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合集下载

传媒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_西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_西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2015.10.16
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徐兆寿
徐兆寿,1992年 毕业于西北师大 中文系,教授, 传媒学院副院长 (主持工作),复 旦大学在读博士, 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甘肃省首批 荣誉作家。
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徐兆寿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文艺批评、两性文化研究、丝 绸之路旅游研究
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杨华
杨华,男,现任西北 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 教授、副院长,硕士 生导师,甘肃省记协 理事,在读博士。 1997年本科毕业于 西北师大中文系, 2003年硕士毕业于 兰州大学新闻系,复 旦大学新闻学院访问 学者(2008-2009)。
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杨华
研究方向:媒介文化、期刊产业、中国新 闻传播思想史
2006.09-2014.05 35人
李燕临
主要获奖
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三等奖”两项、“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两项、 “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五项、“西北师大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双骨干”、“优 秀实习指导教师”、“全国传媒专业DV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等十多项奖励。指导的DV作品曾获“科讯杯”全国师范院 校DV作品大赛“特等奖”一项、全国传媒院校DV大赛“一 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等多项奖 励。
《影视作品分析教程(电影分册)》、《多媒体设计 艺术基础》、《影视文化概论》等专著;主持教育部 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西部农村广播电视影响力研究》
张浩
1972年生,甘肃庆阳人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 媒体研究所所长
本、硕分别就读于北京广 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兰州大学
2012年9月,进入北京师 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师从周星教授攻读电影学 博士学位。

甘肃第十三次社科优秀成果奖62项

甘肃第十三次社科优秀成果奖62项
吕晓娟
教育学院
三等奖
34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
张学强
教育学院
三等奖
35
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研究
王冬兰
教育学院
三等奖
36
甘肃省普通高考招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程跟锁
心理学院
三等奖
37
政治自由理念近代转向及批判反思——马基雅维里政治哲学研究
马俊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等奖
38
和:《礼记》礼乐教化的旨归
王兆璟
学报编辑部
三等奖
孙健
社会发展与
公共管理学院
二等奖
12
平行进口的法理分析与立法选择
李玉璧
法学院
二等奖
13
项目管理技术在国家审计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赵爱玲
商学院
二等奖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芦平生
体育学院
二等奖
15
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
俞树煜
教育技术学院
二等奖
16
文章学通论
学报编辑部
一等奖
6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研究
王鉴
教育学院
二等奖
7
教育学原理学科体系建设及理论创新研究
刘旭东
教育学院
二等奖
8
毒品吸戒问题研究——来自心理学的探索
杨玲
心理学院
二等奖
9
知识的语言表述和逻辑表述
李朝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等奖
10
中国古代家训与个体品德培育问题研究
陈晓龙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等奖

甘肃社会科学院 侯万锋

甘肃社会科学院 侯万锋

侯万锋科研简历侯万锋,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宁县人,1977年10月7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甘肃农业大学兼职教授、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甘肃日报特约评论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政治学、地方政府治理等。

近年来,完成专著1部,合著7部,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项目3项,省重点委托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2项,共青团中央一般项目1项,各类委托项目和地厅级课题20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地厅级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

一、著作类1.《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研究》(二人合著,第一著者),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2.《与农民朋友谈“村民自治”》(二人合著,副主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出版。

3. 《甘肃法治建设报告》((多人合著,副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4. 《甘肃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报告》(多人合著,副主编),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5.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多人合著,完成书稿7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6. 《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多人合著,完成书稿5万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7.《历代中央治藏方略研究》(多人合著,完成书稿7万字),民族出版社2013年7月版。

