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治疗药物市场分析
2024年青光眼用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青光眼用药市场发展现状1. 前言青光眼是一种导致视神经损伤的慢性眼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青光眼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对青光眼用药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 市场概况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青光眼用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预计到2027年,全球青光眼用药市场的价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发展中国家青光眼患者人数的增加以及新药研发的突破。
3. 主要药物种类和应用3.1 降眼压药物降眼压药物是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降眼压药物分为以下几类: - Prostaglandin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改善房水流动,减少眼压。
例如,Latanoprost和Travoprost。
- Beta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减少房水的生成量,降低眼压。
例如,Timolol和Betaxolol。
- Carbonic Anhydrase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减少房水的生成。
例如,Dorzolamide和Brinzolamide。
3.2 其他辅助药物除了降眼压药物,青光眼的治疗还常常需要使用其他辅助药物,包括: - Alpha2-Adrenergic Agonists:通过减少房水的生成和改善房水排出。
例如,Brimonidine。
- Miotic Agents:通过收缩瞳孔,增加房水的流动。
例如,Pilocarpine。
- Topical Corticosteroids:通过减少眼部炎症和改善房水的流动。
例如,Dexamethasone。
4.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全球青光眼用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家厂商占据市场份额: - Pfizer Inc. - Novartis AG - Allergan plc - 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 Merck & Co., Inc.这些公司在青光眼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经验,通过不断推出新药和进行市场推广,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2024年眼科药物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眼科药物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眼科药物市场随着人们对眼健康的关注度提高而蓬勃发展。
眼科药物涵盖了治疗各种眼部疾病的药物,是眼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眼科药物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概述眼科药物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眼部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这导致了对眼科药物的需求增加。
同时,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标准也加大了对眼健康的关注,进一步推动了眼科药物市场的发展。
3. 市场分析3.1 主要产品类型眼科药物市场主要涵盖治疗青光眼、白内障、干眼症等眼部疾病的药物。
其中,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眼科药物还包括抗感染药物、消炎药物等。
3.2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眼科药物市场竞争激烈。
众多制药公司纷纷进入该领域,推出各种创新的眼科药物。
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制药巨头公司及一些小型专业制药公司。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药物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3 市场前景眼科药物市场的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眼科药物的研发速度加快。
创新性的治疗方法将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同时,亚洲市场的迅速崛起也为眼科药物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
4. 市场挑战眼科药物市场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临床试验和药物研发的时间和成本较高,制约了新药物的推出速度。
其次,全球营销授权的难度增加,使得公司在不同市场间的渗透变得更为困难。
此外,亚洲市场对原创药物的保护程度不高,侵权问题比较突出,加大了制药公司的经营风险。
5.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眼科药物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创新眼科药物的研发将加速,提供更多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个体化治疗将成为趋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数字化医疗技术将应用于眼科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中。
•亚洲市场将在全球眼科药物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6. 结论眼科药物市场作为眼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一些挑战。
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各制药公司纷纷进入该市场进行竞争。
阿托品眼药市场分析报告

阿托品眼药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阿托品眼药是一种常用的抗胆碱能药物,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如青光眼和散瞳检查等。
随着现代生活中眼部疾病的增加,阿托品眼药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报告将对阿托品眼药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潜在机遇和挑战,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全面的市场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阿托品眼药市场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出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遇,为企业和机构的战略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对阿托品眼药市场的分析:首先,我们将介绍阿托品眼药的概念和作用,以便读者对该产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阿托品眼药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阿托品眼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发展、政策法规、市场预测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对阿托品眼药市场的潜在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我们将全面、系统地分析阿托品眼药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于撰写该市场分析报告的目的和意义的介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说明撰写该市场分析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阿托品眼药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投资者、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2. 介绍撰写该市场分析报告的意义,即为了帮助企业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市场挑战,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计划。
