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邵光耀
关于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探讨 邵叶锋

关于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探讨邵叶锋摘要:电气照明对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工程建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的目的。
文章对建筑电器照明能耗进行了分析,叙述了照明设计要考虑节能的因素,提出了节能设计措施的几点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据有关方面统计,建筑能耗目前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27%以上,是世界上同等国家的3倍左右。
在建筑领域的电能消耗中,照明部分的用电量占15%~25%,照明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的比例相当大,因此建筑照明体统中蕴含着大量的节能潜力。
在建筑耗能方面,空调和照明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建筑照明量大面广,在照明工程中的光源、灯具、启动设备、照明方式及其控制的选用,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及提高系统功率因数等环节,均蕴含着巨大的节能潜力,不仅能有效缓和电力供需矛盾,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且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应充分考虑选择高效率的节能设备,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按照节能标准进行设计,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
因此,照明节能设计在电气设计中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必须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高度重视。
1.建筑电气照明节能分析当代建筑电气节能照明设计应倡导绿色照明,即包含节能体系、环保体系、安全体系及舒适体系。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作为如今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绿色照明实际上并不仅指节能照明,其需要将能够保证民用照明功能在内的包括照度、色温以及显色指数的质量指标进行考虑,并充分发挥建筑的整体功能。
而在建筑电气中,照明节能的设计不应只局限在满足照明节能上,这样不但会增加投资的力度,还可能偏离人们生活、生产的要求,故节约能源必须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消耗投资和增加运行费,应该按照国情考虑实际的经济效益,让增加的投资可以在短时间内以节约的运行费中进行回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建筑电气照明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建筑物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部分。
为了降低建筑物能耗和保障照明质量,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原理和实践。
首先,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科学地设计照明系统,合理地使用光源和光控技术,降低照明能耗,同时又保证照明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一、选择高效光源以LED光源为例,相较于传统的荧光灯、白炽灯等光源,LED具有寿命长、亮度高、颜色稳定等特点,使用效果好且省电。
同时,选择合适色温的灯光也能够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进一步节能和提升照明质量。
二、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对照明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应用,使得照明能够智能化地按需变化。
例如,当阳光充足时及时关掉室内灯光,或者当人员在房间内时,灯光亮度自动适应,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三、照明设计中应注重建筑结构与照明系统最佳匹配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结构进行充分整合,依托天然光源、门窗等自然光源进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照明,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其次,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实践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提出合理的方案和实施。
包括:为了使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发挥最佳效能,需要进行严密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这涉及到传感器的选择、安装位置的布置、前后端软件的匹配等方面,确保智能控制系统更准确地感知人员的进出行为,并根据不同空间的照明需求智能调整亮度和背景色等因素。
二、照明的灯具选型在筛选照明灯具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耗能情况、灯具的可靠性、寿命等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例如制造区、办公区、卫生间等不同场景和任务需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照明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三、优化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照明节能技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从照明设计的角度出发,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建筑物高度、尺寸、采光、空气质量等因素,使得照明的设计满足物理视觉舒适需求的同时又保证一定的节能水平。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相关内容。
在背景介绍部分,我们简要介绍了建筑电气照明的重要性和存在的节能潜力。
接着,分析了照明系统设计原则,着重讨论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提高照明效率。
其后,我们探讨了LED照明技术在建筑电气照明中的应用,介绍了LED技术的优势和节能效果。
在智能控制系统部分,我们探讨了智能控制系统在节能照明中的作用,如何通过智能系统实现节能管理。
我们讨论了光照度传感器在建筑电气节能照明中的应用,介绍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在结论及展望部分,我们总结了文章的观点,并展望了建筑照明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照明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LED,智能控制系统,光照度传感器1. 引言1.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电气照明作为建筑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节能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本文旨在探究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从背景介绍、照明系统设计原则、LED照明技术在建筑电气照明中的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在节能照明中的作用以及光照度传感器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本文的结尾,我们将对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希望能为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2. 正文2.1 背景介绍建筑电气照明是指利用电力设备和照明设备,通过适当的设计和安装,实现对建筑内部及外部照明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照明品质和节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照明系统通常存在能源浪费严重、光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探索节能照明技术是当前建筑电气照明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能源节约和环保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筑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其能耗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在建筑电气方面,照明系统是能源消耗比较大的部分之一。
