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合集下载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课时计划第4周 3 月18 日到3月22日课时:1课时授课老师:王颖科目:语文4 班级:汽商1101模具1101 电商1101 企管1102课题记叙文写作指导立意选材教学目标1、明白立意与选材的要求;2、学会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教材分析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方法案例讲解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写作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又是中考的“半壁江山”。

而我们学生最感头痛的就是写作文。

大家平时写作后,老师常常会评论同学们的文章说:“立意不高”,“偏题了”,“材料与中心不符”等。

同学们拿到一个作文题,也常感不知该确定什么中心,选择什么材料。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的问题。

二、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及关系1、何谓立意?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

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2、何谓选材?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

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

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也就是立意不正确,不管它如何精彩,写成的文章最终只能是一篇各种材料的大杂烩。

3、两者关系立意,是记叙文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

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那么,立意与选材有哪些要求呢?请同学们读下列所示的立意与选材,谈谈你的看法:例:人生难免有离别。

离别是一种难舍的情绪,总是那样令人伤感、令人回味。

请你以《送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A、材料:每天早上我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

A、立意:表现妈妈对我的关心。

B、材料:我的一个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到车站送他。

A、立意: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C、材料: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

A、立意: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记叙文写作指导:写人 记事 写景 状物

记叙文写作指导:写人 记事 写景 状物

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从内容来看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大类。

一、写人:写人要写"魂",就是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写人的记叙文是通过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第一,写人记叙文的一般要求①要抓住个性特点来写:世界上的人是千差万别的。

人的性别、年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等各不相同,自然决定了人的思想性格的差异。

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这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之处。

②要选择典型事件来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而这些事件必须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也就是典型事件。

它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③要做到具体细致描写:选择好典型事件后,如果只是干巴巴地做概括描述,文章必然写不好。

要对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或心理活动做具体描写,必要时还要做恰当的环境描写,以突出人物性格、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人物鲜活起来的方法①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外貌,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

正面描写要形神兼备。

a.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外貌描写要善于抓特征,生动逼真,以形传神,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b.语言描写: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还要力求反映出人物的特征,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c.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特征。

d.心理描写:要能把内心深处的情感倾诉出来,使人物的思想得以深刻揭示,性格得以充分展露。

②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③简笔勾勒:简笔勾勒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方法也叫白描。

【教育学习文章】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教育学习文章】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课件www.5y 第三讲材料的取舍和选择材料是的血肉,选取新鲜、典型的材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

主题确定后,就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对于我们这些三点一线的学生来说,常常为材料而苦恼。

其实不然,罗丹:“生活中去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

生活中的许多闪光点,都具有典型性,都是典型的事例。

生活有三大块组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这三方面的生活都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然而作文不是材料的堆积,因此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选用材料的标准:一.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一点启示》中我们看到胡编乱造的是不感人的。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

作文的材料不是原始的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

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

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二.选材要围绕中心主题是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是中心的依托,因此所选的材料能充分的为中心服务。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作文题目本身已揭示中心思想。

例如《记一个尊纪的人》《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一个美丽的地方》《个刻苦学习的同学》等看例文1 三.选材要典型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

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

例文2《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李玲同学为灾区捐献300元。

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

当然我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

学习上,平时不坑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四.选材要新颖而生动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新奇总是和美好相联系的。

“嚼人家嚼过的没有味道。

”写力求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略确定顺序拟好提纲

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略确定顺序拟好提纲

(二)悟技法,巧运用
• 1.定顺序。要做到行文思路清晰可采用顺叙,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依次写清回家晚的原 因,回家后的情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采用 倒叙,先写“回家最晚”的后果,再交代回家 晚的原因。(板书) • 2.确详略。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的原 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如果要强调“回 家最晚”的后果,则原因可略写。
确定顺序
拟好提纲
拟写提纲的好处 • 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 ,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 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一) Nhomakorabea文题,理思路
• 1.找题眼。从题目看文章用第一人称 叙述,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写作 内容为“回家晚的原因或结果”。 • 2.明中心。文章的重点是要讲述回家 晚的原因,交代清楚这件事的意义。 • 3.选材料。选择给自己印象最深,最 能触动自己的事情来写。
【写作例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 不知道,不明了。此刻的我正独自徘徊在空无一人的小巷。抬 头仰望,夜色苍茫,如垂暮老人的双眼一般虚无。 与父母发生争执,是否该回去呢? 今天的争执源头是一张小小的纸条——父母上班去了,也许是 风的关系,那张写着“晚上烧饭”的纸条竟没被我发现。父母回 来后,便没饭了。父母硬说我懒,起了口角争执,我一气之下, 甩了门扬长而去。 此时秋风萧瑟,空气颤抖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想回去了?果断 地告诉自己,不行。 邮局的钟表一分一秒走,我心中更闷,手机铃声失去了往日频 繁的“鸣叫”,跺跺脚,按了关机键。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
第四单元
思路要清晰
刘集镇中心初中 廖春华
叶圣陶说过“ 思路,是 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 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 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 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 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 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 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 这一思路的开展。”

