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五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如何预防登革热”。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登革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典型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登革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及危害。

2. 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我国近年来登革热的发病情况,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危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登革热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利用PPT和图片,讲解登革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基本知识。

(2)登革热的典型症状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登革热的典型症状,让学生对登革热有更直观的认识。

(3)预防登革热的方法3.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登革热疫情发生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如何预防登革热。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登革热预防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关于登革热预防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如何预防登革热2. 内容:(1)登革热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2)登革热的典型症状(3)预防登革热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登革热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2)列举至少三种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1)登革热的病原体为登革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2)预防方法:①保持环境卫生,清除积水,防止蚊虫滋生;②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③在登革热高发期,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风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

3. 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登革热的概念和症状。

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2. 预防登革热的具体措施。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宣传材料、小礼品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登革热吗?教师简要介绍登革热的基本情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登革热知识(10分钟)教师利用PPT详细讲解登革热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

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探讨预防登革热的措施(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登革热,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总结并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如:保持环境卫生、消灭蚊虫、避免积水等。

4.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关于预防登革热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小礼品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知识,掌握预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宣传能力。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登革热的预防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实施?2. 每组选择一种预防措施,例如:“保持家庭环境清洁”、“使用蚊帐和防蚊剂”等,并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3. 各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宣传口号,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七、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供几个关于登革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主题:预防登革热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学生能够了解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并积极参与预防登革热的行动。

一、引入(10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登革热的症状和严重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了解登革热吗?你们知道如何预防登革热吗?二、知识讲解(20分钟)1.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2.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a. 病因: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b. 传播途径: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类,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3.登革热的症状:a.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

b.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出血等严重症状。

4.登革热的危害:a. 严重的登革热可能导致死亡。

b. 长期感染登革热病毒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肝脏损伤等并发症。

5.预防登革热的方法:a. 消灭蚊子的滋生地:清除家中的积水、清理花盆、清洗水桶等。

b. 使用蚊帐:尤其是在登革热疫情高发地区,使用蚊帐可以有效预防蚊子叮咬。

c. 使用防蚊液:在户外活动时,使用防蚊液可以有效避免蚊子叮咬。

d. 穿长袖长裤:穿长袖长裤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e. 加强室内通风:蚊子较不喜欢风,加强室内通风可以减少蚊子的滋生。

f. 加强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三、讨论与分享(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登革热的预防方法,并列举出更多的方法。

2.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和讨论。

四、行动计划(10分钟)1.制定行动计划: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宣传登革热的预防方法。

2.展示行动计划: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行动计划,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回顾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 提高学生参与公共卫生事务的积极性,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2. 登革热的症状: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

3. 登革热的危害:可引发严重贫血、休克、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4.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a. 清除积水,防止蚊子繁殖。

b. 定期喷洒消毒剂,杀灭蚊子。

c. 穿着长袖衣物,减少蚊子叮咬。

d. 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

e. 尽量避免到蚊虫孳生地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介绍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 互动:学生分享了解到的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 讲解:总结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5. 实践: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预防登革热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2. 学生能提出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行动计划。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资料:登革热的症状、蚊子图片等。

2. 视频资料:预防登革热的宣传视频。

3. 预防登革热的宣传资料。

六、教学时间:45分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2. 互动法:学生分享预防登革热的方法,进行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预防登革热的行动计划。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 互动:学生分享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 讲解:总结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5. 实践: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预防登革热的行动计划。

6. 总结: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务。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蚊虫孳生地及时报告学校或社区。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 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2. 登革热的症状: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恶心、呕吐等。

3. 登革热的危害:可引发严重贫血、休克、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4.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a. 清除积水,防止蚊虫孳生。

b. 定期喷洒杀蚊剂,消灭蚊虫。

c. 穿着长袖衣物,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d. 安装蚊帐、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e. 避免在黄昏、清晨等蚊虫活跃的时间外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 总结:教师总结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并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落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提出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3. 学生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材等教学资料。

2. 蚊帐、纱窗等实物展示。

3. 宣传海报、视频等辅助材料。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实施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2.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形式(如海报、演示文稿、视频等)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3. 最佳实践奖:全班评选出最佳的预防登革热实践方法,并给予表彰。

