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交通安全性评价方法_周志刚

合集下载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指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过程,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确定交通安全状况的优劣,并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一、驾驶员评价方法1. 驾驶员行为观察评价法:通过观察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如加速、变道、超车、减速、刹车等,来评价其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通过记录违法行为和事故发生率等指标,评价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水平。

2. 驾驶员心理测试评价法:通过心理测试来评价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如注意力、反应能力、抗压能力等。

心理测试包括智力测试、记忆力测试、心理状态问卷调查等。

3. 驾驶员模拟驾驶评价法:通过模拟驾驶仪器来模拟各种交通场景,并评价驾驶员的应对能力和决策能力。

模拟驾驶评价法可以减少真实道路上的危险和成本,安全可控。

二、车辆评价方法1. 车辆技术状况评价法:通过检测车辆的技术状况,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照明系统、轮胎磨损等,来评价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车辆技术评价法通常通过定期车辆检测来完成。

2. 车辆安全设备评价法:通过检测车辆的安全设备,如安全气囊、安全带、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来评价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

车辆安全设备评价法通常通过安全设备检测来完成。

三、道路设施评价方法1. 道路几何特性评价法:通过测量和分析道路的几何特性,如道路宽度、弯道半径、坡度、视距等,来评价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道路几何特性评价法通常通过现场测量和道路规划审核来完成。

2. 道路标线标志评价法:通过检查和评估道路标线、标志的设置和维护情况,来评价道路的导向性和提示性。

道路标线标志评价法通常通过现场巡查和标线标志清洁度检查来完成。

四、交通流评价方法1. 交通流参数评价法:通过对交通流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如车辆密度、车速、停车时长、行车时距等,来评价交通流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交通流参数评价法通常通过交通流调查和数据分析来完成。

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西部地区公路线形设计及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西部地区公路线形设计及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西部地区公路线形设计及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西部地区公路线形设计及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西部地区公路线形设计及安全评价技术研究报告简本0. 引言而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的发展,西部地区公路建设面临新的特点和问题,如:指标选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路线设计忽视视线形连续性、路线方案选择与优化时缺少从行车安全角度的评价,面对这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如果只是沿用现有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以及路线设计技术,显然难以解决的,需要新的设计、评价方法、手段和技术支撑。

再者,近年来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严峻,对公路设计提出更高的安全性要求,从设计角度出发,在设计阶段对交通安全的重视不够、缺少从动态行车角度对技术指标的安全性验证和检验、无法从驾驶员与乘客的心生理反应的角度对公路路线进行安全性以及舒适性评价、路侧设计与交通安全设施偏于程式化,不能满足安全性需要。

鉴于上述我国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中面临新的问题和特点,以及我国令人堪忧的严峻交通安全形势,本项目开展对相关专题研究成果(运行速度模型)的分析验证、对表征驾驶员心生理反映的指标进行研究、对路线一致性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对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安全性验证和检验,提出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公路路线设计技术和流程,研发高度集成的科学、实用的公路综合性安全评价技术(包括软件系统)等,以实现从设计阶段入手,重视并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1. 项目基本情况1.1 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全面研究总结国内、外路线设计方法与指标体系(2)研究运行速度、线形设计一致性和驾驶工作负荷等多项安全性评价指标、标准,总结提炼路线设计的安全评价方法与体系(3)研究并集成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设计安全性综合评价技术(4)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西部地区公路路线设计方法体系研究(5)研究编写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路线设计指南(6)研究开发基于公路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软件系统并开展试设计工作1.2 项目实施方案本项目组从研究初始广泛地收集、整理与分析现有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山区低等级公路线形设计运行速度安全评价的分析

山区低等级公路线形设计运行速度安全评价的分析

山区低等级公路线形设计运行速度安全评价的分析发表时间:2017-10-09T14:47:22.3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作者:崔安[导读]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指标和车辆现实运行速度的匹配是其中的重点。

陕西中宇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710075 摘要:运行速度的设计和现行传统的设计速度对比具有相对强的实践运用意义,对于这种公路线形设计需要注重和普及。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指标和车辆现实运行速度的匹配是其中的重点。

