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传播渠道及策略

合集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城市形象传播也逐渐迎来了一次新变革。

传统的城市形象传播方式已经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时代下更为多元化、更具互动性的传播方式。

本文将从新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城市形象塑造的原则和策略以及新媒体时代下的城市形象传播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新媒体如今已经成为了城市形象传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媒体不仅能够帮助城市传播出更为实时、全面、精准的信息,还能够通过内容互动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并寻求更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

城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来发布城市旅游攻略、城市介绍、人文历史等各类信息,进一步推动城市形象的向世界展示。

二、城市形象塑造的原则和策略城市形象的塑造是城市宣传和推广的核心,它决定了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在塑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和策略。

1.突出城市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文化特色,宣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突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城市特点的品牌形象。

2.以人为本。

城市的形象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地理面貌,还是一个人文社会的结晶。

因此,在城市形象的营销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因素。

3.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

可以通过影像、文字、音乐和互动体验等手段,来提高城市形象的营销效果。

4.持续性宣传。

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在城市形象的宣传中,应该注重策略的持续性并适时进行调整。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城市形象传播案例分析1.上海的城市形象宣传。

上海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强大创新力的全国性城市。

上海市委宣传部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媒介和宣传手段,包括大型活动的传播、智慧城市的展示、城市声音的传播、以及上海市作为科技中心的展示等多个方面进行城市形象的宣传,使更多的国内外人民了解上海、爱上上海。

2.西安的城市形象推广。

新媒体城市形象宣传传播策略与途径

新媒体城市形象宣传传播策略与途径

新媒体城市形象宣传传播策略与途径题目一:城市形象的定义与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形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在外部表象上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来宣传推广。

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城市带来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和形象效应,吸引投资和人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建立一个好的城市形象,首先要准确地了解城市的基本特点和特色,例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然后借助于各种新媒体手段来传达城市的优美形象和特色。

这些新媒体手段包括社交媒体、全民短视频、网络直播、移动应用等等,通过这些渠道来传达城市的形象和特点,可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总结: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在外部表象上所表现出来的形象,能够为城市带来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和形象效应,吸引投资和人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通过各种新媒体手段来传达城市的优美形象和特色,可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题目二:新媒体传播的新模式新媒体传播是指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将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和共享。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是信息的自由流通、多层次的传播渠道、大众广泛参与、反应迅速等。

通过新媒体传播来宣传城市形象,可以突破传统的宣传手段的限制,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

相较于传统宣传手段,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更加自由化和开放化,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网络文化和交流模式。

尤其是通过全民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城市形象宣传,能够直接面向大众,并在短时间内产生广泛的知名度和传播效果,这对于打造城市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新媒体传播是指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将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和共享。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是信息的自由流通、多层次的传播渠道、大众广泛参与、反应迅速等。

通过新媒体传播来宣传城市形象,可以突破传统的宣传手段的限制,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范文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范文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在这个背景下,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文化的外在体现,也是吸引人才、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在新媒体环境的视角下,探讨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与途径。

二、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城市形象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手段,而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了全球化、多元化的传播。

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投资、促进旅游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一)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城市形象社交媒体是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传播平台之一。

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发布城市的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同时,通过与网民的互动,了解他们对城市的看法与建议,进一步优化城市形象。

(二)打造城市形象宣传片城市形象宣传片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可以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城市的特色与魅力。

(三)开展城市品牌营销活动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经济等活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宣传,吸引更多的关注与参与。

四、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挑战与对策(一)挑战1. 信息泛滥:新媒体时代信息量大,真假难辨,容易影响城市形象的传播。

2. 竞争激烈:各城市都在积极塑造和传播自己的形象,竞争压力大。

(二)对策1. 加强信息监管:建立信息发布审核机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2. 强化品牌建设: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突出城市的特色与魅力。

3. 提升传播效果: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城市形象传播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五、案例分析以某旅游城市为例,该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发布旅游景点介绍、文化活动信息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新媒体语境下的城市形象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的城市形象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的城市形象传播作者:田琳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9年第04期摘要: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城市形象传播途径更加丰富。

文章以此为基础对城市形象传播的路径与方法展开探讨。

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城市形象;形象传播;媒体语境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内在影响力的外显化,是外界针对一座城市的印象所做出的综合性评价。

城市形象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与整体文化感受,是历史与文化凝聚构成的符号性说明,是城市各要素整合后的一种文化特质,是城市传统、现存物质与现代文明的综合特征。

伴随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兴起,新媒体的视听传播方式产生变革,内容制作主体的转变,互动常态化与社区群体化,信息传播碎片化,为处于移动终端的用户提供了新体验。

