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一等奖(共9项第一届1995一等奖(5项)《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二等奖(11项)《中国人口丛书》《中国人口地理》《企业社会学新论》《人口结构学》《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社会改革控制论》《贫困与发展道路选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第二届1998一等奖(2项)《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著作《西藏的人口与社会》著作二等奖(4项)《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著作《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著作《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著作《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论文三等奖(9项)《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著作《科学价值系统论》著作《马库色:批判与重建》著作《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环境与发著作《“中国经济奇迹”的未来与政策选择—著作《开发扶贫与环境移民》著作《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著作《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著作《21世纪辽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研究咨询报告第三届(2003)一等奖(1项)《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著作二等奖(4项)《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著作《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研究》系列论文《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著作三等奖(9项)《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著作论文《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论文《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论文《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著作《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著作著作《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第四届(2006)一等奖(1项)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著作二等奖(1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目标人群研究咨询报告三等奖(10项)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论文新乡土中国著作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于城市社会分层著作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论文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论文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著作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著作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论文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著作中国大陆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实施著作第五届(2009)一等奖(0项)缺二等奖(5项) A New Perspective in Guiding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一项基于劳动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三等奖(11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 著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 著作类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 研究报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 著作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第六届(2012)共9项)费孝通宁夏出版社曾毅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郑杭生、李强 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林飞《中国社会科学》刘铮、邬沧萍、林富德新华社《内部参考》1979中国人民大学孙敬之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胡焕庸、张善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祖云 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刘长茂主编 张纯元 副主张志良主编甘肃科技出版社童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何承金、赵学董 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风笑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竞能、吴国存 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李路路浙江人民出版社瞿铁鹏上海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查瑞传 曾毅 郭志刚 主马 戎 著同心出版社朱国宏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郑杭生 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强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孙立平 王汉生 王思斌 朱 农 主编 王冰 副主武汉大学出版社张 彦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少杰 著唐山出版社(台湾)林富德 翟振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林飞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志良 主编 原华荣 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忠民 著河南大学出版社邬沧萍 主编 郝虹生 副高等教育出版社尹文耀辽宁省计划委员会采用李强 著鹭江出版社2000年9月关信平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郭志刚《人口研究》2000年1期李路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丁建定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风笑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6期刘少杰《社会学研究》1999年4期丘海雄 陈建民 任焰《社会学研究》1998年4期王桂新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张静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周晓虹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2月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郭志刚等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纳,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3月郭于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李路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卜长莉《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蔡禾《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洪大用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董晓萍、[法]蓝克利著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王琪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1年第4期刘少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胡荣著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ns in the 21st Century:“De-politicization”of Ethnicity in China 论文类 Asian Ethnicity Vol.8,No.3(Oct 2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少杰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 梁玉成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10月 吴 毅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 刘 平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沧萍主编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 禾、 王 进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周 怡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07年11月 郑晓瑛、 陈 功、 宋新明、 张 蕾、 刘 岚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莉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0月 王胜今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荣》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川省人民政府移民办 2007年1月 宋子然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4月 刘爱玉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 彭华民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王桂新等20202020202020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l.8,No.3(Oct 2007) 马 戎。

湖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湖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第一条根据《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86号),为了切实做好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评奖工作,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评奖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民主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奖励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尤其注重奖励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优秀科研成果,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科学事业繁荣服务。

第三条成立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责评审工作。

评委会成员由有关领导和相关单位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

评委会成员要作风正派,秉公办事,任期一届(两年)。

第四条评委会负责制定各奖励等级的评审标准;对复评成果进行终审;裁决对公示成果的有关争议。

第五条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评委会办公室负责评奖的日常工作,包括草拟有关评奖文件;协商推荐评委会成员;印制、发放《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受理、汇集、整理申报成果和资料;制作奖品和证书;管理和使用评奖经费等。

第六条评选范围、对象及基本条件1.评选范围和对象。

凡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的专著、译著、工具书;发表的论文,及被决策机关采用的应用性决策研究报告等,均可申报参评。

申请人必须是申报作品的创作者,且申报作品无著作权争议。

合著(编、译)的成果由第一作者申报,我省作者不是第一作者的,必须征得第一作者的同意。

省外集体和个人研究湖北重大现实问题的成果,在本评奖年度范围内的,可申报参评。

党政系列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不申报参评。

2.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基本条件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学术理论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好评。

