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合集下载

价值量的计算

价值量的计算

公式1: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公式2: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 /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3: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 价格总额/ 商品数量公式4:单位商品价格= 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公式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一、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额(量)、价格总额(量)、的计算。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

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三)、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四)、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

(五)、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值量(六)、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格典型例题:(一)2007-2009各地高考题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T)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 商品=2克黄金。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常用公式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商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2.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3.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使用价值量=原来的使用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货币价值)(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5.单位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单位商品的价格=该商品原来的价格×(1+通货膨胀率)二.高考题举例分析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某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2011年该单位商品价值量=132÷(1+20%)=110元②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用乘法,根据公式3,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10(1+10%)=11万件。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的总数量,根据公式1,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11=1210万元。

正确答案C例2.(2010年湖北文综)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是现代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大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量决定的,即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

为了简化计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劳动时间作为商品价值量的计量单位。

下面将详细介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商品价值量的计算要有一个参考对象,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这个参考对象应当是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以一定的平均技术条件和劳动强度进行生产的劳动时间。

这个参考对象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抽象表现。

首先,个别商品的价值量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一般劳动量,即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以平均的劳动温度和劳动强度进行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特殊的劳动时间:一些商品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劳动时间,例如专门的技术或特殊的生产环境。

这些特殊的劳动时间也会对商品的价值量产生影响。

3.劳动强度:劳动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的数量。

如果一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强度较高,那么它的价值量也会相应增加。

4.生产条件:商品的生产条件也会对其价值量产生影响。

如果一个商品的生产条件较好,那么它的价值量较低;反之,如果一个商品的生产条件较差,那么它的价值量较高。

在计算个别商品的价值量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等。

其次,社会总体商品的价值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一个作为计算基准的商品,称之为“货币商品”。

货币商品的价值量是一定的,作为计算其他商品价值量的参照物。

2.根据货币商品的价值量,计算其他各种商品的价值量。

这个计算可以通过劳动时间来进行,即将一定时间的劳动转化为货币商品的价值量,然后再通过货币商品的价值量计算其他商品的价值量。

3.在计算其他商品的价值量时,可以根据不同商品的生产条件、劳动强度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

高中政治计算题

高中政治计算题

高中政治计算公式1、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计算:①社会劳动生产率、劳动者人数变化以后的商品总量=原来的商品总量×(1+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或者=原来的商品总量×(1+变化的人数)(假定原来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劳动者人数为1)。

②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提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或者=原来的价值量/(1-降低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假定原来的单位商品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

③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2.货币(纸币)发行量的计算: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3.外汇汇率的计算: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当100单位的外币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时,说明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降低,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说明外汇汇率降低,人民币汇率升高,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

用公式表示为:100单位外币=×××人民币。

4.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它是在将个人的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3500后的余额。

它实行累进税率制,纳税人应交的纳税额为应税部分与相应税率之积,用公式表示为:纳税额=(月工资—起征点)×税率。

5.存款利息和银行利润的计算:利息是借款人因使用借入的货币而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

它是根据利息率来计算的,一定时期存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

用公式表示为: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6.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额)×100%。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分析:部门劳动生产率就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因 此, 260 元÷( 1 + 30% )得到今年该商品的价格 200 元,然后,甲生产者 1 小时内创造 2 件该商品, 所以得到答案。
关于价值总量的计算:
主要记住并理解两条线: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弄清楚哪些是正比,哪些是反 比,哪些是无关。(见下表)

分析:首先区分劳动生产率,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 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单位商品价值量。因此, 今年该商品的价格仍然是 10元。 审题要提取关键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有些高考题还有第二步:求该国的货币 价值下降(贬值)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 是多少。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故“正比 用乘法,反比用除法;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 法。”的公式在这里仍然适用。总结如下: 设某商品的价值量为N元。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分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 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 于是:15元÷(1+50%)÷(1-20%)=12.5元 。
4 、(2010 年全国卷Ⅰ 24 )假设某国 2009 年甲产品 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10元。 2010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 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 20%的不同情况下,甲 产 品 2 0 1 0 年 的 价 格 分 别 是 A. 5元 6元 B. 10元 12 元 C. 20元 24元 D. 8元 16元 分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当货 币价值不变时:10/(1+1)=5(元);当通胀率为20% 时,即物价上涨了20%,5 × (1+20%)=6(元)