依据对山区低等级公路现实运行速度的检验数据分析,建设了山区低等级公路车辆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提出了线性设计的安全评价规范。

关键词:路线设计;运行速度;安全评价;分析引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非常大幅度的改善,直线上升的人均车辆系数,在这一发展情况下,车辆运行的路线设计就越来越引人重视。

可中国在交通意外上出现的频率还是令人担心,关键是由于现在中国的车辆线路设计大部分是设计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其存在的很多问题使得经常发生交通事故。

本文在基于运行速度的概念及设计方法的特点和设计速度的局限性基础上,结合动态的运行速度对其实施安全性评价,为路线线形优化设计供应参考根据。

1、设计速度在运用中的弊端1.1 线形设计要素不符合实际行车速度设计速度的路线设计形式尽管对路线也许会存在原因做了综合考量,但其在车速上的最低限度的设定却不能满足实际条件的要求。

详细而言就是提前的设计速度是既定的,可现实车速却要依据不一样路段、位置、天气、线路状况等等做出相关调整,不可能完成匀速行驶。

同时驾驶员的个人状况的不一样也是行驶中车速控制的一大原因,但现在的设计速度并没有思考到这一点。

1.2 不合理的线形要素之间组合设计在设计人员实施线路设计的时候,尽管使用了相对科学的综合设计方法,但仍然不能防止线形要素之间组合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出现。

因为中国地貌相对复杂,因此在汽车行驶的路线中有非常多的山岭等不平稳地区,对这些地区的线路设计上尽管有最小线形设计值,可它完全不可以满足现实车速的要求,从而就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

运行车速对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检验的探讨

运行车速对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检验的探讨

运行车速对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检验的探讨
摘要:使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所提供的运行车速计算模型和安全评价方法对黄祁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进行运行车速安全性检验,保证路线线形设计的安全并提出优化线形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运行车速;安全性评价;优化
线形是整个工程设计的关键,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安全选线,采用运行车速对设计成果进行检验。

检验其几何要素的连续协调性。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给出了评价方法,本文对黄祁高速公路K0+000K~K103+183.30进行运行车速计算及安全性评价进行探讨。

1对指南的解析
1.1名词术语
(1)同一路段《指南》中同一路段的定义为:设计速度、平纵面技术指标及横断面相同的路段。

在附录又提到,运行车速计算时,将整条路段划分为直线段、纵坡段、平曲线段和弯坡组合段等若干个分析单元。

可以看出,同一路段即为附录中所说的同一分析单元。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整条道路存在2种不同的设计速度时,则在设计速度分界的位置应划开,前后处于不同单元,即使该位置前后属同一种单元类型。

②当若干大半径曲线(R>1000m)依次相接,设计速度一致,则可合并为一个单元,定为同一路段直线段,尽管其平面指标略有不同。

(2)相邻路段及相邻路段之差。

公路线形评价与运行速度预测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路线形评价与运行速度预测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路线形评价与运行速度预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公路线形评价和运行速度预测是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重要问题,在公路工程的设计、建造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证公路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面临着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公路线形质量,预测公路运行速度,提高公路运行效率和经济性等问题。

因此,本论文选取公路线形评价与运行速度预测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公路建设的效率和经济性,为公路交通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公路线形评价和运行速度预测理论和方法,对公路的线形质量和运行速度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探索如何通过优化公路线形设计和运营管理,提高公路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从而实现公路交通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为公路设计、建造和运营提供科学、准确的评价和预测方法,提高公路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运营效率。

2.为公路交通安全和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公路线形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包括道路横断面、纵断面和平面形状等方面的评价方法和指标研究。

2.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包括基于交通流理论的速度预测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等。

3.基于线形评价和速度预测模型的应用研究,包括提高公路运行效率和经济性的案例分析和探讨等。

本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数学统计及模拟分析等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本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结合公路线形质量评价和运行速度预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方案。