3. 阐明希望通过该市场分析报告为阿托品眼药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
4. 提出对于相关利益相关者以及行业从业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分析,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的期望和要求。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阿托品眼药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们对阿托品眼药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023年青光眼用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青光眼用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属于慢性进行性病变,可引起视神经损害和失明。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6000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大约有3/4的人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数量的增加,使得青光眼用药市场逐渐扩大。
目前,青光眼用药行业在市场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青光眼患者数量的增加,青光眼用药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青光眼药物市场在2019年的规模为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亿美元。
2. 治疗手段多样化:目前,青光眼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激光手术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式,包括滴眼液和口服药物等。
滴眼液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通过降低眼压来减缓青光眼进程。
3. 市场竞争激烈:青光眼用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药企包括诺华制药、辉瑞制药、鸿茅药酒等。
这些药企在研发和生产方面投入巨大,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4. 创新药物研发:为了满足青光眼患者的需求,药企们一直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
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如NGF抑制剂和PGF2α受体激动剂等相继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5. 国际市场发展:青光眼用药市场发展不仅局限于国内,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是青光眼用药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
然而,青光眼用药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1. 药物价格问题:部分青光眼用药价格昂贵,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
这使得一些患者无法获得必要的药物治疗,影响了药物市场的发展。
2. 市场监管问题:一些劣质药物和假冒伪劣药物存在于市场上,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药和劣药的流通,对维护市场秩序和患者权益至关重要。
3. 科技创新与发展:在科技发展趋势下,青光眼用药行业面临着机遇。
例如,人工智能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青光眼用药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市场竞争激烈。
青光眼治疗新突破及药物开发前景

青光眼治疗新突破及药物开发前景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长期患病会导致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光眼的治疗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同时针对该病的药物开发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降低眼压和控制病情的基础上。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
然而,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青光眼的治疗中出现了几个新的突破性进展。
首先,基因治疗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青光眼患者的眼角膜内皮细胞可以通过基因治疗来增强其排液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眼压的升高。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使用基因治疗恢复了小鼠中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排液功能,并使其眼压恢复正常。
此外,干细胞治疗也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新方法。
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因此可以被用于修复或替代损坏的眼部组织。
一项研究表明,通过使用干细胞修复患者的视网膜和视神经,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视力。
尽管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干细胞治疗在青光眼治疗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除了上述的新治疗方法,青光眼药物研发也是一个受关注的领域。
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依赖于降低眼压以减缓病情的发展。
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而且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药物来更好地治疗青光眼。
近年来,通过影响青光眼的各种病理过程的新药物相继被发现和研发。
其中,一种叫做Rho激酶抑制剂的药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这种药物可以通过作用于眼部细胞的结构蛋白来改善排液功能,从而降低眼压。
研究结果表明,Rho激酶抑制剂可以显著降低眼压,且副作用较小。
此外,新型β受体阻滞剂也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选择。
