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原理试卷与答案

合集下载

金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冶金原理考核试卷

金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冶金原理考核试卷
6.金的密度大约是______克/立方厘米。
7.在火法冶金中,常用的焙烧设备是______。
8.湿法冶金中,从含金溶液中提取金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9.金的延展性非常好,可以被加工成厚度仅为______的薄片。
10.金冶炼过程中,提高冶金效率的一个关键是优化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9. BD
20. ABCD
三、填空题
1. Au
2. 1064
3.硫脲
4. Au + 2CN^- → Au(CN)2^-
5.电解精炼
6. 19.32
7.焙烧炉
8.沉淀法
9. 1/25000毫米
10.冶炼工艺参数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粉碎
B.焙烧
C.混合
D.磁选
20.在金冶炼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用于提取金?()
A.铜
B.铅
C.硫酸
D.氰化钠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金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冶金方法包括哪些?()
A.火法冶金
B.湿法冶金
C.电冶金
五、主观题(参考)
1.火法冶金在高温下进行,适用于处理高品位金矿,能够快速分解矿石,但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湿法冶金在常温下进行,适用于处理低品位矿,环境污染小,但处理速度慢,对矿石类型有要求。
2.氰化法利用氰化物与金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金从矿石中溶解出来。应用中需注意氰化物的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通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冶金传输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冶金传输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冶金传输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冶金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金属传输速率的因素?A. 温度B. 压力C. 金属的化学性质D. 金属的物理状态答案:B2. 冶金传输原理中,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通常可以用以下哪个方程描述?A. D = D0 * exp(-Q/RT)B. D = D0 * exp(Q/RT)C. D = D0 / (1 + exp(Q/RT))D. D = D0 * (1 + exp(-Q/RT))答案:A3. 在冶金过程中,金属的传输主要通过哪种机制?A. 对流B. 扩散C. 过滤D. 电迁移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金属溶解速率的因素?A. 金属的晶格结构B. 溶液的浓度C. 金属的表面粗糙度D. 溶液的pH值答案:C5. 在冶金传输原理中,哪种类型的边界条件通常用于描述固体表面的传输现象?A. 狄利克雷边界条件B. 诺伊曼边界条件C. 罗宾边界条件D. 周期性边界条件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冶金过程中对流传输和扩散传输的区别。

答案:对流传输是指流体中的物质由于整体运动而发生的宏观传输,它与流体的流动速度直接相关,通常发生在流体中,传输速率较快。

扩散传输是指由于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导致的微观传输,它不需要整体运动,可以在静止的介质中发生,传输速率相对较慢。

2. 描述冶金传输原理中的菲克第一定律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菲克第一定律描述了稳态扩散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的关系,即J = -D * (dc/dx),其中J是扩散通量,D是扩散系数,dc/dx是浓度梯度。

这一定律的物理意义在于,它表明了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传输的速率与浓度梯度的大小成正比,且与介质的扩散性质有关。

3. 解释为什么在冶金过程中需要考虑金属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

答案:在冶金过程中,金属的热力学性质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状态,而动力学性质则决定了反应的速率。

钢铁冶金原理试题及答案

钢铁冶金原理试题及答案

且反应 级数 与反应物的 计量系数 相等,这样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7.气体分子在 分子(或范得华)引力 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固体或液体的表面上称为物理吸附;在 化学键力 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固体或液体的表面上,称为化学吸附。

三、分析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请写出图1中各条曲线所代表的反应,各区域稳定存在的氧化物,利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各氧化物稳定存在的原因。

2. 钢液中[C]和[Cr]之间存在化学反应:344[C](Cr O )3[Cr]4CO +=+,试用热力学原理分析有利于实现去碳保铬的热力学条件。

图1四、计算题(共3题,每题12分,共36分)1. 测得温度1873K 还原渣及GCrl5钢的表面张力分别为及1-⋅m N ,两者的接触角 38=α。

试求钢--渣的界面张力,并确定此种还原渣能否在钢液中乳化? 解:305.138cos 45.063.1245.063.1cos202222=⨯⨯⨯-+=-+=s m s m ms σσσσσ 铺展系数:125.0305.145.063.1-=--=--=ms s m S σσσ 铺展系数小于0,说明此熔渣不易在钢渣中乳化。

2.在用CO 还原铁矿石的反应中,l173K 的速率常数12110987.2--⨯=s k ,1273K 的速率常数12210623.5--⨯=s k 试求:(1)反应的活化能;(2)1673K 的速率常数k 值;(3)1673K 的可逆反应的速率常数:)11(0Kk ++。

