供矿物质的主要营养素。
(6)水水是人体内体液的主要成分,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约占体重的60%,具有调节体温、运输物质、促进体内化学反应和润滑的作用。
水的来源主要由我们每天所引用的水,以维持体内所需。
(7)纤维素属于碳水化合物类。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
摄入后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形成废渣。
随大便排出体外。
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吸附多余脂肪、胆固醇等排出体外;有效预防成人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中医文化四大国粹1.艾灸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
艾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精华,灸疗是中医五大疗法之一,艾灸疗法有几千年历史,比针和药还早,是最古老的中医疗法,艾法为历代医家和科学家最重要的治疗和产生方法。
七大营养素介绍

七大营养素介绍
七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水、膳食纤维。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细胞、组织重要的成分,能够促进体内受损细胞修复和更新,为人体补充能量。
2、维生素
维生素能够参与人体的生化反应,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如果人体过度缺乏维生素,可能会引起新陈代谢异常。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能够为人体提供和储存热能,并且具有调节细胞活动的能力。
4、脂肪
脂肪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智力、视觉发育,维持皮肤健康。
5、矿物质
矿物质是维持人体组织以及正常生理功能的元素,能够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兴奋以及细胞膜的通透性。
6、水
水是人体维持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对于成年人来讲体内有70%左右都是水,能够起到溶解、运输、传递热量的作用。
7、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消化,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并可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七大营养素的认识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是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1.碳水化合物:是身体得到能量的主要来源,也为大脑提供必需的能量。
2.脂肪:为身体提供能量和保护器官,还有助于吸收某些维生素。
3.蛋白质:是身体构建和修复组织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可作为能量来源。
4.维生素:如维生素A、C和E等,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促进健康成长和维持皮肤健康。
5.矿物质:如钙、镁和铁等,对于骨骼健康、神经和心血管功能、以及红血球形成至关重要。
6.水:维持身体水平衡,有助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并能帮助维持正常体温。
7.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和排便,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减少患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蛋白质的功能 1.是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2调节生理功能 3.供给能量
五、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蛋白—鱼、肉、禽、蛋、奶→完全蛋白, 脂肪。 植物性蛋白—蔬菜,谷物→不完全蛋白
四、缺乏的症状: 身体瘦弱、发育不良、智力迟缓。 创伤、骨折不易愈合。 容易衰老,失去弹性﹑头发变色脱发、暗疮。 贫血,容易疲劳,身体乏力。 抵抗力下降﹐经常感冒、呼吸道疾病。
血清运铁蛋白(正常值为2.2~4.0g/L)
注意蛋白质互补 大力提倡我国各类人群增加牛奶和大豆及其制品的消费。
脂肪
脂类
脂肪是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它可输送脂溶性维生素(A、D、E、 K),同时脂肪组织又是一种保护器
官并避免身体受寒的保护层。
脂类的组成和分类
1.脂类组成
脂类(lipids)主要有:
3.造成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可加速骨骼中钙质的丢失,易产生骨质疏 松
八、蛋白质的供给量
成人每天摄入约30g蛋白质就可满足零氮平衡,按0.8g/(kg· d)摄入蛋 白质为宜,我国推荐摄入量为1.16g/ (kg· d)。 成人摄入占膳食总能量的10%~12%,儿童青少年为12%~14%。 反映蛋白质营养水平的指标 血清白蛋白(正常值为35~50g/L),
第一个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间。
CH3-(CH2)n-CH2-COOH
甲基端 羧基端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是指人
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 酸。n-6系列中的亚油酸和n-3系列中的α -亚麻酸是人体 必需的两种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功能 ● 是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 ●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 必需脂肪酸缺乏 ●与精子形成有关 ●有利于组织修复
2、调节体温(1克水汽化要吸580卡热量),通过排汗,排尿,呼吸避免 体温过高。 3、很好的溶剂,水是体内最重要的运输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的载体 。 4、润滑作用:泪液、唾液、关节液、胸腔、腹腔的浆液、起着润滑组织 之间摩擦的作用。
二、如何鉴别水质的优劣 1、不能有重金属(离子状态存在)如铅,一般重金属无法过滤掉。
按其饱和程度分类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按其空间结构不同分类
顺式脂肪酸(cis-fatty acid) 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
碳水化合物分类
双糖:两个分子单糖缩合而成的糖。
蔗糖(sucrose) 乳糖(1actose) 麦芽糖(maltose) 海藻糖(trehalose)
寡糖:是指由3~10个单糖构成的一类小分子多糖。
棉子糖(raffinose) 水苏糖(stachyose)
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组成的大分子糖。
糖原(glycogen)
三、水质的比较
1矿泉水:冬天 PPM:550(平均) 夏天 PPM:330(平均) 2 自来水:PPM:200 纯净水:PPM:0——10 PPM:衡量 水中有益矿物质指杆 3所以,纯净水是刮骨水,本身缺矿物质,进入人体后形成尿液还会带走 体内的矿物质。以上4种营养素可统称为人体的宏量元素,即人体每 天需要量特别大的营养素,而蛋白质、脂肪、糖类又被称为能量营养 素,即它们主要与人体的能量代谢有关。
也会使体內多余的水份无法排出﹐造成水肿。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内分泌激素、神经介质无法制造。
鱼
肉
豆
优质蛋白质
蛋 动物食品选择:四条腿
奶
两条腿
没有腿
六、蛋白质的需要量?