初中作文指导——选材ppt课件

初中作文指导——选材ppt课件
• 三、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 四、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三分。
新手段——向难度挑战
• 一、反弹琵琶,新颖脱俗
• 二、铺排巧妙,引人入胜
• 三、主题高雅,言之有物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三分。
从中你看到什么?
• 据载,在宋代,宋徽宗赵佶喜爱绘画,于是就把考绘画列为 以《我的初中科生活举》为制题,度写一篇的文章一部分。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 5以0春0字节左为右例,寺有这”样三。个文怎题,大样家思表考一现下,这应该个怎样主选材题?有呢怎样?的侧怎重点样? 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 更妙呢?有的人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人在茂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三分。
原则
• 1、紧扣中心思想,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但 是有必要交待的内容尽量少写,材料不能游 离主题。
• 2、材料不能胡编滥造 • 3、选鲜活新颖的材料。 • 4、选底蕴深厚的材料。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三分。
操练
• 题目《我的爸爸》 • 题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 Nhomakorabea古寺”。
第第八六页 页,,编编辑辑清于于星星泉期期五五,::十十还三三点点有二二十十一三三分分个。。 老和尚正一瓢一瓢地将泉水舀进桶里。画和 一第、九写 页有,用编的辑尚,于不星而写期没五不用:的十画三点庙二十,三分有。 和尚则必有庙,这就把这座古寺深深地“藏” 2第、八家页乡,的编春辑节起于星来期五了:十,三点真二十是三分别。 出心裁,令主考官拍案称绝。这位考生巧妙 第四页,编辑地于星选期五择:十了三点另二十一三分个。 角度来表现这个题目,选材新颖,令人眼前 一亮。 初中作文指导——选材与剪裁

高中记叙文作文指导——剪裁

高中记叙文作文指导——剪裁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获取材料,在接触生活,感受生活中,取得第一手材料。

中学生的生活领域已经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方面。

这些生活内容都是学生选择题材的领域,积累写作素材的基础。

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感受、对家庭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以及对艺术、自然的欣赏,在这些范围中,只要随时留心,确有见闻和积累,作文就有材料了。

掌握材料之后,就要根据文章中心选择材料。

有了丰富的材料,如果不会选用,文章就写不好。

选择材料要遵循一个原则,即紧扣文章中心。

凡是和文章中心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舍弃。

而那些内涵丰富、对表现中心有重要作用的具体材料要充分加以利用。

选材之后还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剪裁,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主次要分清。

普通来说,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要详写,其余的略写。

掌握了以上的基本要求之后,还要根据具体的写作要求来确定材料的取舍。

下面我们以具体的题目来谈谈材料的剪裁和详略。

写一个人物,可以是白描式的勾勒,也可以在典型事件中细细描摹刻划。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写。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掌握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根据写作的不同需要来强调人物的某一个特点,(不必面面俱到,把人物所有的性格特征都写上去)也可以从关于这个人的素材中归纳出最突出的一个方面,然后根据确定的中心来选材。

材料要有详略主次,否则会造成材料堆砌或者内容空洞贫乏。

所用事件都必须为主题服务,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领域中,更要多注意那些看似细小寻常,却能展示人物高尚思想感情的小事,做到以小见大,使人物真实感人。

确定了所写的内容后,就要对材料进行裁剪,哪个材料要作为重点来使用,哪个材料在文中作简要叙述就可以了。

总之,要有详有略的安排材料,在描写中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示所写的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比较常见的题目,大家较为容易确定文章内容。

