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的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饱览河山,满眼都是美丽的风景,心中充满厚重的家国情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人们用他们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文字,带领我们穿越千年,去体味他们各自的人生百味。

1.漫步河边,我们可以体会“,君子好逑”“,在水一方”(《诗经》)的思慕渴求。

2.登上黄鹤楼,我们可以观看“,”(崔颢《黄鹤楼》)草木茂盛的秀美风光。

3.徜徉西湖,我们可以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盎然生趣。

4.亲临边关,我们可以感受“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之志。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或许是松原这座城市的冬天过于长吧,绿在这座城市的门外徘徊太久,一登上松原的舞台,渐次màn(①)延起来的绿意也就如关东汉子开怀畅饮一样,豪迈得一发而不可收,好像不把整个城市都染成绿色不罢休似的。

之后没几天,绿意弥(②)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

正所谓,城中有林,林中有景,满眼绿色,草木葱茏……松花江边长堤上绿荫如盖、水韵□□,水面波光潋滟、绿意□□,给这个北方的江面增加了几分江南的娟秀与温柔。

来到镜湖岸边,虽看不到荷叶田田、芦苇荡漾,但用不了两个月,“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秀美,一定会给松原的绿带来古典的几分诗韵。

(1)给语段①处填写汉字,②处填写拼音。

①màn()延②弥()漫(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盎然氤氲B.氤氲盎然(3)“绿意弥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一句中“弥漫”一词的句子成分是()A.主语B.谓语C.状语D.定语(4)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阅读(45分)(1)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0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邯郸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题号第一部分(一)(二)(三)(四)(五)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29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6分)一声枪响拉开了战争序慕,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无法呼吸,无法逃离。

残破的旗帜、断裂的枪支和四处散落的弹壳,一片狼藉。

昔日战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已化为灰烬,永远埋藏在这片悲剧的土地下。

但倔强的人,也许会碰壁,他们却从不轻易放弃,因为他们知道,挫折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非终点。

脑海中一句句智慧的教讳,如同灯塔,指引他们在人生航程中不会迷失方向,翘首以盼的终是胜利。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2)请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灰烬________②翘首________(3)文段中的“挫”字,用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查到这个字读“cu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看着比赛的同学一个个都表演得绘声绘色、____________,我就不免紧张了起来。

(2)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这家电厂仍然门庭若市,前来谈合作的客户____________。

(3)美术组的小艺术家们将生活中的废弃物改造成五花八门的艺术品,真是____________。

A.惟妙惟肖络绎不绝心灵手巧B.栩栩如生络绎不绝妙手偶得C.惟妙惟肖摩肩接踵妙手偶得D.栩栩如生摩肩接踵心灵手巧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提高科研观测精度和实验设计方法。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运用(共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小说中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生活重压下,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因为被忽视而露出鄙夷神色的杨二嫂;在游船上认出衣衫褴褛卖牡蛎的于勒后,脸色煞白、语无轮次的菲利普先生;中举后欣喜若狂以致摔倒不省人事的范进;思贤如渴,亲自前往拜谒诸葛亮的刘备。

正是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我们认识了人性的复杂。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lán shà yèB.jiān shà jiéC.lán shǎ jiéD.jiān shǎ yè2.上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鄙夷B.语无轮次C. 不省人事D.思贤如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山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B.为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推进,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真是无所不为....。

C.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D.5月1日,济南泉城公园全新开放,从湖上纵目四望,长堤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生睡眠不足,就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和思考状态。

B.对于这座纪念馆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有关部门出面予以否认。

C.在沿河风光带慢跑,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青青的垂柳。

D.经过事实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对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5.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九年级三班开展“走近非遗文化——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共4分)(1)任务一: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剪纸的特点。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三秦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八百里秦川、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水草丰茂的陕南鱼米之乡,谱写了底蕴深厚、根深叶茂的三秦文化。

下面是小秦准备给校文学社投递的一篇文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其中的错误。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多个朝代在此相继建都。

中华文明顶盛时期的周、秦、汉、唐都是在三秦大地拉开序幕并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巍峨的大秦岭、奔腾的黄河水、静穆的黄帝陵、雄伟的兵马俑、厚重的古城墙、悠远的古丝路……一山一水一陵一俑一城一路,章显了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厚重历史和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

独特地道的风味、匠心独运的技艺、悠远亲切的乡音、怎么称道都不为过的文化古迹,一字一词皆有故事,一砖一瓦饱蘸深情——它们是三秦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愁与记忆。

1.有两个词语的读音小秦没有读准确,请你帮他指出正确的读音。

(2分)(1)“巍峨”应读为______ (2)“静穆”应读为______2.这篇文稿中有两个词语书写错误,请你帮小秦改正。

(2分)(1)“顶盛”应写为______ (2)“章显”应写为______【传统文化绵延不息】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

