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活动方案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精选15篇)为有力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水平,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
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目的:经典诗文是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
为进一步促进全校师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倡导阅读经典,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在诵读中继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营造书香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普通话和朗诵水平,特举行经典美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校园文化三、选文要求:参赛的经典美文需围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优良传统”为主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展示当代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推进全市”思想道德建设六项引领行动“的发展。
四、活动过程:1、以学年为单位,人数在6-50人。
2、语文老师负责诵读指导,协助做好各种材料准备(诵读文本和背景音乐)。
3、4月26日—5月8日,参赛人员自行布置任务,自主排练。
4、5月10日前,以学年为单位,把本学年的诵读内容及参赛选手名单报少先大队辅导员。
如有配乐,需提前交到政教处。
5、5月9日在四楼大会议室举行经典美文诵读比赛。
6、经学校教师评选小组评选出2个精选节目,上报穆棱市教育业务股,参加市里评比。
五、活动要求:1、以学年为单位参赛,单人或组合均可,不得弃权。
参与人数上可以单人、双人、多人;参与形式上可以上齐诵、领诵、表演诵等。
2、赛前,请语文老师悉心指导,在选编内容、朗诵形式等方面给予指导,确保本次比赛活动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3、参赛内容:红色经典:革命传统诗文、经典论著;国学经典:古典文集类;地方文化经典;丹江文化类。
时间限制在8-10分。
4、比赛顺序:抽签确定比赛顺序,主持人主持。
5、比赛地点及时间:四楼大会议室,20XX年X月XX日下午。
阅读经典主题活动方案(精选12篇)

阅读经典主题活动方案(精选12篇)阅读经典主题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人们常说: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
让学生在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下快乐地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让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体验:我读书,我快乐!二、活动对象:一年级部分学生三、指导老师:四、活动地点:学生阅览室五、社团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学习,虽然在幼儿园已学过部分拼音,但识字能力有限,但识字还很少,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需要指导及陪伴。
本学期以激发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喜欢上课外阅读。
六、教学目标1.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
2.通过欣赏各种绘本,引导孩子展开想象和联想,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从中获得知识,获得生活和学习经验,懂得做人的道理。
4.通过课外阅读,继续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
5.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大方地交流自己的观察和阅读所得。
6.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七、教学内容1.自选适合一年级学生读的儿童读物(童话、寓、故事、神话等)。
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五千字。
2.《小学生必背古诗》前10首。
八、活动安排第二周明确上课要求激发阅读兴趣第四周阅读《童话森林》第六周阅读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第八周我和《365夜故事》第十周阅读《小猪变形记》第十二周阅读寓言故事第十四周绘本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第十六周阅读《闻鸡起舞》活动总结八、活动成果展示以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展示成果阅读经典主题活动方案篇2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居家快乐读书,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学校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三篇)

学校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们更多地沉迷于电子产品,阅读经典文学的机会越来越少。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我校决定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书香氛围。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诵读经典作品,让学生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公众表达能力:通过诵读经典作品给其他同学和老师们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公众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和诵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内容1. 选材:选择具有触动与启迪意义的经典作品,如古诗文、名篇、优秀散文等。
要求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确保作品的质量和内涵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2. 学习和诵读: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读原著,理解作品的主旨和表达方式。
并在家庭作业或校内活动中进行诵读,提高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比赛和展示: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校内的诵读比赛,评选出优秀的诵读者并给予表彰奖励。
同时,营造诵读角,供学生自愿参与展示自己的诵读才艺。
4. 活动交流:定期开展学生间的诵读交流活动,使学生们有机会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互相学习、交流和借鉴。
四、活动流程1. 宣传活动:在学校的校园广告牌、电子屏幕和学生家长群等媒介上进行宣传,介绍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和目标。
2. 材料选择:由语文教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诵读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确保作品质量和适应性。
3. 学生学习: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经典作品,教授正确的诵读方法,并鼓励学生诵读演出。
4. 诵读比赛:在活动期间,分年级或班级组织学生参加诵读比赛,评选出优秀的诵读者。
5. 诵读展示:建立诵读角,供学生自愿参与展示,定期举办诵读展示活动,吸引其他同学和老师观看。
阅读经典读书分享活动方案(精选5篇)

