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思路与方法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领域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功能,还关系到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给排水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历程和设计思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历程1. 早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早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比较简单,主要是依靠自然原理进行。
给水主要依靠重力作用,利用地势差来进行供水,排水则通过自然的坡度和地势差来实现。
这种设计方法原始而简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给水受限于地势条件,排水不畅导致易堵塞等。
2. 管道系统的引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管道系统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开始被引入。
管道系统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给排水的效率和便利性,也为建筑的规模和高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管道系统使用的初期,由于材质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限制,经常出现管道老化、漏水、堵塞等问题。
3. 环保理念的崛起随着环保理念的崛起,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建筑给排水对环境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给排水设计又迎来了新的变革。
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生利用成为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方向。
新型的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给排水系统更加环保、节能和可持续。
4.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智能化系统,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和管理,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还可以对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
1. 综合布局设计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综合布局设计。
在这一步,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功能和环境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布局方案。
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管道系统、设备设施和控制装置等,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实用性。
2. 管道及设备选型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管道及设备的选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思路

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思路1. 引言给排水系统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还能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节能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项。
2. 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在规划建筑行业的给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供水系统规划供水系统是建筑物内部的供水管网系统,它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供水管道的布局和分区: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需求,将供水管道分区设计,以满足不同部位的用水需求。
•水质处理设备:对于供水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需要考虑加装水质处理设备。
•消防供水系统:建筑物内应设有独立的消防供水系统,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供应足够的水源。
2.2 排水系统规划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内部的排水管网系统,它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排水管道的布局和分区: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需求,将排水管道分区设计,以便有效地收集和排除污水。
•排水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场所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排水设备,如马桶、水槽等。
•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大型建筑物和需要处理污水的场所,如酒店、商业中心等,需要考虑设置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 雨水利用系统规划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雨水利用系统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受重视。
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雨水收集:设计合适的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桶、雨水收集井等。
•雨水利用:利用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冲厕等非饮用水需求。
•雨水处理:对于需要用于饮用水的场所,需要考虑设置雨水处理设施,以确保雨水的安全性。
3.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思路在设计建筑行业的给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设计思路:3.1 系统整体设计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当与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相协调,避免给排水管道对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方便维修和改造。
3.2 节约用水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节约用水的原则,采用低流量设备和水量感应器等节水装置,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论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措施论文

论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摘要:在能源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是实现低碳建筑一个重要环节。
