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为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院内血糖管理

合集下载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L或血糖≤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2型糖尿病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延续性护理干预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延续性护理干预是指在医疗机构或社区等场所,通过长期持续的护理和关怀,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进行干预,以达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本文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延续性护理干预的理论基础延续性护理干预是基于疾病管理的理论基础而产生的。

疾病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卫生服务系统和社区资源,组织和协调医疗资源,通过全程参与和终身关爱,以改善疾病预后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

而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护理和自我管理的慢性疾病,因此延续性护理干预就成为了疾病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延续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随访:通过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检查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 教育指导:向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知识、饮食、药物使用、运动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观念。

3. 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疾病。

4. 治疗依从性监测:监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其严格遵守医嘱,确保治疗效果。

1. 随访频率对护理效果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一项研究发现,定期随访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使用,从而减少高血糖发作的次数。

2. 教育指导对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系统的糖尿病教育指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护理活动。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定期的教育课程,可以提高患者对于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的认识,使得患者更容易控制血糖。

3. 心理支持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活动的参与度。

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是维持健康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以下是对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10小时后的血糖水平。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100毫克/分升(mg/dl)或3.9-6.0毫摩尔/升(mmol/L)之间。

如果空腹血糖持续高于126毫克/分升(7.0毫摩尔/升),则可能患有糖尿病。

2.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是指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餐后血糖应控制在140毫克/分升(7.8毫摩尔/升)以下。

如果餐后血糖持续高于200毫克/分升(11.1毫摩尔/升),可能提示存在并发症的风险。

3.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持续高于9%,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4.无明显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

二型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尿常规检查中酮体阴性,以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5.无严重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

二型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

总的来说,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患者应保持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长期的健康状况。

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

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

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引言概述: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制定并执行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早期筛查与诊断1.1 定期体检:建立定期体检机制,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1.2 早期筛查:针对高风险人群,如肥胖者、家族糖尿病史者等,进行糖耐量试验或者空腹血糖检测,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病情。

1.3 确诊标准:根据国际和国内的诊断标准,明确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2.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方案,并进行药物管理和调整。

2.2 饮食控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包括合理的能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控制,以及饮食纤维的摄入。

2.3 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适当的运动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等,以促进血糖的控制和体重的管理。

三、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3.1 心血管疾病:加强对患者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并进行相关干预措施,如控制血压、血脂、抗血小板治疗等。

3.2 肾脏疾病:定期监测肾功能,包括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并进行肾保护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等。

3.3 视网膜病变:开展定期眼科检查,包括眼底检查、视力测试等,及时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以减少失明的风险。

四、教育与管理4.1 患者教育:开展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包括疾病的认识、饮食控制、药物使用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2 定期随访:建立规范的随访机制,定期对患者进行复诊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病情的管理水平。

4.3 多学科协作:建立糖尿病管理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心脑血管专科医生等,共同制定和执行管理方案。

总结: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糖尿病病例健康知识与要求
唐徕社区卫生服务站
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服务内容:
(一)筛 查
(二)随访评估 (三)分类干预 (四)健康体检
(一)筛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 室对工作中发现的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 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 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服务流程和要求
服务流程
1.测量血糖、血压 2.评估是否存在危 急情况: 血糖>16.7mmol/L 或血糖<3.9mmol/L 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 ≥110mmHg 有意识或行为改 变 呼气有烂苹果样 丙酮味 心悸、出汗 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 多饮、多尿 腹痛 有深大呼吸、皮 肤潮红 持续性心动过速 体温超过39摄氏 度 视力模糊、眼痛 评估上次就诊 到此次就诊期 间症状 并存的临床 症状 最近一次各 项辅助检查结 果 测量体重, 计算BMI,检 查足背动脉搏 动 生活方式, 包括吸烟、饮 酒、体育锻 炼、饮食控制 等 服药情况 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 糖<7.0mmol/L),无药 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 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 重。 按期随 访
辖区 内35 岁以 上确 诊为 2型 糖尿 病的 常住 居民
根据 评估 结果 进行 分类 干预
初次出现血糖控制不满 意(空腹血糖 ≥7.0mmol/L,下同) 或有药物不良反应
调整药 物,2 周内随 访
告诉所有患者 出现哪些异 常时应立即就 诊 进行针对性 生活方式指导 每年应进行 一次较全面健 康检查。
心、乡镇卫生院指导下组织开展糖尿病的随访和管
理,对管理效果不佳的患者及时向上级转诊。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2 型糖尿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供了指导和标准,旨在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一、2 型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与诊断在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健康体检、机会性筛查(如门诊就诊、家庭访视等)等方式,对高危人群进行血糖检测,以便早期发现 2 型糖尿病患者。