这些药物通过减少眼球内液体的产生来降低眼压。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β受体阻滞剂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更高的疗效,并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尽管青光眼治疗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2024年阿托品眼药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阿托品眼药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阿托品眼药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
阿托品眼药是一种常用的眼科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眼部疾病,例如散瞳、青光眼、近视等。
本报告将介绍阿托品眼药的市场规模、竞争状况、市场趋势以及推荐的营销策略。
2. 市场规模阿托品眼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该市场规模为X百万美元,到2023年预计将增长至X百万美元。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眼部疾病患者人数增加以及对眼健康的重视。
3. 竞争状况阿托品眼药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几家大型制药公司生产并销售阿托品眼药。
其中,ABC制药公司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5%,是市场领导者。
紧随其后的是DEF制药公司和GHI制药公司,分别占据了市场份额的25%和20%。
其他小型制药公司则占据了剩余的20%市场份额。
4. 市场趋势在阿托品眼药市场中,有几个明显的趋势值得注意。
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托品眼药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眼药的研发和推出将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最后,消费者对于眼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高质量的眼药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5. 推荐的营销策略基于对阿托品眼药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推荐以下营销策略:•加强品牌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通过广告、媒体报道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聚焦老年人市场:由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市场是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因此推出相关的营销活动和产品优惠。
•开展医学教育活动:向医生和药店人员提供相关产品知识培训,增加他们对阿托品眼药的认可度,带动销售增长。
•强化产品研发:不断加大对阿托品眼药的研发投入,推出更安全、更有效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6. 结论本报告总结了阿托品眼药市场的调查结果。
预计阿托品眼药市场将继续增长,并且竞争将更加激烈。
制药公司应该根据市场趋势,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并满足消费者对于眼健康的需求。
2023年青光眼用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青光眼用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疾,但目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并不多。
青光眼药物主要分为外用药和内服药两种。
外用药包括降压眼药水和生产前列腺素的药物,内服药主要是碱性质的药物。
随着人们对青光眼病情的认识日益深入和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不断进步,青光眼用药行业的市场前景逐渐变得乐观。
市场需求量逐渐扩大随着岁数的增长,青光眼的高发率随之增加,因此青光眼用药的市场需求量将不断扩大。
据统计,中国老年人的居民人数超过了2亿,其中青光眼患者已经超过3000万。
因此,青光眼用药的市场需求量将会逐渐扩大。
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的青光眼用药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降眼压了,还包括对青光眼病因的治疗,目前的青光眼用药行业正处于一个创新发展的时期。
新的药物不仅有新的成分,而且有更好的疗效;而且,目前青光眼用药正在研制新的疗法,如基因治疗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青光眼用药行业的市场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价格稳定虽然青光眼用药品种不多,但随着替代药的上市和价格竞争的增加,青光眼用药的价格将趋于稳定。
与此同时,一些新药的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青光眼用药的价格不会大幅波动,消费者不需担心药品价格过高过低的问题。
政策的支持当前国家对医疗保障政策进行了不断深化,青光眼用药行业未来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将减少行业竞争,使得市场更加稳定,同时也让消费者不再受制于高价格的青光眼用药。
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青光眼的认识更加深入,青光眼用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将会广阔。
未来,青光眼用药行业有可能迎来一些新的临床试验,如基因治疗等,这也将会提高消费者对青光眼用药的信心和对市场前景的认识。
总的来说,青光眼用药行业未来的市场总体趋势是稳定发展,未来会朝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
眼科药品市场分析品牌市场页

眼科药品市场分析品牌市场页简介眼科药品市场是一个庞大的行业,涉及到各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眼睛健康意识的增强,眼科药品市场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眼科药品市场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眼科药品的品牌市场情况。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眼科药品市场的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
据统计,全球眼科药品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眼科药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以上。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眼科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从而推动了眼科药品市场的增长。
2.生活方式变化: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和不良的用眼习惯,使得眼科疾病的风险增加,从而推动了眼科药品市场的增长。
3.技术进步:眼科药品行业持续进行创新研发,推出了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药品,满足了患者对眼科治疗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眼科药品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新进入者提供了更多机会。
以下是眼科药品市场中的几个重要品牌:1.Novartis:作为眼科药品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Novartis在眼科领域拥有广泛的产品线,涵盖青光眼、白内障等多个眼科疾病治疗领域。
2.Pfizer:Pfizer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制药公司,其眼科药品主要集中在眼部感染和炎症的治疗领域。
