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推进剂中毒急救
我对我们的小火箭了解以及认知

我对我们的小火箭了解以及认知:一推进剂的安全性能推进剂的危险性能:受到外界能源(如热、撞击、摩擦、静电火花和冲击波等)激发时发生燃烧或爆炸的难易程度,这种程度称为感度。
1.2 热感度定义:受到外部热源的激发作用时,推进剂发生热分解、燃烧或爆炸的难易程度.自动着火原因:放热反应速度大于热量散失速度,推进剂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导致自燃1.3 机械感度定义:推进剂在外部机械能的激发下发生燃烧或爆炸的难易程度6.1.3 静电火花感度定义:在高压静电火花激发下,推进剂试样发生分解、燃烧或爆炸的难易程度原因:推进剂及其大多数原材料均为绝缘物,在制造、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相互摩擦产生静电,积聚后可形成数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压,一旦有合适的条件,就会产生放电火花表征:50%爆燃的临界静电火花能防护措施:①生产设备接地;②铺设或喷涂导电橡胶;③增加环境湿度;④对粉末进行表面包覆或添加抗静电剂。
二双基推进剂双基推进剂是一种均质推进剂,它的主要组分硝化甘油和硝化纤维素(硝化棉)的分子中既有可燃元素c和H,又含氧化元素等,其硝化纤维素能在硝化甘油中形成胶体体溶液,各组分无相界面,故结构均匀。
硝化纤维素(NC) :在双基推进剂中起着主要能源和保证机械强度的作用。
因为硝化纤维素易燃,能提供推进剂燃烧时所需的可燃元素和部分氧化元素,产生大量气体并放出大量热量。
因为硝化纤维素被溶剂硝化甘油塑化后,其分子成为推进剂的基体或骨架,赋予药柱以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
国产的双基推进剂中,硝化纤维素的含量在11.8%一12.1%。
适当增加硝化纤维素的含量可以提高双基推进剂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硝化甘油(NG):硝化甘油是甘油与硝酸作用的产物。
硝化甘油是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密度为1591kg/m3,微溶于水。
50度时溶解度为0.259/100mm3 ,能与一些有机溶剂互溶。
硝化甘油能很好地溶解弱棉。
当温度大于某临界温度时,硝化纤维素和硝化甘油可以任意比例互溶;如温度低于临界温度,只有在两者比例合适时才可以得到所希望的固态溶液(即硝化甘油溶于硝化纤维素的一相),否则会出现两相,一相是硝化甘油溶于硝化纤维素中,另一相是硝化纤维素溶于硝化甘油中;在更低的温度下则会成为互不溶体。
化学试剂中毒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化学试剂中毒事故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员工在生产、实验、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因接触化学试剂而发生的急性中毒事故。
三、中毒事故的分类及级别1. 中毒事故的分类:(1)轻度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一般经过休息和治疗可以恢复。
(2)中度中毒: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需及时救治。
(3)重度中毒:出现严重呼吸抑制、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危及生命。
2. 中毒事故级别:(1)特别重大(I级):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II级):造成1-2人死亡,或者3-9人重伤,或者较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III级):造成1人重伤,或者较小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IV级):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
四、应急组织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化学试剂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各项工作。
(2)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救护和转运伤员。
(3)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保障和后勤保障。
2. 工作组成员职责(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
(2)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救护和转运伤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保障和后勤保障,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应急处理程序1. 现场发现中毒事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救援组、警戒组、医疗救护组等开展工作。
实验室试剂操作、仪器设备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试剂操作、仪器设备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一、试剂操作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1.强碱腐蚀。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若溅入眼内,用硼酸溶液冲洗。
2.强酸腐蚀。
先用干净毛巾擦净伤处,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
若溅入眼内,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3.液澳腐蚀。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伤处。
4.氢氟酸腐蚀。
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用甘油氧化镁涂在纱布上包扎。
5.苯酚腐蚀。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4体积10%的酒精与1体积三氯化铁混合液冲洗。
6.误吞毒物。
常用的解毒方法有: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灌水或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
注意磷中毒者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二、仪器设备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L金属外壳的仪器设备要有充分的接地保护,如仪器设备漏电导致人员触电,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物品挑电线。
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通知医院治疗。
7.仪器使用中的容器破碎及污染物质溢出,立刻戴上防护手套,按照仪器的标准作业程序关机,清理污染物及破碎玻璃,再对仪器进行消毒清洗,同时告知其他人员注意。
火箭推进剂安全管理