【中考压轴】2024年北京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附答案)

【中考压轴】2024年北京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4年北京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2023年4月15日,经过改造复建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式启用。

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

活动结束后,你们小组合作完成了一篇研学日志。

第一部分时代经典..1959年竣工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

作为北京的一处标致..性建筑,它与一街之隔的工人体育馆一起,被北京市民亲切地称为“工体”。

它是首都工人阶级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也是第一届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一座北京工人体育场,半部新中国体育史。

从第一届全运会到第四届全运会,从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到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比赛……北京工人体育场鉴证..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建成初期,欢迎国外政要访华的盛会几乎都在工体举行;再后来,国内一些重要的文艺演出、庆祝活动也都衷情..于这里。

“工体”两个字,也从一个具体的地名,慢慢成为北京人心中的文化圣地。

1.检查文段,你发现了多处书写错误。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工人体育场是能表现行业精髓的代表性作品,所以“经典”应写作“精典”。

B.作为十大建筑之一,工人体育场是北京的一张名片,所以“标致”应写作“标志”。

C.工人体育场经历了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强大的过程,所以“鉴证”应写作“见证”。

D.因为人们喜爱在工体举办重要的文艺演出、庆祝活动,所以“衷情” 应写作“钟情”。

2.为使语意连贯,你准备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一句承上启下的话。

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它是为举行体育赛事而建,所以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B.虽然它是为举行体育赛事而建,但是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C.因为它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工程,所以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D.虽然它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但是它的作用不止于此。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济南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济南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济南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百岁爱国科学家杨振宁,“互为手足、相濡.以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残疾夫妇张顺东、李国秀,“心无旁①、志在冲天”开创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先河的歼-8总设计师顾诵芬,不惧万难、长途②涉真实记录我国扶贫攻坚“无穷之路”的香港媒体人陈贝儿,历经磨难、初心不改的“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浩③苍穹的中国航天人群体……他们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更是奋进的力量!1.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宁拙.毋巧(zhuó)相濡.以沫(rǔ)核潜.艇(qián)B.宁拙.毋巧(zhuó)相濡.以沫(rú)核潜.艇(qiǎn)C.宁拙.毋巧(zhuō)相濡.以沫(rú)核潜.艇(qián)D.宁拙.毋巧(zhuō)相濡.以沫(rǔ)核潜.艇(qiǎn)【答案】C【解析】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宁拙毋巧:宁可装成愚蠢的样子,也不要投机取巧。

“拙”读作zhuō;相濡以沫: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濡”读作r ú;核潜艇:是核动力潜艇的简称,是以核反应炉为动力来源的潜艇。

“潜”读作qián;故选C。

2.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骛②拔③翰 B.①鹜②拔③瀚C.①鹜②跋③翰 D.①骛②跋③瀚【答案】D【解析】考查对字形的辨析书写。

湖北省武汉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湖北省武汉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湖北省武汉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5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小题。

不要在细节上雕花①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张趣图:有人在社交网络分享学习编程的笔记,一行行手抄代码,字迹清晰,排版工整,煞是认真。

这让我想起我的学生年代。

许多年前我还在念书的时候,班上有不少非常认真的同学,热衷于把课堂笔记做得非常漂亮、工整,有些甚至要用尺子对比着去写字。

一年下来会写完好几本笔记本,满满当当,非常充实。

②相比之下,我算是个异类,因为我从来不做课堂笔记。

我还记得有同学找我借笔记,听到我说“我不做笔记”时,脸上满是惊讶和不可思议——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可能觉得我是不想借,随便找个借口敷衍吧。

③当然,追求把笔记做得非常工整、美观,并不一定不好,这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

不过在我看来,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

你把精力放在“做笔记”上,那放在思考和消化上面的精力就必然会减少。

比起前者,后者可能更重要。

④中文互联网把这种追求细节上的考究叫做“细节雕花”,我觉得挺贴切的。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热衷于去钻研和折腾一些很小的事情,却对一些更大的、更重要的事情视而不见。

比如:热衷于折腾工具和方法,但却忽略了去培养一个真正有效、持久的好习惯;热衷于收藏和记录,囤积一大堆东西,但却从来不去翻阅它们;热衷于怎样把笔记做得更好看、更酷炫,但却忽略了,笔记的真正价值,是帮助自己消化知识。

当你努力的方向偏了,投入再多的努力,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

⑤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追求细节上的完美,而是:当你在打磨细节时,不妨想一想:这些细节重要吗?它们的价值跟我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正比吗?除了这些细节,有没有其他更重要、优先级更高的事情,被我所忽略了?⑥只有当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把一个系统搭建起来,你再去打磨细节,此时的打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你就只是在“细节雕花”而已。