3.Santen:Santen是一家日本眼科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和销售眼科药品,其产品主要包括干眼症治疗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4.Alcon:作为眼科医疗器械和药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Alcon在角膜、白内障治疗方面拥有强大优势,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此外,新兴的创新型企业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的眼科药品企业通过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并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市场前景和挑战随着眼科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几年内该市场预计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光眼治疗药物市场分析青光眼是一类眼内压过高、影响视神经乳头正常功能的眼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
目前,世界上约有6680万青光眼病人。
据北京协和医院胡铮教授主持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至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因青光眼疾病致双眼盲的患者就已达300万人。
同时,青光眼也是我国第二大眼科常见疾病,约占眼科疾病的14.36%,占致盲眼病的第4位,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12%~1.64%。
与之相应的是,近几年,眼科样本医院抗青光眼和缩瞳用药也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2004年,这类药物的市场金额增长率达到22%。
开角型青光眼首选药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类比较复杂,绝大多数无明确的全身或眼部继发性病因,被称为原发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大类,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根据胡铮教授主持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比例为3.7︰1。
但由于近年来近视人数的急剧增长,我国城市人群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逐年上升。
据同仁医院开展的一项北京市城乡居民人群主要致盲眼病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已高于闭角型青光眼,该结果与国外情况一致。
据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舒心介绍,青光眼治疗的方法是降低或控制眼压,促使房水排出。
因此,根据青光眼的病因机理,可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一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首选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可采用激光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首选激光治疗,但激光前后仍需使用药物辅助控制眼压。
目前,市场上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五类。
前列腺素类药物,有拉坦前列素(如辉瑞公司的适利达)、曲沃前列素(如爱尔康公司的苏为坦)、比马前列素(如眼力健公司的卢美根)等,其主要降眼压机制是增加葡萄膜巩膜外流;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有噻吗洛尔(如默克公司及众多国产的噻吗心安),倍他洛尔(如爱尔康公司的贝特舒、眼力键公司的贝他根),卡替洛尔(如大家制药的美开朗)等,其通过抑制睫状突上皮环腺苷酸的生成而减少房水生成;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常用的选择性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有盐酸阿泊可乐定与酒石酸溴尼定(如爱尔康公司的阿法根),其机制为减少房水生成及增加葡萄膜-巩膜外流;碳酸酐酶抑制剂,有乙酰唑胺与醋甲唑胺(又名尼目克司),其作用机理是直接降低睫状上皮的碳酸酐酶,从而减少房水的生成;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最初是医院制剂,后来由正大福瑞达正式批量上市),其通过引起睫状肌收缩,牵拉巩膜突并拉紧小梁网,以增加房水外流。
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药物主要为缩瞳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和高渗透剂。
副作用及价格决定选择取向在以上五类药物中,除前列腺素类药物外,其它四类药物均已实现国产。
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主治医师王华告诉记者,前列腺素类药物是一类新型抗青光眼药物,其临床疗效较强,无全身副作用,且每天只服用一次,病人的依从性较好,因而,目前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临床应用的一线药物。
但由于前列腺素类药物价格较高,在我国也未实现国产化,因而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并非首选药物。
据了解,辉瑞公司治疗青光眼的前列腺素类药适利达(5ml)零售价为338元,在全球各主要市场中都占据青光眼药物治疗的领先地位,但在我国却依然不是首选,目前我国临床首选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其降眼压效果甚至优于前列腺素类药物,但该类药物具有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增加心脏阻滞、降低血压等眼部及全身副作用,这也是国外不再将其作为首选药物的主要原因。
因此,患有哮喘、脉搏慢或心脏阻滞达一级以上患者不能使用该类药物。
另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倍他洛尔)可以用于有肺部疾患的患者,但其降眼压效果较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稍弱。
β-受体阻滞剂可与缩瞳剂、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及前列腺素类药物联合应用,疗效更好,降眼压作用更大,尤其与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联合应用能获得更佳疗效。
碳酸酐酶抑制剂属于磺胺类衍生物,其口服或静脉注射制剂常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情况(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由于碳酸酐酶抑制剂对全身的明显副作用,仅用于经其它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不能控制的慢性患者,且由于易导致肾结石,因而不宜长期使用。
目前其用于局部的滴眼液(爱尔康公司的派立明)也已经上市。
缩瞳剂对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较好,在过去的传统治疗中应用较广泛,但由于其易引起瞳孔痉挛、巩膜粘连及加重白内障,且易与青光眼病情相混淆,从而影响青光眼病的观察、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少。
“目前在国内临床上,青光眼的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若病人有全身禁忌症时再选其它;若单一用药降眼压效果不好,再选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其次是选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并配合缩瞳剂,若还达不到理想的降眼压效果,则要考虑加前列腺素类药物。