8.《甘肃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多人合著,副主编),甘肃民族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二、论文类1.《中国的宪政建设与政党推动》,《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第4期;2.《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新思考》,《青海民族研究》2006第4期;3.《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政治学思考》,《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第4期;4.《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特殊性的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第4期;5.《西部民族经济发展滞后与地方政府职能新定位》,《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第4期;6.《对西部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学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6第5期;7.《民族因素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第6期;8.《论新政治整合机制的构建》,《求实》2006第8期;9.《从政治整合视角审视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学术论坛》2006第10期(第二作者);10.《从民族关系视角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贵州民族研究》2007第1期;11.《宗教因素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第2期;12.《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广西民族研究》2007第4期;13.《宗教极端势力与中亚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第6期;14.《党政关系与宪政本土化—以苏联与中国为例》,《唯实》2007第10期;15.《民族联邦制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以苏联和南斯拉夫为例》,《西伯利亚研究》2008第1期;16.《国家结构形式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湖北社会科学》2008第2期;17.《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甘肃社会科学》2008第4期(第二作者);18.《党政关系规范化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改革》2008第6期;19.《多元文化主义对我国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启示》,《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第1期;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第3期;21.《民族主义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云南社会科学》2009第4期;22.《党代会常任制——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制度设计》,《甘肃日报》理论版,2009-6-11。

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回获奖成果简介

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回获奖成果简介

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回获奖成果简介佚名【期刊名称】《社科纵横》【年(卷),期】2024(39)2【摘要】成果名称:《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全二册),作者简介:汪受宽,兰州大学教授,甘肃省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研究方向为史学史、古代史、地方史。

发表学术论文200佘篇,著作20余部,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学术成果多次获省部級奖励。

成果简介:《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结项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支持项目,兰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23个高校及文化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撰稿,汪受宽主编,赵梅春、周琼阎崇东、屈直敏、潘先林、王雄副主编,2020年华夏出版社出版。

全书系统阐述了自先秦至20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发展状况及各阶段各民族史学的内容与特点,是涵盖古今各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学术通史。

正文按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发展阶段分为四编:初起的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全面展开的唐宋辽夏金时期、兴盛的元明清时期、全面开拓充分发展的20世纪。

【总页数】2页(PF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09【相关文献】1.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成果简介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年)3.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成果简介4.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成果简介5.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西安交通大学一等奖成果简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果负责人情况

成果负责人情况

成果负责人情况董原,女,汉族,中共党员,辽宁沈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7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系,长期从事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公共关系、品牌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1987年毕业至今在兰州商学院工作,现任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先后主编参编著作7部,其中《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推销学》(甘肃人民出版社)两部教材均获甘肃省社会科学“兴陇奖”三等奖,《公共关系原理实务应用》(甘肃教育出版社)获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优秀奖。

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系列论文“公关理论研究与探讨”、“公共关系与名牌战略”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获学校第六届和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997年获学校优秀教学二等奖。

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研究中,董原同志多次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教研室成果“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2004年获甘肃省先进女职工称号,2006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

参与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

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担任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市场营销协会理事、甘肃陇台经贸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公关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公共关系协会会员等。

成果主要完成人科研情况一览表1、董原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资助经费2. 陆凤英3. 许云斐4. 陈刚。

成果主要完成人基本情况和主要贡献

成果主要完成人基本情况和主要贡献
作 时 间
1986年7 月
高校教龄
31年
专业技术
职 称
副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音乐研究所所长
工作单位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音乐学、花儿研究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勤博楼艺术学院103室
邮政编码
730000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2015年参与的《花儿》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政 职 务
工作单位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音乐学、花儿研究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勤博楼艺术学院103室
邮政编码
730000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授予“艺术教育先进个人”;
荣获甘肃省第七届“青年教师成才奖”;
获得兰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




1.指导并审定《花儿》课程中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等重要事项的设置和实施方案;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勤博楼艺术学院103室
邮 政
编 码
730000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2015年主持、主讲的《花儿》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5年发表在《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的论文《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传承的趋势——以花儿为例》获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主持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民歌花儿的当代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2DDFra bibliotek6),已结项;

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发展概况

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发展概况

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发展概况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1981年10月成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成立最早的学会之一。

1986年经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社联复查整顿后,以省委宣发[1986]42号文件重新予以确认。

1991年经民政厅社团管理复查核准(甘民社复字[1991]12号),依法予以登记注册(登记注册号:91260),属法人社团。

2001年经民政厅社团管理再次复查核准后,颁发铜牌。

2002年3月经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为该会团体会员,并颁发了团体会员证书(甘社科联团字第053号)。

