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合集下载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但“9·11”事件后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以来,随着世界安全形势和地缘政治的演变,中国亚太安全态势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这种变化既给中国创造发展的新机遇,也使中国面临许多新挑战。

一,在地缘政治上,中国处于世界政治新版块的中心区域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深刻调整中,亚太地区无疑是对美国全球利益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核心地区。

然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威胁几乎都来自亚太地区:该地区是对美国安全构成致命威胁的国际恐怖势力的滋生地和集中地,是对美国安全构成现实威胁的所谓三个“邪恶轴心国”的分布地,也是因大国崛起可能对美国长远安全利益构成挑战的地区,还是对美国经济安全尤其是能源安全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地区。

因此,美国已将全球战略重点东移,确保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

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在地缘政治上,中国扼守亚洲东部,是美国推行欧亚大战略并企图将东西两线联为一体的重要屏障;在地区局势上,中国是美国解决亚太地区所关注问题时必须借重与合作的重点对象;在双边关系上,中美两国特殊的安全联系和复杂的利益冲突,使美国对华始终怀有一种矛盾心态,对华政策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中国是美国既要进行建设性合作、又需要加以防范的国家。

二,在周边环境上,中国周边主要地缘版块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亚太地区主要地缘版块战略地位的明显提升,既是该地区成为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的导因,又是该地区主导世界政治舞台的体现。

中东地区因其复杂和特殊的矛盾而成为世界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地区。

美国以伊拉克为突破口推进所谓“民主化”改造,可是巴以冲突的时起时伏,使该地区成为牵动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火药桶”。

国际恐怖势力的猖獗和民族宗教矛盾的泛起,使这一地区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关键地区。

国际恐怖势力的全球性、严密性、诡秘性和狂热性,决定了国际反恐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也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亚仍将是世界地缘政治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完整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答案

(完整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答案

第一章1、战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世界总体和平这一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密切的关系: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强劲推动。

新科技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经济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加快了生产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各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生产力发展的回旋余地,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优越性,从而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在世界的范围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贸易国际化的发展对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起了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

战后,世界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协调机构、合作机构大量涌现,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一直是国际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

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

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商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几个阶段。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分配不公,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3、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特点及趋势性影响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特点及趋势性影响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特点及趋势性影响大国关系历来是牵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大国关系经历新一轮深刻调整。

各主要大国应根据全球战略环境深刻变化,着眼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纷纷推进对外战略调整,在政治上分化重组、经济上融合竞争、文化上交流交锋,形成既竞争制约又合作协调的大国关系态势,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和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二、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特点冷战结束以来,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导致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对大国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使大国互动出现一些新的表现形式。

1. 大国更加倾向以和平手段谋取战略优势。

与过去那种单向的、垂直的依赖关系不同,当今世界相互依存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特点,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呈现出一种双向的、平行的相互依存模式。

世界各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定意义上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冲突和对抗对任何大国的代价都将日益高昂,各大国都更加倾向以和平手段谋取战略优势。

2.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全面合作可能成为大国关系的主流。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日趋严峻,不论一国国力如何强大,都难以单枪匹马进行应对,必须通过开展有效的全球治理才能共渡难关。

各大国共同应对挑战的愿望上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思维方式也逐步由“零和”向互利共赢转变。

总的看,当代大国关系正从一种利益相悖或相同的简单敌友关系逐渐向互利合作与利益竞争并存的关系深刻演变,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全面合作在今后一定时期可能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要方面。

(二)大国关系结构出现三方面的新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

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

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

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逐渐融为一体,但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责任也越来越重。

这一切对于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跟随世界潮流,迎接一切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今世界形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措施一、当今世界形势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

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

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

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

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

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

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

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五)、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这些都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格局,并给各国发展和国际关系带来深远影响。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自此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从不同角度反复强调和阐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

在此时代大变局中,中国发展迎来新机遇,同时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顺应当今全球大势,在危和机并存的国际局势下,抓住机遇、化解危机,变压力为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一、大变局“变”在何处大变局的本质在于世界秩序的历史演进,根本动力是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和制度的伟大创新。

具体表现包括国家间联系更加紧密,新兴国家崛起,世界格局、国际秩序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改变,科技飞速进步等。