2.基于交通流理论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了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本论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1.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公路线形评价和运行速度预测方法和指标,为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决策支持。

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研究

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研究

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研究摘要:采用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公路几何设计指标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常用于指导设计阶段优化平纵技术指标或为采取必要的交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采用运行速度V85计算方法,模拟路段运行预测速度,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运行速度修正,最后并进行相关评价。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运行速度运行速度协调性一般指线形设计的协调性,即线形技术指标与设计速度和运行速度的协调性。

该评价工作的分析结论能够较好地平衡设计指标与通车后车辆实际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行驶状态的突变和不均衡,减少因线形设计缺陷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

开展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协调性评价两个方面的工作。

本文依托某高速公路项目进行路线安全性评价,该项目路线全长86.68Km,所采用的线形与现场地形匹配相对协调,指标运用较为均衡,设计协调性相对较好。

但沿线地形较为复杂,主线走廊带内需避让调整的干扰因素较多。

1运行速度预测1.1预测方法及数据预处理根据划分的路段(分析单元)、数学预测模型和方法,分别对小型车、大型车及正反方向开展运行速度计算,为了使预测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还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具体方法如下:1、对于连续纵坡路段,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车辆在下坡速度达到期望值V e 附近时,驾驶员会自动控制速度,本项目设计速度80Km/h山岭区路段小客和大货车最高车速分别会控制在110Km/h和80Km/h左右。

2、连续上坡路段或者连续弯道减速路段(指设计速度80Km/h山岭区路段),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根据车辆在正常荷载的情况下,小客车和大中型货车最低车速分别为75Km/h和40Km/h左右。

本报告运行速度分析结果显示小客车最低车速正反方向分别为78Km/h和68Km/h;大型货车正反方向分别为50Km/h和58Km/h。

1.2运行速度分布情况评价1、推荐设计速度80Km/h路段,小型车预测运行速度基本维持68Km/h~110Km/h,大型车预测运行速度基本维持50Km/h~80Km/h。

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评价研究

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评价研究

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评价研究
陈俊彦
【期刊名称】《交通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基于运行安全的设计理念,采用运行速度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进行安全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该路段具有较好的运行速度协调性;平、纵面设计指标都能够满足
设计速度80km/h的要求,但对于100km/h的运行速度,占平曲线半径类型总数的
2/3的长度不能够满足视距要求,一段反向曲线直线长度不满足最小直线要求,一段
纵坡不满足最大坡长要求。

【总页数】4页(P82-85)
【作者】陈俊彦
【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21
【相关文献】
1.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评价研究
2.运行速度对某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的分析评价
3.基于运行速度评价成果的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要点分析
4.基于运
行速度进行公路线形的安全性检验与评价——运行速度在高速公路道路安全研究
中的应用5.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过程和方法范文(二篇)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过程和方法范文(二篇)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过程和方法范文一、引言交通安全一直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对交通路段和交通设施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便提出改进措施,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第一步是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记录、交通流量统计、车辆速度、道路几何特征、交通信号灯情况等。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格式化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价。

三、问题分析和风险评估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进行问题分析和风险评估是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核心内容。

首先,需要分析交通事故的类型、发生原因和频率,了解事故的规律性和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需要评估各种交通条件下的交通安全风险,包括道路条件、交通流量、车辆速度、交通信号等。

四、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问题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结果,构建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关键。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交通事故率、交通流量饱和度、车辆速度、行人通行便利程度等多个指标,以全面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五、数据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回归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六、识别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需要识别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交通事故的高风险区域、高风险时段等,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做准备。

七、制定改进措施识别问题和风险后,需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增设交通标志、提高道路标线的清晰度、改善交通信号控制等。

改进措施应该基于数据的分析和评价结果,针对具体问题和风险制定。

八、实施改进措施制定改进措施后,需要进行实施。

改进措施的实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改建道路、修改道路交通标志、增加交通信号灯等。