反应为()2CO FeO CO s FeO +=+; T G mr 26.24228000+-=∆ 1-⋅mol J 解:(1)由⎪⎭⎫ ⎝⎛-=RT E k k a exp 0 可得: ⎪⎭⎫ ⎝⎛⨯-=⨯-1173314.8exp 10978.202a E k⎪⎭⎫ ⎝⎛⨯-=⨯-1273314.8exp 10623.502a E k 先对上两式取对数,而后在相减,可得:⎪⎭⎫ ⎝⎛--=⨯⨯--1273111731147.1910623.510978.2lg 22a E12278923127311173110623.510978.2lg 147.19---⋅=-⎪⎪⎭⎫⎝⎛⨯⨯-=mol J E a(2)1673K 下的k774.01673112731147.197892310623.5lg2-=⎪⎭⎫ ⎝⎛--=⨯-k 48.0774.010623.5lg lg 2-=+⨯=-k所以 1331.0-=s k(3)1673K 的可逆反应的速率常数:)11(0K k ++ 331.0==+k k00ln K RT G M r -=∆555.0147.1926.241673147.1922800lg 0-=-⨯=K ,278.00=K所以:1052.1278.011331.0)11(-+=⎪⎭⎫ ⎝⎛+⨯=+s K k 3.求下列反应的0m r G ∆及温度为1273K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冶金理论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冶金理论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冶金理论考试题及答案大全冶金学是研究金属矿物的提取、精炼、加工以及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学科。

随着工业的发展,冶金学在材料科学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一份冶金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的汇总,旨在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冶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1. 冶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金属矿物的开采B. 金属的提取和精炼C. 金属材料的性能研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种方法是炼铁的主要方法?A. 直接还原法B. 熔炼法C. 高炉炼铁法D. 电解法答案:C3. 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为哪种类型?A. 立方晶系B. 六方晶系C. 正交晶系D. 三斜晶系答案:A4. 在冶金过程中,下列哪种元素通常被添加以去除杂质?A. 硅B. 铝C. 钙D. 钠答案:B5. 钢铁中的碳含量增加会导致什么性质的变化?A. 硬度增加,韧性降低B. 韧性增加,硬度降低C. 耐腐蚀性增加D. 导电性增加答案:A二、判断题1. 所有的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错)2. 高炉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错)3. 金属的冷加工可以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对)4. 铝比铁更容易发生腐蚀。

(错)5. 钢铁材料中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

(对)三、简答题1. 简述冶金过程中的还原反应。

答:在冶金过程中,还原反应是指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原子的过程。

这通常通过添加还原剂,如碳(以焦炭的形式)或氢气,来实现。

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或水)。

2. 描述一下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

答:高炉炼铁是一种传统的炼铁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焦炭作为还原剂和热源,在高炉中高温还原铁矿石。

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按一定比例分层加入高炉,焦炭燃烧产生的热量使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液态铁,同时石灰石帮助去除杂质,最终得到生铁。

3. 什么是金属的热处理,它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何影响?答:金属的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的方法。

冶金原理试题

冶金原理试题

第一篇冶金熔体第一章冶金熔体概述1. 什么是冶金熔体?它分为几种类型?2. 何为熔渣?简述熔渣成分的主要来源及冶炼渣和精炼渣的主要作用。

3. 熔锍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第二章冶金熔体的相平衡图1. 在三元系的浓度三角形中画出下列熔体的组成点,并说明其变化规律。

X : A 10% , B 70% , C 20% ;Y : A 10% , B 20% , C 70% ;Z : A 70% , B 20% , C 10% ;若将 3kg X 熔体与 2kg Y 熔体和 5kg Z 熔体混合,试求出混合后熔体的组成点。

2. 试分析下图中熔体 1 、 2 、 3 、 4 、 5 、 6 的冷却结晶路线。

第三章冶金熔体的结构1. 熔体远程结构无序的实质是什么?2. 试比较液态金属与固态金属以及液态金属与熔盐结构的异同点。

3. 简述熔渣结构的聚合物理论。

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第四章冶金熔体的物理性质1. 试用离子理论观点说明熔渣的温度及碱度对熔渣的粘度、表面张力、氧化能力及组元活度的影响。

