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素养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公民道德素养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素养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素养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道德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本教案旨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做一名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道德素养的含义及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引导学生将道德素养融入日常生活,做到言行一致。

三、教学内容1. 公民道德素养的定义与内涵2. 公民道德素养在我国的重要性3. 公民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4. 培养良好道德素养的方法与途径5. 公民道德素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公民道德素养的含义及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公民道德素养的定义、内涵和基本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素养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良好道德素养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强调学生要将道德素养融入日常生活,做到言行一致。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公民道德素养的认识和理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估他们对道德素养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3. 通过日常观察,评价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如文明礼仪、关爱他人、责任感等方面。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道德抉择的场景,如帮助他人、诚实守信等,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行动力。

2. 小组竞赛:设立关于公民道德素养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道德素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道德论坛:组织学生参加道德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老师或道德模范进行讲座,引导学生关注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公民道德素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道德素养知识。

培养公民道德意识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培养公民道德意识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培养公民道德意识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公民道德意识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规范,自觉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为了加强我校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特举办此次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道德意识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规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自觉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责任感。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活动对象全校各班学生四、活动时间2022年10月五、活动地点各班教室六、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主题讲座,深入解析公民道德意识的基本内涵、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典型的公民道德行为案例,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公民道德意识。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生活中践行公民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4. 经验分享:邀请具有良好公民道德意识的学生代表进行经验分享,激发同学们向他们学习。

5. 班级行动计划:每个班级制定一个关于培养公民道德意识的行动计划,明确目标、措施和时间节点。

七、活动组织与实施1. 活动筹备:由校团委、德育处联合筹备,确定活动时间、地点、邀请嘉宾等。

2. 宣传发动: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班级通知等方式,广泛宣传本次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 活动实施:按照活动方案,有序进行主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等环节。

4. 总结反馈: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反馈,评估活动效果。

八、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对公民道德意识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践行公民道德行为的实际情况。

3. 班级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

九、活动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对公民道德意识的认识,自觉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七年级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七年级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七年级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理解公民道德的基本概念,提高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公民道德的概念与意义- 介绍公民道德的定义和内涵。

- 阐述公民道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2. 基本道德规范- 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规范。

- 强调诚信、友善、公平、正义等基本道德准则。

3. 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分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尊重他人、爱护环境、勤奋学习等。

4.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讲解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含义。

- 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短片或讲述相关故事,引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 公民道德的概念与意义(10分钟)- 使用PPT展示公民道德的定义和内涵。

-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公民道德的理解和看法。

3. 基本道德规范(10分钟)-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规范。

- 开展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道德规范。

4. 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10分钟)- 分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 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

5.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10分钟)- 讲解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含义。

-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认识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 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公民道德,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情景模拟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公民道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认同程度。

在课后,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本次班会的反馈和收获。

五、教学资源- PPT课件- 相关短片或故事材料- 情景模拟活动道具- 问卷调查或访谈记录表六、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思考,提高他们对公民道德的认同感。

公民道德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主题班会教案【教案】公民道德主题班会【第一部分:引言】引言部分可以对公民道德的重要性进行介绍,以及班级组织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认识公民道德】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给出一个小故事来引入讨论公民道德的概念,以及公民道德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道德,有哪些方面的行为可以算作是具有公民道德的表现。

【第三部分:讨论公民道德的内涵】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礼仪与仪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礼仪,以及正确的仪态和示范行为;2. 公平与正义:让学生思考公平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并探讨公平和正义的关系;3. 积极参与社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体会;4. 尊重他人: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他人的观点;5. 爱护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鼓励他们采取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与探讨】在这一部分,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如果某个同学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无座,该如何应对?如何平衡自己的利益和义务?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民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第五部分:游戏或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小组活动或者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运用公民道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六部分:总结与反思】在班会的最后,可以进行一次总结,回顾今天讨论的内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鼓励学生将公民道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结束语】在文章最后,可以再次强调公民道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道德准则,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

以上是关于公民道德主题班会教案的一个示例,仅供参考。

具体教案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和道德价值观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主题班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组织讨论和互动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场有关公民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

2. 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公民道德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3. 活动内容3.1 班会开场(10分钟)- 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和内容- 播放相关视频或音乐,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3.2 公民道德教育讲解(20分钟)- 主持人通过PPT或口头讲解,介绍公民道德的概念和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公民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举例说明公民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3.3 讨论和分享(30分钟)- 分成小组,让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你认为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公民道德行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公民道德意识?-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3.4 游戏与互动(20分钟)- 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和互动活动,以体验和巩固公民道德教育的知识和理念- 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故事情境、团队合作等方式3.5 总结和展望(10分钟)- 主持人总结活动内容,强调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展望未来的个人成长4. 活动评估- 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 教师也可以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估5. 教育效果- 通过本主题班会活动,学生将更加了解公民道德的重要性,增强公民意识- 学生将培养并展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6. 结束语本教案设计了一场有关公民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并提升个人道德素养。

