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乡镇企业原义较广,所有成立于农村地区、由农民投资和组建的企业都包括在这个范畴里,即乡、镇、村的集体企业,农民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业。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从法律的角度明确把乡镇企业定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我们在本书中所研究的乡镇企业则是广义的乡镇企业,并不局限于上述官方定义。

乡镇企业源于中国因经济不发达而形成的城市与农村相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农村人口在长期政策规定下的身份限制和不流动性,使得在农村中自发生长起来的企业与其他形态企业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员构成、社会地位、发展轨迹和运作方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群体。

乡镇企业的兴起出现在中国经济改革后。在农村经营组织逐步放松管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像雨后春笋,成群地涌现出来,并且快速地成长壮大,成为促使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主体和中国近几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轨迹看,乡镇企业已经成为突破原有二元经济结构、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转化因素和动力源泉,它们的发展变化在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农村中的非农产业早已存在,但真正具有一定规模并且上升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经济改革后出现的事物。乡镇企业在其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社队企业恢复与发展、乡镇企业高速增长、调整与波折、再一轮高速增长以及变动整合与提升等几个发展阶段。

1. 社队企业恢复与发展(1978--1983年)。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地区启动,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日益庞大的待业群体。为了吸收消化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在60年代初因国内经济困难被取消的社队企业,经过“文化革命”中作为补充城市生产能力的不足逐步恢复后,又在改革后农村就业压力下进一步得到扩张,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时期农村企业发展的特点是:社队企业的生产规模增长较快,总产值从1978年的493.07亿元增加到1983年的1016.83亿元,5年平均增幅为21%。但是,由于政策上的限制因素仍很强,社队企业数量未能得到相应的增加,实际上企业数量不仅没有增长还有所减少,据统计,1983年全国社队企业数量比1978年下降了11.67%。而且农村企业所有制形式单一,一直由集体经济唱独角戏,影响了企业的扩张能力。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农村企业的就业人员中,社队集体企业职工人数占到了96%左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农民参与的机会。这一阶段,社队企业并未达到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转化的目的,社队企业职工5年间只增长了14.4%。

2. 乡镇企业的首次飞跃(1984--1988年)。1984年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年随着中央1号和4号文件的颁布实施,农村企业发展滞后的局势得到了改观。尤其是中央4号文件,为农民自主联合办企业和农民个体办企业开了绿灯。在文件中,将农民户办、联户办的企业与原有社队集体企业统称为乡镇企业,把他们放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明确提出鼓励户办、联户办企业与乡村所属集体企业共同发展。并要求各级政府对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同等对待,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因而形成同心协力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高潮。据统计,1984年乡镇企业的个数从上一年的134.64万户,猛增到606.52万户。根据报导,1984年5月份,仅在浙江省一省范围内,农民就集资了1.4亿元人民币,兴办起2万多个乡镇企业。

从所有制构成看,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从企业数量来看,集体企业只占到了30.72%,农民户办和联户办的企业却达到69.28%。但是在经济总量上,乡镇集体企业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在1985年的统计中,乡镇集体经济占到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2.86%,总收入的71.37%,利税总额的65.9%。这里需要指出的是:1984年以前的农村企业数据只统计了集体企业,并不包括农民户办和联户办企业,因此,难以准确衡量户办和联户办企业在1984年前后的变化,但从1984年的比例构成看,户办、联户办企业已占到乡镇企业总数的近7成,总产值的14.3 %, 和从业人员的23.5%,已具有了较强的实力。其后几年,户办和联户办企业一直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见表1-表3),逐步发展成为乡镇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1-1 户办、联户办企业在乡镇企业中的比重单位:%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企业数量 69.28 84.87 88.60 90.96 91.58 人数 23.54 40.51 42.78 46.42 48.73

总产值 14.27 27.14 28.93 32.05 32.46

表11-2 户办、联户办企业历年增长速度单位:%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企业数量 146.88 29.41 18.59 7.73

人数 130.59 20.13 20.35 13.81

总产量 203.53 38.33 49.04 37.34

表11-3 集体企业与户办、联户办企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比较单位:%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乡镇集体企业 35.60 26.59 28.65 34.76 户办、联户办企业 203.53 38.33 50.02 36.44

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主要变化有三点:首先,打破了集体企业的一统天下,户办和联户办形式在乡镇企业中得到快速发展。其次,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如,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以家庭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以外向型为导向的珠江模式、以侨资为依托的晋江模式和城郊型的沪郊模式等。再有,部分集体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向技术、质量、规模型转变。由于环境的宽松,农民向非农领域的拓展比较顺利,较大规模地动员了农村地区的资源、人力和群众智慧,创造出可观的物质财富。在国家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都很少的情况下,乡镇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工业总产值。

3. 调整与波折(1989--1991年)。1988年—1989年,全国开始出现经济增长过热,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等经济问题。1988年9月,中央13届3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改革方针,着手调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在随后的1—2年间,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压乡办企业,保全民企业”的潮流。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开始变得日益严峻起来。面对着“银行不贷款,原材料实行专营,电力严重不足,煤炭价格飞涨还难以买到”的市场环境,乡镇企业的生存环境趋于恶化,企业普遍开工不足,亏损上升。据沿海地区的一项调查,乡镇企业这一时期平均年开工率为86.4%。根据被调查的企业厂长反映,造成开工不足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停电限电(41.3%)、原材料不足(23%)和资金不足(16.6%)。但是由于乡镇企业是依靠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能够迅速对产品和生产规模调整,因此,即使在这样的情形下,乡镇企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仍在不断加大,如1991年与1990年相比,乡镇企业向国家纳税的净增额已占到全国税收净增额的45%,受到地方政府较有力的支持;因此,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