火箭推进剂安全管理火箭推进剂是指用于推动宇航器进入轨道或者飞行的化学物质。
火箭推进剂强大的推力和高能量密度是现代宇航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一,但是其也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泄漏或者不当使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爆炸、火灾以及其他安全事故。
因此,火箭推进剂的安全管理是航天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危险性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两种:氧化剂和燃料。
其中,氧化剂包括氧气、过氧化氢、四氧化二氮、叠氮化钠等;燃料可以是液体、固体或者混合物,如乙烷、丙烷、甲醇、过氯酸铵、聚四氟乙烯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实验室或者生产过程中,都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1. 爆炸和火灾:火箭推进剂通常存储在高压容器或者罐中,并且在喷射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和高压,一旦容器或者喷嘴出现泄漏或者损坏,极易引爆或者燃烧,造成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2. 毒性:火箭推进剂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例如,过氧化氢是极其危险的氧化剂,会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氨气和氮氧化物会破坏大气层,影响气候和植被;四氧化二氮和叠氮化钠则可能产生致癌和致畸作用。
3. 环境污染:火箭喷射产生的尾迹会释放出大量的氧化剂、燃料和颗粒物,对大气层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特别是一些推进剂如四氧化二氮等,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极大。
二、安全管理为了减少火箭推进剂的危害,需要严格进行安全管理。
在火箭推进剂的使用、制备、存储和运输等方面,都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从而确保其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利用。
1. 安全设计:在火箭推进剂的设计和制造中,必须考虑到其潜在危险性,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和设计策略,确保其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不会产生火灾、爆炸等事件。
同时,火箭系统必须满足相关安全规范,如EN14470-1、OSHA、UL等,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2. 安全存储:火箭推进剂通常储存在特制的容器中,能够承受高压和高温,并且具有防止泄漏、腐蚀和火灾的特性。
储罐必须按规定分类存储,严格管控,并配备各种防护措施如泄漏报警,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以确保其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威胁。
液体推进剂突发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污染控制

to i n,a dia trwo l a p n i v tb y I h e e tp p r t e r a o s o h y s o si l e k g nd t e c a a tr f s se u d be h p e ne ia l . n te prs n a e ,h e s n ft e tpe fpo sb el a a e a h h rc es o
HA iog LU F n -i N Q - n , I egqn t
( h eo dAtlyE gnei ntu , in h n i 10 5 hn ) T eScn rlr n i r gIs t e X " ,S a x 7 0 2 ,C ia ie e n it a
情 况下 应 采 取 的应 急 处 置 措施 , 细 说 明 了污 染 现 场 、 备 和 人 员 的 洗 消 方 法 , 液 体 推 进 剂 突 发 性 泄 漏 的 应 急 处 置 与 污 详 装 对 染 控制 以及 防止 着 火 、 炸 、 员 中 毒 和 环境 污 染 等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爆 人
化学品急救措施包括

化学品急救措施包括在使用化学品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意外事故,人们可能会遭受化学品的伤害。
这时候,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不同种类的化学品,也有不同的急救措施需要注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常见的化学品急救措施。
硝化甘油硝化甘油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有机化合物,多用于医疗领域。
但是,如果接触到硝化甘油,就需要注意以下急救措施:1.较少的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至少持续20分钟,如果接触面积很小,可以使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患处。
然后患处应该用湿敷物覆盖并保持干燥,同时采取安静的方式消除刺激。
2.大量的接触:使用水冲洗超过15分钟,然后紧急送医。
氨氨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气体,吸入过多冲入肺部会引起氨中毒。
如果接触到氨,要注意以下急救措施:1.吸入:立即将受害者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放置在安静的地方,然后马上向医疗机构求救。
2.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冲洗眼睛,直至没有异物或有害物质,然后就近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治疗。
3.皮肤接触:迅速将受害者带到安全地方,立即去除污染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至少20分钟,让受害者保持暴露状态,防止有毒气体挥发,然后将患者送往医院检查。
硫酸硫酸是一种化学品,具有强腐蚀性,对人体有致命的危害。
如果接触到硫酸,需要注意以下急救措施:1.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
2.皮肤接触:迅速将患者带到安全地方,立即去除污染衣物,使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将患者送往医院。
3.吸入:迅速将受害者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放置在安静的地方,然后马上向医疗机构求救。
在急救的过程中,要避免进入有毒气体环境。