阅读经典读书分享活动方案(精选5篇)阅读经典读书分享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书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这是我们班的读书目标。
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畅游知识的海洋,快乐读书,取得通过努力而换来的优异成绩,我会竭尽所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达到成功的彼岸!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喜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5、积极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口号:与书为友,快乐读书。
四、活动设想:1、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和个人读书计划⑴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读书计划:《成语故事》⑵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准备好一学期要读的书。
(读书三本以上)2、营造一个书香班级⑴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⑵记住班级读书口号“走进教室就看书”,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3、开展“故事会”:⑴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读三本书以上,并会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到班上讲给大家听。
⑵每天的晨会课背诵经典读物,也可以背一首新学的古诗或诗歌。
4、发起“亲子共读”倡议,形成家校结合,促进学生阅读: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听,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阅读经典读书分享活动方案(篇2)暑期即将开始,为了充实师生的暑期生活,我校计划开展读书伴我成长活动。
通过学生们的阅读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阅读名著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几个活动方案

阅读名著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几个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阅读名著作为一种精神食粮,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名著,走进经典,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方案。
二、活动方案1.1 名著分享会1.1.1 活动目的:通过举办名著分享会,让参与者了解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1.1.2 活动形式:邀请知名作家、学者等人士进行现场分享,或者组织线上直播分享。
参与者可以提前报名,也可以现场报名参加。
1.1.3 活动内容:分享者可以从名著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名著的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参与者深入了解名著。
分享者还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对名著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1.1.4 活动效果评估:通过参与者的反馈、线上线下活动的参与人数等数据,评估活动的效果。
1.2 名著朗诵比赛1.2.1 活动目的:通过举办名著朗诵比赛,让参与者在朗诵中感受名著的韵味,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1.2.2 活动形式: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初赛可以通过网络投票选拔出优秀选手进入复赛;复赛采用现场抽签的方式确定参赛选手;决赛采用评委打分的方式评选出优胜者。
1.2.3 活动内容:参赛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著进行朗诵,内容可以是原文或者自己改编的诗歌。
朗诵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细节,展现名著的魅力。
1.2.4 活动效果评估:通过比赛的结果、参赛者的反馈、观众的评价等多方面数据,评估活动的效果。
1.3 名著主题征文比赛1.3.1 活动目的:通过举办名著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名著注入新的活力。
1.3.2 活动形式: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初赛可以通过网络投稿选拔出优秀作品进入复赛;复赛采用现场抽签的方式确定参赛作品;决赛采用评委打分的方式评选出优胜者。
1.3.3 活动内容: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名著进行创作,可以是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要求紧扣名著主题,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阅读名著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几个活动方案

阅读名著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几个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阅读名著作为提升个人素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名著,了解名著,走进经典,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阅读名著走进经典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感受到名著的魅力,体会到名著的精神内涵。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大家对名著的认识和了解,拓宽知识面。
2. 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通过阅读名著,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在活动中,让大家感受到名著的魅力,体会到名著的精神内涵。
三、活动方案1. 名著分享会邀请知名作家、学者、评论家等人士,围绕某一部名著进行主题分享。
分享者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名著的创作背景、作者意图、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
分享者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谈谈自己是如何从阅读名著中受益的,以此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
2. 名著朗诵会组织一场名著朗诵会,邀请大家自愿报名参加。
在朗诵会上,参与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著进行朗诵。
为了保证活动的趣味性,我们可以要求参与者提前准备好朗诵内容,并在活动中进行展示。
还可以邀请专业的朗诵老师为大家提供指导和点评,帮助大家提高朗诵水平。
通过朗诵会,大家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名著的语言美、情感美,从而激发自己阅读名著的兴趣。
3. 名著创作比赛鼓励大家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原创性的名著改编或续写。
比赛可以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初赛阶段,参赛者需要提交一份简短的剧本或者故事梗概;复赛阶段,参赛者需要根据初赛成绩入围者的顺序,依次进行现场表演或者口头讲述;决赛阶段,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比,最终选出优胜者。
阅读经典小说活动方案

