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1中位数与众数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3.2中位数众数(1)学案

捐款人数金额(元)15 20 613208320305010010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3.2中位数众数(1)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2、体验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学习难点: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习过程 【预习指导】1.如何理解“中位数”的定义及意义?2.如何理解“众数”的定义及意义?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效果检测】1. 数据1、5、6、5、6、5、6、6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2. 已知一组数据2,1,x ,7,3,5,3,2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 .2B .2.5C .3D .53.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今年的5.19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扬州市某中学八年级三班50名学生自发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班长将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了统计图.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捐款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20、20 B .3020 C .30、30 D .20、30【布置任务】师生互动探究问题1.利用中位数定义计算中位数(1)有一位同学平时的七次测验成绩分别是:83,75,88,69,92,84,9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2) 一个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14,19,x,23,27,28,31,其中位数是22,则x ().A.21B.22C.20D. 23点拨:中位数要先排序,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个时,中位数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奇数个时,中位数为最中间那个数.问题2.利用众数定义计算众数(3)在某校举行的“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比赛中,九位评委给其中一个表演节目现场打出的分数如下:9.3,8.9,9.3,9.1,8.9,8.8,9.3,9.5,9.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 数学老师布置10道填空题,测验后得到如下统计表:答对题数7 8 9 10人数 4 20 18 8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全班同学答对的题数所组成的样本的众数是_________点拨:众数是次数出现最多的数,注意众数可以是不止一个,也可以没有众数,写众数时要注意不要写上次数或人数【小组交流】学生展示1.求中位数的关键是什么?点拨:(1)排序;(2)确定数据的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3)奇数时取最中间的数,偶数时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2.求众数的关键是什么?点拨: (1)次数出现最多数据;(2)众数可以不止一个;(3)众数不是出现的最多的次数;【课堂训练】拓展延伸问题2.三数的综合应用某校三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x,8,已知这组数据只有一个众数且众数等于中位数,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拓展:1.某校初一年级有六个班,一次测试后,分别求得各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它们不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一定在这六个平均成绩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B.将六个平均成绩之和除以6,就得到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C.这六个平均成绩的中位数就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D.这六个平均成绩的众数不可能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2.已知三个不相等的正整数的平均数、中位数都是3,则这三个数分别为.【课堂小结】【课堂反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1.在一节综合实践课上,五名同学手工作品的数量(单位:件)分别是:3,8,5,3,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件.2.已知一组数据1,a,3,6,7,它的平均数是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为了解初三学生的视力情况,某校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结果如下:视力 4.6以下4.6 4.7 4.8 4.95.0 5.0以上 人数(人)61551034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4. 一组数据由五个正整数组成,中位数是3,且唯一众数是7,则这五个正 整数的平均数是( ) A .4 B .5C .6D .85.已知5个正数12345a a a a a ,,,,的平均数是a ,且12345a a a a a >>>>,则数据123450a a a a a ,,,,,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是( )A .3a a ,B .342a a a +, C .23562a a a +,D .34562a a a +,。
数学知识点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2《中位数与众数》word教案2-总结

数学实验室
将一根绳子拉直.
(1)每位同学目测、估计这根绳子的长度;
(2)将全班同学的估计值绘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计算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参照“(2)”中计算的结果,每人重新估计这根绳子的长度;
(4)测出这根绳子的实际长度,与你的估计值相比较.
巩固练习
1.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各抽取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进 行跟踪调查,结果如下(单位:年):
观察表格中数据,获取有用的信息.
引导学生分别分析总经理、工会主席、普通职工的关注的重
点.
分别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分析极端值对一组数据的影响,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
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概念
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三个特征数:平均数、中 位数、众数.
(平均数需要全组所有数据来计算,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需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众数需通过计数得到,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3.2中位数与众数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 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3.能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与现象做 出一定的评判.
教学重点:了解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差异.
