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篇剖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篇分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篇案例类型:学科渗透案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篇(初中思品课案例)教学背景(一)理论背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而“文明”对于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都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中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
目前,中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
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长头发;没有正确的走姿、坐姿和站相,穿拖鞋、背心进出教室等公共场所;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里挽肩搂腰;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等……二、教学思考(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加强对学生灌输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增加思品课授课的生动性和新颖性,也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广泛,一个课时把所有内容讲完学生无法真正领会其精神,会显得空洞、枯燥,失去教育意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剖析材料

核心价值观教育剖析材料陈建奎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在近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和“八看”“一算账”“一揭批”“四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相关材料及文件精神,并认真做了学习笔记,撰写了心得体会,认识到了新旧西藏的巨大变化,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感受到了咱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也体会到了只有真正维护了民族的团结才能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和祖国的统一,对自己肩上的职责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下面就结合此次学习对个人思想和认识进行深刻的剖析。
一、对西藏在和平解放后的巨大变化认识不深在参加工作之前,对西藏没有较深的认识,只知道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是祖国的边疆,经济落后,需要更多的内地有志青年为祖国作贡献,于是在大学毕业时响应号召就到西藏来了。
到西藏后因为分在拉萨,觉得拉萨虽然与内地是有些差距,可还是比较能接受。
对西藏过去的状况虽然也从书上看到过,也听一些人讲过,可从没有认认真真去思考过,所有这些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经过这次学习,我找到了自己的认识差距,也觉得自己应该脚踏实地的好好从源头上去认识一下西藏的发展变化,这样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经历和阅历,对自己教学也有较大的帮助。
如在课堂上以前给学生讲到西藏在和平解放后发生了变化,只会说你们的爷爷奶奶一定给你们讲过去西藏是怎样的落后,如何的穷,现在你们是如何的幸福,没想过从“衣、食、住、行、文、教、医、位”等具体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八方面去思考或者提示学生去思考这些具体的变化让他们明白新西藏的伟大成就,现在通过学习自己明白了,也让学生明白了,所以这是我认识上的一大提高,同时也是过去的一大不足。
二、对党在西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曾是模糊的可以说,过去唱了很多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我除了讲述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新中国,经过民主改革,改革开放让中国逐步富强起来,还真说不出多少党的恩情。
尤其是对西藏历史了解甚少,在教学中也很少敢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自己知道的少,怕讲错。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篇案例类型:学科渗透案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篇(初中思品课案例)教学背景(一)理论背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而“文明”对于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都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中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
目前,中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
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长头发;没有正确的走姿、坐姿和站相,穿拖鞋、背心进出教室等公共场所;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里挽肩搂腰;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等……二、教学思考(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加强对学生灌输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增加思品课授课的生动性和新颖性,也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广泛,一个课时把所有内容讲完学生无法真正领会其精神,会显得空洞、枯燥,失去教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文明, 一指犹言文化, 如: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 与“野蛮〞相对;三指光明, 有文采;四指年号。
在这里我们从国家层面来理解文明之义。
文明就是指国家发展的状态, 即国家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也是唯物史观对文明的根本定义。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 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24个字〞, 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施行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文化软实力显著强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然提升。
〞可见, 文明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育和践行“文明〞价值观, 就要深入理解文明的内涵, 将其内化为国人的核心价值理念。
文明是物质与文化的增长, 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制度建设, 最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常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都包涵于国家发展的状态之中。
文明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 文明是国家发展的成果。
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明不是物质与文化产品的简单相加, 而是它带给国民的生活状态。
文明是国家发展的灵魂, 是国民的精神家园, 是推动国家发展稳定的精神力量。
文明能够让国民产生深入的认同感, 形成强大的国家凝集力。
能够让国民产生深入的责任感, 成为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能够让国民孕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塑造和谐的社会关系, 有效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文明(精选5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文明(精选5篇)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文明《文明小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队活动课教案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孩子。
2.情感目标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3.体验目标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课时:2课时三、活动准备队旗儿歌《小小公民》音频歌曲《国家》、《光辉岁月》,视频《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和仁川亚运会视频四、活动流程(一)队仪式预备部分:报数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中队长回原位,宣布队会开始 1.出旗。
2.唱队歌。
3.中队长或者辅导员说明活动目的、意义,并宣布活动开始。
5.活动结束后,辅导员讲话。
6.呼号。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二)活动过程1、齐唱儿歌《小小公民》。
小小学生讲公德,爱家爱党爱祖国。
尊敬老师有礼貌,团结合作争第一。
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人都要多关心。
花草树木有感情,请你别伤它的心。
随地吐痰不文明,果皮纸屑不乱扔。
过马路走人行道,这条千万别忘掉。
红灯亮时请等候,绿灯闪烁方才行。
我们都要讲公德,人人才会夸你棒!夸你棒!2、文明用语我知道。
您好、早上好、下午好、请多指教……(见面语)谢谢、劳驾了、很感谢、麻烦您……(感谢语)对不起、请原谅、别客气、不用谢……(道歉语)再见、欢迎再来、祝你一路顺风……(告别语)3、文明用语我会说。
(1)、当你向同学借笔用时,你会怎么说呢?(2)、早上起床时,你发高烧上不了学了,需要给老师打电话请假,你会怎么说呢?(3)、王老师请你到办公室里去取红笔,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4)、你要到新华书店买书,可是书店太大了!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买到自己喜欢的书呢?(5)、下课时,你不小心碰到了同桌的文具盒,你会怎么说?4、文明行为我做到。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篇: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阳高县委党校--李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社会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在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体现的是文化自觉与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
中华文明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创设了普遍认同的社会伦理和价值观念,形成了特点鲜明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吸收合理成分,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新和发展,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茁壮地孕育发展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根本性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精神特征,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
当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以及道德失范现象已经渗入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
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1 凝聚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是基础,领导是关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重要保证。
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党员道德品行。
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员思想道德领域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发展方向,是共产党员的党魂之本和行动指南。
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党员的道德品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领域的主导地位,坚决批判各类反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行,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与自我剖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与自我剖析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本科1班孙法超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此,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的思考再一次牵动着大家那颗爱国心。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
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慨括为“三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和谐、文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建小康、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光荣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是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已经写入党章和宪法,反映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愿景,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既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目标,又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追求和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着眼于确立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的底线伦理,是作为价值主体的每个公民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
核心价值观活动剖析材料

核心价值观活动剖析材料核心价值观活动剖析材料根据XX县委政法委通知精神,结合我局的实际,现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剖析如下:一、领导重视,为活动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局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采取系列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1)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
建立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由局班子成员负责联系分管的局机关各部门和几个司法所,对联系点做到包思想发动、包学习教育、包学习效果。
(2)局班子成员把开展教育实践联系点活动与促进局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作为联系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协调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处理,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和执法执业水平的提高。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
我局利用宣传栏、简报、短信、局网站平台等,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局机关各部门、各司法所也先后组织召开了不同层面的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激发了全局上下参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题活动的全面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由于领导重视,精心组织,确保了教育活动顺利推进。
(3)召开会议,研究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3月28日,我局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认真传达市局和县委政法委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了我县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工作。
(4)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为有效开展教育活动,我局成立了由局长陈锡坤任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5)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
经过研究、讨论,我局制定并下发了《博罗县司法局关于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等。
(6)召开动员会,层层动员部署。
4月10日,我局召开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提出要求,局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二、围绕主题,丰富载体,扎实开展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