1998年7月4日修订通过的学会章程规定: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是全省性研究和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术团体,是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的团体会员。

本会宗旨是团结全体会员,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开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努力探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

一切活动都将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重大学术活动要取得党委的领导,日常工作接受省社联和省社团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会址设在甘肃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两种。

兰州市主要为个人会员,各地州市一般只吸收团体会员。

本会现有个人会员72人,团体会员9个。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会员会议,会员会议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已选举产生了四届理事会。

历届理事会的主要成员有:第一届(1981年10月23日—1983年12月17日)名誉会长:杨植霖省委书记会长:韩生本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会长:甘棠寿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副主任,副教授张恩渠省委党校科社教研室副主任秘书长:甘棠寿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副主任,副教授副秘书长:马中晋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讲师史振胜省委党校科社室教员第二届(1983年12月17日—1985年)名誉会长:杨植霖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会长:甘棠寿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主任,副教授副会长:张恩渠省委党校科社教研室主任张文麒兰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秘书长:史振胜省委党校科社教研室副主任副秘书长:马中晋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讲师刘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第三届(1985年—1998年7月)名誉会长:杨植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会长:甘棠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副会长:张恩渠省委党校科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张文麒省人大研究室副主任秘书长:刘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副秘书长:马中晋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第四届(1998年7月至今)顾问:卢克俭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名誉会长:甘棠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原会长会长:王文学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副会长:张文麒省人大研究室副主任左尚志省委讲师团团长,教授郭宝珠省委党校科社室主任,教授秘书长:王晓平省委党校科社室副主任,副教授副秘书长:倪国良兰州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曾廉志兰州铁路局党校校委,副教授王兴潮兰州市委党校教育长,副教授刘建兰西北师范大学政教系副教授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法规类别】高等教育【发文字号】甘教技[2010]49号【发布部门】甘肃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0.08.09【实施日期】2010.08.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甘教技〔2010〕49号)各高等学校:根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条例(修订稿)》和《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奖奖励条例(修订稿)》,经个人申报、各高校推荐,省教育厅组织评审委员会在网评的基础上,分别对申报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的成果进行了认真的会议评审,并经公示、省教育厅审定,决定对312项获奖成果予以表彰、奖励(获奖名单见附件),其中科技进步奖118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48项),社科成果奖194项(一等奖39项,二等奖75项,三等奖80项)。

每项获奖成果均颁发奖状、荣誉证书和奖金(一等奖1500元,其中,省教育厅发750元,获奖单位筹措750元;二等奖1000元,其中,省教育厅发500元,获奖单位筹措500元;三等奖500元,其中,省教育厅发260元,获奖单位筹措240元)。