据中国营养学会1998年公布: 儿童: 6岁 男:55克 12岁 男:75克 成人: 18岁 男:85克 45岁 男:80克 孕妇:需加量 怀孕4-6月 怀孕7-9月 授乳期:
脂肪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可由体内合成;
不饱和脂肪酸
• 人体不可缺少,不能自 身合成; • 缺乏可造成湿疹或燥皮 病; • 充足可防治心脏和脑血 管病变,抗血管硬化, 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 高血压、冠心病; • 平衡饱和脂肪酸。
过剩易导致癌症、 心脑血管疾病、高 血压、老年性痴呆、 内分泌紊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食物中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缺乏或过量 ,可造成体内氨基酸的不平衡,使其他氨基酸不能补利用,造成蛋白 营养价值降低。如植物性蛋白质因相对缺少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 和色氨酸,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限制氨基酸(1imiting amino acid):是指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 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 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 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 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 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 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主要存在于动物 类脂肪中如:牛油、 羊油、猪油、各种 肉类、蛋类中。
单不饱和脂肪酸(易摄取) 多不饱和脂肪酸
-3多不饱和脂肪酸(亚 麻酸、EPA、DHA;后两者 多存在于深海鱼类的脂肪 中,人体不能全部自行合 成。) -6多不饱和脂肪酸(亚 油酸、花生四烯酸)
奥米加3脂肪酸的食物来源
• 陆地上的动植物体内几乎不含EPA和DHA, • 淡水鱼类中也只有极少数体内含有微量的奥米 加3脂肪酸; • 海洋鱼类及甲壳类海产动物含有; • 尤其是生活在深冷海域中的海洋鱼类体内.含 有较丰富的奥米加3脂肪酸; • 鲑鱼是其中奥米加3脂肪酸含量比较高的鱼类 。
2、不能存有机物的污染,如:农药。
3、不能有滤过性细菌病毒,无形的东西很可怕。 4、不能有杂质;如:漂白粉,臭氧。尤其漂白粉过高,氯会在体内形成 氯化生,对人体有害。 5、有氧气和有益的矿物质:如果水煮过后有水垢,证明水中有碳酸钙, 碳酸镁,有益的矿物质,说明该水质较好煮沸腾后的水失去氧气,变 成死水。所以最好的水不是符合这5条的天然矿泉水。
EPA血管清道夫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预防 动脉硬化。 减缓血液凝结速度,稀释血液,预防 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病。
营养学上最具价值的脂肪酸有两类
n-3(或ω -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从甲基端数, 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间的各种不饱 和脂肪酸;
n-6(或ω -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数,
氨基酸分类
A.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 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 氨酸。 B.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半胱氨酸和酪氨酸 如果膳食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的需要量可分别减少30%和 50%。 C.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并非体内不需要,只是可在体内合成,食物中缺少 也无妨。蛋氨酸和苯丙氨酸
七大营养素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水
亦是维护生命所需的,约占
水 体重的百分之五十五至六十五,
所以,每天至少要喝八大杯的水 以供身体所需。
水
水占人体的68%(体积),传统意义上认为没有味道,透明,清澈 就是好品质的水,但是很多无形的东西我我们是看不到的。需要重新 认识水。 一、 水的功能
1、一切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的介质,缺乏则生命停止。
醣类(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和醣类可供给能量,但醣类 比较经济有效的来源。每日摄取量应
占总热量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五。
一、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又叫醣植物。叶绿素借助光合作用 ,利用空气中碳和氧以及土壤中的成分 合成,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大家族分为: 单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醣,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醣,淀粉、糖原、纤维素
二、蛋白质分类
营养学上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将食物蛋白质分为三类 。各种必需氨基的构成比例氨基酸模式。 A、完全蛋白质:奶、蛋、鱼、肉中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 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 育。 B、半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含氨基酸种类齐全,但其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 要求,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小麦、谷类的蛋白质 中赖氨基酸含量多半较少。(小麦中麦胶蛋白便是半完全蛋白,含赖氨酸少 ),食物中所含与人体所需相比有差距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氨基酸叫做食物的 限制氨基酸。如: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少,所以它们的限制氨基酸是 赖酸。 C、不完全蛋白:这类蛋白质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单纯靠它们 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例如:肉皮中的胶原蛋白便是不完 全蛋白。
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出现皮疹等)以及 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方面的多种疾病。此外对心血
管疾病、炎症、肿瘤等多方面也有影响。
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使体内有害的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增加,产生多种 慢性危害。
脂肪的作用
1、供给能量 2、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E、D、K的吸收 4、增加饱腹感 5、提高膳食感官性状
脂类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膳食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以及植物的种子。 亚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
亚麻酸存在于豆油、紫苏籽油中
EPA、DHA主要存在于鱼贝类食物中 磷脂较多的食物为蛋黄、肝脏、大豆、麦胚和花生等。 胆固醇丰富的食物是动物脑、肝、肾等内脏和蛋类,肉类和 奶类。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30%的总能 量摄入范围之内。 一般认为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不少于总能量的3%。建议n3与n-6脂肪酸摄入比为1:4~6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