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陋室铭》《项脊轩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项脊轩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回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晒室,推吾德攀。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懦,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胜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项脊轩。

旧南闹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流,雨泽下注:每移震,顾视,无可置者。

叉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香。

余稍为修耳,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以当“曲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术于庭旧时程精“杰追增胜。

借书满架,但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注释:①垣墙周庭: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

②当:同“挡',遮挡。

③楯shǔn:栏杆。

④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 (2 分)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 日过午已昏②转转不已B.①室始洞然②康肃忿然日C.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不能得日D.①室仅方文②方歌行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4 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中都对居室环境做了描写,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市青”“杂榷兰桂竹木”“庭阶寂寂'等语句绘陋室之曲雅。

B.甲文描写室中之景。

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

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C.“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

文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既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极具文采,于景可爱,于情则可喜。

D.甲、乙两文都借助景物来表情达意。

专题10《陋室铭》(过关检测)-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0《陋室铭》(过关检测)-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0:《陋室铭》(解析版)过关检测1.(2023春•上海市松江区期末)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答题。

【甲】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丙】董遇读书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①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②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兴平:汉献帝年号。

②稆:野生的禾。

(1)【甲】诗作者是(朝代)的陆游,【乙】文作者是唐朝的(人名)。

(2)解释加点字。

①而常挟持.经书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4)对【丙】文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听从他的学者说:“苦于时间不足。

”B.跟从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时间不足。

”C.跟从他的学者说:“苦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D.听从他并向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喝水。

”(5)三篇诗文通过不同的外在环境表达人物的不同的情操。

【甲】诗借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作者①的情感;【乙】【丙】两文人物的生活环境都可以用【乙】文中的“□”字来概括,【乙】文表达作者②的情感,【丙】文董遇的读书经历则告诉我们学习既要通过“③”明白大意,也要④。

【答案】(1)宋朝刘禹锡(2)①拿着。

②同“现”,表露、显露。

(3)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B(5)①对家乡的热爱,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陋②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③先读百遍\读书百遍④善于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刘禹锡《陋室铭》《僧珍在任,不私亲戚》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僧珍在任,不私亲戚》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11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僧珍在任,不私亲戚。

其从父兄①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②,乃弃业欲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汝等自有常分③,岂可妄求叨越④,但当速反葱肆⑤耳。

”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⑥,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注】①从父兄:堂兄。

②既至:回故乡做官。

③常分:固定的职业。

④叨越:非分占有。

⑤肆:店铺。

⑥督邮廨(xiè):督邮办公的屋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B )A.斯.是陋室(斯:这)B.可以调.素琴(调:调整)C.不私.亲戚(私:对……偏心)D.但当速反.葱肆耳(反:通“返”,返回)解析:B “调”的意思应为:调弄,这里指弹琴。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例句: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A.以.军中多务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C.公亦以.此自矜D.其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解析:B 例句与B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均为“来”。

A、C、D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分别是:用/凭/把。

12.下面对【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甲】文中作者用自然环境的清新来烘托陋室不陋,用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高雅来衬托陋室不陋。

B.【乙】文中,乡亲们劝吕僧珍把督邮廨搬走来扩大自己的住宅,他没有接受,表现了吕僧珍清正廉洁的品质。

C.【甲】文结尾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并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陋室铭》(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陋室铭》(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7课《陋室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①,意怡如②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③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②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样子。

③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

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

朱买臣50岁时任会稽大守。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见往事耳B.惟吾德馨惟手熟尔C.安贫乐道尔安敢轻吾射D.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求二石兽于水中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断两处)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4.阅读两篇文章,分析王欢和刘禹锡两人的“安贫乐道”有何不同?【答案】1.B2.时闻者多呕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示例:①这是一间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③王欢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事情吗?4.示例: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刘禹锡:身居陋室,追求生活高雅和品德高尚。

【详解】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A.耳:耳朵/语气词,罢了;B.惟:都是“只、只是”;C.安:安心,习惯/怎么;D.求:要求/寻找;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陋室铭 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陋室铭 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

陋室铭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可以调.素琴( ) (2)无案牍.之劳形(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龙则灵.(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之劳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善作者小档案。

专题08 陋室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8 陋室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8 陋室铭(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B.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C.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D.衡.于虑衡:平衡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有仙则.名思而不学则.殆B.何陋之.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舜发于.畎亩之中所恶有甚于.死者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

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

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C.两文均有举例。

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①,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②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

笔落人间,辉映琼玖③。

人能知止,以退④为茂。

我自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炎炎论之⑤,甘处其陋。

绰绰言之⑥,无出其右。

羲轩之书⑦,未尝去手。

尧舜之谈,未尝离口。

谭中和天⑧,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牖(yǒu):窗户。

②藜藿( líhuò):泛指粗劣的粮食。

③琼玖:美玉。

④退:隐退。

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

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

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

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9.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2分)(1)斯.是陋室()(2)谈笑有鸿儒..()(3)无丝竹..之乱耳()(4)用盆为.池()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 ( )(2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

1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来朗朗上口。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题目]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

2. 用“/”线给划线文字断句。

(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有仙则名名:____② 惟吾德馨馨:____③ 谈笑有鸿儒鸿:____④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____4. 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5. 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6.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7. 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 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答:____② 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题解]第1题。

考查文学常识。

答案: 刘禹锡第2题。

考查断句,实际上也是考查识记背诵。

答案: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第3题。

考查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答案: ①著名(出名) ②品德高尚③大④官府公文第4题。

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答案: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第5题。

考查迁移能力和创见能力。

这道题开放性强。

“值得骄傲的地方”,可以是环境、房间布置、人物,还可以是情感等抽象的东西。

答案: 略。

评分标准规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第6题。

考查思考能力和创见能力。

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答就可以。

答案: 略。

评分标准规定:若有否定“惟吾德馨”的看法,言之成理的话,可酌给分。

第7题。

考查对骈句、对偶句的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陋室铭》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阅读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
(3)可爱者甚蕃蕃: (4) 亭亭净植植: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4分)
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参考答案:
1.(4分)
(1)鸿: 大 (2)劳:使……劳累 (3)蕃:多 (4)植:立
2.(4分)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
3.(4分)
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指出象征义占2分,分析出正衬与反衬各占1分)
4.(3分,志向情操各占1分,写法占1分)
《陋室铭》: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