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量的计算

合集下载

价值量的计算

价值量的计算

说明: 说明:△E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增减)幅度。增 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增减)幅度。 则“+”,减则“-”。 ,减则“ 。
分析: 分析: 例2.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故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 故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元÷(1+50%)=4元; 1+50%)=4元 商品的社会价值不会因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改变, 商品的社会价值不会因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改变,故甲 种商品的社会价值仍为6元;该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50%, 种商品的社会价值仍为6 该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50%, 50% 故其总产量亦提高50%, 10万件× 1+50%)=15万件, 故其总产量亦提高50%,为10万件×(1+50%)=15万件,单 50% 万件 万件 位商品价值量为6元/件,故价值总量为15万件×6元/件=90 位商品价值量为6 故价值总量为15万件× 15万件 万元。 万元。 本题出现了“个别价值” 本题出现了“个别价值”、“社会价值”这两个考生未 社会价值” 曾见过的概念,可能命题者意欲借此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曾见过的概念,可能命题者意欲借此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的前后文及所学知识, 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的前后文及所学知识,推断这两个概念的 内涵: 内涵:个别价值是指单位商品的生产所耗费的个别劳动的价 值,社会价值则是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的价值。 社会价值则是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的价值。
第二, 第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 条件下, 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 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我们可以推导其计算公式:某行业、部门一定时期的 我们可以推导其计算公式:某行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该行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该行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总时 间/该行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的总产品数量。 该行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的总产品数量。

价值量的计算

价值量的计算

公式1: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公式2: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 /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3: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 价格总额/ 商品数量公式4:单位商品价格= 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公式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一、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额(量)、价格总额(量)、的计算。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

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三)、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四)、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

(五)、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值量(六)、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格典型例题:(一)2007-2009各地高考题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T)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 商品=2克黄金。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常用公式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商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2.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3.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使用价值量=原来的使用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货币价值)(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5.单位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单位商品的价格=该商品原来的价格×(1+通货膨胀率)二.高考题举例分析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某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2011年该单位商品价值量=132÷(1+20%)=110元②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用乘法,根据公式3,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10(1+10%)=11万件。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的总数量,根据公式1,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11=1210万元。

正确答案C例2.(2010年湖北文综)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商品价值量计算题

商品价值量计算题
C、18元 D、18.75元
7、(四川卷)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②某企业的价值总量,也就是某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以后所获得的总收入。其计算公式是:
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该企业生产的商品数量(使用价值量)
③要注意的几个概念:销售收入、交换价值总量、价值总量、价格总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一般来说,交换价值总量就是销售收入,也就是价格总量,也等于这个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这几个概念可以互用。但这只是基于一种理论假设,因为商品的价格是要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格总量可能高于或者低于价值总量。如果不是命题者要特别区别这两个概念,一般可以通用。
A、25% B、 30% C、 35% D、40%
解析: 甲生产者1小时内生产2件商品,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说明每件商品的价值是200元。我们设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根据题意,260/(1+X)=200,得出X=0.3,也就是提高了30%。
3、(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现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形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辨是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5、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有关价值量的计算

有关价值量的计算
eg2:假设2011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 15元。如果2012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 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2012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2012年的价值量=15÷(1+50%)=10元 货币贬值之后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1-20%)=12.5元
价格
供给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获利减少
生产缩小
生产扩大
获利增加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商品生产者改进技
提高个别劳
术、改善经营管理
动生产率
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给自己的产品 提供降价空间
使自己在 竞争处于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转
第二课第二节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对生活的影响
价 格 变 动 影 响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 的反应程度不同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 替代商品 对需求的影响 互补商品 调节生产
(对需求)
对生产的影响 (对供给)
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课堂练习 1、火车票价格上涨会引起飞机运输量的增加, 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火车和飞机( D ) A、用途没有差别 B、属于互补商品 C、两种运输方式趋向联合 D、互为替代商品 2、某一商品价格的提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 ( ABCD ) A、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B、会使这种商品的供给量提高 C、会使这种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会使这种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996年,营销策划公司报告:市场 上荔枝、龙眼供不应求,价格狂升到 15-20元/斤。

高考中关于价值量与价格的计算

高考中关于价值量与价格的计算

高考关于价值量与价格的计算方时忠价值量与价格的计算在经济生活教材与高考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但却是经济生活必修课程中的一个重大难点,不少学生对此望而却步,现在我们根据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从最基本的问题着手,一步步走向综合大题的解决。