实施改进措施后,需要进行后续的监测和评价,以确认改进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情况, 采用运行速度的差值 | $V85 |作为评价 指标有一定误差. 而 | $85 V |是两个相邻断面上所 有单车车速差值的 85% 位值, 既考虑了单个车辆 的车速变化, 又考虑了前、后线形上车速的相互影
响, 因此作为安全性的评价指标 更为合理. 为此, 在本研究 中, 采 用单 辆 车的 运 行速 度 差统 计 值 | $85 V | 作为评价指标, 定义为: 交通处于自由 流 状态下前、后两个连续道路单元上单车车速之 差 的第 85% 位. |$85V |的确定是通过选取路段上连 续的两个有代表性 的断面, 分别采集单个车辆 连 续通过这两个相邻 断面的单车车速, 将这两个 相 邻断面的单车车速 差绝对值作为一个样本, 然 后 取这两个断面上所获得的单车车速差的绝对值的 所有样本的 85% 位值即为 | $85 V |.
| $85 V | = 1. 066 2 | $V85 | + 4. 948 5. ( 1)
图 1 | $85 V |和 |$ V 85 |的散布 F ig. 1 Scattered spo t of |$85V | versus |$ V 85 |
对比 | $V 85 |和 |$85 V | 的关系, 从回归分析结 果可以发现, 一般来说, | $V 85 |比 |$85V | 小, 低估
人员评价结果有较 大差别. 道路的历史事故数 据 表明, 大多数交通事故均与车速有关, 因此, 速 度 特征可以间接反映道路的安全性. 近年来, 部分研 究人员尝试探讨运 行速度与道路事故率关系, 以 评价道路的安全性, 如: 路段上不同车辆运行车速 的离散性与事故率的关 系 [ 4] 、相邻路段运行速 度 差与事故率的关系 [ 5] . 其中基于运行速度差的 公 路交通安全评价中, 主要根据对相邻断面的通 过 车辆进行速度统计分析, 获取各自断面的 85% 位 车速特征值, 并得到两断面的速度特征值差作 为 安全性评价指标. 由于公路上的车型多样性以 及
单车速度差的 85% 位值的道路安全 性评价隶 属函数, 并 确定了道 路安全 评价等 级的划 分标 准, 以 评定
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 以某山区公路车速调查数据为例, 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运行车速; 单车车速差; 道路安全评价; 模糊集合
中图分类号: U 491. 2
文献标识码: A
H ighway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based on operating speed
ZHOU Zh-i gang, WANG Y -i p ing, LONG Ke- jun
( Schoo l o f T raffic and T ranspo rtation Eng ineer ing, Changsha U n ive rs ity o f Sc ience& T echno logy, Changsha 410114, Ch ina)
收稿日期: 2009- 02- 24 基金项目: 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 ( 200640) 作者简介: 周志刚 ( 1966- ), 男,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92
交通科学与工程
第 25卷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操作多样 性, 这种方法是 基于断面调查速度的统计分析, 不能精确反映车 辆在两断面间的速度 变化. 基于此, 在本研究中, 拟借用运行速度差的评价方法, 并采用相邻路段 单车运行速度差的 85% 位值作为评价指标, 基于 模糊分 级 技 术 对 公 路 交 通 安 全 等级 进 行 评 判 分析.
0
x > a3
( 3)
3) 升半梯形分布 0
LC ( x ) = (x - a2 ) / ( a3 - a2 ) 1
1 运行速度
运行速度指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且天气良好 时, 在路段特征点上测定的第 85 个百分位上的车 速 [ 6] . 运行速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已建及改建公路易于观测获 得, 对于拟建和 新建的公路也有比较成熟的车速预测模型对其进 行车速预测, 因此, 以车速作为安全性评价的依据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相关研究表明 [ 7 ] , 道路相邻平 曲线段的 85% 位车速落差越大, 即 | $V85 | 越大, 则该路段的安全记录就越差, 统计数据见表 1.
表 1 运行速度变化趋势与交通事故率的相关 性 Table 1 R e levance o f operating speed change trend and tra ffic accident rate
运行速度梯度 / 平曲线 3年累计 交通周转量 / 事故率 /( @ 10- 6#
( km# h- 1 )
2 山区公路安全模糊评价方法
由于道路交通安全程度的时变性和 复杂性, 运用经典和现代的方法来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比较