请各高校按照获奖人员的贡献情况,合理分配奖金。

希望各高校以此为鼓励,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2.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附件1: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一等奖(共24项)1-01 测度链分析理论的变分方法及边值问题兰州大学孙红蕊苏有慧刘喜兰1-02 基于NF-κB为靶点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建立和药理研究兰州大学王勤杨金波苗瑞东杜宇平韩寅蒋鹏徐锡明吕明华陈瑛魏娟王文第高笑菲海军高清祥惠新平 F.Barbault(法国巴黎第七大学)1-03 植物雌激素与雌二醇的心血管作用比较研究兰州大学李红芳汪龙德(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田治峰邱小青张英福贾中建1-04 拓扑方法在非线性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马如云马巧珍韩晓玲马慧莉徐嘉熊向团代国伟高承华1-05 复杂原子和高离化态离子的结构及相关动力学过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董晨钟颉录有丁晓彬苏茂根蒋军万建杰符彦飚李冀光1-06 超冷量子气体在光晶格中输运特性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薛具奎张爱霞唐荣安雍文梅陈海军1-07 高分子基功能材料基础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雷自强路德待王荣方苏碧桃马国富吴尚燕鹏华孙佳星1-08 生物分子在界面上的电子转移行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王志华刘秀辉李志锋(天水师范学院)薛中华周喜斌杜捷仵博万(陇东学院)郭慧霞1-09 新颖的多功能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张有明魏太保林奇姚虹1-10 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与分区管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西北师范大学潘竟虎石培基赵锐锋吴永伟1-11 密码学中伪随机序列与签名体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杜小妮王彩芬张玉磊杨小东刘雪艳张香芸韩亚宁程文华王会歌樊睿1-12 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分析在辣椒耐低温弱光性鉴定中的应用甘肃农业大学颉建明郁继华颉敏华(甘肃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陈佰鸿冯致张国斌李雯琳张俊峰(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1-13 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根际促生菌研究及其生态菌肥研制甘肃农业大学姚拓马晖玲白小明陈秀蓉马丽萍张德罡李玉娥龙瑞军蒲小鹏徐长林席琳乔韩文星孙丽娜祁晓梅李风霞冯瑞章田宏张坤汤春梅 1-14 苜蓿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甘肃农业大学平凉市植保植检站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酒泉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张掖市植保植检站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长仲王森山严林(青海大学)王新俊王宁李晓仁张建文钱秀娟费彦俊(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恩祥贺春贵徐生海段军(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宋丽雯杨海玲(临夏州植保植检站)高有华(新疆大学)刘乾李金章兰金娜1-15 切口类缺陷的疲劳特性与抗疲劳设计模型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李有堂马平段红燕宋鸣剡昌峰芮执元陈博靳伍银1-16 磁电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杨华魏智强姜金龙冯旺军1-17 模具铜合金材料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路阳李文生王智平苏义祥徐建林金玉花朱昌盛朱小武袁泽袁利华1-18 明胶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工艺参数优化兰州理工大学曹洁董瑞洪梁磊任旭鹏曹戈何继爱郑玉峰姚斌李宇王维芳王进花任崇玉张书晔1-19 图的邻点可区别染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姚兵强会英孙宜蓉陈祥恩李敬文程辉刘林忠李沐春王建方(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1-20 煤炭储运过程中扬尘覆盖剂及喷洒设备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天际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蔡觉先董波任恩恩杨子江罗金保(乌鲁木齐铁路局)李旭武福平王涛杨天赐王浩李华君周亚萍1-21 H2O2和NO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信号作用及其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李师翁张国锦李师白(陇东学院)张宝芹薛林贵冯虎元(兰州大学)孔凯孟宁1-22 高可靠容错联锁计算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光武喻俊淇葛立明王才善邢东峰路小娟魏文军何涛梁玉琦李强旷文珍乔亚琼牛宏侠1-23 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的开发西北民族大学王彦斌苏琼彭程曾亮赵向飞曹新刚(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范文革李丽刘自荣(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4 新药“参参康心滴丸”的药效学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吴红彦马爱红(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王小燕(静宁县中医院)陈满盛(秦安县中医院)车敏吴国泰马俊王虎平展学孔二等奖(共46项)2-01 信息磁记录用核心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制备兰州大学魏福林白建民曹江伟史慧刚席力王颖王建波薛德胜2-02 苦参碱在肾病肾小球硬化防治的作用研究兰州大学金玉李宇宁梁耀军和天琳(甘南州人民医院)凌继祖党红星李磊孔秀岩高健陈晨张莉功勋2-03 中药对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兰州大学郑天珍蔺美玲陈红梅张小郁李伟瞿颂义2-04 小儿Meckel’s憩室并出血诊断中SPECT的应用兰州大学高明太刘纯陈明刘登瑞陈健靳曙光李乐杨鹏孙学强赵成基赵玉元2-05 强耦合交错扩散方程组和色散方程解的整体性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伏升茂陶双平温紫娟杨春风高海燕许生虎郭凌胡萍2-06 