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第6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电子电路基础第六章习题答案

电子电路基础第六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6. 1求习题图6・1所示的电路的传递函数H(a)) = V o/V t•习题图6. 1•• RH ——解:(%-匕)-MC 八V jwLjcoL - 3、RLCR + jcoL-cerRLCjcoCR一ja)CR — e f CL6・2对于习题图6. 2所示的电路,求传递函数二丿6. 3串联RLC网络有R二5G, L二10川H, C二1 “F,求该电路的谐振角频率.特征阻抗和品质因数。

当外加电压有效值为24V时,求谐振电流、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值。

解:电路的谐振角频率卧忌一皿特征阻抗0二姑= 100。

品质因数0二二20谐振电流人吕十A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值U L = U c = U a Q = 480V 6・4设计一个串联RLC电路,使其谐振频率q 二50m〃/“品质因数为80,且谐振时的阻抗为10Q,并求英带宽。

解:B 二色=0. 625rad / 56. 5对于习题图6. 5所示的电路,求和,(/)为同相时的频率解••阶S叫+盏血5将厶二1乩厶二\H、C =一"+ y(w_ ♦W 1 + M rIQ F卜I w谐振时虚部为零,沙——+——二0W 1 +讥厂得出,W二0・7861 6. 6并联RLC网络有R二50G, L二4〃M・C二160 “八求并联电路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

若外接电流源有效值为2A,求谐振时电阻、电感及电容上的电流值。

解: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二二I・25xl0rad/s4LC品质因数Q二毬CR ==10谐振时电阻、电感及电容上的电流值h二2AJ L二Ic二I K・Q = 2OA6. 7并联谐振电路,其品质因数为120,谐振频率是6x10%/ 〃/ “计算其带宽。

6・8计算习题图6. 8所示的电路的谐振角频率叫,品质因数Q和带宽Bo3好20m H 冒2jfcQ i6“戸〒习题图6・81 1 1 c C 1解:y 二 >・(5//C2)+一+— = 一+7 (=_)谐振时Y的虚部为0沙• g-一丄=0 C] + C、wL得出w =Q = qRC = CD O R(C( //CJ 二20B二八二2^0rad/.y 6. 9习题图6. 9所示的电路,已知电容值C为固圧,欲使电路在© 时发生并联谐振,而在©时发生串联谐振,求厶、乙的值。

电子电工技术习题参考答案6-11章[1]1

电子电工技术习题参考答案6-11章[1]1

第6章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电压、电流、阻抗2. 反向击穿3. 反向击穿、可以 4. 变压、整流、滤波、稳压 5. 45V、45m A 、90V 、90m A二、选择题1. A 2. C 3. A 4. A 5. C 6. A 三、计算题1. 2. (1) O D 18V 45mAU I ==(2) O 24VU =(3) CD R M 2828V2828VU .U .==第7章 第1次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 NPN 硅、②、③;2. 10mA 、20V ;3. u i =0、I B 、I C 、U CE ;4. 计算(估算)法、图解法 ;5. 变大、饱和区 ;6. 陡、平 ;7. 直流、交流、微变等效 ;8. 增大 ; 二、选择题1. B ;2. A ;3. C ;4. C ;5. B ;三、计算题 1.(1)AR U U I BBECC B μ19=-=mAI I B C 9.1==βVR I U U C C CC CE 3.6=-=(2)Ω=≈K r r be i 7.1Ω==K R r C o 36.117-='-=beL u r R A β50-=⋅+=u si us A R r rA2. (1)近似计算 VU R R R V CC B B B B8.2212=⋅+=mAR R U V I I E E BE B E C 7.15.15.221==+-=≈A I I CB μβ34==VR R R I U U E E C C CC CE 8.38.47.112)(21=⨯-=++-=1B i R r =‖2B R ‖11])1([B E be R R r ≈++β‖2B R ‖Ω=+K R E 4.4])1[(1βΩ=K r o 38.854.4102506.04.44.4250)1(11-=⨯⨯-=+⋅-≈+⋅++'-=E si i E be Lus R R r r R r R A βββ(2)近似计算静态值C I 、CE U 与β值的大小无关而不变,B I 会随之减小。