⑦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已经做好了一个东西,再去打磨细节;而是我们企图通过“打磨细节”这件事,给自己一种安心感、舒适感,让自己感到“我是做了很多事情的”,从而心安理得地逃避。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勃徜( )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B.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而且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C.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D.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题(一)一、语言积累及其运用(20分)根据积累,填写出相应的古诗句,完成1~5题。

(14分,1-4题每空1分)1。

“诗仙”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圣”杜甫《望岳》中点化孟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体现兵临城下,战云笼罩,战士整装待发,士气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唐后主李煜善写“愁”,在他的笔下,时而把“愁”比成春水,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而将“愁”比作丝线,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许多古诗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请分别写出所学过的朱熹、苏轼、王安石诗中含哲理的完整的诗句。

(3分)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幸福是”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完成第6题。

(2分)6.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

幸福是。

阅读短文,完成7-8题。

(4分)人生就像爬楼梯在一座28层高的写字楼里上班,整天蛰伏于一台电脑前,连空气都不怎么流动,时日久了,人人都喊腰酸背痛,腿脚发麻。

办公室里,病的、痛的、骂娘的,每日都有发生。

忽一日,老总宣布一项每日功课:每日下午4点举行一次健身健心活动——集体爬楼。

从1层爬到28层,对每天枯坐在办公室里的员工来说颇为刺激,而最耐人寻味的,却是每一层楼梯转角处制作精美的警句标识:1层:不劳而获。

(全员共勉)2层:人生就像爬楼梯,告诉自己:加把劲,一直向上行。

(员工阅读)4层:同样一件事,只有高兴地去做它,才能保证做好它。

(员工阅读)7层:视野要远,梦想要高。

(全员共勉)13层:人生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努力的痛苦,一种是后悔的痛苦,但后者却大于前者千百倍。

(全员共勉)19层:我们今天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抵抗成功中的反作用力,抗击发展带来的陶醉感,治愈站稳脚跟后让我们丧失斗志的癌症。

(管理者阅读)21层:如果向上,你很快就会尝到成功的快乐;如果消沉,你将离成功越来越远。

(全员共勉)26层:当你感觉到坚持不住的时候,告诉自己再上两阶。

(员工共勉)27层:只要把最初的那点微不足道的“坚持”保留到底,任何人都会创造奇迹。

(全员共勉)28层:此处28层,原来成功就是这么简单!(全员共享)每天上下28层楼,再回到办公室里,凝滞的血脉活络了,四周的空气也活跃了起来,大家的神情也比往日生动鲜亮了许多——沉闷和疲劳顿时跑得无影无踪,公司重又焕发出昂然的生机!7.人生就像爬楼梯。

每一层楼梯、每一个转弯处,都会给脚步以一种向上的力量,给虚妄以一种明智的警醒,给困境以一种希望的昭示。

请你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精心拟制两条砺志修身、哲理深邃、启人心智、催人奋进的警示语。

(2分)①②8.》,J欢演唱的《水浒传)主题曲中有这样的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这是水浒英雄的共同特点,请举出这部名著中两个这样的事例。

(2分) 答:事例①:事例②: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短文,完成9—13题。

(14分)甲: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乙: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其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之颦美而不颦之所以美。

(选自《庄子·天运》)9.两文都讲了——个小故事。

甲文讲了。

乙文讲了——。

(2分)1.0.解释下面的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2分)(1)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2)挈妻子而去之走。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2)彼之颦美而不颦之所以美。

译:12.两则小短文,都给我们以启示,甲文告诉我们。

乙文告诉我们——。

(2分)13.“东施效颦”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怎样看待,请简述理由。

(4分)答:(二)阅读《人生如瓶》,完成14-16题。

(8分)人生如瓶“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体的空瓶。

”这是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的一句名言。

细细品味,此话看似波澜不惊,却寓意深远,振聋发聩。

人生就如一只空瓶,但不可随意向里注入任何液体。

如果它装满了卑劣和庸俗。

决然装不进伟大和崇高;一旦被虚伪和凶残所占据,纯真和善良便无法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博爱和热情……当今,我们为自己的房子、票子、位子整日忙忙碌碌;我们的生活一天好过一天,但我们的神经却依然绷得紧紧地,我们的心情依然非常沉重,没有一天感到轻松,感到快乐。

这是为什么?这不由得使人想想一则故事。

一个自以为对禅理很精通的和尚,一直没有开悟,便向一位大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

大师对他的讲述毫不在意,只是一个劲儿地为他沏茶。

杯子已经满了,大师还在不停地倒茶,水从杯子里流出来,淌到桌子上,淌到求教的和尚身上。

大师好像没有看见,还在不停地为他倒着茶。

“大师,茶水已经满了,杯子装不下了。

”和尚说。

大师面无表情地说:“哦,倒空你的杯子,不就能继续装了吗?”是的,我们的人生之瓶里,满装着欲望和为之奋争不息的操劳,当然无法容纳安宁与祥和;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恼,宁静与欢愉当然被驱逐得无影无踪。