高危人群包括年龄≥40 岁、超重或肥胖(BMI≥24kg/m² 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等。

诊断 2 型糖尿病通常依据血糖检测结果。

如果患者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 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没有典型症状,需要在另一天复查核实。

1、随访频率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风险等因素,确定随访频率。

血糖控制良好且无并发症的患者,每年至少提供 4 次面对面随访;血糖控制不满意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增加随访次数,必要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

2、随访内容(1)测量血糖、血压、体重等基本指标,了解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情况。

(2)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3)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如视力模糊、足部麻木、皮肤感染等,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建议、血糖监测方法、足部护理等。

(5)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三、2 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体检每年为 2 型糖尿病患者提供 1 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摘要:一、服务对象二、服务内容三、服务流程四、健康管理好处正文: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多,2型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以及健康管理的好处。

一、服务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

这意味着只要您符合这个年龄条件,并且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就有资格享受这项健康管理服务。

二、服务内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免费空腹血糖检测: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2.面对面随访: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以便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3.危急情况处理:当患者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血压异常、视力骤降等危急情况时,需及时转诊并进行紧急处理。

4.生活方式指导: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三、服务流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

2.确诊:对于空腹血糖异常的人群,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等检查,确诊是否为2型糖尿病。

3.建档:为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

4.随访评估:每年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测量空腹血糖、血压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健康管理好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具有以下好处: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健康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尽早进行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2.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管理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治理办事规范一.办事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平易近中2型糖尿病患者.二.办事内容(一)筛查对工作中发明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导,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肚血糖,并接收医务人员的健康指点.(二)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供给4次免费空肚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临面随访.(1)测量空肚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消失危机情形,如消失血糖≥≤3.9mmol/L;压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或行动转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吐逆.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中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出100次/分钟);体温超出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平常情形,如目力忽然骤降.怀胎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安全情形之一,或消失不克不及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迫转诊.对于紧迫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办事中间(站)应在2周内自动随访转诊情形.(2)若不需紧迫转诊,讯问前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时代的症状.(3)测量体重,盘算体质指数(BMI),检讨足背动脉搏动.(4)讯问患者疾病情形和生涯方法,包含心脑血管疾病.抽烟.喝酒.活动.主食摄入情形等.(5)懂得患者服药情形.(三)分类干涉(1)对血糖控制满足(空肚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响.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2)对第一次消失空肚血糖控制不满足(空肚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响的患者,联合其服药依从情形进行指点,须要时增长现有药物剂量.改换或增长不合类的降糖药物,2周时随访.(3)对中断两次消失空肚血糖控制不满足或药物不良反响难以控制以及消失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病院,2周内自动随访转诊情形.(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导,与患者一路制订生涯方法改良目的并鄙人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消失哪些平常时应立刻就诊.(四)健康体检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周全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联合.内容包含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空肚血糖.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凑趣.心脏.肺部.腹部等通例体魄检讨,并对口腔.目力.听力和活动功效等进行断定.具体内容参照《居平易近健康档案治理办事规范》健康体检表.三.办事流程四.办事请求(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治来由大夫负责,应与门诊办事相联合,对未能按照健康治理请求接收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办事中间(站)应自动与患者接洽,包管治理的中断性.(二)随访包含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德律风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法.(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办事中间(站)要经由过程当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办事等门路筛查和发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辖区内居平易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形.(四)施展中医药在改良临床症状.进步生涯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点和感化,积极运用中医药办法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治理办事.(五)增强宣扬,告诉办事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同意接收办事.(六)每次供给办事后实时将相干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五.工作指标(一)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治理率=按照规范请求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治理的人数/年内已治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二)治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年内比来一次随访空肚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治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注:比来一次随访血糖指的是按照规范请求比来一次随访的血糖,若掉访则断定为未达标,空肚血糖达标是指空肚血糖<7mmol/L.六.附件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办事记载表附件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办事记载表姓名:编号□□1.本表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收随访办事时由大夫填写.每年的健康体检填写健康体检表.若掉访,在随访日期处写明掉访原因;若逝世亡,写明逝世亡日期和逝世亡原因.2.体征: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体重和体质指数斜线前填写今朝情形,斜线后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剂到的目的.假如是超重或是肥胖的患者,请求每次随访时测量体重并指点患者控制体重;正常体重人群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若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3.