电工与电子技术1-6章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1-6章课后习题答案

2-2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题图2-2中3Ω电阻中的电流I 。

题题2-2解题图12(a)解题图12(b)解题图12(c)解题图12(d)解题图12(e)解题图12(f)解题图12(g)解题图12(h)解题图12(i)解题图12(j)解:根据题目的要求,应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将题图2-2所示电路按照解题图12所示的变换顺序,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2(j)所示的电路,电流I 为A 2.0822I =+=注意:(1) 一般情况下,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可视为短路、而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可视为开路。

故题图2-2所示电路最左边支路中的2Ω电阻可视为0;(2)在变换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待求电流I 的支路不被变换掉;(3)根据电路的结构,应按照a-b 、c-d 、e-f 的顺序化简,比较合理。

2-3 计算题图2-3中1Ω电阻上的电压U ab 。

V题题2-3V解题图13(a)Ω解题图13(b)Ω解题图13(c)Ω解题图13(d)Ω解题图13(e)解:该题采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解题比较简便。

按照解题图13的顺序化简,将题图2-3所示的电路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3(e)所示的电路,根据电阻串联电路分压公式计算电压U ab 为V 37.2118.08.2U ab =+=2-5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5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V 45题题2-5V 45解题图15解:首先对于题图2-5所示电路的三条支路电流分别确定参考方向,如解题图15所示。

然后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定律列出下列三个方程:⎪⎩⎪⎨⎧+=++=+=++==-+3223231131321I6I 5I 3I 6I 245I 6I 20I 10I 6I 10700I I I 解之,得A3I A 5I A2I 321===2-6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解:如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四条支路均为并联,其中一条支路电流为已知,根据支路电流法可知,只需列出三个独立方程即可求解。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电工学是一门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学科。

学习电工学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他们理解和应用电路的基础。

而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1.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根据电阻大小比例进行。

5.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根据电阻大小比例进行。

第二章:基本电路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任何一个节点处,进入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沿着闭合回路的任意一条路径,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电压升的代数和。

第三章:电阻、电功率和电能1. 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VI,其中P为电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

3. 电能的计算公式为E=Pt,其中E为电能,P为电功率,t为时间。

第四章:电路分析技术1. 节点电压法: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将电路转化为节点电压方程组进行求解。

2. 网络定理:包括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可以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进行分析。

第五章:交流电路1. 交流电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交流电信号的周期数,单位为赫兹(Hz)。

2.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指交流电信号的平均功率与直流电相同的电压或电流值。

3. 交流电的相位是指交流电信号相对于参考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弧度或度。

第六章:电感和电容1.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2. 电感的计算公式为L=NΦ/I,其中L为电感,N为线圈匝数,Φ为磁链,I为电流。

3.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4. 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Q/V,其中C为电容,Q为电荷,V为电压。

电工技术第6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

电工技术第6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6章一阶动态电路分析6.1 如图6.3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前已处于稳态,试求开关S断开后瞬间电压u C和电流i C、i1、i2的初始值。

分析先在时的等效电路中求,因为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时电路已处于稳态,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和电压都是常数,电容中的电流,所以这时电容C可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看作开路。

然后在时的等效电路中求、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和,这时电容C可用电压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的恒压源代替。

解画出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4(a)所示。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根据分压公式,得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为:(V)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根据换路定理,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为:(V)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在瞬间,电容C可用电压为V的恒压源代替,由此可画出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4(b)所示。

由于4Ω电阻支路已断开,故时的电流i2为: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0 (A)根据欧姆定律,得时的电流i1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1 (A)根据KCL,得时的电流i C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2 (A)图6.3 习题6.1的图图6.4 习题6.1解答用图6.2 如图6.5所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前已处于稳态,试求开关S闭合后瞬间电压u L和电流i L、i1、i2的初始值。