”从王华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虽然前列腺类药物在发达国家已成首选药物,但由于价格因素,目前在国内却是最后才被考虑选用的药物。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推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抗青光眼用药市场中,β-受体阻滞剂和前列腺素类药物的竞争将持续存在,而后者的市场份额将不断增长。
新药研发不力替代尚待时日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眼科用药市场已超过15亿元人民币,主要针对医院使用的白内障、青光眼和眼底病症等的治疗药物市场正在稳步上升。
但由于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较少、药物品种老化,我国眼科药物已进入更新换代阶段。
在以抗感染、抗青光眼、抗白内障、散瞳和缩瞳类药物为主导的眼科用药市场上,许多新药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品种。
基于目前全球眼科用药研发的特点,某些眼科用药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眼科药物的开发已被大型制药公司所忽略。
由于缺乏大型制药公司的关注,有效的眼科治疗药物相当匮乏。
同时,据IMS药品生命周期——聚焦新产品的统计显示,在过去10年中,最受大公司和眼科专业制药公司关注的是青光眼治疗药物,但如今,这一关注转向了AMD(年龄相关性视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干眼症的治疗药物。
这意味着AMD和糖尿病性眼病治疗药物已成为眼科药物开发的宠儿。
为了减缓该病导致失明的进程,通常需要开发更好的降低眼内压的药物,比如近年来获得FDA批准的爱尔康公司的Timolol(噻吗洛尔)和Travoprost(曲伏前列素)的复方制剂疗法。
另外,由于青光眼的成因除了眼压因素外,还有缺血、血流不畅等其它因素,因此制药工业也开始把目光转向研制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或增强视神经对高眼压的抵抗力方面,即视神经的保护剂。
但目前在这方面尚无有效药物上市。
青光眼是一类眼内压过高、影响视神经乳头正常功能的眼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
目前,世界上约有6680万青光眼病人。
据北京协和医院胡铮教授主持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至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因青光眼疾病致双眼盲的患者就已达300万人。
同时,青光眼也是我国第二大眼科常见疾病,约占眼科疾病的14.36%,占致盲眼病的第4位,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12%~1.64%。
与之相应的是,近几年,眼科样本医院抗青光眼和缩瞳用药也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2004年,这类药物的市场金额增长率达到22%。
开角型青光眼首选药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类比较复杂,绝大多数无明确的全身或眼部继发性病因,被称为原发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大类,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根据胡铮教授主持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比例为3.7︰1。
但由于近年来近视人数的急剧增长,我国城市人群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逐年上升。
据同仁医院开展的一项北京市城乡居民人群主要致盲眼病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已高于闭角型青光眼,该结果与国外情况一致。
据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舒心介绍,青光眼治疗的方法是降低或控制眼压,促使房水排出。
因此,根据青光眼的病因机理,可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一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首选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可采用激光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首选激光治疗,但激光前后仍需使用药物辅助控制眼压。
目前,市场上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五类。
前列腺素类药物,有拉坦前列素(如辉瑞公司的适利达)、曲沃前列素(如爱尔康公司的苏为坦)、比马前列素(如眼力健公司的卢美根)等,其主要降眼压机制是增加葡萄膜巩膜外流;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有噻吗洛尔(如默克公司及众多国产的噻吗心安),倍他洛尔(如爱尔康公司的贝特舒、眼力键公司的贝他根),卡替洛尔(如大家制药的美开朗)等,其通过抑制睫状突上皮环腺苷酸的生成而减少房水生成;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常用的选择性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有盐酸阿泊可乐定与酒石酸溴尼定(如爱尔康公司的阿法根),其机制为减少房水生成及增加葡萄膜-巩膜外流;碳酸酐酶抑制剂,有乙酰唑胺与醋甲唑胺(又名尼目克司),其作用机理是直接降低睫状上皮的碳酸酐酶,从而减少房水的生成;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最初是医院制剂,后来由正大福瑞达正式批量上市),其通过引起睫状肌收缩,牵拉巩膜突并拉紧小梁网,以增加房水外流。
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药物主要为缩瞳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和高渗透剂。
副作用及价格决定选择取向在以上五类药物中,除前列腺素类药物外,其它四类药物均已实现国产。
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主治医师王华告诉记者,前列腺素类药物是一类新型抗青光眼药物,其临床疗效较强,无全身副作用,且每天只服用一次,病人的依从性较好,因而,目前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临床应用的一线药物。
但由于前列腺素类药物价格较高,在我国也未实现国产化,因而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并非首选药物。
据了解,辉瑞公司治疗青光眼的前列腺素类药适利达(5ml)零售价为338元,在全球各主要市场中都占据青光眼药物治疗的领先地位,但在我国却依然不是首选,目前我国临床首选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其降眼压效果甚至优于前列腺素类药物,但该类药物具有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增加心脏阻滞、降低血压等眼部及全身副作用,这也是国外不再将其作为首选药物的主要原因。
因此,患有哮喘、脉搏慢或心脏阻滞达一级以上患者不能使用该类药物。
另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倍他洛尔)可以用于有肺部疾患的患者,但其降眼压效果较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稍弱。
β-受体阻滞剂可与缩瞳剂、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及前列腺素类药物联合应用,疗效更好,降眼压作用更大,尤其与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联合应用能获得更佳疗效。
碳酸酐酶抑制剂属于磺胺类衍生物,其口服或静脉注射制剂常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情况(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由于碳酸酐酶抑制剂对全身的明显副作用,仅用于经其它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不能控制的慢性患者,且由于易导致肾结石,因而不宜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