2. 什么是熔化温度?什么是熔渣的熔化性温度?3. 实验发现,某炼铅厂的鼓风炉炉渣中存在大量细颗粒铅珠,造成铅的损失。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采取何种措施降低铅的损失?第五章冶金熔体的化学性质与热力学性质1. 某工厂炉渣的组成为: 44.5% SiO 2 , 13.8%CaO , 36.8%FeO , 4.9%MgO 。

试计算该炉渣的碱度和酸度。

原子量:Mg 24 Si 28 Ca 40 Fe 56 Mn 55 P 31 Zn 652. 什么是熔渣的碱度和酸度?3. 熔渣的氧化性主要取决于渣中碱性氧化物的含量,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 已知某炉渣的组成为(WB / % ):CaO 20.78 、SiO2 20.50 、FeO 38.86 、Fe2O3 4.98 、MgO10.51 、MnO 2.51 、P2O5 1.67 ,试求该炉渣的碱度。

冶金原理复习试题(分章)

冶金原理复习试题(分章)

第一章 热力学基础一、名词解释:(溶液的)活度,溶液的标准态,j i e (活度的相互作用系数),(元素的)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理想溶液,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二、其它1、在热力学计算中常涉及到实际溶液中某组分的蒸汽压问题。

当以纯物质为标准态时,组分的蒸汽压可表示为______;当以质量1%溶液为标准态时,组分的蒸汽压可表示为______;前两种标准态组分的活度之比为____。

2、反应MnO(s)+C(s)=Mn(s)+CO(g),G θ∆=268650-158.4T 1J mol -⋅,在标准状态下能进行的最低温度为______K 。

该反应为(填“吸或放”)______热反应。

当T=991K ,总压为101325Pa 时,该反应______(填“能或否”)向正方向进行;在991K 时,若要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状态,其气相总压应为______Pa ;若气相的CO 分压为Pa 5102⨯,则开始还原温度为______。

反应MnO(s)+C(s)=Mn(s)+CO(g),14.158268650-⋅-=∆mol TJ G θ,在标准状态下能进行的最低温度为______。

3、理想溶液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溶液;理想溶液形成时,体积变化为____,焓变化为__________。

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可用______________参数来衡量。

4.判断冶金生产中的化学反应能否向预想的方向进行,在等温、等压下用____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若该反应在绝热过程中进行,则应该用____函数的变化值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5.冶金生产中计算合金熔体中杂质元素的活度常选的标准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高炉铁液中[C],当选纯物质为标准态时,其活度为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6.物质溶解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物质为标准态时,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为__。

冶金原理试卷与答案

冶金原理试卷与答案

精品文档《冶金原理》试题一 解释下列名词①氧势:体系中氧气的相对化学位,RT ln P O 2 。

②选择性氧化:对于金属熔体,用控制温度及体系压力的方法,控制熔体中元素的氧化,达到保留某些元素或者氧化富集某些元素的目的,称为选择性氧化。

二 简答题 (共 30 分)① ( 6 分 ) 炉渣的熔点是如何定义的?炉渣的半球点温度是如何定义的?二者是否一致?为什么?炉渣熔点定义:加热时固态完全转变为均匀液相的温度,也就是炉渣相图的液相线或液相面的温度。

半球点温度:渣柱试样在加热过程中高度降低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实际上此时炉渣未完全熔化,因此不等于理论上定义的炉渣熔点。

② ( 5 分 ) 在进行冶金中的相关反应计算时,对于金属熔体中的组元,一般采用哪种标准态?对于熔渣中的组元,一般采用哪种标准态?在进行冶金中的相关反应计算时,对于金属熔体中的组元,一般采用服从亨利定律,重量 1%浓度溶液为标准态;对于熔渣中的组元,一般采用纯物质为标准态。

③ ( 6 分 ) 写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说明其中每个符号的意义,讨论活化能的大小对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Ekz e RT式中: k —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R — 理想气体常数; T -温度E —活化能; z — 频率因子。

在频率因子一定的条件下,活化能 E 越大,则 k 越小。

反之,活化能E 越小,则 k 越大。

因为:ln k Eln zRT 所以:d ln kEdTRT 2E 越大,d ln k值越大,当温度升高时, 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多; E 越小,d ln k值越小,当温度升高dTdT时, 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少。

④ ( 8 分 ) 对于 H 2 还原 FeO 的过程,采用一界面未反应核描述时,其速率的积分式为:0 rR r 0 232R31R 3c 0 c 平36 D eK111R 3当过程处k 1K于动力学范围时,写出相应的速率积分式,计算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内扩散是限制环节时,写出相应的速率积分式,计算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