阅读经典小说活动方案活动背景经典小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新媒体的影响,经典小说的阅读逐渐遭到忽视。
为了激发大众对经典小说的兴趣,增加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我们计划举办一场阅读经典小说的活动。
活动目标1.激发对经典小说的兴趣:通过活动,引导参与者主动阅读经典小说,培养文学素养。
2.拓宽文学视野:通过阅读经典小说,开拓参与者的认知边界,提高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3.促进沟通交流:活动希望鼓励参与者分享阅读体验,互相交流感受和理解。
活动内容1.经典小说导读:为了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经典小说的背景和内涵,我们将提供经典小说的导读材料,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主题思想等。
导读材料将以Markdown文本格式发布,方便参与者阅读和分享。
2.读书讨论会:定期举办读书讨论会,参与者可以就特定的经典小说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观点。
读书讨论会可以在线上进行,可以使用Zoom、微信群或其他在线平台进行呈现。
活动组织者将提前选定一本经典小说作为讨论会的主题书目,让参与者自由选择参与。
3.读书笔记征集:活动组织者将在活动期间征集参与者的读书笔记,鼓励参与者以Markdown格式撰写自己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可以是对整个作品的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一章节、某一人物或某一主题的深入分析。
组织者将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评选,并在活动结束后公布获奖名单。
4.经典小说推荐:活动期间,组织者会定期推荐一些经典小说供参与者阅读。
推荐内容将以Markdown格式发布,包括书名、作者、简介和推荐理由。
推荐内容将涵盖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经典小说,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阅读需求和兴趣。
5.分享与传播:鼓励参与者在活动期间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以Markdown格式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如微博、知乎等。
组织者也会定期收集参与者的分享内容,并在活动网站上进行展示。
活动时间安排时间活动内容第一周发布经典小说导读材料,开始征集读书笔记第二周读书讨论会第三周继续征集读书笔记,推荐经典小说第四周读书讨论会,公布读书笔记评选结果第五周活动总结与分享预期效果通过这次阅读经典小说的活动,我们期望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参与者对经典小说的兴趣和阅读兴趣。
精选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精选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精选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
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二、活动目标1、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契机,引领和推动我校读书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2、鼓励全校师生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促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的形成。
3、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让学生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4、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组长:陈仁武(负责国学经典诵读的全面工作)副组长:吴坤理(负责国学经典诵读的场地布置)朱道文、张慕盈(负责国学经典诵读的实施与指导、摄影)成员:三、四年级各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四、诵读内容三年级:从科组规定的内容中选五首诗。
四年级:《中华颂》精选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2一、比赛主题: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二、比赛目的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三、比赛时间:20__年11月18日(第11周星期一)四、比赛地点:各班教室五、比赛对象:3—5年级全体学生六、参赛要求1、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全班学生参加,着装统一,整齐大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阅读活动方案
二、活动时间:12月份
三、参与人员:全校师生
四、具体安排:
(一)阅读成果展览
1、内容及要求
1-2年级制作书签比赛,每班上交15份优秀作品
3-4年级制作读书小报比赛,每班上交10份优秀作品
5-6年级制作读书征文比赛,每班上交10份优秀作品,要求a4纸打印,文本稿和电子文档同时上交。
2、作品上交时间:12月11日(星期五)之前上交到政教室。
3、评奖:学校将评出集体奖、个人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出。
(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1、时间:第十七周(各班具体参赛时间另行通知)
2、每班报一个节目,人数在3-10人之间,节目形式不限,可以是讲故事、诗朗诵、演讲、舞蹈等。
3、节目上报时间:12月16日,班主任填好节目报告单,由年级组长统一上报。
4、要求服装整齐,与节目相吻合,道具制作精美,演
员要求化妆。
5、评奖:评委当场打分,电视现场录象,分年级段评出一、二、三等奖。
(三)迎新年庆祝会
1、时间:12月31日下午
2、各班在教室先收看电视台节目,电视台节目包括
(1)颁奖:阅读成果比赛获奖名单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获奖名单,班级博客和“祝福祖国”明信片学校获奖名单,并当场颁奖
(2)阅读成果比赛获奖作品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一等奖节目展演。
3、分班开展迎新年庆祝活动。
六、工作职责:
1、政教室;
负责各项比赛活动的程序安排,人员安排。
2、教导室:
评选出“阅读成果”比赛的评选,填好比赛奖状。
3、总务室:
负责优秀作品展室的桌椅;电视台的信号畅通,所有班级电视机能够收看节目。
【范例】
活动目的:为了更好地探讨课堂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
方式、特点和规律,提高教学艺术和效率,提升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落实街道师徒结对工作,凝聚团队力量,决定于第十三周举行低年级“课堂经典阅读”专题研讨活动。
活动主题:低年级“课堂经典阅读”
活动时间: 2012年9月12日(第十三周星期四上午8:20——11:20)
活动地点:下十围小学电教室
参与人员:各校低年级(一、二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过程:
1、7:50——8:10签到。
2、第1节下十围小学郭志红老师执教一年级《两个小狮子》。
3、第2节塘尾万里学校周彦彤老师执教二年级《三个儿子》。
4、第3、4节分组互动式研讨:
(1)执教老师谈设计理念及课后得失。
(2)各小组综合意见后派代表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