文章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建筑给排水中水资源浪费现状,并论述了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设计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节能;措施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趋于日益增长形势。
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等,其用水过程绝大部分是在建筑中完成的。
因此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搞好建筑节能节水。
建筑节水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按照相关的建筑节水节能的设计依据、加强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等措施促进节水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保证建筑节水节能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建筑给排水中水资源浪费现状1.1超压出流现象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压力,必须能将需要的水量输送到建筑物内最不利点的用水设备处,并保证有足够的工作水头。
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是为满足使用要求,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
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称超压出流现象,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
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
为了满足最不利点水头的要求,超压出流现象必然存在。
超压出流现象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因超压出流的水未产生任何效益,即为无效水量正是因为无效水量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隐形”水量浪费,因而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热水干管循环浪费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热水供应已逐渐成为建筑供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也较为严重,据调查,各种热水供应系统,大多存在着严重的水量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热水设备才能正常使用。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摘要:环境污染已成了刻不容缓的急需解决问题,如何做好节能减排为环境减负已成了命题,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了管理者解决的重要课题。
文章主要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问题,以及如何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实践中做好节能减排等事项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基于此,文章就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设计;引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有所提升,生活环境也逐渐成为很多人议论话题。
居住环境除了要对质量和舒适度进行考虑以外,还要对其功能进行全面考虑。
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给排水设计方案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节水节能效果。
从当前部分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看,因为建筑给排水设计不够科学,从而导致在给水和排水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造成电力能源消耗较多的情况,不符合现代绿色建筑理念。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实现节能减排的必要性1.1推广及运用节能减排理念对社会健康长久发展有促进作用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现实生活及生产中水资源过度浪费的问题比比皆是,长此以往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故而,建筑领域应主动强化节能环保意识,完善给排水设计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1.2节能减排理念有益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方面,也体现在精神需求方面。
在倡导全面环保的社会背景下,人们自觉强化环保意识,落实节能减排理念,可以更好地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
2.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1管道及阀门泄漏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如果管道出现锈蚀或者阀门质量存在问题,均会浪费水资源。
特别是给水管道接缝处及阀门连接处最容易漏水。
由于我国许多住宅建筑的修建时间比较长,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管道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锈蚀问题,线路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都会导致水资源的消失。
关于建筑给排水在节能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关于建筑给排水在节能方面的措施和建议[摘要]在水资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通过建筑给排水的合理设计,使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关键字]建筑给排水节能建筑给排水设计1建筑给排水采用节能设计的原因众所周知,水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生活和生存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物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原本被人们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资源日渐短缺,不仅身边纯净的水源越来越少,而且在城市总用水量中,居民建筑用水比年也在逐年攀升。
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
因此,我们要将建筑的节水问题重视起来,笔者认为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要将这个问题充分考虑在内.2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建筑给排水的水资源能源内容主要有人们在生活、生产、工艺、环境卫生、绿化、水景、游乐等活动的给水、排水、消防、热水等需要的能耗,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
然而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制约着节能功能性的实现,由于设计的节能问题,单单生活热水一项就占整个建筑水资源能耗的30%左右。