冶金过程原理考试试卷

冶金过程原理考试试卷

冶金过程原理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冶金过程的基本原理是:A. 物质的转化B. 能量的转换C. 质量守恒D. 热力学平衡2. 以下哪个不是金属的物理性质?A. 导电性B. 延展性C. 磁性D. 可燃性3. 金属的冶炼方法中,属于还原法的是:A. 电解法B. 热还原法C. 湿法D. 热分解法4. 金属的腐蚀类型中,属于化学腐蚀的是:A. 氧化腐蚀B. 电化学腐蚀C. 微生物腐蚀D. 应力腐蚀5. 以下哪个不是金属的冶炼过程?A. 熔炼B. 精炼C. 铸造D. 锻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金属的冶炼过程中,_________是金属与杂质分离的重要步骤。

7.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_________,第二定律表明能量_________。

8. 金属的腐蚀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9. 金属的热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过程。

10. 金属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金属冶炼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12. 描述金属腐蚀的电化学腐蚀机制。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假设有1000kg的铁矿石,其含铁量为60%,经过冶炼后得到纯铁500kg。

求冶炼过程中铁的回收率。

14. 某金属的熔点为1500℃,已知其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Q=mcΔT,其中m为金属的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若该金属的质量为10kg,比热容为0.39kJ/kg·K,求其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的热量。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论述现代冶金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应用。

六、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6.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金属的热处理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并描述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级《冶金原理》试题B 卷答案
一 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题5分)
①理想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所有组元都服从拉乌尔定律,称为理想溶液。

②二元碱度:渣中的碱性氧化物CaO 含量与酸性氧化物SiO 2含量之比为炉渣的二元碱度。

二 简答题(共35分)
①(6分)写出脱氧化脱磷反应的分子反应式及离子反应式,分析有利于脱磷反应进行的热力学条件。

][5)4()(4)(5][252Fe O P CaO CaO FeO P +⋅=++
][5)(2)(8)(5][23422Fe PO O Fe P +=++--+
有利条件:中温,高碱度,高氧化亚铁。

②(6分)什么是金属热还原常用的金属热还原方法有哪些写出反应通式。

利用和氧亲和力强的金属去还原和氧亲和力弱的金属的氧化物,制取不含碳的纯金属或合金的方法,称为金属热还原。

常用的金属热还原法有:硅热法、铝热法。

反应通式为: M y x O Al Al O M y y x +=+3231311 222SiO M y
x Si O M y y x +=+
③(6分)写出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说明其中每个符号的意义,讨论活化能的大小对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关系。

温度对于扩散系数影响的关系式就是阿累尼乌斯关系式,即:
) RT E D
e A D -⋅=
式中:D 扩散系数; D
E 扩散活化能;A 频率因子;T 温度;R 理想气体常数。

当频率因子一定的条件下,D E 愈大,则D 愈小,反之D E 愈小,则D 愈大。

由于: RT E A D D -=ln ln 所以:2ln RT
E dT D d D
= D E 越大,
dT D d ln 值越大,当温度升高时,D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多;D E 越小,dT
D d ln 值越小,当温度升高时,D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少。

④(7分)H 2还原FeO 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限制性环节一般是什么
包括五个环节:H 2的外扩散,H 2的内扩散,界面化学反应,H 2O 的内扩散,H 2O 的外扩散。

限制性环节一般是:H 2的内扩散和界面化学反应。

⑤(6分) 什么是反应度对于球形反应物,推导反应度R 与半径r 的关系(初始半径为r 0);对于立方体反应物,推导反应度R 与边长a 的关系(初始边长为a 0)。

已反应了的物质重量占原始重量的百分数,称为反应度,一般用R 表示。

00W W W R -= 设密度为ρ。

对于球形反应物:
ρπρπ33003
434r W r W ==; 30
3
30r r r R -= 3/10)1(R r r -= 对于立方体反应物:
ρρ3300a W a W ==;
30
3
30a a a R -= 3/10)1(R a a -=
⑥(4分)冰铜、铅冰铜、镍冰铜、钴冰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冰铜的主体为Cu 2S ,其余为FeS 及其它MeS ;铅冰铜主体为PbS ,还含有Cu 2S 、FeS 及其它MeS ;镍冰铜(冰镍)为Ni 3S 2﹒FeS ;钴冰铜为CoS ﹒FeS 等。