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建筑能耗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展开讨论。
一、照明节能技术的意义1. 节能减排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照明能耗占总能源消耗的20%左右。
在建筑中,照明系统的能耗占据了很大比例。
通过采用照明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这对于减缓全球能源消耗与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2. 经济效益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成本,有效减少用电开支。
在长期运行中,可以为建筑节省大量的能源支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 提高舒适度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也可以提高照明的舒适度。
通过智能调光、色温调节等技术手段,可以使照明更加舒适,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1. 智能照明调控技术智能化的照明调控技术是目前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传感器的感知,可以对照明进行智能控制,实现按需供光,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比如通过感应人员活动情况来自动调整照明亮度,使得无人区域的照明可以降低功率以节约能源。
2. LED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以其高效、长寿命、高亮度等优势,成为了照明节能的热门选择。
相比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LED的能效更高,光衰更小,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建筑照明中广泛应用LED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3. 调光技术色温调节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灯光的色温来实现照明效果的调节。
不同的色温可以营造不同的光环境,满足不同需求。
对于不同的活动场景,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灯光的色温,提高照明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1. 北京某写字楼照明系统改造某写字楼在照明系统改造中应用了LED照明技术和智能化的照明调控技术。
通过LED照明技术的应用,替代了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建筑电气照明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光线,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建筑节约能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一些当前流行的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以及其对照明效果和能源节约的影响。
第一节:LED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被广泛认为是目前最为节能的照明技术之一。
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LED 灯具有更高的光效、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功耗。
LED灯具的光效可以达到100lm/W以上,而一般的白炽灯的光效通常只有15lm/W左右。
LED灯的寿命可达到5万小时以上,而白炽灯的寿命通常只有1000小时左右。
使用LED照明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LED照明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色温可调。
传统的照明设备往往只能提供固定的光色,而LED照明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色温之间进行切换,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照明需求。
这种特性使得LED灯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光线,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LED照明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LED灯具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比同等功率的传统照明设备高出20%以上。
LED灯具的散热问题也需要被重视,因为如果散热不好会导致LED灯的发光效率下降,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在实际使用LED照明技术时,需要密切关注散热设计和散热材料的选择。
第二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控制技术,对建筑的照明进行智能化管理,达到节能的目的。
智能照明系统通常包括光感应、人体感应、时间控制等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实时调节照明亮度和色温。
在智能照明系统中,光感应和人体感应是最为常见的控制方式。
光感应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实时调整照明亮度,从而在不同的时间段提供适宜的照明效果。
而人体感应则可以通过感知人员的活动情况来控制照明亮度和开启/关闭灯具,从而实现对照明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照明系统的关键在于控制技术的成熟程度。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近年来,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照明节能已成为建筑能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介绍了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LED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作为目前最为流行的照明节能技术之一,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长寿命:相较于其他照明设备,LED灯具的寿命更长,并且不会经常需要更换,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
2. 节能环保:相较于其他灯具,LED灯具的能耗更低,功率控制能力更强;同时,LED灯具具有低辐射、无紫外线等环保特点。
3. 色彩更鲜艳:LED灯具颜色的还原更加真实,色泽更加饱满,更符合人眼视觉的需求。
4. 安全性更高:LED灯具辐射小、无毒化、抗震性等特点,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
5. 光源更加丰富:LED灯具灯光属性较高,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提供不同的光源选择,实现不同的照明效果。
