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第6章

合集下载

自我概念与产品象征性_消费者行为学(第2版)_[共2页]

自我概念与产品象征性_消费者行为学(第2版)_[共2页]

第6章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很糟糕。

例如,一个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如果经常在学校被老师表扬,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不会太差;如果经常被老师批评,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不会很好,还有可能因此消极起来:反正自己不行,学习努力与否都无所谓。

(2)社会比较。

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个体往往会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相关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例如,很多学生在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往往不只是关心自己的成绩,对班级其他同学的成绩特别是同桌的、好朋友的成绩也很关心。

走到社会上,又和同事比:人家比自己有钱,比自己生活得好;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好还是别人的孩子好;当担任领导管理一个单位时,就和其他单位比。

无论什么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都是在社会比较中发展和充实自我概念。

(3)自我感觉。

在年少的时候,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反映。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从某一时刻起,人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评价自己,这种看待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被称为自我感觉。

如果从成功的经历中获得自信,自我感觉就会变得更好,自我概念就会改进。

6.3.2 自我概念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是只有一种自我概念,而是拥有多种类型的自我概念。

(1)现实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实际上如何看待自己;(2)理想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希望如何看自己;(3)社会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感到别人如何看待自己;(4)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希望别人如何看自己;(5)期待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期待在将来如何看待自己,是介于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一种形式。

由于期待的自我概念能够反映出个体改变自我概念的现实机会,对企业的市场营销者来说,应当比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更有价值。

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多样性,意味着在不同的情境下消费者可能选择不同的自我概念来指导其态度与消费行为。

例如,个体在家里和家庭成员交往时,其行为一般较多地受现实的自我概念支配和指导;在外面和同学、朋友进行交往时,其行为一般较多地受社会的自我支配和指导;在电影院或博物馆则更多地受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所支配。

体育消费者行为学第06章体育消费者的购买过程

体育消费者行为学第06章体育消费者的购买过程
第六章
体育消费者的购买过程
第一节 购买行为的一般过程与类型
1、确认需要 3、评估选择 5、购后行为
2、信息搜索 4、决定购买 6、体育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类型
第三节 体育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一、体育消费者购买决策概念与内容
1、购买决策的概念 2、购买决策的内容
哪些人构成了市场?(Who) 他们购买什么商品?(What) 他们以什么方式购买商品?(How) 他们在什么时间购买商品?(When) 他们的购买活动有谁参与?(Who) 他们在哪里购买商品?(Where) 他们为什么要购买这些商品?(Why)
1、消费者不满补救行为
(1)鼓励并跟踪抱怨 (2)道歉并关注服务失误对顾客精神造成的伤害 (3)快速行动、立即赔偿。 (4)提供充分的解释,在解决服务失误的过程中,要时刻让顾客了解进展情 况。 (5)培养与顾客的关系。忠诚的顾客更容易原谅企业失误并更容易接受公司 的补救措施。
第五节 体育消费者的网上购物
一、购后行为的定义 二、购买后行为形式
1、购后满足 3、购后作用及处置 5、购买后抱怨行为
2、购后行动 4、购买后评价
三、消费者满意与不满意
1、产品的品质与功效。 2、体育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 3、体育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和情感。 4、对交易是否公平的感知。 5、体育消费者的归因。
四、不满、重复购买与品牌忠诚
一、网上购物的概念和特点 二、网购的优缺点
1、网购的优点
(1)对于消费者来说
2、网购的缺点
(1)实物和照片差距 (3)网络支付不安全 (5)配送的速度问题
(2)对于商家来说
(2)不能试穿或试用 (4)商家诚信问题 (6)退货不方便的问题
三、网购的流程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篇一: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第一章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和生产、分配、交换一起构成社会经济的整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消费者: 1、广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狭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1、广泛性、分散性。

2、多样性、复杂性。

3、易变性、发展性。

4、非专家性、可诱导性消费者的意识: 1、含义:指人的神经系统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变化的知觉和认识。