首先,看看计算所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一: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这里的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例题:制鞋行业在2013年生产一双A型皮鞋价值量为150元,而2014年,制鞋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之五十,那么,这么一双皮鞋的价值量在2014年是多少?在这里就用到“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相信绝大部分同学能算出来。

这么一双皮鞋的价值量在2014年是:150/(1+50%)=100(元)知识点二: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商品的价值量。

例题:某国制鞋行业在2013年生产一双A型皮鞋价值量为150元,而2014年,制鞋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之五十,那么,这么一双皮鞋的价值量在2014年是多少?假设中华制鞋厂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同步,而其在2013年和2014年各生产了A型皮鞋1万双,中华制鞋厂,在两年里创造的价值问题各是多少?我们只需要分别套用公式:2013年创造的价值总量为10000×150=1500000(元)2014年创造的价值总量为10000×100=1000000(元)知识点三: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而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例题:假设某国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为1亿件,商品价格水平为每件2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问这个时期,该国商品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同样,套用公式:100000000×24÷2=12 (亿元)知识点四: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基础,发行过多或过少,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发表日期:2012年7月18日已经有574位读者读过此文币表现=X/ (1-Y%)2.当该国货币价值上升(升值)丫%其他条件不变,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现=X/(1+Y%)示例3:假设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 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 元B12.5 元C.18 元D18.75 元解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与货币价值成反比,所以反比用除法,提高用加法,降低用除法,于是15元宁(1+50%)-(1-20%)=12.5 元。

选Bo其他条件不变时,“ 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2007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1.5倍,其价值量用货币表示是15元/1+50 % =10元。

“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的情况下,价值10元的M商品的用该国货币表示为多少钱。

此时,不能简单认为就是在10元钱的基础上增加20%应该计算比例,即要计算出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勺情况下,现在的1元相当于去年的0.8 元,那么价值10元的M商品价格G究竟是多少呢?用比例关系可以看出,1:0.8=G:10,此时答案就出来了,G=10/0.8,就是12.5元,选择项是B。

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一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G-10)/G=20%,G=12.5元,(注:贬值是以现期物价作为基数的,不能除以原来的物价)。

示例4:假设某国2009年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勺不同情况下,甲商品的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5元6元B10元12元C20元24元D8元16元解析:注意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是两上概念,前者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后者与商品价格成正比。

经济学中价值量方面的计算

经济学中价值量方面的计算

经济学中价值量方面的计算贵州省瓮安二中黄哲历年来高考试题中有不少关于价值量方面的计算题,而考生对此类试题感到非常棘手,因而失分率较高。

学生要解决这一困难,不仅要熟练掌握价值量方面的知识,把握与价值量有关的知识联系,还必须掌握与此相关的解题方法。

下面是我根据高考试题总结出来的一些解题方法,希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答题。

一、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相关问题的计算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于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根据数学知识,假如a与 b成反比例,如果a扩大到若干倍,b则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子之一;反之,如果a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子之一,b则扩大到若干倍。

用公式表示为:a=k/b。

(k为常数)。

根据以上数学知识,可推出: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原单位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率)。

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单位商品价值量=原单位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降低率)。

例题一:(2008年北京卷):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套用公式,单位商品价值量=1元÷(1﹢25%)=0.8元。

例题二:(2007年卷一):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 克 B、8克 C、16克 D、32克解:生产黄金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前:1克金的价值量为:1克金=8克银;5件A商品的价值量为:5件A商品=2克金=16克银。

由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也不会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式1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二上一年度商品数量X( 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 )X(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公式2: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二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二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3:价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值量X商品数量价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格量X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公式4: 单位商品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公式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额(量)、价格总额(量)、的计算。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寸,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 (1+50%(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

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 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贝J M商品的价值二X/(1+50%(三)、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四)、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价格二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

(五)、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二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X单位商品价值量(六)、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二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X单位商品价格典型例题:(一)2007-2009各地高考题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 24T)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 4 克B . 8 克C . 16 克D . 32 克解析:1克黄金=8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

尽管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白银和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变化,因此,5件A商品=16克白银。

答案:(C)。

2、(2007年全国卷n 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2 40 20C、4 80 20 、4 160 40解析:使用价值总量是指商品的数量,交换价值与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总量就是计算价值总量。