固然,越是常见的素材,要翻出新意,就更为不易。

选材有取舍中心才突出——《餐桌前的谈话》写作指导

选材有取舍中心才突出——《餐桌前的谈话》写作指导

24作文466700河南李立军选材有取舍 中心才突出——《餐桌前的谈话》写作指导◆同步作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如何突出中心。

【写作攻略】突出表达中心,选材是关键的一环。

选材时要瞄准这几个关键要素:特定性、典型性、有意义。

一、特定性。

面对一个题目,不妨先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中筛选出能够突出表达主题的材料来写作。

像《餐桌前的谈话》这个题目,就要思考:天天在餐桌前吃饭,哪一次值得写下来?比如: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自己得奖了或做错事了之后与父母一起吃饭等,这些特定的时间,更可能会发生一些有写作价值的故事。

二、典型性。

典型材料有利于突出表达主题。

运用典型材料时,在尊重事件本身的基础上,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充分利用其有利于表达主题的方面。

比如在餐桌前的谈话,实际生活中可能谈论的话题比较散乱,人物语言也不是那么精练。

写作时,我们可以从中提炼某一个集中的话题,舍弃或略写其他话题;对人物语言进行适当的加工,使其既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也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

三、有意义。

有意义的材料才具有写作的价值,才能表达中心。

爷爷在餐桌前讲家族史,让你接受家风教育;爸爸在餐桌前语重心长地跟你谈话,纠正你的错误;一家人在餐桌前谈论《中国诗词大会》,让你深受启发……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材料。

当然,突出表达中心,还需要运用一些具体的表达技巧。

对比手法、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手法都可以将主题表达得更具体。

在写作的时候,对文章的结构也要统筹安排,既要运用好顺叙,也要根据表达需要适当安排倒叙或插叙,当然,点题和前后照应也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

【特别提醒】在写作《餐桌前的谈话》这个题目的时候,少不了运用语言描写,运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人物语言应真实可信,切忌虚假空泛。

真实性是记叙文写作的首要要义,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也不例外。

“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的语言应与人物的身份地位、学识修养、性格习惯等相一致。

《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件ppt

《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件ppt

▪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 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
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 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平叙等几种方式。
▪ 一般写作用顺叙,但为了突出结局,可 以采用倒叙的方法,这可以设置悬念。
▪ 插叙、补叙往往起到扩充文章内容,丰 富文章表达的作用。
▪ .选择具体的材料来表现、证明、支持 这个中心 (选材)
▪ . 写作顺序可以采用“顺叙”、“倒叙” 和“插叙”的方法,
记叙文
5
▪ 此类描写比较常见的失误:
▪ 1、对人物的动作不加选择与取舍,不 明白动作描写的目的。
▪ 2、动作描写与人物身份的年龄、性格 不符,对人物缺乏细致的观察。
▪ 3、动作描写不准确,不具体,不形象, 词汇贫乏,语言表述力差。
记叙文
30
▪ 镜头一:“起来!起来!”在妈妈颇像 国歌词的喊声中,我极不情愿的从被窝里爬 起来。“没睡醒”大概是每个高三学生起床 后的第一感觉,而“睡眠缺乏症”大概是高 三学生的通病,一阵“冲锋”,我终于出得 门去。想必妈妈此时也松了一口气。到了自 行车跟前,竟发现车钥匙没带。回去取?来 不及了。我只得打“神牛”去学校。看来这 个世界上不只高三生起得早,还有人在为生 活奔波,坐在“神牛”上,我着实有一种满 足感。
③语言描写
▪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表 现。因此语言描写最重要是能反映人物的心声, 并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 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 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我们 一定会记得那个贪婪的吝啬鬼吧,他的视财如 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的内心独白恐 怕是让人永不能忘怀的。
其一,记事要清楚。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 代清楚,这是记事的基本要求要把事 情记述清楚,就要把记叙的要素写清 楚,即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 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第三讲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材料是的血肉,选取新鲜、典型的材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

主题确定后,就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对于我们这些三点一线的学生来说,常常为材料而苦恼。

其实不然,罗丹:“生活中去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

生活中的许多闪光点,都具有典型性,都是典型的事例。

生活有三大块组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这三方面的生活都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然而作文不是材料的堆积,因此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选用材料的标准:
一.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一点启示》中我们看到胡编乱造的是不感人的。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