分析先在时的等效电路中求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3 ,因为时电路已处于稳态,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和电压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都是常数,电感两端的电压,所以这时电感L 可看作短路。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与答案(a)(b)图4-24 习题4、1的图解(a)(b)4、2 在图4-25所示电路中,已知I =10mA,R1 =3kΩ,R2 =3kΩ,R3 =6kΩ,C =2μF,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时开关S合上,试求初始值(0+),(0+)。

图4-25解对点写结点电压方程有将有关数据代入有4、3 图4-26所示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在t = 0时开关S闭合,试求初始值(0+)、(0+)、(0+)、(0+)、(0+)。

图4-26解对结点写KCL方程有4、4 如图4-27所示电路,在t = 0时开关S由位置1合向位置2,试求零输入响应(t)。

图4-27 解开关合向位置1后有零输入响应为4、5 在图4-28所示电路中,设电容的初始电压为零,在t = 0时开关S闭合,试求此后的(t)、(t)。

图4-28解已知,开关在时合上,电路的响应是零状态响应,首先利用戴维南定理对电路进行化简4、6 如图4-29所示电路,开关S在位置a时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 t = 0时开关S合向位置b,试求此后的(t)、(t)。

图4--29解此时电路的响应是全响应开关由位置a合向位置 b后,零输入响应为零状态响应为全响应为4、7 图4-30所示电路在开关S打开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 = 0时打开开关S,求(t)和t =2ms时电容储存的能量。

图4--30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当时,4、8 电路如图4-31所示,设电感的初始储能为零,在t = 0时开关S闭合,试求此后的(t)、(t)。

解已知,开关合上后,利用戴维南定理对电路进行化简有图4-31已知,开关合上后,利用戴维南定理对电路进行化简有4、9 图4-32所示为一个继电器线圈。

为防止断电时出现过电压,与其并联一放电电阻,已知V,,线圈电感H,,试求开关S断开时(t)和线圈两端的电压(t)、。

设S断开前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

解4、10 电路如图4-33所示,在t = 0时开关S合上,试求零输入响应电流(t)。

电工电子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电工电子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电工电子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一章测试1.二极管的使用与电阻类似,无需判断管脚的极性。

()答案:错2.电路如图所示,电路元件A()。

答案:吸收功率16W3.已知某电路中有a、b两点,电压U ab=10V,a点电位为V a=4V,则b点电位V b为()。

答案:-6V4.实际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的电路模型都可以用电感元件来抽象表征。

()答案:错5.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电感元件。

答案:错6.当电阻R上的u、i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答案:u=-Ri7.在下列选项中,哪幅电路图的电压U ab = 7 V? ()答案:8.双极型三极管包含()个PN结。

答案:29.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是发光二极管。

答案:错10.将图中的电阻R短路,电路有稳压作用。

答案:错11.图示二极管的工作状态是()。

答案:导通12.二极管是一种非线性器件。

答案:对13.一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则该二极管导通时等效为开路,截止时等效为短路。

答案:错1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S=3V,I S=2A,则I= () A。

答案:515.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逐渐增大,并将电能转化为电场能量。

答案:错1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A,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W。

答案:5;7517.电路中有5个元件,如果已知其中4个元件功率分别为 P1= −205 W,P2=60 W,P4 = 45 W,P5 = 30W, 那么元件3的功率是70 W。

答案:对18.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元件。

答案:电感第二章测试1.根据戴维宁定理,下图可以等效成()。

答案:电压源串联电阻2.如图,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流I=-0.2A;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流I=0.4A,则电流I=()A。

答案:0.23.叠加定理可以直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

电工技术第6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

电工技术第6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

第6章一阶动态电路分析6.1 如图6.3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前已处于稳态,试求开关S断开后瞬间电压u C和电流i C、i1、i2的初始值。

分析先在时的等效电路中求,因为时电路已处于稳态,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和电压都是常数,电容中的电流,所以这时电容C可看作开路。