因此,在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提出建议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3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建议3.1控制超压出流3.1.1合理分区根据给水系统的使用要求、设备材料的特点、维修管理条件和建筑物层数等,并结合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合理确定系统的竖向分区。
医院、住宅、宾馆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为300-350kpa,办公楼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为350-450kpa。
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具体工程的最佳给水分区压力值都可以在综合考虑建筑物层数、层高,水泵的性能,室外管网的压力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加以确定的。
3.1.2采用水箱供水方式采用水箱独立供水或者水泵-水箱供水、水池-水泵供水等其他联合水箱供水方式,可以应对用户供水不正常的情况,不仅供水可靠,水压稳定,而且各配水点的压力波动不大,有利于水量节约。
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设计

试论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设计摘要:由于经济高速前进,此时的资源不断的变少。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怎样在给排水设计的时候体现节能的意义就成为了目前相关工作者要认真分析的事项。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给排水设计;节能设计;环保节能1 关于节能设计的作用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它不仅仅关乎到人的身体功能,同时还关乎到经济的发展。
最近几年,能源不断的变少,水源紧张,此时各个国家都非常的关注节水活动,积极地开展资源的保护工作,利用中水等。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怎样在设计的时候体现节能的思想就成为了目前相关工作者要认真论述的内容。
2 常用的节能方法2.1 结合管线的余压,使用分区体系来供水城市供水中,一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一般在0.2~0.4mpa之间。
积极的使用管线的压力,按照分区模式降低加压的损失。
如市政管网压力为0.3mpa,一则五层及以下楼层可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五层以上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
此举不仅不会使余压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还能够避免浪费现象发生。
因为管线可以负担的压力毕竟是很小的,所以水压无法合乎供水的规定,所以在高层中供水体系在设计的时候常按照增压给水的措施,将管网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进而使用水泵把水放到水箱里面,进而朝着体系之中供应。
管线的供水压一般在200mpa左右,夜间可以达到250mpa-270mpa左右,不过因为过去的供水压并不是非常的稳定,所以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就将这个区域的水压放弃,进而导致浪费现象发生,特别是存水池设置在地下的时候,能够将压力变化为负压,此时花费的资金非常多。
在设计的时候要认真的分析其提供的压力,对于高层来讲,它的下方的一些层可以使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上部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如果下方对于供水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高的规定的话,此时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将两个区域的管线使用阀门来联系,在日常的时候分区供应,当管线出现问题的时候,把阀门开启,或者是由水箱来供水,这样不仅合理而且能够保证稳定性。
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的措施

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的措施1.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例如,将卫生间、洗脸台和厨房等用户集中在一起设计,以减少管道长度和用水量。
2.采用高效节水器具:在选择给水器具时,应考虑使用节水型的龙头、洗手盆、淋浴头和抽水马桶等。
这些器具都采用了节水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能耗。
3.安装智能化供水系统:通过安装智能化供水系统,可以实现按需供水和动态水压调节等功能。
比如,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用水需求来调整供水量,避免过多的供应导致浪费。
4.减少用水量:建筑物中的用水主要用于生活和清洁,因此可以通过减少用水量来实现节水节能。
例如,建立定期清洗和维护给排水设备的规程,防止漏水和水质浪费。
5.回收和利用废水:将使用过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可以将部分废水用于冲厕、浇花和冷却设备等,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6.使用节能设备:给排水系统中的泵、排水器具和加热设备等应选择节能型的产品。
例如,采用高效的水泵,降低能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来供应热水,减少对电力的依赖。
7.建立监测系统:对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善。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管理,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用水量和能源消耗,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
8.培养节水意识: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用户的节水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建筑物的使用者应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用水方法和技巧,有效减少用水量。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措施可以从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入手,通过合理布局、智能供水、节水器具、废水回收利用等方法,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
这不仅有益于减少对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还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行成本。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建筑给排水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节水节能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几点设计思路