教学难点:合适的选择统计量进行分析,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情境创设
某公司全体职工的月工资如下:
月工资
20000
12 000
8000
6000
3000
2000
1800
1500
1200
人数
1(总经理)
2(副总经理)
3.2中位数与众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2 中位数与众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
1.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数据序列求出其中位数和众数;•能够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2.1 中位数•概念: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列后,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间那个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计算方法:将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列后,求出中间的数据即可。
例:1,3,5,7,9的中位数是5;2,4,6,8的中位数是(4+6)/2=5。
2.2 众数•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计算方法:统计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可。
例:1,2,3,3,3,4,4,5的众数是3。
3. 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某部电影的票房数据,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中位数和众数。
3.2 中位数让学生自己设计几组数据并计算中位数,引导学生发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3.3 众数让学生自己设计几组数据并计算众数,引导学生发现众数的计算方法。
3.4 综合训练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如班级考试成绩、某公司员工工资等,综合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分析和求解。
3.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及时核对答案。
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数据并计算中位数和众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数据分析的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对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新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3-2 课时1中位数与众数 教案

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3.2 中位数与众数课时1 中位数与众数【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体会其生活的价值;2.能根据所给的信息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增强统计意识和数学应用的能力.会求一组数的中位数与众数.会求一组数的中位数与众数.多媒体课件问题1在“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某校九年级(1)班第3小组11名同学的捐款数如下(单位:元):1,1,2,2,3,4,1,5,8,10,80.计算可得,这个小组平均每名同学捐款约10.6元,你认为数据“10.6”能准确反映该组同学捐款数的实际情况吗?问题2第28届奥运会男子50m步枪3×40决赛中,甲、乙两位运动员10次射击的成绩如下(单位:环):1 2 3 4 5 6 7 8 9 10甲9.4 10.4 9.3 10.4 9.5 10.1 9.9 9.4 10.0 0乙9.4 10.1 10.4 8.4 8.7 9.9 9.9 8.8 7.8 10.1计算可得,甲运动员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8.84环)小于乙运动员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9.35环). 你认为数据“8.84”能准确反映甲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吗?(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活动一:上面问题中的两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都不能准确地加以描述,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描述这两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呢?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练一练:1.数据1,2,4,5,3的中位数是_________.2.数据1,3,4,5,2,6的中位数是_________.3.设计一组数据,使它的中位数是8.活动二:问题3小明在校内抽样调查了30名男同学的衬衫尺码,数据如下:领口大小/cm 37 38 39 40 41 42人数 3 6 14 5 1 1你认为学校商店应多进哪种尺码的男衬衫?说说你的理由.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练一练:1.数据1,2,4,5,2的众数是_________.2.数据2,1,1,2,5的中位数是_________.3.设计一组数据,使它的众数是8.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已知杭州市某天六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如图),则这六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是________℃.【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解答.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重新排列,求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可.【解】把这些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4.5,10.5,15.3,15.9,19.6,20.1,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3+15.9)÷2=15.6(℃),则这六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是15.6 ℃.1.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教材P106练习1,2题。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2《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2《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2《中位数与众数》是统计学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它能够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它能够反映数据的典型特征。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助于加深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数、方差等统计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掌握计算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正确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使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具体的例子,直观地展示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过程。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相关实际问题的素材。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数据:3,5,7,9,11,13,15,17,19,2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2.呈现(10分钟)讲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组数据,计算出其中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解释其意义。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说课稿《3-2中位数与众数(1)》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说课稿《3-2中位数与众数(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个知识点是中位数与众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均数、方差等统计量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统计学的一个基础知识点。
中位数与众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布情况,从而对数据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平均数、方差等统计量,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掌握求一组数据中位数与众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运用中位数与众数分析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及其求法。
2.难点:理解中位数与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据分析软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
2.讲解概念:讲解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
3.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中位数与众数分析一组给定的数据。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运用中位数与众数进行分析。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中位数与众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求法以及应用。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中位数与众数的核心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三个方面进行。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2《中位数与众数(1)》教案

教学难点
1、以表格形式出现的数据如何求中位数;
2、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
教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三角尺
集体智慧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
一、自主定向
请预习书上第104页-第105页并思考
1.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
2.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用吗?
二、合作交流
问题1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某校九年级(1)班第三小组11名同学的捐款数如下(单位:元):4,4,2,3,3,5, 7,6, 8,10, 80
可得计算,这个小组平均每名同学捐款12元。你认为数据“12”能反映该组同学捐款数的“集中趋势”吗?