简言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自觉反映。

它的产生依赖于劳动和语言。

2、意识的层次:前意识;潜意识也称无意识;边意识;半意识。

3、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投射法;深度访谈法;在线调查法。

第二章科特勒的刺激反应模式:刺激作用于消费者,经消费者本人内部过程的加工和中介作用。

最后使消费者产生各种外部的与产品购买有关的行为。

消费者购买决策:含义:是指为了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消费者作为决策主体,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级、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

购买决策的内容: 1、为什么买?即购买动机。

2、买什么?即确定购买的对象和内容。

3、买多少?即购买的数量。

4、在哪里买?即确定购买地点。

5、何时买?确定购买时间。

6、如何买?确定购买方式消费者决策:根据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介入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广泛的问题解决、有限的问题解决、常规的反应行为。

问题解决策略:机械解决、理解、顿悟、直观决策、信息加工。

消费者决策的原则: 1、最大满意原则。

2、相对满意原则3、遗憾最小原则。

4、预期---满意原则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确认问题---收集信息---比较评估---购买行动---购后反应顾客满意:指一个人购买和使用某产品之后通过对该产品的感知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之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

消费者行为学 第六章 全球消费趋势

消费者行为学 第六章 全球消费趋势

如何正确认识全球消费者的行为
• 1、共同的需要,不同的重要程度 • 2、共同的需要,不同的满足方式 • 3、共同的需要,不同的思考(理性与感性) 方式 • 这种认识同样可以用来分析中国地区间消 费行为的差异。
8
• 思考: • 中国人与西方人就人与自然界、社会之 间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别?对相应的消费行 为会有何影响?
• 现在,国际饮食的观念正在向怀旧、传统的方向转变。因 为饮食文化一般都与一国的文化和历史相连,一国的农业、 气候与制作食品的风格决定了当地的饮食习惯。当然,新 口味总能满足人们寻求改变的愿望,国际饮食业常被人们 认为是新鲜事物。 国际知名的饮食品牌,比如星巴克和麦当劳,都是全球化 的象征,但同时它们也很脆弱。现在,反全球化的浪潮已 经是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些国际品牌的市场只能 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当然,这些在以后也会一样改变。 同时,现在国际上非自然的农作方法,比如用放射性同位 素净化食物等,也加剧了传统餐饮食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9

1 2
全球消费的主要趋势
消费全球化
11
6.1 全球消费的主要趋势
• 进入21世纪,全球消费趋势显著,推动变化 的两种强大力量--科技和全球化
• 数字消费(digital consumption)和网络消 费(internet consumption)是全球未来消 费新趋势的最大浪潮
13
6.1 全球消费的主要趋势
• 全球消费5大趋势 趋势1:更追求消费便利性
趋势2:更加注重价值导向的理性消费
趋势3:消费更个性化
趋势4:更加关注自我,寻求身心的健康与满足
趋势5:在全球化中寻找自己的“根文化”消费
14
消费便利性的体现

消费者行为学第六章消费者个性

消费者行为学第六章消费者个性
一、社会性定义
社会性定义偏重于个体对他人的影响,即在他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以及在 社会中做扮演的角色。此定义社会学色彩太浓。
二、心理性定义
个性,也可以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 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这些层次有:
消费者行为学第六章消费者个性
感情比较内在,不易外露,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忍耐力强,交际适度,
粘 常常是沉默寡言。他们不轻易作出购买决策,一旦作出,便不易改变。 液 作为顾客:表情凝重,不拘言笑;喜欢自己默默地观察商品,不 质 轻易询问售货员。
对策:对这类顾客,应尽可能不去打扰,任他们观看,只有在接待
其他顾客时不要忘记他们即可。一旦他们招呼,就应马上接待,不可 怠慢。Leabharlann 热情奔放个拘谨矜持

文静含蓄
色彩浓艳、款式大胆的服饰
款式保守、色调深沉的服饰


色泽淡雅、一袭素衣
争强好胜
别出心裁、流行服饰
消费者行为学第六章消费者个性
3
第六章 消费者个性
以服饰色彩与个性的关系为例:
喜爱冷色调
安详、冷漠、好沉思冥想
服 喜爱暖色调
饰 偏爱红色
色 偏爱红褐色