2008年第12期总第126期福 建 建 筑Fujia n Architecture &Constr uctionNo122008Vol 126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几点设计思路黄文忠(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350001)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及节水技术进行介绍,提出在给排水节能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节能节水 减压 叠压 太阳能 热泵中图分类号:TU20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35(2008)12-0112-02Severa l Ide a s on Energy Conser vat ion and Wa ter Saving of Buil ding Wa ter a nd W a ste w at er DesignHuang W e nzhong(Fujia n Province Arc hitect ure De sign Institute 350001)Abstract :Combing the act ual engineering ,e ner gy co nserva tio n a nd water saving technologie s of building wate r a nd wastewater de 2sign is int roduced ,sever al problems a nd solved ways are bringed for war d also 1K eyw or ds :Ener gyConser vation a nd Water Saving Decompre ss Pressure 2a dd Sola r ener gy Heatpump作者简介:黄文忠,男,1969年2月出生,高级工程师,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
收稿日期5年青年学术年会论文 随着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节能节水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3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思路与方法初探张雁维 同煤集团塔山铁路分公司摘 要:当前世界能源危机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已成为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头等问题。
作为能源使用的主要行业——建筑行业,其对节能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现代建筑企业的给排水工程能耗较大,并且具有持续性,从建筑建设阶段一直到其使用阶段,给排水都将时刻影响着建筑的能耗。
建筑及排水的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也是重点环节,做好建筑给排水技能,对整个建筑以及其后使用的节能来说意义十分深远。
本文将分析建筑给排水能耗现状问题,阐述给排水节能的基本思路,并从长远规划来提出给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1 建筑给排水节能发展背景与现状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然而当前世界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早已超出人类可持续使用的界限,粗放式的能源消耗,使得人类的经济发展呈现高能耗、低产出的畸形发展现状,并且固体能源的不合理使用,也造成了环境的持续污染。
经济的发展是持续的,但是能源的消耗却是有限的,因而,人类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还必须做好节能减排。
而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量较大的耗能产业,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建筑产业的拉动,因此,建筑节能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
我国城市化速度在近年来不断加快,各级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但是建筑物的节能环保问题却难以跟上建筑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且业已成为了制约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的重要环节,也是能耗的主要节点。
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包括节水和节能两个方面,节水主要是指节约用水,包括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收集等,而节能则是指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单位能耗。
设计人员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除了要考虑到使用人员的舒适度与习惯以外,还要将环保节能技术运用其中,从整体上保证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的质量与节能,不仅要做好节能,还要做好环保,从多个角度去改善建筑给排水的技能措施,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要落后于国外的相关技术,但在近几年来,国家大型公共建筑的不断兴建,建筑的使用价值也被深入地开发出来了。
给排水是建筑物的血管,完善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才能让使用者拥有更加舒适的体验度。
近年来,新型的节能技术也开始运用于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之中,使得给排水成为了建筑节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自然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过低的现状却时刻制约着我国建筑给排水的发展,因此节能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于给排水系统之中。
以目前给排水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许多大城市的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并且城市水处理工厂、污水回收利用以及建筑物自供给用水技术发展远远跟不上城市建筑物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我国北方许多大城市都存在给水困难的问题,由于北方河流稀少,降雨量也低于南方地区,加之北方土地水土流失情况扬中等问题,致使城市供水严重不足。
(2)建筑供水管道老旧,管道给水能力有限。
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给水管网在规划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在使用时间上也非常超时使用,管道给水能力弱化。
同时水管污染、锈蚀等也让造成漏水等情况发生,而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计划也很难以从短时间内解决给水管网的固有问题。
(3)建筑物自带节水系统实用率较低,难以充分利用起来。
现在许多新修建的建筑物都提出了节能的新措施,在给排水方面,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小区中水循环系统、管道分支供应系统以及终端过滤系统等等。
不过许多小区给排水节能系统利用率过低,节能措施摆设多于其实际应用,难以充分利用起来。
(4)建筑物排水设备能耗高,浪费情况较大。
许多建筑物的排水设备都存在功耗大、噪音高、舒适度地的特点。
尤其是公共建筑物的排水设备,如马桶、出水龙头等,其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十分严重,而家庭卫浴设备也存在不少浪费问题。
2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基本思路建筑物给排水的节能设计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所要考虑的现实因素非常多,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实用性与舒适性相结合。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必须要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切实做到节能。