一、城市形象的内涵及其形成与传播路径站在媒体传播的视角来看,城市形象既是一座城市在基础建设、人文历史以及自然地理景观等实体方面的真实展示,也体现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与经济發展特色等给公众留下的印象与体验,即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上的含义。

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则有多方面的途径,凡是人们能够获取关于一座城市的任何信息的路径,都与城市形象塑造和形成有关,亲身体验、近距离观察、与他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通过公开渠道主动查询或被动接收信息,所有这些或系统、或零散琐碎的信息综合起来,就在个人、群体或社会层面完成了城市形象的塑造。

因此从城市管理角度而言,以宣传城市经济、文化特色并促进城市发展规划的落实为目的,面向社会公众通过媒体平台传播城市正面形象并使之脱颖而出,就必须经过深入的策划研究,以易于被公众接受并帮助其在更大范围传播的形式,巧妙的利用现代媒体的特点和信息传播规律,才能成功在外界树立起特色城市品牌,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城市建设中。

二、社交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1.城市人文挖掘不足城市的魅力在于人文气息的厚重,一座城市在历史沧桑中让公众永远记住流传除经济政治外,更重要的是人文和精神,因此城市形象宣传过程中不能忽略城市文化的挖掘与塑造。

城市形象传播的新媒体策略

城市形象传播的新媒体策略
质量的传播内容 ,包括文字、图 片、视频等
监测和评估传播 效果:对传播效 果进行监测和评 估,根据反馈进 行调整和优化
创新内容形式,提高传播效果
利用短视频、 直播等新媒体 形式,吸引用 户关注
结合热点话题 ,创作有趣、 有深度的内容
采用互动式传 播,提高用户 参与度
利用大数据分析 ,精准推送内容 ,提高传播效果
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
信等,用户可以实时互 动,提高传播效果。
新媒体平台可以借助大
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 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推送,满足不同需求
新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推送个性化的内容,提高 用户体验。
新媒体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行为和需求,从而更 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新媒体可以实时更新内容,为用户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服务。
整合资源,实现多渠道传播
确定目标受众 :分析城市形 象传播的目标 群体,制定相 应的传播策略
选择合适的新媒 体平台:根据目 标受众的特点和
需求,选择合适 的新媒体平台进 行传播
制定传播计划: 根据目标受众的 需求和喜好,制
定相应的传播计 划,包括内容、 时间、频率等
制作高质量的传 播内容:根据传 播计划,制作高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及时应对突发事 件
利用新媒体平台,
发布权威信息,引 导舆论
加强与市民的互动
,倾听民意,回应 关切
推广城市文化,提
升城市形象,增强 市民认同感
防范网络谣言,净化舆论环境
网络谣言的危害:误导公众,损害城市形象 网络谣言的传播途径: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博客等 防范网络谣言的措施:加强网络监管,提高网民媒介素养 净化舆论环境的方法: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公众理性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格局与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格局与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格局与策略作者:吕璟来源:《中国名城》2015年第08期摘要:在传统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传播主要是政府通过引导传统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在这样的格局下,传播是由政府主导的主流媒体“单向”的传播给受众;政府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引导受众的关注点;可以通过履行“把关人”角色,消除传播中的“杂音”,城市形象的正面传播居于主要地位。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中心地位被罢黜。

本文基于传播学理论,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格局的变化,并站在政府的角度上,围绕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媒介等要素,提出了一些城市形象传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城市形象;形象传播Abstract:In the era of traditional media, city image dissemination was mainly to propagandize and promote via guiding traditional mainstream media by the government. Under such pattern, the dissemination was transmitted to the receivers unidirectionally by mainstream media which was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can guide the concerns of receivers by agenda setting and can eliminate the “noise” in the dissemination by performing the role of “guard”. The positive dissemination of city image occupied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Along with the new era of new media coming, the pattern of dissemination has changed a lot, and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city image dissemination has been depos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semination,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the pattern of city image dissemin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n city image dissemination focusing on the elements of disseminators, contents, receivers and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Key words:new media environment;city image dissemination;pattern;strategy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8-58(3)1 城市形象及城市形象传播李怀亮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展示给公众的综合性素质和文化印象,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素质、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反映。

利用新媒体创建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

利用新媒体创建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

利用新媒体创建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城市营销也逐渐转向了新媒体平台。

利用新媒体创建城市名片已成为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新媒体不仅可以让城市的信息传播更广泛,还能够实时互动、精准定位受众,极大地提升了城市营销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创建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

一、新媒体营销在城市知名度上的优势1.广泛的传播渠道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平台,城市可以将自身的信息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2.实时互动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实时互动的特点,城市可以及时了解受众的反馈,调整营销策略,增强城市与受众的互动性,提升城市知名度。