偏爱紫色
精神饱满、活泼好动、富于感情、热情而急躁
接受和适应能力较强、但情绪不稳定,兴趣无常,并缺乏韧性。
多 作为顾客:他们时常表现得对什么都感兴趣,东张西望,问这问 血 哪;他们善于与售货员交谈,也易于博得对方的好感;对商品问得多 质 而细,不时加以评价;决策快,反悔也快,常常是刚买了商品,一转
身又觉得不合适要拿去退换。
对策:接待这类顾客可多介绍商品本身的特点,而且要实事求是,

《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4 章
4.1 阅读理解 1)潜在需要是指未来即将出现的消费需要,它 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具有明确消费 意识,但目前缺乏足够支付能力的那部分需要。 第二种是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但由于目前消费 者的消费意识不太明确或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他 所期望的产品,因而还没有形成现实需要的那 部分需要。
2)影响消费需要的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 (1) 消费需要决定购 买行为 (2) 消费需要的强度 决定购买行为实现的程 度 (3) 需要水平不同影 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单元实践: 1.3 单元实践:
分析提示:不同的顾客希望从产品中获得不同的利益 组合 。宝洁公司至少发现了洗衣粉的九个细分市场, 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公司就设计了九 种不同的品牌。可见,洗衣粉可以从职能上和心理上 加以区别,并赋予不同的品牌个性。在本案例中,有 些消费者认为洗涤和漂洗能力最重要;有些消费者认 为使织物柔软最重要;还有的消费者希望洗衣粉具有 气味芬芳、碱性温和的特征。通过多品牌策略,宝洁 已占领了美国更多的洗涤剂市场,目前市场份额已达 到55%,这是单个品牌所无法达到的。
3)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比较:
(1)在经典条件反射学习中,总是非条件刺激 在前,非条件反应在后;而且后者是由前者所 引起的。但是在操作条件学习中,却是条件反 应在前,非条件刺激在后。 (2)在经典条件学习中,条件反应与非条件反 应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唾液分泌);但在 操作条件学习中,两者不同,条件反应是压杠 杆,非条件反应是吃食物。

案例分析: 3.1 案例分析:
分析提示:麦当劳成功的原因很多,这个案例 只是其中之一。在本案例中,麦当劳成功地把 握了消费者的感觉心理,特别是对中国儿童味 觉形成的年龄阶段的研究,为它长期占领市场 打下了基础。

中南大学《消费行为学》第6章 消费者的需要与购买动机

中南大学《消费行为学》第6章 消费者的需要与购买动机

2.6 购买动机在营销中的应用
新产品开发: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品牌塑造:品牌有什么营销意义? 价格制定:价值决定价格,还是价格决定价值? 渠道设计:为什么网络营销与步行街能够同时 得到大力的发展? • 促销策划:如何打动顾客的心? • 人员推销:为什么推销产品之前先推销自己? • • • •
2.5.3 购买动机的诱因理论
• 诱因理论是1950年提出的动机理论,认为不仅内部动 因引起行为,而且外部刺激也引起行为。 • 感受-激励机制(sensitization-invigoration mechanism): 用以解释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敏感性,以及由此对行 为产生的激励作用与效果。 • 预期-激励机制(anticipation- invigoration mechanism): 是指对行为结果的预期而产生的行为激励效果。 • 提示 提示:营销中刺激物的应用。
1.5 消费者需要/求与营销
• 辩析需要、需求和欲望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深入理解市场营销的含义和本质。市场营销的 含义:变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市场营销的本 质:通过交换,满足顾客的需要。 • 把握市场营销的三个层次:满足顾客的需求, 引导顾客的需求,创造顾客的需求。 • 掌握市场营销的八项任务:见后表。
2.5 购买动机的理论
• • • • • • • 本能理论 动因理论 诱因理论 唤醒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显示性需要理论
2.5.1 购买动机的本能理论
• 本能说是解释人类行为的最古老的学说之一。20世纪 初,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道尔(W. McDougall)提出人 类具有觅食、性欲、恐惧、憎恶、好奇、好斗、自信 等一系列本能。 • 人生来具有特定的、预先程序化的行为倾向,纯属遗 传因素所决定;个人和团体的行为,均源于本能倾向。 本能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 本能性行为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它不是通 过学习而获得的;其二,凡是同一种属的个体,其行 为表现模式完全相同。