有许多建筑物给排水的节能措施仅仅考虑节能的方面,而忽视了节能措施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
例如为减少高层建筑给水的能耗而增大压力,但同时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噪音污染问题以及增大了电力供应负荷的问题。
节能设计要考虑居民体验的舒适性,尽量做到人性化,技能设备的价格要在居民所认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且节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使用习惯。
(2)整体性与局部性相兼顾。
给排水节能设计必须从整体上来考虑地区水资源情况,无论是建筑物地下水使用还是自来水,都必须与城市总体水供应能力以及能源供应能力相符合,否则将造成节能措施“不节能”的情况。
(3)开源节流。
给排水节能设计要以节约为先,最大限度地做到开源节流。
建筑给排水节能要从建设阶段开始实304施,选用质量较好的设备与管道,即便它会增加建筑成本也要选用,而给排水技能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优势资源,如地热、雨水、小区污水回收利用等,一张一弛,做好开源节流。
3 建筑给排水技能的主要途径建筑物给排水的能源消耗主要在于给水、排水等所产生的功耗以及建筑消防、热水、灌溉用水等的水资源浪费方面,我们设计给排水节能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采用较为合适的供水方式。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需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地区地质环境、气候环境以及水资源环境等进行合理设计。
在给排水节能方式的选用方面,我们可以选用以下方式:(1)将建筑给排水内外网相结合,充分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
给排水节能设计要将可用的优势尽量地利用起来,减少内部能耗。
城市供水管道中的水压通常来说都较内网水压大,并且水量也十分大,能够满足建筑内部供水网的需求,尤其是低层建筑,供水压力较小,完全能够使用外部管网直接进行供水。
而在外网不能满足内部高层供水需求时,可以根据外网压力大小,直接供给下几层楼的水供应,同时在分段处设置加压装置和流量调节装置,将供水分为不同的层级,充分利用外部管道的水压,降低内部供水中的能耗。
当然,技术人员在设计外网供水时要注意小区建筑的水资源使用量,并合理利用内部储水设施,如水池、水箱、小区水处理系统等。
(2)合理设置储水池的位置,减少因距离或者深度原因而造成的多余功耗问题。
建筑物自带的储水池是减少长距离用水、方便居民即开即用的主要供水措施,针对储水池的位置可能引起的超支能耗问题,设计人员要根据小区主要用水与次要用水、生活用水与其他用水的类型来确定供水池的合理位置。
同时根据地势因素,考虑储水池的深度以及位置,利用地势能减少供水的能耗。
(3)采用正确的供水方式节点设置,在减少能耗的同时,满足居民使用的方便性。
建筑供水可以采用水池—水泵—水箱的节点设置形式,由远及近,分层设置。
水池供水可以采用外网直接供水,并通过水泵供给至建筑自带水箱之中,尤其是顶层水箱之中,当居民用水时,由水箱直接提供。
这将极大地减少内网供水的频率以及难度,减少功耗。
(4)合理利用自然水资源以及生活污水。
自然水资源主要是指雨水,其总量十分巨大,建筑物可以设置楼顶储水设备,如楼顶植被、小型储水池等,而居民的生活污水量也十分庞大,大部分污水都可以经简单处理进行二次使用,如冲厕、小区绿化灌溉、洗车等等,在小区之中建立中水循环处理系统,将内部污水直接进行处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设计给排水节能时,特别需要注意对水的分级,将不同级别的水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减少整体处理时中水系统的功耗。
按照建筑总体给排水能力进行节能设计。
水资源是有限的,城市供水能力也是有限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给排水节能措施时,需合理确定总体以及局部的用水定额。
用水量并非越高越好,它必须考虑内网的供应能力,合理确定水资源的供应(包括冷水以及热水的供应),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尤其是居民建筑物的用水定额量上,要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标准,将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进行分开设计。
参照地区水文气候条件合理设计能源供应方式,减少给排水能源消耗。
在设计给排水节能时,要根据低下水位情况,利用水位压力来设置供水管道的走向,减低内网供水的难度。
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新兴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来配给水网动力,尤其是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等,以内部发电的形式推动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减少直接外部动力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生活设施的选择上,尽量选用节水的设备。
包括公共设施的节水以及家庭的节水,公共设施可以采用微灌滴管或者可自动调节的喷灌,减少灌溉中的浪费及能耗问题。
而家庭的节水则需要选用节水设备,如卫浴设备、节水马桶等,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将节约意识贯彻到实际行动之中。
参考文献:[1]程卫山《节水节能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4.[2]苏凯兵《浅谈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措施》[J]给水排水,2010.[3]张雪峰,李伟《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及发展》[J]山西建筑.2007,(25).车者出行难度,让骑车人出行更加便利。
地下自行车库提供安全与避免日晒雨淋的服务。
自行车道采用彩色铺装,不仅可以引起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提高安全性,还可以改变以往单调的黑色路面,使道路更加美观协调。
5 未来目标-更亲切的城市平静化应成为城市交通的方向,道路交通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建设更加亲切的城市。
我们在享有汽车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会承受汽车噪音和交通事故等负面影响,很多人车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
平静化的道路交通就是在城市密集区,修建环境友好型道路交通体系,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如限速、限车、限声等,减少区域车流量,降低车速,在城市居民区打造出平静岛。
自行车道路网将给上班族带来更多便捷和安全,建设这一网络的目标就是使人们认真考虑,未来可以用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公交车。
而且这么做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从而提高整个城区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 。
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慢行道路交通体系,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全新的出行理念,促进整体交通的和谐发展。
所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自行车道路规划体系应当在准确的定位,政策保障,设施供给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推动自行车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李晔.上海市慢行交通系统[J].建设科技,2009[2]王树盛.重视交通,引导交通回归生态[J].江苏城市规划,2010.(上接第3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