因此,LED照明技术是当前照明行业最为流行的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二、控制理论和方法控制理论和方法是照明节能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控制设备的选取、控制方式的选择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照明控制方法:1. 光控式照明系统:根据自然光强的变化,通过在室内安装光感传感器和有调整控制系统,实现人们在使用时自动调整灯具亮度的功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 亮度控制照明系统:根据不同场合和活动的亮度不同,对灯具的亮度进行自动调整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3. 时间控制式照明系统:根据其应用场合和特征,对照明区域设置不同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 空间光照度控制:根据房间大小、视野高度、光源数量、光照度需求等因素,进行空间光照度控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控制。
因此,通过运用上述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照明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开支。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探讨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探讨摘要:在开展建筑照明工程施工时,必须保证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效果。
减少建筑物中电气照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消耗量,这对于保障建筑物整体节能效果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时,必须在其中应用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确保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有所提升。
本文首先概述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设计要求,之后对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展开有效分析,使得建筑电气节能照明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引言为保证人们夜间出行的安全性,就应加强建筑物中照明系统施工力度,强化照明系统与建筑电气工程之间的衔接性,以此提高建筑照明系统的现实作用。
为响应建筑行业绿色环保发展要求,还应加强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力度,强调建筑物中电气照明装置的节能效果,积极改善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能耗过大的问题。
而且应用合理的电气节能照明技术,还能强化电气照明系统与建筑物之间的契合度,以此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1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设计要求为保证电气节能照明技术在建筑物整体规划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必须结合建筑物现有表现形式开展电气节能照明技术设计,借以保证电气节能照明技术在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
而且在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求也比较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开展电气节能照明技术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建筑物整体空间结构和各个空间规划效果,还应对建筑内部基础照明需求展开有效分析,并按照各方面分析结果设计电气节能照明技术,有效扩展相应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第二,在进行建筑电气节能的照明技术设计时,还应考虑电气照明系统使用者的经济实力。
结合使用者经济实力实际情况开展电气节能照明技术设计。
在提高使用者对电气照明系统满意程度的基础上,彰显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
第三,对于应用于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来说,还应要求相关人员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对相应节能措施实施优化处理。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通过对节能照明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案例、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建筑照明节能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本文总结了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成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了实践应用建议。
通过该研究,可以推动建筑行业在节能照明方面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研究、发展历程、应用案例、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总结成果、展望未来研究、建议实践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新型的节能照明设备不断涌现,各种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也逐渐得到应用。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成本增加、能源政策法规的限制等。
有必要对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其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揭示该技术在节能减排、提升建筑照明效果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促进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和普及,为建设节能环保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建筑领域的电气节能照明技术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节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邵光耀
发表时间:2018-12-19T11:45:38.9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作者:邵光耀[导读] 建筑行业必须要强化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节能技术,尤其是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方面,以此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安徽南巽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现如今,能源短缺成为全球各个国家都在面临的重大问题,严重的阻碍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耗量逐渐增加,为了迎合国家提出的节约能源的方针政策,建筑行业必须要强化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节能技术,尤其是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方面,以此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
1导言
从我国建筑能耗整个体情况来看,尽管城镇地区住宅总面积要少于农村地区,但电能消耗量却极大,为农村电能消耗的8~10倍。
在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筑能耗依然具备一定的上升空间,实现建筑电气照明节能将成为必然。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电气照明节能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004年我国颁布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标志着我国第一部关于照明节能设计标准的出台,对整个建筑行业节能设计进行了规范。