第六章 消费者的学习 《消费者行为学》PPT课件

第六章  消费者的学习  《消费者行为学》PPT课件
第6章 消费者的学习
6.1 消费者的学习
❖ 6.1.1 什么是学习
❖ 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产生较为持久 改变的历程。
❖ 首先, 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 其次,学习是一个过程。 ❖ 再次,学习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发生。 ❖ 最后,定义中的“改变”不代表任何价值的意义。
6.1.2 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
本章完
❖ (3)经典条件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刺激代替的历程,即 条件刺激代替了非条件刺激而引起非条件刺激原来所 引起的反应。在操作条件学习中不存在刺激代替现象。
❖ (4)在经典条件学习中,反应是由刺激引发的,个体 处于被动地位。在操作条件学习中,反应乃是自发的, 个体处于主动的地位。
3)操作条件反射作用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 斯金纳的实验工具被称作斯 金纳箱。白鼠被引进迷箱, 自由活动,当它踏上杠杆时, 有食物丸放出,于是吃食物。 它一旦再掀压杠杆,第二粒 食物丸又滚进食物盘。反复 几次,这种条件反射很快形 成。白鼠在箱内,持续按压 杠杆,取得食物,直到吃饱。
2)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比较
❖ 衰减:衰减就是撤消对原来 可以接受的行为的强化,由 于一定时期内连续不强化, 这种行为将逐渐降低反应频 率,以至最终消失。
(2)塑形
塑形即行为塑造,指调整反射条件、改变某 些行为发生的概率的过程。
塑形可以导出新的和复杂行为。 塑形过程也可用于新产品引入阶段。
营销中塑形过程的运用
最终目标:重复购买行为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无条件刺激 ———————— 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刺激 + 中性刺激 —— 无条件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家庭和住户
对大多数产品来说,家庭是基本的消费单位。 住房、汽车和家用电器等
个人的消费模式,往往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消费模式密切相关。
家庭不仅对消费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在孩子社会 化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正是通过家庭,社会文 化和社会阶层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得以代代相传。
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消费者社会化 (consumer socialization),即儿童如何获得作为消 费者所必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非家庭住户(nonfamily household) 指一个人独自居住,或者同其他没有 亲属关系的人共同居住而构成的住户。
6.1.3现代家庭的发展
规模:家庭或住户的规模是指在家庭或住户中所包含的人口 数。 家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教育水平、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和宗教 信仰等因素。 结构:家庭的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人数、年龄及性别构成 等等。 美国:核心家庭占主导的国家,称之为家庭和核心化。我国 目前65岁以上的老人约70%同子女生活在一起。 户主性别:中国户主模式则表现为男性户主占支配地位,女 性户主率较低。 美国的男性户主率在青年阶段和老年阶段都明显的高于中国 的水平,而其女性户主率在所有年龄组中都高于中国的水平。
宠物作为家庭成员 75%以上的家庭宠物在节日和生日会收到礼物。超过 半数(62%)的美国家庭最少饲养了一只宠物,92%的主 人会把这些动物视为家庭的一员,83%的主人当说起他们 的宠物时称自己为他们的“爸爸”或“妈妈”。美国人 每年要花费大约290亿美元以使家庭中的动物成员生活的 更幸福。
6.2家庭生命周期 大多数家庭都会经历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儿女成人自立门 户、夫妻退休、丧偶等变化,家庭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这一 系列不同阶段被称为家庭生命周期(FLC)。 当今美国住户形式日益增多,生命周期也更复杂,再也不存 在大多数家庭都会经历的唯一的家庭生命周期,事实上,不 同家庭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 住户生命周期(HLC)有好几种模式,这些模式建立的基础是 住户中成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孩子的有无和年龄大小。