1、各国联系更加紧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日益紧密。

气候变化、文明冲突、全球治理、贸易规则、恐怖主义等全球性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使得任何国家都没有办法单独应对,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


2、新兴国家崛起。

二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瓦解,广大亚非拉国家摆脱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被掠夺奴役状态,实现了政治、经济独立和国家自主发展。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群体性崛起,占全球经济比重显著提升。

据调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总贡献率已经达到80%,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约40%。

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开始从欧洲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这种变化将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和国际体系规则重新调整带来根本性影响。

大国关系的深刻的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国关系的深刻的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国关系的深刻的调整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俄、法、美、日等国先后经历大选,纷纷开启重要的政治变革时期,均着眼未来加紧谋篇布局,深入调整内外政策,牵动大国关系调整演变。

普京第三次入主克里姆林宫,推进大复。

兴战略。

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总体延续既有内外政策路线。

俄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但在政治安全方面矛盾上升。

俄对美煽动俄国内反对派抗议示威予以强硬回应。

俄欧关系因欧方干预俄大选一度受损。

欧方对美国在欧债危机中袖手旁观、美媒体和信用评级机构火上浇油心存不满。

不过,欧美关系基础依然深厚,双方在中东、亚太等地区问题上相互呼应,加强配合。

新兴国家合作稳步推进。

金砖国家领导人将于2013年3月在南非举行第五次会晤,金砖国家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强。

沙特、土耳其、印尼、墨西哥、阿根廷等新兴国家在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作用上升。

我国同其他主要大国的关系总体稳定。

中俄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已进入互为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

中美领导人就共同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

我国积极支持欧洲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努力,中欧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

中日关系因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陷入低谷。

需要注意的是,美、日等国对我国快速发展的焦虑感显著上升,在继续同我国合作的同时,明显加大对我国的防范和牵制力度,企图抹黑中国形象,渲染所谓中国威胁。

我们要对其损害我国利益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同时尽可能保持同美、日关系总体稳定,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由于国内困境和实力相对下降,美国正在进行“宏观收缩、局部扩张”的战略调整。

这其中尽管有针对中国的一面,但无论是“战略东移”还是“重返亚洲”,我国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根本逆转。

综观世界,我国面临“五大战略机遇”。

第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制约霸权主义因素在增加,我国能够继续赢得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

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仍在调整中震荡,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互动更加突出;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空前密切的融合与互动。

在此情况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动向,以及我国国际处境的好坏,对我国正致力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及时了解和认清国际形势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使我们更好审视判断我国当前面临的整体环境,更好地理解我国加快改革调整的总体方针政策。

一、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未根本解决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如今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势头进一步明显,主要工业国家均出现了正增长。

但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主要发达国家中总体保持了复苏势头,但是面临后危机时期的结构调整,很难快速实现稳定的增长。

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份量,其经济恢复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

其一,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险,这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

其二,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高。

其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三)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兴未艾,但引发危机的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乃大势所趋,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

但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远未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进展。

由于其涉及到改革成本的分担和传统主导大国的既得利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四)是各国需要加紧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及我国面临的
机遇与挑战
近期各国新闻主版头条都用很大的篇幅去渲染报道一件事那就是近期举世关注的“习奥庄园会晤”,本次的中美交流应该说在一定程度是打破了两国固有的外交模式,采用一种更为亲密的外交手段来展现两国的密切程度,这也是中美建交四十年中的首次。

当然中美关系的密切对于当今世界多极格局的影响也十分微妙。

中美两个大国打破常规,也反映出当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但是我国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当今世界都是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纵观国际风云,无非都是各国对利益的角逐,世界多极格局虽然注定了其发展的模式的不同但是对即时战略的调整也基本大同小异。

以美国,俄罗斯,欧盟,三国来说美国在近段时间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重返亚太的议案,并多次参与并插手亚太事务,似乎有将亚太转变为美国新战场产的趋势;俄罗斯也不甘寂寞,积极寻求国际盟友,并高调反对北约东扩,积极发展军备,大理改革内政,重振当年苏联雄风;欧盟在近段时期日子很不好过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有爆发了以希腊为主源地的次贷危机。