3.精准定位受众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算法分析受众的兴趣和行为,实现精准定位受众,将城市的信息传播给潜在的目标人群,提高营销的精准度和效果。

二、如何利用新媒体创建城市名片1.建立城市官方账号城市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创建官方账号,发布城市的旅游景点、文化历史、美食特色等信息,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这座城市。

2.发布优质内容城市官方账号应不断更新发布与城市相关的优质内容,如旅游攻略、美食推荐、文化活动等,确保内容的丰富多样,吸引更多受众关注。

3.与网红博主合作城市可以与知名网红博主合作,邀请其到城市进行旅游体验,并通过其社交平台分享相关内容,推广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

4.举办线上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举办各类线上活动,如旅游抽奖、摄影比赛、美食节等,吸引更多网友关注和参与,提升城市的热度和知名度。

5.与网民互动城市官方账号要及时回复网友的留言和评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加网友对城市的好感度,促进口碑传播,提升城市知名度。

三、成功案例分享以西安为例,西安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通过新媒体的营销手段,成功打造了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名片。

西安充分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不断发布关于西安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特色美食等吸引人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和转发,逐渐在网络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新媒体时代下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第一章前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机遇。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城市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与城市的国际声誉以及吸引力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角度出发,总结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城市形象传播的优势和挑战,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城市形象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的概念与特征2.1 城市形象的概念城市形象是指城市通过外部传播渠道向外界展示出来的美丽、优雅、和谐、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形象,它是一种意义上的标志、符号,是城市品牌的载体和体现。

2.2 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的特征①去中心化: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形象传播主要通过政府机构、大型企业等权威机构进行。

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城市形象传播由中心化向去中心化转变。

②多元化: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传播已经从单一的媒介形式,如电视、报纸、杂志等,变成了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包括微博、微信、APP等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

③实时性:在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的信息传输速度极快,实时性强。

城市需要及时掌握公众的信息需求、媒体的关注热点,做出及时、恰当的回应。

④普及性: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让城市形象有了更多的传播平台,能够更好地展示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色。

第三章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的影响因素3.1 城市形象的硬实力:硬实力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实力、文化底蕴、城市环境等诸多方面。

3.2 城市形象的软实力:城市形象的软实力则包括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产业特色、政府形象、居住环境及治安水平等方面的影响。

3.3 城市形象传播的方式:城市形象的传播方式主要分为传统媒体方式和新媒体方式两种,其中传统媒体方式包括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而新媒体方式包括微博、微信、手机APP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传播渠道及策略
发表时间:2018-09-18T10:05:32.650Z 来源:《知识-力量》1月中作者:栾帆帆
[导读] 在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建构的渠道众多。

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微视频传播、官方媒体网站、门户网站、自媒体、网络电视剧等新媒体平台对于城市形象传播具有重大作用。

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困境,我们需要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安雁塔 710063)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建构的渠道众多。

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微视频传播、官方媒体网站、门户网站、自媒体、网络电视剧等新媒体平台对于城市形象传播具有重大作用。

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困境,我们需要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传播策略。

本文主要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从新媒体、城市形象、传播渠道、传播策略等相关方面进行探讨,并以陕西榆林为例,结合内容文本分析、案例分析,具体研究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渠道及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城市形象;榆林
一、新媒体平台下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渠道
形象化是现下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渠道颇多,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微视频、政府网站平台、媒体网站平台、商业网站平台、网络论坛平台、网络自媒体平台都是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渠道。

这些平台如果单打独斗则传播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各渠道相互融合发展。

(一)微信是榆林城市形象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平台
以榆林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微信对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

据2017年3月5日至3月11日陕西微信公众号数据排行榜第109期数据汇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前100名中与榆林的微信公众号有关的有榆林生活通、榆林热门事件、榆林百事通、神木论坛等5个。

我们可以发现,榆林地区的微信公众号在陕西微信公众号排名中位于中间位置,如榆林生活通排名第42位,是榆林微信公众号排行第一的公众号。

从这些微信公众号中我们可以发现微信公众号排在前面的大多数是服务类的公众号。

其兼具新闻、部落发帖、求职信息、本地交友、本地拼车、二手物品、房屋租赁、商家入驻、电影、酒店、美食、旅游、休闲,商城于一体。

这些微信公众号对于传播榆林的城市形象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微博是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
以微博“榆林小凡”为例分析微博对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

微博在扩大城市形象宣传,吸引受众等方面都有许多有益之处。

以榆林微博中的自媒体,本地资讯博主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通过微博这一平台对促进榆林城市形象塑造起到的作用。