然后在时的等效电路中求、和,这时电容C可用电压为的恒压源代替。

解画出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4(a)所示。

根据分压公式,得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为:(V)根据换路定理,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为:(V)在瞬间,电容C可用电压为V的恒压源代替,由此可画出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4(b)所示。

由于4Ω电阻支路已断开,故时的电流i2为:(A)根据欧姆定律,得时的电流i1为:(A)根据KCL,得时的电流i C为:(A)图6.3 习题6.1的图图6.4 习题6.1解答用图6.2 如图6.5所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前已处于稳态,试求开关S闭合后瞬间电压u L和电流i L、i1、i2的初始值。

分析先在时的等效电路中求,因为时电路已处于稳态,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和电压都是常数,电感两端的电压,所以这时电感L可看作短路。

然后在时的等效电路中求、和,这时电感L可用电流为的恒流源代替。

解画出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6(a)所示。

根据欧姆定律,得时电感中的电流为:(A)根据换路定理,时电感中的电流为:(A)图6.5 习题6.2的图图6.6 习题6.2解答用图在瞬间,电感可用电流为A的恒流源代替,由此可画出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6(b)所示。

根据欧姆定律,得时电感两端的电压为:(V)根据分流公式,得时的电流i1和i2分别为:(A)6.3 如图6.7所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前已处于稳态,试求开关S闭合后瞬间电压u C、u L和电流i L、i C、i的初始值。

分析先在时的等效电路中求和,因为时电路已处于稳态,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和电压都是常数,电容中的电流,电感两端的电压,所以这时电容C可看作开路,电感L可看作短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习题答案6.1.1 选择题(1)在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若电感的中间抽头交流接地,则首端与尾端的信号电压相位 B 。

A. 相同B. 相反C. 90 。

D. -90 。

(2)在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若电感的首端或尾端交流接地,则电感其它两个端点的信号电压相位 A 。

A. 相同B. 相反C. 90 。

D. -90 。

(3)自激振荡是电路在__B___的情况下,产生了有规则的、持续存在的输出波形的现象。

A. 外加输入激励B. 没有输入信号C. 没有反馈信号(4)正反馈是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__A____。

A. 必要条件B. 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5)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能产生等幅振荡的幅度条件是__A____。

A. B. C.(6)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是__B____。

A. B. C.(7)在RC型正弦波振荡器中,通常是利用___B______来自动的稳定振荡器输出的幅度。

A. 线性特性元件B. 非线性特性元件C. 电抗特性元件(8)在题图6.1.1所示电路中,谐振回路由___A______元件组成。

A. 、B. 、C. 、、题图 6.1.1(9)在题图6.1.1所示电路中,电路的谐振频率____C_____。

A. B. C.(10)电路如题图6.1.2所示,设运放是理想器件,,为使该电路能产生正弦波,则要求____C_____。

A. (可调)B. (可调)C. (可调)题图 6.1.2(11)对于LC正弦波振荡电路,若已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反馈系数越大,__A______。

A.越容易起振B. 越不容易起振错误C.输出越小6.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画上“√”或“×”。

(1)在反馈电路中,只要安排有LC谐振回路,就一定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ⅹ)(2)对于LC正弦波振荡电路,若已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反馈系数越大,越容易起振。

(√)(3)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输出的谐波成分比电感三点式的大,因此波形较差。

(ⅹ)(4)正弦振荡的幅值平衡条件是|∙iX|=|∙fX|。

(ⅹ)(5)电路当中只要存在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振荡。

(ⅹ)(6)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只能引入正反馈,不允许出现负反馈。

(ⅹ)(7)负反馈放大器的自激振荡与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物理本质是一样的。

(√)6.1.3 试指出题图1.1.3中(a)、(b)、(c)、(d)所示正弦波振荡器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解:在题图1.1.3图(a)中的错误是:(1).静态时基极被L2 短路,三极管截止;(2).L2极性接反,不能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