氢氟酸氢氟酸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眼睛、皮肤以及呼吸系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如果接触到氢氟酸,需要注意以下急救措施:1.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眼睛至少30分钟,然后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2.皮肤接触:立即将受害者带到安全的地方,使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应该尽量避免用中性化学物质或药物来处理受到腐蚀的皮肤部位。
火箭推进剂呼吸防护装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火箭推进剂呼吸防护装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丛继信;张光友;胡文祥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03(024)005
【摘要】本文对呼吸防护装备的应用、发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火箭推进剂毒性对呼吸防护的要求和国内推进剂呼吸防护研究现状,对推进剂专用呼吸防护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丛继信;张光友;胡文祥
【作者单位】总装备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北京市,100101;总装备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北京市,100101;总装备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北京市,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7.11
【相关文献】
1.火箭推进剂应急抢险个体防护装备的设计与研究 [J], 丛继信;张光友;李珍
2.我国液体火箭推进剂防毒面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彭清涛;张光友;范春华
3.我国液体火箭推进剂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彭清涛;张光友;范春华
4.液体火箭推进剂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J], 丛继信;张光友
5.火箭推进剂皮肤防护装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丛继信;张光友;胡文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见化学试剂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化工人必须了解的救命知识常见化学试剂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引言作为一个化工人,难免会接触到各种化学试剂,而众所周知,大部分化学试剂是有毒性的。
因此,大家在平时工作中要多加注意,做好必要的防护。
但是仅仅防护是不够的,化学试剂中毒很多都在无意中发生或者在事故中发生,那都是防不胜防、避无可避的情况。
万一发生了这种情况,了解一些化学试剂中毒的应急处理常识,将会挽救中毒者的生命。
所以这些知识就是能救命的知识,作为一个化工人的你,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1 一般的应急处理方法1.1 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
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
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
1).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2).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 克活性炭。
用前再添加400 毫升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
一般10~15 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克毒物。
3).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
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 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 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
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
4) .用毛巾之类东西,盖上患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
(注:把二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东西,称为万能解毒剂。
用时可将2~3 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做成糊状,即可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
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较大量的偏二甲基肼引起
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疾病。
常伴有肝脏损害。
1 诊断原则
根据短时间内吸入或皮肤污染较大量偏二甲基肼的职业史,结合中枢神
经系统损害及肝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综合分析,
并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2 接触反应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接触偏二甲基肼后出现一过性的眼与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随后出现
头晕,头痛,乏力,恶心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b)皮肤污染后可有烧灼感、局部红肿等表现。
3诊断及分级标准
3.1 轻度中毒
有明显的头晕、头痛、乏力、失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兴奋、烦躁不安、肢体抽搐。
b)符合急性轻度中毒性肝病。
3.2 重度中毒
全身阵发性强直性痉挛;
4 处理原则
4.1 偏二甲基肼中毒后应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
衣物。
4.2 体表污染液态偏二甲基肼时,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4.3 对中毒患者,根据病情轻重,予以特效解毒剂维生素B6治疗。
4.4 对症支持治疗:
a)止痉。
b)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c)保肝治疗。
4.5 急性轻度中毒患者多在数天内恢复。
痊愈后可恢复原工作。
重度中
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也可完全恢复。
少数患者抢救脱险后,恢复期症状有一定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