2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应用原则 2.1应遵循实用性的工作原则
对于照明灯而言,应符合具体的设计要求,合理选择亮度与色差,不可以因为节能忽视照明灯的使用性能,在确保功能与舒适度的情况下使用节能技术的UI器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设计者在工作中应保证光源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统一照度标准,正确选择照明方式,在保证光源性能与经济性的情况下,综合进行对比分析,提升电气照明系统的光源处理效果,保证实用性。
2.2遵循节能性的工作原则
节能主要将能源损耗的控制作为目的,合理使用资源,并非不适用能源,而是在相同条件之下降低能源使用量,保证提升经济效益。
且在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针对各类环节进行分析,明确节能细节内容,加大日常维护与处理力度,在保证照明效果的情况下,合理使用自然光源,增加室内窗户的面积,并选择透光度较高的玻璃,以免浪费电力能源。
在此期间还可以使用节能方面的照明系统启动装置,以免出现能耗量过高的现象。
2.3遵循经济性的工作原则
为了更好的对电气照明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在使用先进技术的过程中,需遵循节约性与经济性的原则,全面考虑建筑工程的经济情况,并合理使用节能方式,在降低建筑电气照明系统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其经济效益,维护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进步。
3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 3.1合理筛选优质光源及节能灯具
要让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需要根据建筑实际功能及环境筛选优质光源及节能灯具,利用高效光源来达到节能目标。
通常情况下,电光源光效愈高,使用寿命愈长,其综合能效也就愈高,能够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
以往建筑当中多使用白炽灯作为主要光源,节能效果并不理想。
将白炽灯换为白光LED灯、紧凑型荧光灯可有效降低电能消耗。
与紧凑型荧光等相比,尽管白光LED等前期购置成本略高,但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中能耗最低,花费最少,是普通建筑照明节能的首选光源。
在电光源筛选过程中,除了考虑灯具类型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内部环境照明需求,如照度、色温、显色性等。
例如,白光LED灯主要适用于家居照明、餐厅、旅馆等照明场所;高效直管荧光(三基色荧光灯)综合能效较高,主要适用于室内空间较低的场所如商场、普通办公室、会议室等;在民用建筑场所、工业产房、仓库、运动场等场所可使用高压钠灯。
高压钠灯尽管综合能效高、使用寿命长,但显色性相对较差,而大功率金属卤化灯则具备了较优的色温及显色指数,可作为高压钠灯的良好补充,在高大建筑空间当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在普通建筑当中,若无特殊要求,应该尽量使用开敞式灯具及直接配光灯具。
开敞式灯具由于无遮挡,所发出光能较多,效率较高;直接配光灯具出射光通量可最大限度地落于工作面,效率高,也更为节能。
为进一步提升灯具效率,可在电光源外部加上适宜形状的反射灯罩。
借助优质的反射灯罩可提升光能的反射能力,从而降低灯罩对光能的吸收量。
3.2充分利用节能型镇流器
镇流器是气体放电灯控制启动及限流的器件,主要分为电感镇流器与电子镇流器两大类。
相对于电感镇流器,电子镇流器在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
电子镇流器自身功耗相对较小,较电感镇流器节能幅度可达20%~30%。
同时,电子镇流器功率因素较高,能够降低无功功率,进而降低系统整体工作电流。
电子镇流器并无频闪及噪声,能够获得较为安静的工作环境。
另外,电子镇流器自带保护功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够保证灯具安全、稳定工作。
相对于普通型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子镇流器功率损耗更低,能够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
3.3提升照明利用率
通过提升建筑内部照明利用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照明设备运行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建筑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来降低电光源使用频率,以获得节能环保的效果。
相关研究表明,在自然光环境下人们工作的视觉功效较人工照明要高出5%~20%。
也就是说,充足的自然光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营造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
借助导光系统及采光窗,能够让建筑物充分利用自然光: 3.3.1导光系统
导光系统主要分为3部分,即采光罩、光导管以及漫射器。
采光罩表明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并且具有良好的自洁功能,可避免灰尘覆盖。
光导管内壁附有反射率较高的材料,且能够随意弯曲,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将自然光导入房间深处,漫射器底能够让光线漫反射,有利于光线均匀分布,也可降低眩光。
导光系统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大型公共建筑内部、步行通道、停车库、地下商场等均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导光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电光源能耗,也能够获得更为清爽的自然灯照明效果,有利于降低建筑整体运营成本。
3.3.2采光窗
采光窗主要分为侧窗采光及垂直采光。
侧窗采光结构简单,造价相对低廉,但在房间的纵向光照均匀度并不理想。
天窗采光能够在房间或大厅顶部开窗,能够将自然光直接引入室内,在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中较为常见。
天窗采光可获得较好的照度均匀度,能够有效解决侧窗采光时房间深处照度较低的问题,采光效果及节能效果较好。
3.4完善配电系统
在建筑电气照明系统当中,通过完善配电系统,能够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在降低线路损耗的同时,也能保证供电质量。
导线方面应该尽可能选择铜芯导线。
铜芯导线柔性较高,允许弯度半径小,即便是反复折弯也不容易出现断裂,机械强度较高。
铜芯导线的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均要优于铝芯导线,且具备良好的阻燃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铜电阻率仅为0.0188Ω·mm2/m,铝电阻率为0.0317Ω·mm2/m,在导线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铜芯导线的载流量较铝芯导线高出30%。
在相同电流条件下工作,铜芯导线损耗及发热量更低,电压损失也更小。
在线路布置时,走线尽量呈直线态,尽可能地避免线路迂回。
常用灯具可采取沿顶或沿吊顶的方式铺设,尽可能地缩短供电线路长度,有利于降低线路损耗,发挥节能作用。
供电方面,尽可能做到三相负荷平衡,保证电能稳定输送。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能源资源的消耗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电能的消耗不断增加,使我国的能源储备量逐渐减少。
因此,进行节能环保的建筑设备照明设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在具体的节能设计中应遵循节能性与实用性的原则,并且选择更加高效的经济光源以及更加高效节能的灯具,从而更好的实现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使用。
参考文献
[1]闫龙.针对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07.
[2]黄文.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技术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245.
[3]杨天钟.探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中的关键问题[J].门窗,2016(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