作文的材料不是原始的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

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

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二.选材要围绕中心主题是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


料是为中心服务,是中心的依托,因此所选的材料能充分的为中心服务。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作文题目本身已揭示中心思想。

例如《记一个尊纪的人》《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一个美丽的地方》《个刻苦学习的同学》等看例文1 三.选材要典型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

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

例文2《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李玲同学为灾区捐献300元。

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

当然我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

学习上,平时不坑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
四.选材要新颖而生动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新奇总是和美好相联系的。

“嚼人家嚼过的没有味道。

”写力求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它包括材料角度要新鲜、内容要新鲜。

如何使材料新颖、典型
弃旧图新法或旧瓶装新酒老材料换新颜即不是人云亦云之类。

有些材料,看来不新鲜,有点旧。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换种说法,换一个背景,换一种情节,换一个场面,赋予时代精神就显得新鲜。

例如我要歌颂一人,人们多正面歌颂,我呢就侧面歌颂,或我采用误会法。

将旧材料联系当今实际,融入新颖、有特色的内容,使产生时代气息。

〈校园
新貌〉〈校园奇事〉
以真取胜法此法包括感情要真、主题要真、材料要真三方面。

《我说感动的一件事》《学之间》《生之间》《的苦恼与欢乐》
联想扩展法借助联想和想象,超越时空的界限,扩展取材、选材的领域。

思路扩展了内容也就丰富了。

联想扩展有三种形式:相似联想,即看到看到谷粒就想到珍珠,看到草,看到默默无闻的人;相关联想,即睹物思人。

看到礼物想起了一位同学;对比联想,即把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放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对比。

围绕题目分散开来去想:想一件件有关的事或景,想一个个有关的人或物,想一个个有关的情与理。

由一物想到另一物,由一事想到其他事,可以沟通相关、相反的事物或情理,发展生活素材,丰富的内容。

同类移植造林法同类移植,是指将他人或其他地方发生的事,半到另外的人或一定场合上。

如〈我和我的老师〉。

这个题目,我们设定:你围绕要写的中心,只有一件事和要写的这位老师有关,而另两则材料是“我”现实生活中与别的老师经历的事,可以将后两件事移植到本文我和老师身上,这样,内容会丰富,中心会更突出。

以小见大法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一滴水可折射整个世界,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镜头,往往闪发着耀眼的
思想光芒。

我们要勤于观察、善于发掘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却是有价值的题材,善于捕捉灵感,不让蕴涵着深意的小镜头在指缝间溜走。

正如作家王愿坚所说:“应当在深入生活中,认真观察,分析研究,力求看的和想的深一些,透过表面的生活现象,开掘出生活的内涵,得到蕴涵在生活里的哲理,看到生活的诗。


平时可多阅读小小说,可有利我们在这方面的培养。

小镜头的选择要能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为推动情节服务,为表现主题服务。

例文:阳光下的日子
我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个小小的男孩。

怀里抱一大抱白色的桃花。

他沉稳的把一浅兰色的旧手帕递给我:“还给你手帕。


——我一下想起黄昏时,我带他到处玩。

他的头磕破了,我赶忙掏出一块浅黄带橘红色点的手帕,盖住他额头上的那朵“红花”——
我一副自然的样子,眼睛却往桃花上溜。

“你送给我的吗?”
“哦,是的。


“太谢谢了。


他两手握住,胳膊很努力,很虔诚,很严肃的向上伸。

我抬手取了。

“我走了。

”他走了。

阳光从后面的大窗户泻出来,无数金色的灰尘熙熙攘攘的沉浮——一个小小的男孩从阳光中穿过,径直下楼去。

小小的身影,小小的衣裳,小小的男孩,小小的手帕。

送了我一大抱绽开的白桃花。

——手帕给了他一个长大的机会。

那一瞬间,我这么想。

同步训练
〈我的爸爸〉思路探究:古老而无法穷尽的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从小到大,每天都沐浴着父母的爱意。

而每位父母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充满爱的目光去发现父母的爱,体验父母的爱。

〈变〉与小街的变迁〉时代的变迁,往往融会在细小的部分的变化。

小街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

小街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选择我身边熟悉的事物,看他们的巨大的变化,来讴歌新生活。

〈母亲心中的那片绿〉绿孕育着生命,孕育着希望,延续他生命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