由题意可计算出:使用价值总量=1件/小时X 4小时=4件。

交换价值总量=4件X 40元/件= 160元。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仍为40元/件。

答案(D )。

3、(2008年全国卷I 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B 、12. 5 元C 、18 元D 、18. 75 元解析:第一步:当A 12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寸,M商品的价格=15/(1 +50% =10元/件;第二步:货币价值下降20%寸,M商品的价格=10/(1-20%)=12.5 元/ 件。

答案(B)4、(2008宁夏卷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A、110亿元B、120亿元C、130亿元D、132亿元解析:第一步:2007年单位M商品价值量=100/10=10元/件,根据题意计算200年单位商品价值量=10/(1+20% =25/3元/件。

第二步:计算2008年该国生产M商品数量=10X( 1 + 10% X( 1+20% =13.2 亿件;第三步:计算2008年M商品价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值量X商品数量=25/3 X 13.2=110 亿元。

答案:(A )。

5、(2008四川卷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A. 100亿元和110亿元B . 110亿元和110亿元C. 110亿元和121亿元D . 121亿元和121亿元解析:依据题意计算出2007年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是100/10=10元/ 件。

2008年该国生产商品的数量=10X( 1 + 10% X( 1 + 10% =12.1亿件。

2008年商品的价值量=10/ (1 + 10% =100/11 (元);2008年商品的价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格X商品数量=10X 12.1 = 121 (亿元)2008年商品的价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值X商品数量=100/11 X 12.1 = 11 0 (亿元)。

答案:(C )。

、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基本理论: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十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例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9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计算方法:(10 X6+8X 10)十(10+8)宀7.7小时。

例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 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 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 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 小时。

如果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分析: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即无论它的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化,其价值总量仍然不变,但使用价值总量发生变化。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发生相应变化。

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分子的变化情况。

两个企业的价值总量仍然为: (10X6+8X10)。

但是由于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使用价值总量也相应增加20%,两个企业的使用价值总量也发生相应变化。

即为:[10X (1+20%)+8]。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 X 6+8X 10)十:10X (1+20%)+8] =7 小时。

后续分析:比较例1 和例2,一定要注意,分子是没有变化的,即该行业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为价值总量只与劳动人数有关,与劳动生产率无关。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既然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那么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减少了,因而价值总量也减少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

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甲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计算方法是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原用劳动时间十使用价值总量该企业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X使用价值总量=5X 10X (1 + 20%=60万小时这个结果正好等于10X 6 即60 万小时。

其二:这里有两个概念要比较清楚,即价值总量与交换价值总量。

价值总量即劳动总量,它只与劳动人数有关。

交换价值总量即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交换以后所获得的价值总量。

再思考下面一个问题:甲企业2009年的交换价值量是多少?甲企业的交换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X使用价值总量=7 X 10X (1 + 20%=84万小时2、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例3、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 8道工序。

这家工厂由1 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000 枚扣针,平均每人生产4800 枚。

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20 枚扣针也生产不出来。

这说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C.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D.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分析:此题的材料明确指出是“一家扣针厂” ,这里应该把它理解为个别企业,因而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的,也就是说无论这个企业采取何种形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率,改变的都只是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即个别价值,而单位商品价值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A不选。

而B答案“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的意思是该企业在单位时间里生产的商品数量减少了,即劳动生产率率降低了,这与题目的意思正好是相反的,所以不选。

C选项“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同B选项一样,是对劳动生产率的错误理解,所以不选。

只能选D。

3、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人数无关。

4、单位商品价值量从数量关系上看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可以根据第 1 个公式把这个原理转化为下述公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X社会劳动生产率由此推出: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十社会劳动生产率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联系在一起。

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反之,就越少。

例4、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 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多少?1- (1 + 25% = 0.80 元二、商品价值总量的计算基本原理1、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例 5、 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 100 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 6元。

如果 2009 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解析:由于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所以甲种商品 的价值总量是100X 6= 600 万兀由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率成反比, 所以甲种商品的 单位商品价值量是6 十(1 + 20% = 5 兀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X 使用价值量20%,其他条件A . 720 万元, 6 元B .720 万元, 5元C . 600 万元, 5 元D .600 万元, 6元例6、某小企业2008 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 元,产量为10 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价值6 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 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 年相比A.增加8万元B. 增加6 万元C. 减少14 万D. 不变元解析:此题需要计算的是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即交换价值总量,也就是该企业的价值总量,因而可以用上述公式进行计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