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doc

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doc
厦门大学
法学
徐国栋
共和晚期希腊哲学对罗马法之技术和内容的影响
论文
厦门大学
社会学
陈支平、詹石窗主编
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上、下)
专著
厦门大学
社会学
汪毅夫
闽台区域社会研究
专著
省人民政府
历史考古学
汪征鲁
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关于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思考
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
历史考古学
刘钊
郭店楚简校释
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卷)
专著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
许明主编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
专著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
黄新宪
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
专著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连榕
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
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
王豫生主编
福建教育史
专著
福建农林大学
教育学
黄鸿鸿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研究
专著
厦门大学
外国语言学
吴松江、陈卫斌译
启蒙的面具——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译著
福州大学
新闻学
黄鸣奋
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
专著
厦门大学
图书情报
方宝川执行主编
曹学佺集
古籍整理
福建师范大学
图书情报
张嘉星
闽方言研究专题文献辑目索引
工具书
漳州师范学院
图书情报
萧德洪等
学术图书馆学科导航门户资源类型表的设定
论文
论文
福建省社科联
党史党建
李烈满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成果形式:编号:
学科分类:
研究类型: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填表日期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印制
申请者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为A4规格。

从网上下载后,建议用计算机填写,双面打印和复印,手工填写请保持字迹工整。

2.封面上“成果形式”按“著作”和“论文”类填写。

3.“学科分类”为:(1)马克思主义与党建(科社);(2)经济理论学;(3)应用经济学(管理学);(4)哲学与社会学;(5)历史学(考古学);(6)语言文学(文化研究、新闻学、图书情报学);(7)法学(政治学);(8)综合一组(教育学、体育学等);(9)综合二组(民族学、宗教学、交叉学科等);(10)综合三组(市州及其他)。

4.“研究类型”分为“基础类”和“应用对策类”。

5.出版社级别:国家级、省级、一般;报刊级别:权威、核心、一般。

6.合作者按作用和贡献大小排序,最多5人。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顾杰.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邓泽宏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丁宇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周均旭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何应龙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魏敏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雷德明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李秋容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吴汉军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石秀华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卢珂.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程红丹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刘文波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张彦英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王哲2013-07-08•【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讲师】张雅勤2013-07-08•【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讲师】唐青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教授】董登新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教授】张智勇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教授】熊吉峰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周云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王伟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罗莉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胡荣芳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刘珺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讲师】卢敏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讲师】邱莉丽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讲师】程妍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教授】陈秀峰.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教授】彭惠青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教授】张英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副教授】李莉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副教授】柯燕.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讲师】冯晓平2013-07-08教师系统分析与集成社教社社数社社常社。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组织推荐200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组织推荐200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组织推荐200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03.02.26•【字号】•【施行日期】2003.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组织推荐200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根据《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经研究决定,200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从即日开始。

现将有关推荐工作注意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条件:凡推荐200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候选组织、候选项目,必须符合《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符合自然科学奖励条件的科技专著,连同研究成果一并推荐自然科学奖;在医疗卫生成果中,属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按基础研究类成果报自然科学奖,通过临床观察或病例分析研究发现某些对治疗疾病有意义的规律、现象和特征并有新的理论观点的成果,亦按基础研究类成果,报自然科学奖;软科学研究成果的申报范围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学科等;申报发明奖的成果必须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经受理的成果。

推荐省科学技术奖的项目还应符合下列条件:1、推荐自然科学奖: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作为学术著作出版一年以上。

在国外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如署有国外的工作单位的,需提供由该单位出具的有关知识产权属于作者的证明,否则不能作为推荐材料的内容进行申报。

2、推荐技术发明奖:应是已申请发明专利、应用于生产实践一年以上且取得2000年以来省科技成果登记号的项目。

已申请发明专利仍在审查阶段的成果还应提供技术发明奖检索证明材料;已授发明专利的成果应提供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

3、推荐科学技术进步奖:应是取得2000年以来的省科技成果登记号,且应用于生产实践一年以上的科技成果(部分获2000年前成果登记号,但目前不失其先进性且转化应用很好的项目,经省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同意后,也可推荐)。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成果名称新路领航——中国独⽴学院⼤学⽣成长指南作者姓名张成、张南红、钟⼴荣⼯作单位中国地质⼤学江城学院填表⽇期2014-06-03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印制成果形式:著作编号:学科分类:综合⼀组研究类型:应⽤对策类申请者承诺:我承诺对本⼈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申请者(签章):年⽉⽇填表说明:1.本表为A4规格。

请双⾯打印和复印,⼀式两份,单独装订。

2.封⾯上“成果形式”按“著作”和“论⽂”类填写。

3.“学科分类”为:(1)马克思主义与党建(科社);(2)经济理论学;(3)应⽤经济学(管理学);(4)哲学与社会学;(5)历史学(考古学);(6)语⾔⽂学(⽂化研究、新闻学、图书情报学);(7)法学(政治学);(8)综合⼀组(教育学、体育学等);(9)综合⼆组(民族学、宗教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0)综合三组(市州及其他)。