一个想献身于人类公益事业的人,它必将无暇去顾及自己物质上的私利。

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新婚燕尔,搬进了五层楼上的三间小屋。

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

后来,居里的父亲来信对他们说他准备送给他们一套家具,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具。

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地说:“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有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大可惜了。

”居里对新婚妻子说:“不要沙发可以,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样?客人来了可以坐坐。

”“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又怎么办呢?”居里夫人提出反对意见。

后来他俩决定,不再添置任何家具了。

后来客人来了,看见只有两把椅子而没有他的坐处便只好快走。

正如居里夫人后来所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正因为他们远离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才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攀上了光辉的顶点。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潜心学问,心无旁骛,矢志不渝。

钱钟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人,他一生只钟情于书,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辛勤探索,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

但他一生深居简出,甘于寂寞,淡泊名利。

他拒绝羌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重金聘请,并拒绝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拒当《东方之子》。

一次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钱钟书出席,他竟称病辞掉。

事后,有人私下问及此事时钱钟书道:“没有时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真是大智若愚,大音若稀。

人生之瓶,注入高尚与纯粹,人的一生将显得光明磊落,冰清玉洁。

(选自《上海法制报·芳苹苑》) 14.短文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4分)答:15.你赞成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2分)答:16.关于人生,还有许多精彩的比喻,请你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理解,用一完整的比喻句表达你对人生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2分)(三)阅读《日食》完成17—21题。

(13分)日食李乐天张老师站在讲台上,用流利的英语说:“大阳升起不久,天渐渐黑了。

”这是张老师最喜爱的一种英语游戏,一个人一句用英语接故事。

第一句通常是由她说的,她常用这种看上去错误或是荒诞的句子开头,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当然,她知道,她现在面对的是刚从小学踏入初中的学生,这种练习有一定难度。

“太阳与月亮在天上遇到了麻烦。

”前排一个形如小豆子的男孩说。

在他后排的女生想都没想立即站起来说:“他们因彼此见面难而深感不安。

”那女生后面的人会意地一笑,果断地说:“也许他们相爱了。

”班上一阵骚动。

后面的人说:“可他们很难见面。

”接下去一句又一句连起来是:太阳在地球前面,月亮就躲在地球后面。

月亮去见太阳时,太阳又藏在地球的后面。

地球很为难,它挡住了关于爱的光,于是地球叫来星星。

太阳把光遇到星星上,星星把光送到月亮上。

月亮知道太阳想见她,月亮从地球身后跑出来,太阳也升起来了……最后一个很高大的男生站起来,涨红着脸说:“太阳与月亮站在一起,地球上天就黑了。

”这时全班同学热烈鼓掌,张老师感叹说:“多美的故事啊!”“太阳升起来不久,天渐渐地黑了。

”张老师面对她新教的高中生微笑着说。

这些学生有足够的单词量和语法知识,他们有能力编出更美的故事。

前排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紧锁双眉,半天冒出一句:“这是日食。

”接下来的人都很迟疑,结结巴巴,连出这样的故事:日食是光线直进产生的物理现象。

事实上光线从太阳到地球不是直的,因为地球外围的大气分布不均匀,会使光偏折。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并不是实物,而是光的成像……仿佛一篇科普说明文。

尽管这些学生英语单词量不小,但由于过多地涉及物理范围,张老师不得不应他们的要求,告诉他们“偏折”怎么说,“全食”“环食”怎么说。

最后仍是一个高大男生站起来说:“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在地球上同时看到日全食和日环食。

”这时早已不耐烦的张老师略感欣慰,结束了游戏,这毕竟不是物理课。

“知道吗?你们班上只有那个高个子男生有些创造性思维。

”张老师对该班班主任、教物理的陈老师说。

“他发言说什么?”陈老师问。

“日环食和日全食不能在地球上同时看到。

”张老师回答。

“太好了!”陈老师说,“我前几天在课堂上强调的结论他终于记住了!”张老师一愣,“这么说……确实是这么回事?”陈老师笑了笑说:“当然,不可能有人在地球上同时看到全食和环食,知道为什么吗?”陈老师得意地问,见张老师不说话,他便熟练地说:“日食是光线直进产生的物理现象,事实上光从太阳到地球并不是直的,因为……”第二天上课,张老师心里反复想着:太阳升起来,天渐渐地黑了……但始终说不出口。

17.请你进入文中张老师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太阳升起不久,天渐渐地黑了。

”打开你的思路,大胆想象。

你会编出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说说。

(2分)答:18.请比较小学生、高中生、高个子男生以及你自己对同一情景下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说说这种现象带给你的深刻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