• 单亲家庭Ⅰ:年轻的单身父母 • 单身者生育或者收养孩子已经日益普遍。
在美国,仍然有大约30%的孩子是由未婚母 亲所生的。美国家户中仍有超过8%的单亲 家庭,有30%的美国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 单亲家庭特殊的家庭状况,使这些年轻的 父母对看护孩子、易于准备的食品和娱乐 等产品,有着特殊的需求。 他们中间只有很少的人能获得经济援助。 他们大多数租房子住,所以并不是家用设 施和先进产品的主要市场。 他们主要购买的是省时省力的产品和服务, 但价格不能太高。
6.1家庭与住户的含义 6.1.1家庭的含义
一般认为,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结成有 共同生活活动的社会基本单位。---吴方桐 家庭住户是指至少有两个以上成员,他们之间存在生育、婚姻或者收养 关系,其中一个为户主(户主拥有或者租用他们所居住的住房)。---霍 金斯 ①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和他们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以 及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指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代人,且每代只有一对夫妇(含一 方去世或离婚)的家庭,这种家庭的最典型的形式是三代同堂的家庭。 ③联合家庭。指由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同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 兄弟姊妹婚后仍不分家的家庭。 ④其他类型的家庭。指上面四种类型以外的家庭,如未婚兄弟姐妹组成 的家庭。
6.1.2住户 住户(household)是一个范围更广泛的 社会群体或购买决策单位。住户是指 由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或同一“住 宅单元”(housing unit)里的人所 组成的群体。
当住户中的成员有亲属或法定的收养 关系时,我们称其为家庭住户 (family household),如核心家庭 和联合家庭等。
• 满巢Ⅰ:结婚并有年幼的孩子的家庭 • 第一个孩子的到来常常会给家庭的生活
方式和消费方式带来许多变化。一方面, 婴儿服装、家具、食物和保健用品等等 新的消费品很自然地出现在这个阶段中, 另一方面,生活方式也大大改变了。 • 由于需要消费与孩子有关的必需品(如 房子、保健品和服装等),家庭的随意 支出减少了。另一方面,家庭收入也减 少了(此时只有6 1 %的家庭有双重收 入),这主要是由于夫妻中的一方必须 留在家中照看孩子。不在这一阶段,获 得称职的小孩看护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 年轻夫妻:没有孩子 • 结婚(或同居)意味着住户生命
• •
周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年轻夫妇处在家户生命周期这一 阶段的时间,由于许多夫妻推迟 要孩子,或者决定不要孩子而延 长了。 这个群体大量消费的是剧院门票、 昂贵的服装、奢侈的度假、餐馆 饮食(他们的食物支出中有一半 花在餐馆和外出用餐上),以及 酒精饮料等等。他们也是豪华汽 车(在购买新车上他们比一般家 庭要多花72%的钱)、高级公寓和 高档家具等产品的重要市场。
霍金斯的分类
• 1.核心家庭是指由两个异性成年人组成的家庭, • •
在这个家庭中,他们同自己的孩子或收养的孩子 保持着合法的关系。 2.扩展家庭是一种包括核心家庭和其他亲属在内 的家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包括一方或双方祖父 母在内的大家庭。 3.混和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一方或双方都有过 婚史)、他们的孩子以及他们以前的孩子所组成 的家庭
图6-2 家庭生命周期
2Leabharlann • 单身Ⅰ • 这个群体年龄在35岁以下,单身,他们
通常离开家庭的庇护,开始走上社会。 • 这个群体还可进一步分为25岁以下的和 25岁以上的人。
• 25岁以下的大多数同家庭住在一起,收入也较低,
并部分地获得家庭的经济援助。他们的生活丰富 多彩,社交广泛,喜欢上酒吧、看电影、听音乐 会,也喜欢购买运动器械、服装和个人保健用品。 24~35岁之间的单身者收入要高一些,较为独立, 其中的很多人还经历了离婚的痛苦。他们所使用 的产品与在家居住的单身者相同,同时,他们还 是方便型家用产品、高级公寓、赛车、俱乐部度 假等活动的主要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