生涯方法指点:在讯问患者生涯方法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涯方法指点,与患者配合制订下次随访目的.日抽烟量:斜线前填写今朝抽烟量,不抽烟填“0”,抽烟者写出天天的抽烟量“××支”,斜线后填写抽烟者下次随访目的抽烟量“××支”.日喝酒量:斜线前填写今朝喝酒量,不喝酒填“0”,喝酒者写出天天的喝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喝酒者下次随访目的喝酒量相当于白酒“××两”.(啤酒/10=白酒量,红酒/4=白酒量,黄酒/5=白酒量).活动:填写每周几回,每次若干分钟.即“××次/周,××分钟/次”.横线上填写今朝情形,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的.主食:依据患者的现实情形估算主食(米饭.面食.饼干等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为天天各餐的合计量.心理调剂:依据大夫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遵医行动:指患者是否遵守大夫的指点去改良生涯方法.4.帮助检讨:为患者进行空肚血糖检讨,记载检讨成果..若患者在前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的为7%,跟着年纪的增长尺度可恰当放宽)或其他帮助检讨,应如实记载.5.服药依从性:“纪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目缺少,“不服药”即为大夫开了处方,但患者未运用此药.6.药物不良反响:假如患者服用的降糖药物有显著的药物不良反响,具体描写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响.7.低血糖反响:依据前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患者消失的低血糖反响情形.8.此次随访分类:依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成果,由义务大夫在4种分类成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响应的数字.“控制满足”是指血糖控制满足,无其他平常.“控制不满足”是指血糖控制不满足,无其他平常.“不良反响”是指消失药物不良反响.“并发症”是指消失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消失平常.假如患者同时并存几种情形,填写最轻微的一种情形,同时联合前次随访情形肯定患者下次随访时光,并告诉患者.9.用药情形:依据患者整体情形,为患者开具处方,并填写在表格中,写明用法.用量.同时记载其他医疗卫活力构为其开具的处方药.10.转诊:假如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平易近病院内排泄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11.下次随访日期:依据患者此次随访分类,肯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诉患者.12.随访大夫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大夫签订其姓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8-10mmol/L • 餐后2h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 8-12 mmol/L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1)
中国共识:非妊娠、非手术住院及 重症监护单元患者高血糖控制目标
病情分类 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 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超重及肥胖 患者)等不良反应 √ 血糖控制目标 宽松 一般 严格
• 由院内到出院的衔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 总结
权威指南的推荐均显示出 以患者为中心,实行个体化血糖管理的趋势
2015年AACE 2015年ADA糖 2013年 尿病防治指南 ADA/EASD 联合声明 糖尿病全面管 理指南
2013年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 指南
Endocr Pract.2015 Mar-Apr;19(2):327-36. Diabetes Care 2016;39(Suppl. 1):S47–S51 Diabetes Care.2012 Oct;35(10):e70. 2013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
血糖>7.8mmol/L HbA1C检测
干预治疗,给予持 续床旁血糖监测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Non-Critical Care Setting: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Clin Endocrinol Metab, January 2012, 97(1):16 –38
中国共识: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3. 严格控制
•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4.4-6.0 mmol/L • 餐后2h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 6 -8 mmol/L
2. 一般控制
•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6-8 mmol/L • 餐后2h或 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0 mmol/L
1. 宽松控制
≥11.1mmol/L3
其中,67%已知糖尿病病史,33%未诊为糖尿病 心血管病患者合并高血糖的现象更普遍,约75%的冠心病患者及68.7% 的高血 压住院患者合并高血糖4
1. Boord JB,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2009;4(1):35–44 2. 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中心. 中华医学杂志 2006.86(12):815-818 3. Umpierrez GE,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2;87:978–982 4.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1)
以往多数指南中,对如何管 理存在高血糖的患者没有强 调如何主动发现高血糖,未 能给出系统完整的管理思路
大多数研究也都是针对重症 患者或心血管疾病、围手术 期等特殊住院人群
了从院外到院内、再从院 内到院外整个过程的管理 路径,即一体化血糖管理
2012年AES发布的《非重症 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指 南》,将所有住院患者纳入 到血糖管理体系中,并提出
成人住院患者院内高血糖的患病率较高
• 2011 年公布的美国最大规模住院血糖控制情况调查结果
显示:住院高血糖(>10 mmol/ L)的发生率ICU 为32.
2%,非ICU 为32%;
合并高血糖 合并高血糖
无高血糖
无高血糖
32.2%
32%
ICU 住院患者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1)
对住院患者糖尿病的诊断和识别
所有患者
询问糖尿病史,静脉血糖检测
糖尿病史(+)
糖尿病史(-) 血糖>7.8mmol/L
糖尿病史(-)
入院前2-3个月未检 测过HbA1C
24-48h毛细 血管血糖监测
因药物或治疗*引发 高血糖,血糖> 7.8mmol/L
*包括糖皮质激素,奥曲肽,EN,PN
HbA1C检测
住院期间患者经历身体和 心理的不适和压力,饮食 量和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影响血糖代谢,血糖异常 又影响原发病的治疗效果
4
母义明. 住院患者的一体化血糖管理方案.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21(1):93-96.
3
目录
• 院内高血糖危害及血糖管理现状
• 以患者为中心的院内血糖管理
• 住院患者的院内胰岛素治疗方案
皮肤科
内分泌科
眼科
老年病科
神经内科
康复科
心内科
夏新霞. 院内高血糖的现况调查及其特点分析. 硕士论文,山西医科大学, 2015.
国内医院住院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上升
• 对199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所有科室住院患者 的病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发现住院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逐 年升高,由4.55%上升至11.97% 1993-2012年期间住院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
胡耀敏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26:448-51.
外科危重患者强化降和死亡率
需要在ICU住院2周以上的患者减少39%
常规治疗组 强化治疗组 P=0.01
12 10 8
11.4% P<0.04
18 16
在ICU中持续住院14天以 上的患者比例(%) 15.7%
全院一体化血糖管理的方案的主要内容
多学科协作是实施全院一体化血糖管理的前提 对住院患者糖尿病的诊断和识别
“以患 者为中 心”的 院内血 糖管理 方案
住院患者的血糖监测 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住院患者高血糖的处理(重点) 住院高血糖患者特殊情况的处理 对患者的支持和教育贯穿始终
10.9%
14
12 10 8 6 4 2
**P=0.01
8.0% 7.2%
死亡率(%)
6 4
4.6%
2
0
0
van den Berghe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359–1367
ICU期间
整体住院期间
然而因其他疾病入院,常不重视降低血糖
约有60%的患者并非因糖尿病入住其他科室,控制血糖不是治疗的首 要目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血糖问题上,意 识层面上的挑战是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障碍
AES:美国内分泌学会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Non-Critical Care Setting: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Clin Endocrinol Metab, January 2012, 97(1):16 –38
非ICU 住院患者
医院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发生率高
• 对2014年7月22日至2014年8月3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院内高血糖 进行现况调查,发现此期间各临床科室住院1465例非急诊患者中高血 糖的发生率为21%。 院内高血糖内科高发科室分布图
91.00%
38.50%
27.00%
35.00% 27.00% 27.00% 22.00%
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
14% 12% 10% 11.97% 10.68%
8.42% 7.79% 7.95% 9.09% 8% 6.56% 6.93%7.87% 5.99% 8.12% 8.14% 7.87% 5.36% 6% 6.87% 6.74% 4.55% 5.55% 5.51% 4% 4.60% 2% 0% 年
低血糖高危人群
脑心血管病患者及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重症监护单元 (ICU) 外科ICU(SICU)