三 作图题(共18分)
下图是具有一个不稳定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相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6分)P 点是什么点写出P 点发生的反应。

E 点是什么点写出E 点发生的反应。

②(6分)分析图中m 点在温度降低过程中液相及固相的变化,
并在图中标出结晶路线。

③(6分)分析图中O 点在温度降低过程中液相及固相的变化,
并在图中标出结晶路线。

①P 点是包晶点,D C A L P +=+
E 点是共晶点,D C B L E ++=
②对于m 点
③对于O 点
()
O
O C D C A L P O O P C A L C L −→−−→−+=+−−−→−−−→−+→→21液相变化:液相变化:
四 计算题(共37分)
1(共10分)1540℃,CO -CO 2混合气体与钢液的平衡反应为:
[C] + CO 2 = 2CO , Fe-C 系中,与% C 平衡的混合气体分压比为2
2CO CO P P = 1510 ,维持C 含量不变,加入2%Si ,与Fe-C-Si 三元系平衡的气相分压比为2
2CO CO P P = 2260,计算Si 对C 的相互作用系数Si C e 。

解:[C] + CO 2 = 2CO ]
[212C CO CO a P P K ⋅= 钢液中的C 以1%溶液为标准态。

对于Fe-C 二元系: ][%1)(221''⋅'=C f P P K C
CO CO )('='C C C f f 对于Fe-C-Si 三元系:]
[%1222C f P P K C CO CO ⋅= Si C C C C f f f = ][%][%C C =' 所以,][%lg )lg(C e f f C C C C C C ==' C C C C f f =')(
温度一定时,K 一定,即21K K =,即: ][%1)(22'⋅'C f P P C C CO CO =]
[%122C f f P P Si C C CO CO ⋅ ∴=Si C f 22CO CO P P /)(22'CO CO P P = ∵][%lg Si e f Si C Si C = ∴0876.0]/[%lg ==Si f e Si C Si C
2(10分)计算高炉中炉气的CO 2为16%的区域内,总压为时,石灰石分解的开始温度和沸腾温度。

已知: 2)()(3CO CaO CaCO s s += T G 19.144170577-=∆ο J
解: atm Pa P 25.125.126656== atm P CO 2.0%1625.12=⨯=
2)()(3CO CaO CaCO s s += T G 19.144170577-=∆ο J
()实际2
CO P J = 等温方程为: J RT G J RT G G ln ln 0+∆=+∆=∆ο
当()atm P J CO 2.02==实际、0=∆G 时,对应的温度为开始分解温度。

02.0ln 19.144170577ln =+-=+∆=∆RT T J RT G G ο
C K T 08101083==开始
当()atm P J CO 25.12==实际、0=∆G 时,对应的温度为沸腾温度。

025.1ln 19.144170577ln =+-=+∆=∆RT T J RT G G ο
C K T 09251198==开始
3(10分)在真空中向含Cr18%、Ni 9%的不锈钢吹氧,使含碳量降低到%,而钢液的温度不高于1630℃。

计算所需要的真空度(即P CO )。

已知: 解:CO Cr O Cr C S 4][3][4)(43+=+ T G 22.617934706-=∆ο
当K T 19032731630=+=时
239804190322.617934706-=⨯-=∆οG
又:K RT G ln -=∆ο
所以:610824.3⨯=K (1)
4][43][C CO Cr a P a K =
41
3][4][⎪⎪⎭
⎫ ⎝⎛=Cr C CO a Ka P (2) ][%][Cr f a Cr Cr = (3)
00599.0][%lg -==∑j e f j Cr Cr 9863.0=Cr f (4)
][%][C f a C C = (5)
3212.0][%lg -==∑j e f j C C 4773.0=C f (6)
联立式(1)~式(6)得到: Pa atm P CO 49450488.0==
4(7分)在均相形核过程中,假设形成的半径为r 的球体,形成单位体积晶核的吉布斯自由能为V G ∆,单位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为σ。

计算:①半径*r ;②形成临界晶核所需能量*
∆V G 。

形成球体晶核时,吉布斯能变化为:
σππ23434
r G r G V +∆=∆
式中,V G ∆-单位体积晶核的吉布斯能变化;
σ-单位表面的表面吉布斯能。

令: 0=∆dr G
d V
G r ∆-=*σ
2
V
G G ∆=∆*3163
π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