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四年级暑期班知识点总结
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学而思暑假作业

学而思暑假作业
【实用版】
目录
一、学而思暑假作业介绍
1.学而思简介
2.暑假作业的重要性
3.作业内容及特点
二、作业内容及特点分析
1.语文知识
2.数学思维
3.英语能力
三、作业完成方法和建议
1.制定学习计划
2.合理安排时间
3.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4.寻求帮助和指导
正文
学而思是一家知名的教育机构,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暑假是学生们充实自己的黄金时期,而学而思暑假作业则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业内容及特点分析:
1.语文知识:学而思暑假作业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包括字词、语法、阅读理解等方面。
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和阅读材料,提高自
己的语文素养。
2.数学思维:暑假作业强调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
学生需要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3.英语能力:学而思暑假作业注重英语能力的提升,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听力材料、口语练习和写作任务,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作业完成方法和建议:
1.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制定合理的暑假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
2.合理安排时间:学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完成暑假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
3.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

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学而思教育总结(6篇)

学而思教育总结(6篇)学而思教育总结第1篇超级认真负责的辅导老师,真心点赞笔芯♥课程还在继续,相信之后也还是会继续给孩子报这个班,数学课程基本上比学校上课的时候快一点,相当于提前预习了。
我觉得数学记忆就是需要多场景多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学习到的内容。
因为科学家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发现,对于一件事物的多种形式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所以,直播画面,直播的声音,课堂的笔记,课后的练习,再加上学校课堂的声音和画面,以及学校的功课和试卷,这么多的维度都是在帮助孩子理解学到的知识。
也只有这样刻意重复,才有可能把一个单纯的“信息”转化成脑中的“知识”。
我们不是天生的学霸,但是相信勤能补拙。
当然知道“快乐教育”是个陷阱,但是我们的想法是至少在小学阶段积累足够的自信和学习的热情,并且有一定的技能,这样在未来面对严酷的竞争时也能有更多的动力和坚强的身心。
在一度甄选APP上,对学而思网校(数学)的评分是分,由一堆家长打出来的。
这些点评我也都浏览过。
大家普遍对老师细致的服务非常满意,有不少孩子都是从线下转到线上的。
后记最后也说说对学而思网校数学课不满意的地方吧。
1.数学体验课是全国版的教材和老师,上海地区的教材和老师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段的体验并不连贯。
贸然换老师是有点风险的,好在孩子后来还是接受了现在的老师。
对了,之所以敢买了课让孩子试,也是因为有无理由退款的保证,大家要是也有类似担心的话可以咨询下辅导老师。
3.受疫情影响,现在全国小学生一起上网课咯,这下屏幕使用时长真的要控制下。
本来学而思还有送跟课堂进度一样的直播辅导课,每晚8点的样子,我们就没再上了,这块后续再看吧。
学而思教育总结第2篇为了让大家能有一个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我特意挑了两家机构的三年级数学课来做对比。
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先给大家盘一盘在春晚露脸的猿辅导。
(1)猿辅导三年级数学课从官方给到的资料来看,博士妈发现猿辅导的三年级数学课主要分为4种班型,分别是目标A、目标A+班、目标S班、目标S+班,而且每一种班型的课时都是15课时。
学而思奥数四年级暑期课程经典题型

暑期课程典型题型总结【题型一】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和,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分析:此类型的题虽然简单,但孩子往往以为轻视就会犯错,具体表现为一下两个方面错误一:考虑不周全,分数砍半。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5,那么三角形周长是多少?答案有两种可能:4+4+5=13 , 4+4=8>5 成立; 5+5+4=14 , 4+5=9>5成立,如下图示但孩子们往往会忽略掉其中的一种,而丢掉一半分,不应该。
错误二:忽视细节,酿成大错。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9,那么三角形周长是多少?答案只有一种情况:4+9+9=22 , 4+9=13>9成立,如下图所示但部分孩子会做成:4+4+9=17(4+4=8<9,不能构成三角形), 4+9+9=22,往往不做判断,忽视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导致在细节考虑不周而酿成大错。
【题型二】已知三角形ABC中,边长为,高为,又已知边长为(或已知高为),求高为多少(或求边为多少)?分析:首先,让孩子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是怎么来的,脑海中清楚的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其次,此类题一定要让孩子们明确的搞清楚高于边的对应关系,即每一条边都有一条固定的高与之对应,这样一来,即使图中没有画出高线,也要根据题中已知明确这条高是那条边上的高,那这类题就没问题了。
BC边上的高是A D,AB边上的高是C F,AC边上的高是B E。
【题型三】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800,DEF分别是BC、AC、AD上的中点,求三角形DEF的面积?分析:此类题就是对一半模型的应用,应该教会孩子们以下几点首先,要让孩子们搞清楚中点的作用,就是把线段等分成两段;其次,要让孩子明白怎样的线才能把三角形等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理),即中线的作用;最后要让孩子们学会两种思想既“隔离的思想”、“还原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题型四】在等差数列中,孩子们一定要在熟悉三个公式的推理过程的的基础上,将求和作为一个重点学习,以为如果考求和,则会直接涉及到所学的三个公式中的两个,下面来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学而思的知识点

学而思是一家致力于教育的机构,提供了丰富的学科知识点。
本文将使用步骤思维的方式介绍学而思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步骤思维的概念。
步骤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使问题更容易理解和解决。
通过使用步骤思维,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和有条理地学习和掌握学而思提供的知识点。
接下来,让我们以数学知识点为例,使用步骤思维来学习学而思的知识点。
第一步,了解基础概念。
在学习数学知识点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基础概念。
例如,在学习代数知识点时,我们需要了解代数中的变量、常数、系数等基本概念。
学而思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概念解释和示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第二步,学习解题方法。
学而思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方程求解时,学而思会介绍代数方法、图形方法等不同的解题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第三步,进行练习和巩固。
学而思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习题册,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通过反复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第四步,复习和总结。
在学习完一部分知识点后,我们需要进行复习和总结。
学而思提供了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材料,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五步,拓展和应用。
学而思的知识点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提供了一些拓展和应用的内容。
通过拓展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结起来,通过使用步骤思维,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和有条理地学习学而思的知识点。
从了解基础概念到学习解题方法,再到练习和巩固,最后进行复习和总结,我们可以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而思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和习题册,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希望通过步骤思维的方式,可以帮助大家更有效地学习学而思的知识点。
最新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解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最新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