问题2第28届奥运会男子50m步枪3×40决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10次射击的成绩如下(单位: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第九次
第十次
总环数
甲
9.4
10.1
10.4
8.4
8.7
9.9
9.9
8.8
7.8
10.1
93.5
乙
9.4
10.4
9.3
10.4
9.5
10.1
9.9
9.4
10.0
0
88.4
乙运动员由于第十次射击脱靶而失去了冠军。你认为乙运动员这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8.84环能反映他的实际水平吗?
问题3小明在校内抽样调查了30名男同学的衬衫尺码,数据如下(单位:cm):
领口大小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温度(℃)ຫໍສະໝຸດ -8-17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3.2 中位数与众数 教案 .doc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3.2中位数与众数(1)》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的信息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教学难点: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1:奥运会男子50m 步枪3×40决赛.甲、乙两位运动员10次射击的成绩如(2)你认为甲、乙两名运动员这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能反映他们的实际水平吗?说说你的理由分析:我们知道用平均数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计算出甲、乙两名远动员的平均成绩。
发现此时平均数就不能较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从而发现是由极端值引起的。
问题2: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
全班共29人, 其他同学的成绩为4个90分, 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一个4分。
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6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1)你认同婷婷的说法吗?(2)我们可以怎样评价婷婷的这次成绩呢?分析:你认为婷婷的成绩属于什么水平呢?实际上中等以上还是中等以下,我们可以关注中等成绩的分数。
你知道婷婷在班级的具体名次吗?实质上就需要对成绩进行排序。
二、探究新知问题3:在“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我校九年级(4)班第3小组11名同学的捐款数如下(单位:元):4,4,2,3,3,5,7,6,8,10,80(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能客观地反映全组同学捐款数的集中程度吗?(2)拓展:若再增加一个数据6,怎样确定中间位置的数呢?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捐款数集中在5元左右,那么5元在这组数据中位于怎样的位置呢?(3)1个2分,1个4分,1个78分,22个80分,4个90分,归纳:当一组数据有个别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大小差异很大,那么平均数就不能较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我们就需要用其他数据来表示。
中位数的定义试一试:求下列各组数据的中位数①18、19、20、21、21②3、5、2、9、8、4、7③2、2、6、3、8、6、2、6思考:若一组数据中有3个2,10个3,25个6,9个8,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自主归纳: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一般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①若数据为______个,______________②若数据为______个,______________(2)求鞋码的中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中位数与众数(1)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中位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2、能应用中位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初步感受中位数的特点及其与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习内容:
(一)导学预习:
平均数:。
给力小贴士:
1、若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求解中位数应先将所有数据。
(二)小组讨论:
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2、一组数据2
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三)展示提升:
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顺序是:55,57,61,62,98,处在最中间的数是。
如果是6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顺序是:55,57,61,62,75,98,处在最中间的数有和,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
归纳: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称为这组数据的数。
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售,生产的件数是:
15,17,14,10,15,19,17,16,14,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
解:将1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
最中间两个数据都是,它们的平均数是,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件).答:这一天10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是件。
3、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单位:分)如下: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分,他的成绩如何?
(四)质疑拓展:
1、一组数据5,7,7,x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____。
2、在一次测试中,全班平均成绩是78分,小妹考了83分,她说自己的成绩在班里是中上水平,
你认为小妹的说法合适吗?下面是小妹她们班所有学生的成绩:
20,35,35,40,40,52,63,65,74,79,80,83,84,84,85,85,85,85,85,85,86,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8,88,90,91,92,93,95.
由数列可知,小妹的成绩在全班是中上水平吗?多少分才是中上水平?
(五)学习小结:
求中位数的步骤:
(1)将数据由小到(或由大到)排列;
(2)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值作为中位数。
给力小贴士:中位数只能有一个
(六)达标检测:
1、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2、跳远比赛中,所有15位参赛者的成绩互不相同,在已知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只需要知道所有参赛者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
(七)学习反思:写下你的收获,交流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成果,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