商品价值量计算题

商品价值量计算题
C、18元 D、18.75元
7、(四川卷)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②某企业的价值总量,也就是某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以后所获得的总收入。其计算公式是:
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该企业生产的商品数量(使用价值量)
③要注意的几个概念:销售收入、交换价值总量、价值总量、价格总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一般来说,交换价值总量就是销售收入,也就是价格总量,也等于这个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这几个概念可以互用。但这只是基于一种理论假设,因为商品的价格是要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格总量可能高于或者低于价值总量。如果不是命题者要特别区别这两个概念,一般可以通用。
A、25% B、 30% C、 35% D、40%
解析: 甲生产者1小时内生产2件商品,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说明每件商品的价值是200元。我们设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根据题意,260/(1+X)=200,得出X=0.3,也就是提高了30%。
3、(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现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形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辨是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5、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价值量的计算

价值量的计算

公式1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二上一年度商品数量X( 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 )X(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公式2: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二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二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3:价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值量X商品数量价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格量X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公式4: 单位商品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公式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额(量)、价格总额(量)、的计算。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寸,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 (1+50%(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

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 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贝J M商品的价值二X/(1+50%(三)、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四)、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价格二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

(五)、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二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X单位商品价值量(六)、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二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X单位商品价格典型例题:(一)2007-2009各地高考题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 24T)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 4 克B . 8 克C . 16 克D . 32 克解析:1克黄金=8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

高中政治商品价值的计算方法

高中政治商品价值的计算方法

高中政治商品价值的计算方法基本概念单位商品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单价。

商品价值总量: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的价值总和。

商品使用价值量:指商品的数量。

劳动时间:指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

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基本关系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受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不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假定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使用价值量(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例3.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D.2/3袋大米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2/3袋大米。

正确答案是D。

注意:提高了2倍,即是原来的3倍。

提高到2倍,即提高了1倍,是原来的2倍。

(2001年?广东政治卷、河南卷?18)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答案:C(2005年?广东综合卷?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

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为:方法一:纸币贬值率=(纸币超发部分÷实际发行的纸币量)*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说,材料涉及某国家、某部门、某行业 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劳动生 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涉及某企业、 某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为个别 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总量
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商品的劳动耗 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 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 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 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 元 D不变
货币价值下降(贬值)、上升(升值)后 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与货币价值 成反比,故“正比用乘法,反比用除法, 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公式在这里仍 然可以运用。 设某商品的价值量为X元 1.当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贬值)Y%,其他 条件不变,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 现= X/(1-Y%) 2.当该国货币价值上升(升值)Y%,其他 条件不变,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 现= X/(1+Y%)
Hale Waihona Puke 4. 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 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 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 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 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 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 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为( )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
5. 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 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 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 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 值总额为( )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D132亿元
6假定去年生产 1克黄金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 =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 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 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设某商品的价值量为X元 1.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Y%时, 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X×(1+Y%) 2.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Y%时, 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X×(1-Y%) 3.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Y%时,, 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 X/(1+Y%) 4.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Y%时,, 现在该商品听价值量= X/(1-Y%) 即“正比用乘法,反比用除法,提高用加法,降 低用减法。
货币价值下降(贬值)、上升(升值)后 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与货币价值 成反比,故“正比用乘法,反比用除法, 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公式在这里仍 然可以运用。 设某商品的价值量为X元 1.当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贬值)Y%,其他 条件不变,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 现= X/(1-Y%) 2.当该国货币价值上升(升值)Y%,其他 条件不变,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 现= X/(1+Y%)
10.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 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 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 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 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 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 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假设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 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 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 且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 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注意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是两上概念,前者与 商品价格成反比,后者与商品价格成正比。算 法不同。
3.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 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 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 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 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 720万元,6元 B. 720万元,5元 C. 600万元,5元 D. 600万元,6元
7.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 元;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 别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 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 变,则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 格是 A.6元 B.8元 C.10元 D.12元
8.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为 2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产者 A生产该商品的 个别劳动时间为 1小时,那么,A 在 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 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160 40 解析:答案为D。
9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 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 售出后收人是 A.30元 B.60元 C.90元 D.120元 解析: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 无关,但和一定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成正 比。某一生产者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是60 元,但4小时生产的商品数量是2双,所以, 售出后收人是60×2=120元。
2006年,某商品的价值量为1元,2007年,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 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量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 元
区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 率、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一定时间内生 产的商品价值问题
1、假设某国2009年产品的总量 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 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 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 20%的不同情况下,甲商品的 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20元 24元 D8元 16元
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 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 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 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 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 364元 B. 400元 C. 52元 D. 776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