√ √ 或√
内科ICU(MICU)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1)
中国共识:非妊娠、非手术住院及 重症监护单元患者高血糖控制目标(2)
ENDO: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推荐:对于非急诊住院的绝大多数患者餐前血糖控制目标 应低于7.8mmol/L,随机血糖控制目标应低于10.0mmol/L
对于不发生低血糖就能控制血糖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
适当更严格些 对于终末期和/或预计生存期有限的患者,或低血糖发生风险 高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11.1mmol/L即可
60%
50% 有糖尿病史
50.0% 35.3%
20.3% 9.9% 8.5% 20.5% 8.2%
无糖尿病史
死亡率 (%)
40% 30% 20%
10%
5.7%
0% ≤7.0 7.1-7.8 7.9-10.0 >10.0
血糖(mmol/L)
N=2168,ICU住院患者 与血糖≤ 7.0mmol/L组相比,*P<0.05;**P<0.01
当血糖<5.6mmol/L,应对降糖方案进行重新评估 当血糖<3.9mmol/L,则必须对降糖方案进行调整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Non-Critical Care Setting: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Clin Endocrinol Metab, January 2012, 97(1):16 –38
入院衔接
住院前已诊断糖尿病
重新评估病情,对原有治疗
入院后新发高血糖
• 应及时调整患者的生活方 式,包括饮食和运动等
• 根据血糖异常的实际情况 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
方案进行调整
高血糖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
糖控制首选胰岛素,不鼓继 续服用口服降糖药 者,应根据入院时的评估情 况加以调整,以减少低血糖 或高血糖的发生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