七、家庭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定一个预防登革热的行动计划。

3. 家长参与评价:家长评估学生在家庭中实施预防措施的情况,并在评价表上签字确认。

八、教学延伸1. 参观蚊虫研究实验室,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蚊虫和登革热的关系。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活动,提高社区成员的预防意识。

3. 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增强学习兴趣。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内容: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

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

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

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

4、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一、从观看视频繁导入。

1、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了解什么事登革热。

1、认识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2、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所以当你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的现象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3、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来自谁?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动物均是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4、登革热是如何进行传播的?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雌蚊吸入传染源的'血液,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6℃),温度条件下,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即可将病毒传给易感者。

若雌蚊在叮咬传染源时受到干扰更换宿主,也可立即传播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以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力。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防控登革热的实践活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定义与症状讲解登革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典型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介绍登革热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让学生明白防蚊灭蚊的重要性。

3. 登革热的危害讲解登革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提高学生的警惕性。

4.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引导学生了解并践行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如清除积水、使用蚊帐、蚊香等。

5. 班级防控登革热的实践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预防登革热,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让学生深入了解。

3.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经验。

4.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制定班级防蚊灭蚊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认识程度,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

3. 学生参与班级防蚊灭蚊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班级卫生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3. 防蚊灭蚊用品,如蚊香、杀虫剂等。

六、教学活动:1. 班级讨论:组织学生就预防登革热的措施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2. 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防蚊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防蚊行动,如清理积水、使用蚊帐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4. 宣传展示:鼓励学生制作关于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海报或小视频,进行班级展示,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七、教学反馈:1. 学生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实践活动,对预防登革热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了解他们对预防登革热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如何预防登革热》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建议: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和传播途径。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登革热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传播风险。

教学重点:1. 登革热的定义、症状和传播途径。

2. 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2.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宣传册、实践活动材料。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登革热吗?它有哪些症状?又是如何传播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环节二:讲解登革热知识(10分钟)1. 教师利用课件或视频详细讲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等知识。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环节三:学习预防登革热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措施,如:清除积水、避免蚊虫叮咬等。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如何清除积水、使用驱蚊剂等方法。

环节四:讨论与交流(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预防登革热?2. 各组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予表扬。

环节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预防登革热的宣传稿。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环节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登革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登革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环节七:情景剧表演(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段关于预防登革热的情景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更详细了解了登革热的知识。

2、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3、教会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效提高了学生对登革热的防控意识,让学生远离疾病、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提问:同学们,你们近段时间听说过“登革热”吗?
2、观看有关登革热的视频。

3、说一说:什么是登革热?
(二)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1、小组讨论: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2、你身边有“登革热”的病人吗?
3、登革热有治疗的好方法吗?
(三)登革热的类型和传播
1、图片出示,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登革热的类型有什么?
3、传播登革热的是什么动物?
(四)登革热的症状
1、猜一猜:得了登革热的病人,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
2、教师介绍登革热病人的具体症状。

(五)怎样预防登革热
1、小组讨论:你有什么方法预防登革热?指名回答。

2、说一说:你家里或周围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吗??
3、野外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喷洒防蚊驱蚊药,预防蚊子叮咬;)
5、中午或晚上睡觉要怎么预防蚊子咬?(挂蚊帐。


6、如果出现头痛、骨头痛、发烧,怎么办?(一定要告诉家长和老师)
7、预防登革热,你在家里准备怎么措施?
(六)登革热的知识问答。

(对的打“√”,错的打“×”)
1、在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

()
2、登革热病毒会由人直接传染人,也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染。

()
3、当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但是没有传染性。

()
4、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
5、家中花瓶、水盘、水缸、贮水池等盛水容器每周至少要(换水、刷洗)一次。

()
6、将食蚊鱼放入种水生植物的容器内,可以预防登革热。

()
7、预防登革热,不需要要翻盘倒罐,清除积水。

()
8、每只蚊子在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里要经历四个阶段。

()
9、定期清理家中的积水,可以预防登革热。

()
10、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盆莲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

()
(七)教师总结
1、班主小结:珍惜生命,远离登革热,从我做起,从整理和清洁周围的环境做起。

2、家庭作业:今天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好预防登革热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