改正:在1、2 点之间加电容;调换L2 的极性。

图(b)中的错误是:(1).静态时,集电极对地短路;(2).电容CE 使反馈信号短路。

改正:在1、2 点间加电容;去掉CE。

图(c)中的错误是:LC 并联谐振时阻抗最大,反馈信号很弱,难以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

改正:将LC 并联电路改为LC 串联电路。

图(d)中的错误是:静态时L 把集电极和基极短路。

改正:在1、2 间加电容或3、4间加电容均可。

题图 6.1.36.1.4 填空题(1)自激振荡的相位的条件是,而幅值条件是。

[答案:( n = 0、1、2 …) ,(2)一个完善的正弦波振荡器由、、、组成。

[答案: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环节](3)振荡器中选频网络的作用是。

[答案:选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4)LC 并联选频网络的振荡频率是,当发生并联谐振时其最大,且呈性。

[答案:;阻抗最大,呈电阻性](5)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结构常有三种,它们是、、。

[答案: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6) RC 串并联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是。

[答案: ]6.1.5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RC 并联谐振电路组成的振荡器如题图6.1.5 图所示,已知R=160KΩ,C=0.01µF。

试问:(1)若R1=3KΩ,求满足振荡幅值条件的Rf 值; 为了使电路可靠起振, 起振时Rf 应比计算值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为什么?(2)估算振荡频率f0。

题图6.1.56.1.6 用下列元器件能否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1).16KΩ电阻三只,27KΩ的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一只,集成运放一只, 10KΩ电位器一只,0.01µF 电容器两只。

(2).1KΩ、5.1KΩ、15KΩ的电阻各一只, 0.1µF 的电容器两只, 300PF 的电容器一只,变压器一只6.1.7 题图6.1.7是用集成运放构成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简化线路。

(1) 试分析电路是如何满足振荡的相位和幅值条件的?(2) RP1,RP2 为双联电位器,可从0 调到14.4KΩ,试分析该振荡器频率的调节范围。

(3) R1 大致调到多少方能起振。

题图 6.1.76.2.1 题图 6.2.1 是一简易触摸开关电路,当手摸金属片时,发光二极管亮,经过一定时间,发光二极管熄灭。

说明其工作原理,并问二极管能亮多长时间?(输出端电路稍加改变,也可接门铃、短时照明灯、厨房排烟风扇等)题图 6.2.1【解题过程】这是一个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电路,当有人触摸金属片时,相当给出一个触发信号,触发器翻转,发光二极管亮。

经过一定时间后(暂稳态持续的时间),触发器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发光二极管熄灭。

发光二极管能亮11s。

6.2.2 由一个555定时器组成一个单稳态触发器,已知电阻R=500k,电容,试求:(1)画出电路图;(2)已知触发脉冲的波形,画出相应的电容电压和输出脉冲端波形;(3)输出脉冲的宽度【解题思路】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的特点是:只有一个稳定状态,在外来信号的作用下,由稳定态能翻转到另一个暂稳态,维持一定的时间后,主动返回到稳定状态。

题图6.2.2图【解题过程】(1)由555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如题题2图所示。

(2),波形如图所示。

(3)输出脉冲宽度为【提示】减少电阻R时,其他参数不变,将减小,当时,单稳态触发器不能正常工作。

为使单稳态触发器正常工作,应保证。

实验室中,若为序列脉冲,通过减小波形的占空比或增大RC乘积使其正常工作。

6.2.3 由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电路如题图6.2.3所示,该电路完成的功能是(C )。

(A)单稳态触发器(B)双稳态触发器(C)多谐振荡器题图6.2.36.1.8 已知两个电路中L=0.4mH,C1=C2=25pF。

判断题图6.1.8中(a)和(b)两个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振荡。

如能振荡,估计其振荡频率。

(a)(b)题图 6.1.8解:(a)不能振荡。

本电路欲构成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共射放大器是基本放大器部分,同时具有选频功能,电容C1、C2构成反馈网络。

