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党成立与国民革命讲解

中国近代史纲要:党成立与国民革命讲解

考研政治十六期知识点:党的成立与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此知识点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北洋军阀的统治从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到1928年奉系军阀垮台,北洋军阀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

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开始的,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反思中认识到,要确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许多领导人物,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

它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昭示着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

◆五四运动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

他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和“还我青岛”等口号,一致主张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三个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中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 展现出了新的面貌: • 第一,中国中产党一经成立,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 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 第二,中国中产党开始采取 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 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 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大会的召开时间:1924年 广州 孙中山。 • 中心议题: 改组国民党,审议通过了《中国国民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主要成果:新三民主义,成为两党合作的基础。 (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纽 带。) • 大会的意义:①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国民革命兴起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叶挺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国共两党合作的力量,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 动了革命形势发展形成革命的大团结。 第二,北伐战争是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是正 义的、革命的、进步的战争,顺应民心,得到了广 大工农群众支持响应,大力支援。 第三,北伐军英勇善战。 第四,北伐战争正确的战略方针。 第五,北洋军阀集团内部矛盾的存在。 第六,北伐军出色的政治思想工作。 第七,冯玉祥北方响应。 第八,苏联政府的支持。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遭 受了惨重的损失,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并没 有停止。 • 中国共产党人从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 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 性。 • 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 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 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中国近代历史纲要4下改

中国近代历史纲要4下改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 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 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 议。…… ——中共三大决议
这就是毛 泽东说的: “引出了阶级 关系的新调度”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本情况 1.建立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 下在广州举行。参加大会的共 165人。中共党员有李大钊、陈 独秀、毛泽东、李立三、林伯 渠等23人。大会通过的宣言对 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 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 成。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国共合作的伟大力量,形成了革 命人民的大团结。 第二,北伐战争是为了“打倒列强, 除 军阀”,是正义的、革命的、进步的战争, 顺应民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第三,北伐胜利发展同苏联政府的支持也 是分不开的。 第四,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 第五,北洋军阀集团内部矛盾的存在,也 是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原因之一。
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1月12日至3月8日,历时56天。罢工影响 迅速波及到新加坡、上海等港口。港英当局被迫 接受了工人提出的9项条件。罢工取得了完全胜 利。工人们高呼:“海员工会万岁”。
香港海员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年2月4日-7日)
这次罢工是为争取工人集会、结社的自由权
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 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 式的决定。 1924—1927年,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 导和帮助下,创建不久的共产党与当时政 治舞台上的主要政党国民党合作,掀起了 国民革命,即大革命。 从国共两党来看,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成 为国共合作的政治纽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 3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原 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威胁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 北伐军进军江浙,英、美、日帝国主义国家派 军舰到上海,扬言武装干涉。 北伐军攻占南京,英美军舰制造“南京惨案”。 英美等国向国民政府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 机会主义。其主要错误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 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 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
王明(1904--1974) 1926年入党,1931年取 得党中央领导 权,推行 “左”倾机会主义路线,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严重失利,给 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 损失。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 民革命失败
标志:

限 制 工 农 运 动 的 训 令
“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
纵容 许 夏 克 斗 祥 寅 叛 叛 变 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 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决定 与共产党决裂,提出“宁可枉 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 口号,开始了血腥大屠杀。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破坏。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1. 1936.10 2.哪三大主力会师? 3.意义是什么?
爬雪山
会宁 会师
原因:
时间:
“左”倾错误的泛滥(根本原因 )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直接原因)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阅读笔记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清朝末年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统称为北洋。

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

1901年,袁世觊任北洋大臣,军队称北洋军。

1912年,袁世觊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意义:一场前所未有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局限性: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会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

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制度的必要性。

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

意义和局限性:意义:一场前所未有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局限性: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会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

批判孔学,是为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制度的必要性。

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

3、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启示: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式。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4、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 与“科学”。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 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 生”(Democracy)和“赛先 生”(Science)。
陈独秀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 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为 此,“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 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1919年五四运动 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 的旧文化的斗争。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 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 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 活泼细胞之在身。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对“彻底性”的理解: 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 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 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 封建势力的联合。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近代中国第一次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 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 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 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民主”与“科学”与中国传统的 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地。孔学 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 活、政治”与新文化运动提倡者提出的 “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不相适 应。
第一首白话诗《朋友》后改 为《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 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 天,天上太孤单。
“我翻开历史一看,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 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 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 都写着两个字是‘吃 人’。”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和新道路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和新道路

毛泽东说过: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 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 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 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当时的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开明的民主政治,外无独 立的民族尊严,不但没有议会可以利用,而且更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 合法权益。由此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 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其一种特征。
方法
中国共产党也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 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的,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 即群众路线方法。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国共合作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国共合作的背景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
国共合作的原因
1
1.共产党认识上的觉悟,也就是单靠个人是不 行的。需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 2.国民党是较革命的民主派而且孙中山及其领 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 是不行的。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2
国共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对于今日而言,这条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 重大的启示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我们 难免会有碰壁,有失误,所以就应该发扬这种用于 探索的精神。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情和形势的 前提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调查和研究, 更要善于总结经验,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另 外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民生,体察民意,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 加快社会主义事业的步伐,推进人民富裕,增进社 会和谐,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科学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22页PPT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22页PPT资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Ø1922年7月中共二大决定实行“党外合作”。
Ø1923年6月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正式 决定。 Ø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共 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Your Logo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黄埔军校的建立
而 且 要 知 道 要 向 什 么 人 放 。 ”
彭湃
赤山约农会旧址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 国共合作的形成 2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3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4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 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林祥谦
施洋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Ø 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 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Ø 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 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Ø 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 必要的条件。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出新面貌.
第一,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 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 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大革命中的共产党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 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 义时的周恩来
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大革命的失败
1)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2)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3)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四一二政变时的 国民党行刑队
Ø 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 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Ø 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 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Ø 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 必要的条件。
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 会址之一: 上海南成 都路辅德 里625号。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工人运动:
Ø 香港海员大罢工;
Ø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Ø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高潮)
Your Logo
农民工作:
成立农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 1922年,彭湃在广东海丰成立农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关押的革命群众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中被杀害的共产党人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 一是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二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 剧烈的分化, 三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 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2)主观上 中国共产党幼年的不成熟,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 误。
中共 二大
革命 斗争国共ຫໍສະໝຸດ 合作大革 命革命 失败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出新面貌.
第一,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
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 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3) 大革命的意义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这场失败了 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Ø 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 建的伟大斗争,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 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基本思想。
彭湃
赤山约农会旧址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
国共合作的形成
2
3 4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
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林祥谦
施洋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Ø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决定实行“党外合作”。
Ø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正式 决定。
Ø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共
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Your Logo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而使 创 “ 且学 造 今 要生 革 天 知“ 命 在 道不 军 这 要仅 , 地 向知 来 方 什道 挽 开 么枪 救 这 人是 中 个 放怎 国 军 。样 的 校 ”放 危 , 法亡就 ,”是 ,
黄 埔 军 校 创 始 人 孙 中 山 先 生 曾 说 :
三大军阀像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 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在工 农群众的支援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基本上摧毁 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 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 大部分地区。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 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