通过互动讨论、游戏和分享等方式,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公民道德的内涵和重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引言:班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活动,公民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础任务。

本节班会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主题,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务的意识与能力。

一、情境引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本节班会将以一个真实案例作为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对公民道德的思考。

请同学们听取以下情境:某天,你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过马路,她步履蹒跚、手上拄着拐杖。

与此同时,你注意到许多行人看到她却没有主动伸出援手,反而绕行而过。

你会怎么做呢?二、角色扮演安排一些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在班会中模拟出各种情境,如见义勇为、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物等,让学生在场景中亲身体验公民道德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困难。

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同时引导他们体悟到公民道德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规范,更是需要行动来践行的。

三、案例分享邀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遇到的公民道德问题案例,如见义勇为、帮助他人、环境保护等,通过学生的案例分享,让其他同学有机会从多个角度认识公民道德,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自身应对公民道德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四、思辨讨论提出一个公民道德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辨讨论。

例如:如果你发现一位同学在考试时作弊,你会怎么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依据道德准则进行解释,从而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公民道德的具体内容和实践原则。

五、社区参观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参观活动,让他们亲身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并重点观察社区公共设施的状况、环境卫生等情况。

回到班级后,学生进行反馈和总结,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为社区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集体行动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小规模的公益活动,如社区义务清洁、老人陪伴、赈灾募捐等,通过实际行动感受公益事务的正能量和影响力。

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反思,让他们从实践中体验到公民道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公民道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价值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公民道德的兴趣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节:公民道德的含义与意义介绍公民道德的概念和定义分析公民道德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2. 第二节: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介绍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如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尊重他人等分析这些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3. 第三节:公民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介绍公民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分析这些价值观在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中的体现4. 第四节:公民道德行为规范介绍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如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等分析这些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分析良好道德习惯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四、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公民道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生参与: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和实践公民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小组活动等。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等。

3. 课后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课后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对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遵守和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道德?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公民道德?学生分享对公民道德的理解和看法。

2. 第二环节:学习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教师介绍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如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尊重他人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这些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公民道德培养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培养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道德培养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公民道德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本次班会将以公民道德培养为主题,通过学生参与互动和案例分析,引导他们积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公民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几种常见的公民道德行为;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4. 学会通过案例分析思考和解决道德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公民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a. 公民道德的定义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b. 介绍公民道德的培养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

2. 常见的公民道德行为a. 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通过小组讨论,列举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 分享身边的尊重他人的好例子。

b. 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引导学生思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分析不诚实守信的后果,并讨论解决方法。

c.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介绍一些常见的社会公益活动,并解释参与的意义; - 分组讨论,制定班级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计划。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a. 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含义;b. 分析社会责任感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c. 进行小组活动,设计提高班级社会责任感的方案。

4. 案例分析与道德问题解决a. 提供一些涉及道德问题的案例,并进行讨论分析;b. 引导学生反思道德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c. 小组讨论,各自提出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案。

四、教学过程1. 班会开场介绍(10分钟)- 介绍班会主题和目标;- 引发学生对公民道德的思考。

2. 公民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 通过讲解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公民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常见的公民道德行为(3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收集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行为。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0分钟)- 讲解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和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提高班级社会责任感的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道德素养主题班会教案重视道德教育,倡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公民道德素养主题班会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公民道德素养主题班会教案【1】目标:1.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3.明确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自己对社会产生的效果。

重点: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难点:明确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自己对社会产生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历代的读书人都很注重道德和情操的培养,讲礼貌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要内化为个人素质,要晓之以“礼”,才能导之以行,诚信是明礼基础上进一步的要求,是对人的道德的要求,是平等交往的基础,人无信而不立。

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

今天我们就来拾起这个古老的话题,开展一次主题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班会课。

二、从整体感知道德规范师:作为学校的学生社会的公民,我们必须合格,尤其在“以德治国”的重大举措前,什么应放在首位呢?(生:公民道德规范。

)师:是的,很好,公民有公民的道德规范,哪位同学说说 20 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生回答,师总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师: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我们将围绕这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主题开展活动。

三、活动板块一:孝敬父母师:先作一个小小的调查,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作答)再进一步看你为你的父母生日送过祝福吗?(学生回答)师:父母赐予我们生命。