复杂, 且评价结果过于绝对化, 而模糊方法具有不 确定性和复杂性 [ 8] 的特点, 它无需建立研究对象 的数学模型即可用精确的方法处理模糊量. 因此, 为了实现评价的过渡性和连续性, 并且对路段安 全状况进行更加精确的区分, 可以引入模糊集合 概念.
根据事故率与运行车速差的关系, 从单车车 速差方面对安全等级提出判断标准 [ 9] : 当两相邻 路段上 |$85V |不超过 10 km / h时, 道路安全性为 / 优 0; 当两相邻路段上 | $85V |在 10~ 20 km / h之 间时, 道路安全性为 / 良 0; 当两相邻路段上 |$85V | 超过 20 km / h, 道路安全性为 / 差 0. 基于划分的安 全水平, 将优、良、差 3个安全 等级分别定义 为 3 个模糊集合 A, B, C, 其对应的隶属函数为 LA , LB, LC. 在安全模糊评价方法中, 隶属函数的作用不仅 是把指标转化为无量纲量, 并且其取值本身也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通安全水平 的高低. 由于评 价指标 |$85 V |在评价标准上呈线形分布, 其模糊 集合的隶属函数为三角形和梯形分布 [ 10] .
第 25卷 第 1期 2 0 0 9年 3月
交通科学与工程
JOURNAL OF TRANSPORT SCIENCE AND ENG INEER ING
文章编号: 1674- 599X ( 2009) 01- 0091- 05
V o.l 25 N o. 1 M ar. 2009
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交通安全性评价方法
A bstract: H ighw ay safety evaluat ion from the angel of operating speed is stud ied by gathering speed of each ind iv idua l vehic le on cross sect ions, and using the 85th percentile value o f speed d ifferent ials o f ind iv idua l drivers on successive sections as eva luation index. In th is m ethod of h ighw ay safety evaluat ion, the degree of m em bersh ip in fuzzy m athem a tics i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sa fety eva luation m em bership function based on speed d ifference, and the road sa fety level is assessed. T ak ing the gathered data o f som e m ounta inous h ighw ay as exam p le, it has carried on the con firm at ion to this evaluat ion m ethod. K ey words: opera ting speed; | $85V | ; road sa fety evaluation; fuzzy se t
交通安全性评价方法是道路安全改善和管理 的基础, 现有 的安 全 评价 方 法主 要 包括 事 故率 法 [ 1] 、模型法 [ 2 ] 和系统分析法 [ 3] 等. 事故率法利用 历史事故数据指标来评定交通安 全水平, 具有较 强的可比性, 但是往 往由于历史事故的采集难度 而影响评价结果; 模 型法利用数学方法综合评价 交通安全水平, 建立 事故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 定量函数关系模型, 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 并且受 地域和交通条件制约, 不同区域的模型不同, 可比 性差; 系统分析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 此类方法以 人的判断为前提, 因此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不同
第 1期
周志刚, 等: 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交通安全性评价方法
93
了相邻断面真实的速度变化值, 不利于反应真实 的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因此, 采用 | $85V |来评价公 路安全性的结果相对安全, 更能精确反映道路的 速度变化情况. 现在将以 |$85V |作为评价指标, 运 用模糊分级方法对公路安全性进行评价.
通过采用雷达测速仪对国道 320多个相邻断 面在自由流状态下 进行单车车速观测, 并分别 统 计 |$V 85 |和 | $85 V |的值, 统计结果见表 2.
表 2 |$85V |与 |$ V 85 |统计数据 Table 2 Sta tistica l data o f |$85V | and |$ V 85 |
km /h
|$ V 85 | |$85 V | |$ V 85 | |$85 V | |$ V 85 | |$85 V | |$ V 85 | |$85 V |
3
9
1
4
3
6
4
9
10
16
2
5
4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