4.“研究类型”分为“基础类”和“应⽤对策类”。

5.出版社级别:国家级、省级、⼀般;报刊级别:权威、核⼼、⼀般。

6.合作者按作⽤和贡献⼤⼩排序,最多5⼈。

成果名称新路领航——中国独⽴学院⼤学⽣成长指南出版社或发表刊物名称:中国地质⼤学出版社出版或发表时间2011-08 级别:国家级作者信息姓名张成、张南红、钟⼴荣性别男民族汉族出⽣年⽉1972-09-02 职称或职务教研室主任专业教育学⼯作单位中国地质⼤学江城学院通讯地址武汉江夏区纸坊⼤街熊廷弼路特8号邮政编码430200联系电话办:027-********宅:027-********⼿机:134********合作者信息姓名年龄单位职务及职称参与⼯作张南红45 中国地质⼤学江城学院董事长参与调研,对下篇第11-14章进⾏审定。

钟⼴荣41中国南⽅电⽹⼴州从化供电局科长参与调研,写作第11-13章。

成果内容简介(要点提⽰:300-400字,便于成果介绍与推⼴)就独⽴学院⽽⾔,⼀些独⽴学院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也没能够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规划,有较⼤的盲⽬性,专业趋同现象⼗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于需求。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2.25
•【字号】荆政发[2013]2号
•【施行日期】2013.02.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荆政发〔2013〕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荆州大遗址保护区,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进一步调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我市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根据《荆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市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市政府决定:授予《楚系简帛文字编》、《奋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等9项成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授予《楚国历史文化读本》等17项成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授予《全力推进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等29项成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授予《荆州档案馆藏集萃》等25项成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具体获奖名单附后)。

希望获奖者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勤于学习,勇于钻研,努力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获奖作者为榜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不断提升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助推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3年2月25日荆州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实施方案
根据《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届评奖实施方案。

一、评选范围和申报条件
1.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在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公开出版(以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时间为准)或发表的科研成果,可申报参评。

2.已经去世或调离我省的社科工作者在上述期间的科研成果,也可申报参评。

3.系列丛书以单本成果独立申报参评;个人完成的多卷本成果(已出齐)可作为著作类成果参评。

4.一部著作中的章、节不能单独申报;多人撰写汇集而成的论文集不能作为著作类申报;由个人撰写的专业学术论文集可作为著作类申报;系列论文是指专题研究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

5.凡已获得相当于省部级奖的成果不再申报参评。

6.凡担任本届评审工作的专家不得申报成果参加本届评奖。

7.党政系列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成果不申报参评。

二、评审程序和方法
评审按初评、复评、终审程序进行。

8.初评:由省评委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

由相关专家独立对申报成果
认真审读,采取定量打分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写出明确评审意见。

省评委会办公室汇总专家意见,并按得分多少产生初评推荐名单。

初评推荐的成果数量,应多于奖项的50%。

9.复评:由省评委会学科组负责。

各学科组在审阅初评推荐成果材料基础上,认真复核,充分酝酿,集体评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提出获奖项目及获奖等级,报省评委会终审。

10.终审:由省评委会负责。

省评委会投票决定各奖励等级的优秀成果,终审成果须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评委的同意,并以得票多少顺序排名。

终审成果并经过公示期无异议的,报省政府批准授奖。

三、申报途径和要求
11.申报途径:在省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科学各类学会的会员向所在学会申报;市、州、县社会科学工作者向所在市、州社科联申报;高校、党校和科研单位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向所在单位科研处申报;前三项以外的申报者直接向省评委会办公室申报。

12.申报要求:凡申报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的成果不得超过2项(经评选获奖成果限1项)。

申报人应按要求认真填写统一印制的《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申报著作类成果必须报送原件2份;论文类成果必须报送原件1份,复印件2份。

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果需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四、奖项和奖金
13.本届评奖设180项左右奖项。

其中,一等奖15项(著作类10项,论文类5项),二等奖40项(著作类20项,论文类20项),三等奖
125项(著作类50项,论文类75项)。

14.上述各等级奖项,根据申报数按比例分配到各学科。

为鼓励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研究,大胆探索,40岁以下作者的获奖成果不少于总奖项的25%。

15.奖金金额分别为:著作类一等奖8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3000元;论文类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2000元。

五、申报时间和费用
16.申报时间:2008年9月27日至2008年10月31日。

17.申报费用:根据省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对申报成果者收取一定的申报费和评审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