模范畴和复形范畴中的Gorenstein同调性质西北师范大学杨晓燕刘仲奎张文汇张春霞王占平2-07 高维系统中多粒子体系相互作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段文山石玉仁林麦麦洪学仁豆福全孙建安2-08 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性质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周效信李鹏程王国利赵松峰金成2-09 TGF-β、KGF和Bax蛋白在器官组织发生及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西北师范大学俞诗源陈玉琴王悦丁艳平魏仲梅邓海平贾艳芳王昱冯红丽高先军郭婷婷2-10 沙棘等资源植物的繁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和抗逆性初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孙坤冯汉青陈纹苏雪张辉张爱梅虎瑞温江波吴海燕鲁先文严容2-11 植物抗逆生理生态机制及植株再生体系构建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陇东学院杨颖丽范小峰魏学玲史如霞范庆2-12 过渡金属活化小分子自旋禁阻反应动力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永成吕玲玲耿志远梁俊玺王强司玉冰王青云李会珍张建辉陈东平张庆莉刘会文2-13 寒区旱区生态-人口-经济系统遥感与 GIS模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赵军魏伟王世杰李旺平田英2-14 超分子识别系列新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魏太保胡京汉姚虹林奇张有明2-15 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王联国刘成忠韩俊英张淑苗王敏刘栋魏霖静刘立群李广吴劲锋黄晓鹏2-16 高白藜芦醇含量葡萄细胞系的诱导扩增及不同葡萄材料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兰州汇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师范大学李胜李唯张真马绍英杨德龙吴兵杨宁刘媛张青松武季玲吴媛媛罗丽媛方艳刘浩薛冲2-17 特药百号重大病害--霜霉病病原学、发生规律及控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条山农工商集团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甘肃省武威农垦公司甘肃黄羊河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金花柴兆祥魏勇良董克勇(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魏玉杰(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陈有星(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汤希君(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王赟(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2-18 沼渣源饲料对猪肥育效果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雷赵民窦学诚冯涛孙晓军(兰州猪场)张浩李强路标2-19 黄土高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新品种创制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南州草原站肃南县草原站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尚礼赵桂琴曹致中龙瑞军南丽丽刘欢方强恩鱼小军曹文侠王树茂(甘南州草原站)代建聪(肃南县草原站)蔡卓山吴素琴(宁夏自治区草原站)胡桂馨李玉珠周万海寇建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柴继宽柴永青李剑锋2-20 测度链上非线性动力方程边值问题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孙建平王大斌赵亚红关雯郭丽君张海娥魏嘉马双红王晓芸彭俊国2-21 基于新型包层和微结构的光纤光栅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侯尚林黎锁平王道斌雷景丽刘延君2-22 可激发介质与耦合神经元网络中螺旋波控制兰州理工大学马军王春妮靳伍银蒲忠胜夏亚峰2-23 络合物储氢材料团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陈玉红康龙罗永春陈晗张材荣张梅玲元丽华2-24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光敏材料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王青戴剑锋李维学2-25 网络化混杂生产线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刘军王胜强冯瑞成雷春丽曹立宏方景芳赵俊天夏兆宁任丽娜韦尧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申报表
参评成果名称:
申报人姓名:
申请人所在单位:
成果形式:
学科分类:
申报日期: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印制
二〇一〇年五月
填写说明
一、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评奖:
1、凡在规定时间范围之内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或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的研究成果;
2、不宜公开发表和正式出版,确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省级以上部门立项并已正式结项的应用研究成果;
二、多人合作的科研成果由第一作者提出申报,如第一作者因某种原因不申报,也可以书面形式委托其他作者申报,但须附委托书。

同一成果不得多处申报。

三、申请参加评奖的研究成果均需提交一份原件和pdf格式电子版成果材料及2份将作者姓名及单位隐去的复印材料。

以非中文撰写的公开出版、发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须提交原作品并附中译文,篇幅较大的须附2000字左右中文提要。

研究成果被转载、转摘、引用,要出具证明材料。

被国内或省内著名学者评介、评价的研究成果报送要求与成果材料相同。

四、表中“学科分类”项,请按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填写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如:哲学、中国哲学。

“成果形式”项明确写明: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

五、审议书各项必须如实填写。

如发现有失实、剽窃他人作品等行为者,一律取消参评资格,情节严重者将通报批评,直至取消下届参评资格。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申报成果资格审查和推荐参评意见书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初评评审意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