但当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ΦA=180o;又知,ΦF=0o;从而有ΦA+ΦF=180o,不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

(b)能振荡。

本电路属于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选频放大器是共基极组态,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ΦA=0o;又知,ΦF=0o;从而有ΦA+ΦF=0o,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

其振荡频率:MHz25.2105.12104.028.61π2112321210≈⨯⨯⨯=+=--C C C C Lf*讨论:在进行正弦波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判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区别正弦波振荡器类型。

不同的振荡器在判别中的方法和依据是不同的,所以必须加以区别。

各种振荡器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们的选频网络。

RC 振荡器的选频网络是由电阻、电容组成的。

进一步区分:桥式振荡器的选频网络是RC 串并联网络;移相式振荡器的选频网络是RC 移相式网络。

LC 振荡器的选频网络是由电感、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

进一步区分: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的反馈网络是依靠变压器实现的;电感三点式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的谐振回路由两个相同性质的电抗和一个与前者性质相反的电抗组成。

晶体振荡器中应包含晶体,并且晶体一定在其中起到选频作用。

2. 将振荡器分作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两部分,再分别判断ΦA 、ΦF 、ΦA +ΦF 。

3. 正弦波振荡器具有选频功能,选频网络可以设置在反馈网络中,也可以放在放大器中。

要明确的是,由于选频作用,电路只能在某一频率上满足正弦波的振荡条件,只能在一个频率上产生振荡。

4. 在进行正弦波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判别时,所涉及的是交流信号,直流电压源应视为短路;除LC 并联谐振回路中的电容之外,其它的如:耦合电容、旁路电容也要视为短路。

6.1.9 试判断题图(a)和(b ))所示电路是否有可能产生振荡。

若不可能产生振荡,请指出电路中的错误,画出一种正确的电路,写出电路振荡频率表达式。

图(a) 图(b)【解题思路】(1) 从相位平衡条件分析电路能否产生振荡。

(2) LC电路的振荡频率,L、C分别为谐振电路的等效电感和电容。

【解题过程】图(a)电路中的选频网络由电容C和电感L(变压器的等效电感)组成;晶体管T及其直流偏置电路构成基本放大电路;变压器副边电压反馈到晶体管的基极,构成闭环系统统;本电路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稳幅。

静态时,电容开路、电感短路,从电路结构来看,本电路可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若参数选择合理,可使本电路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动态时,射极旁路电容和基极耦合电容短路,集电极的LC并联网络谐振,其等效阻抗呈阻性,构成共射极放大电路。

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相位条件:首先断开反馈信号(变压器副边与晶体管基极之间),给晶体管基极接入对地极性为的输入信号,则集电极对地的输出信号极性为㊀,即变压器同名端极性为㊀,反馈信号对地极性也为㊀。

反馈信号输入信号极性相反,不可能产生振荡。

若要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对调变压器副边绕组接线,使反馈信号对地极性为即可。

改正后的电路如图(c)所示。

本电路振荡频率的表达式为图(c) 图 (d)图(b)电路中的选频网络由电容C1、C2和电感L组成;晶体管T是放大元件,但直流偏置不合适;电容C1两端电压可作为反馈信号,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晶体管集电极信号)没有传递到选频网络。

本电路不可能产生振荡。

首先修改放大电路的直流偏置电路:为了设置合理的偏置电路,选频网络与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时要加隔直电容,晶体管的偏置电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固定基极偏置电阻的共射电路,另一种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电路。

选用静态工作点比较稳定的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比较合理。

修改交流信号通路:把选频网络的接地点移到C1和C2之间,并把原电路图中的节点2连接到晶体管T的集电极。

修改后的电路如图(d)所示。

然后再判断相位条件:在图(d)电路中,断开反馈信号(选频网络与晶体管基极之间),给晶体管基极接入对地极性为的输入信号,集电极输出信号对地极性为㊀(共射放大电路),当LC 选频网络发生并联谐振时,LC网络的等效阻抗呈阻性,反馈信号(电容C1两端电压)对地极性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