我们以微博自媒体榆林小凡为例,榆林小凡:微博粉丝76414,微博认证为本地资讯博主,微博美食点评团成员,微博资讯视频自媒体。

这个微博自媒体平台主要以自己发布信息、转发等手段来发布信息,其中信息发送的手段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直播等,此外该微博还有一些会议活动、新闻事实、诈骗举报电话、交通违规、榆林自己的婚恋APP。

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类似的微博自媒体平台不仅为本地的居民服务,提供消息,同时也对外进行宣传。

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微博平台了解榆林,了解陕北。

(三)微视频是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渠道之一
以榆林微视频传播内容为例分析其对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

微视频作为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无形力量,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着其持久的特点。

微视频传播内容主要有《大陕北——榆林美》:旅游景点、榆林小曲、陕北民歌、人文;王二妮《榆林美》:榆林旅游景点、榆林民歌;《寻找窑洞--佳县乌镇》:图片组接视频,窑洞文化;《百鸟朝凤》:米脂民间唢呐演奏;子洲、绥德、榆林版《成都》:唢呐、风土人情、文化;陕北说书:随手拍,榆林小曲,陕北民歌
我们可以看出微视频传播内容主要有:对比较有名的歌曲电影的改编版,陕北民歌,榆林小曲、米脂唢呐,榆林方言、榆林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民生百态、美食文化、窑洞文化等等。

如2014年榆林版小苹果《大陕北——榆林美》由榆林市微电影协会出品,其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特别是在腾讯视频中播放11.1万次。

这个微视频通过榆林塞上明珠网播放,随后各商业网站转发、自媒体微博微信转发、其播放量可观。

其视频内容将榆林的城市形象真实的展现在大众的眼前,通过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榆林的本土文化、人文地理、民歌民俗弘扬出去,为榆林城市形象传播开放化、自由化提供了空间。

二、新媒体环境下榆林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
(一)政府大力支持并加强传播主动性是形象建设的策略之一
在榆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榆林城市形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近几年陆续召开的新媒体行业发展座谈会,开设新媒体专项资金,发展扶持资金、加大对民间组织,个人团体的帮扶力度,集中采纳一些有利于新媒体发展的策略,大力促进新媒体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传递正能量。

此外一些平台如榆林微电影协会、私人企业微电影制作等个人传播组织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积极利用平台优势,加强传播的主动,共享资源,更好的提高城市形象。

(二)实施能源与文化双重特色的榆林城市形象建设策略
榆林市的城市形象传播中,榆林各网站,论坛,微博自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对于榆林城市形象传播定位不够精准,有些网站将其定义为能源航母之城,有些则定义为驼城、文化古城等。

这些都是单一的认知,我们需要打造的是具有双重品牌标识的榆林城市形象。

一方面将榆林打造成为中国的能源之都,另一方面主打文化之都。

如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发展煤炭过程中注重打造能源品牌企业,同时注重文化传播,致力于将煤炭产业与文化产业相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软硬实力。

(三)跨平台传播策略构建榆林城市形象
榆林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中,我们需要进行跨平台的合作,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

如微博榆林旅游频道,是新浪陕西榆林频道旅游官方微博,以旅游的名义走遍榆林,进行线上线下的活动,这个平台的粉丝达到9万多。

网络平台带动旅游业发展极其重要,但是这一平台举办的线下的活动颇少,没有与当地旅游业进行充分合作,没有与当地文化产品进行开发交流,没有与广告市场进行合作,这个单一的产业
链对榆林城市形象建构来说是一个问题。

我们需要做的是抓住这些平台进行跨平台的交流。

(四)用城市大事件多渠道传播城市形象
城形象传播过程中,一些大事件大活动都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统计归纳现在榆林地区媒体网站数量不少,对榆林很多重大活动、事件报道经常会形成联动式的转载报道,这样就会形成强大的地域形象传播,二次传播的效应明显。

榆林地区需要充分利用这种大事件进行城市形象传播,借助新媒体对一些大的活动,大的节日进行传播。

例如,2017年陕北过大年活动,许多媒体网站都纷纷进行了报道,借助这些报道也宣传了榆林的城市形象。

结语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当下,榆林城市形象建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就榆林城市形象传播发展过程中来说要结合自身优势,利用新媒体各渠道,微博、微信、微视频三大渠道促进城市形象传播。

参考文献
[1]屈雅丽,杨启飞.新媒体环境下西安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J].安徽:新闻世界2014.7
[2]罗飞.新媒体影像传播研究[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3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4]牟意,论网络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角色与功能[D].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13-04-01
作者简介:栾帆帆(1994年—),女,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