欧元区岌岌可危,所以欧盟及时调整战略同中国,印度,等国家发展貌似,希望通过此来振兴经济,所以尽力与亚太拉好关系。

其实三个大国三个利益考量其实归结到底我认为都出在了经济和安全层面,美国之所以重返亚太是因为在经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接触性战争后美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滞后,同时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急需要搭乘一架马车来带动,而亚太近年来因为远离战火,同时也因为是新兴经济体所以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中国经济总量也赶超日本并直逼美国,而且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组成的金砖四国在国际经济中也占了很大比重,成为了最有发展潜力的组织。

当然美
国不会做事亚太的发展但是也不会回避亚太的发展于是先后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和亚太战略在平衡战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帮助其发展经济的同时防范中俄崛起,危及美国地位。

当然美国最大的敌人就是俄罗斯,虽然俄罗斯依然雄风不再但是其从在的反战潜力还是巨大的,美国为防范俄罗斯于是极力推动北约东扩,其目的直至俄罗斯,所以俄罗斯不惜代价发展军备并制造国际影响力,在其背后主要是想摆脱美国的制约,时期经济发展有更好的环境,同时俄罗斯也频频向中国示好想联合中国反制美国,重拾国民信心。

再看欧盟,作为美国的最看重的经济发展地区而今却被经融危机折磨的遍体鳞伤,欧盟为摆脱金融文件的困扰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于是有一次找到了亚太。

其实不难发现亚太地区已然成为多国博弈的激烈战场,如何让处理好同中国,印度等国的关系又成为整局棋的关键。

大国关系的调整也是基于各国国情将发展方向转变到亚太,从“习奥庄园会晤”中可以看出美国其实在整个亚太事务中还是很重视同中国的关系,近期中国周边也有很多大小事务,但是归根到底其实都是旧事重提,无论是钓鱼岛还是黄岩岛,再到越南岛屿争端无非是美国通过其自身实力为这些国家撑腰,使其成为制约中国的重要筹码。

而中国通过外交当常规手段并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但领土问题又在中国周边不断升级使本来平静的亚太地区异常热闹非凡。

无论是美国,俄罗斯,欧盟它们都明白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崛起最为强势的国家之一都是值得防范和交往的,但是如何在利用他的同时又将它限定在合理的区间内是各国同中国博弈的重点。

但是中国面临此环境其实也是危机并存。

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中国也许在今年停止较大的经济增长,同时所面临的问题也异常严峻,面对外部大环境,周边小国开始叫嚣不断,将搁置的争议重提,其中以菲律宾,日本显得格外活跃,其实无论是日本还是菲律宾它们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附度大于对其他国的,尤其对于美国,但是之所以如此也有他们深刻的考量,中国的快速崛起是中国周边各国有了压迫感,他们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地区稳定,虽然中国提
倡和平崛起但是对于外人来说他们并不了解,所以他不得不依附美国寻求安全庇护,一方面依附中国寻求经济发展。

面对此我国可以积极拓宽经济交流渠道,对周边各国进行经济安抚,帮助其经济发展,促进亚太地区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亚太战略在国际舞台提出异议,并在对待日本等亲美国家上保持强硬姿态,并对美国增加持续交往,稳定战略关系,发展政治互信,形成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

对俄罗斯等传统友好国家时积极发展经济交流,军事互信,在外交安全层面上发展深度合作形成长期共识,在对待欧盟时积极发展经济合作,通过经融危机吸收西方先进技术,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同时利用和德国关系积极发展同欧盟诸国的交流互信,积极通过经济同欧盟建立合作机制使中国经济发展奠定硬件和软件基础。

反观中国面对的机遇其实挑战也很严峻,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面对这些挑战无非是想制衡中国,如果不能制衡便打压包围,作为新兴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也应该拥有大国胸襟,面对挑战中国应该正确分析国际形势,认清国际脉络,摸准时代脉搏,在今后的国际博弈中占得先机。

同时无论大国关系产生如何的深刻的调整,基本上都是将利益至上,虽然世界的战略重心倾向于亚太,只是因为亚太经济的持续发热,当某一天世界版图中又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时那么那个地方又会成为热点,,所以我们更应该纵观时局,透析内因从而使中国的发展更加均衡,使中国的崛起成为主导和平世界的新讯号。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姓名:石佳
班级:2011级经济法方向一班
学号:20110321103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姓名:陈强
班级:2011级财务管理二班
学号:201108582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