我们从呱呱落地到成长为今天的学生,父母牺牲了多少的时间和心血,花费了多少的精力和财力。

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深厚而无私,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起码的道德。

师:其实,是不是节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平时与父母的融洽相处,用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

师:想一想:如果说孝敬父母,我们必须做到哪些方面?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孝敬父母的方面有很多,但是,有五个方面是我们必须做到的:1.听父母的话,接受劝告。

2.对父母有礼貌。

3.体贴父母。

4 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不为难父母。

5.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师:是的孝敬父母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并不是轰轰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四、活动板块二: 尊敬师长师: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培育我们成材的辛勤的园丁,为我们付出无私的劳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不尊敬老师。

师:你是如何去尊敬老师的?生回答。

师总结:语言是行动的向导,行动是语言的实践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的。

尊敬师长就应该做到: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从语言做起;好好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行动来说明。

师:如果,人人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起来,共建我们的祖国;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就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文明、最高尚、最强大、最富强的民族!五、师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加深了对公民道德规范的理解,我们不仅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更应该从行动上做到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

六、课后活动师:今天回去再安排大家一个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揉一次肩,并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公民道德素养主题班会教案【2】教学目的:1.让同学了解诚信。

2.使同学在生活中做到诚信。

实施步骤:一、由班长朗诵一段话,引入班会课主题。

诚实,即忠诚老实,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

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

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

因为《中学生日产行为规范》中特别规定:中学生应该守信,答应别人做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我们今天的班会课主题:”诚实守信”。

二、主持人: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加速推进信息化进程已成历史必然,而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又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之上,没有诚信,信息化无从谈起。

那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遵守承诺、讲信用。

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受诺、践约、无欺。

通俗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他人及社会。

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了运行之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三、由同学xx为大家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诚信的小故事,如“曾参杀猪”示诚信。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

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

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

”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

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

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师,家长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给我们讲了许多诚信的小故事。

诚实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可靠。

诚挚,严谨的的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和精神,正气蕴在其中。

主持人: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生产生活的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接下来请同学们讲讲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故事1、应该从小讲诚信。

2、一壶水的故事3、孔子的取舍4、吴起言必信5、宋庆龄6、卢梭的忏悔四、互动环节:分组讨论问题问题1诚信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德,现实生活中做不到,讲诚信者往往吃亏,这种说法对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2有人认为,自己是讲诚信的,但别人不讲,我也只好不讲了,这种说法对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3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到诚信?问题4诚信应如何培养?五、诚信格言大比拼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2.民无信不立。

(孔子)3.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4.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5.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塞)6.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7.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最后的靠山就是真诚。

(爱默生)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9.华而不实,耻也。

(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11.君子诚以为贵。

(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

)12.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行为不正的人,不让人服气,言语不诚实的人,不必与他在一起共事)13.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14.言必信,行必果六、互动环节:有关诚信的小游戏。

请同学发表感想。

诚信,对于人类,或者,说得具体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极其重要的为人准则。

诚信之于生命,正如同珍珠之于贝壳,那么晶莹剔透而凝重;如月亮之于夜幕,那么明亮皎洁;如山雀之于森林,那么生机盎然。

这凝重,这皎洁和这盎然的生机,一直被诚信的美德所带领着、引导着、感动着。

不能忘记《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男孩。

那天真的话语和发自内心的真言,曾一度令我惊诧而感动。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被外在因素所左右,还不如一个小孩子那般诚实如一。

是啊,诚信的力量塑造了多少优秀的自我,它已不仅仅是一种为人的准则,它更是一种勇气,一种责任,砥砺着精彩的生命。

曾经有个反越战时杀了警察的激进分子,逃亡了23年,成为一家大酒店的老板并拥有两个优秀的儿子后,居然投案自首。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令记者震动的话:“曾经,我逃避自己,面对的是生活;今天,我回到自己,面对的是生命。

”是啊,一个人可以因为逃避,因为隐瞒,因为虚伪,而有许多种不同的生活,而真真实实的生命只有一个!而只有诚信的力量才能让你的生命永远绽放出最真实、最淳朴、最灿烂的光芒。

看看吧,诚信何其可贵,何其重要。

诚信不可抛!唯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生命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永不枯竭!教后记:诚信,是全社会关心的话题。

其实,在道德认知上,同学们是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的。

但往往在道德实践上,同学们就未必能遵守道德准则了。

这次活动,不仅要让同学们在头脑中树立起诚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醒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以诚信的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诸多行为。

这次活动比较受同学们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活动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活动又有较活泼的形式。

希望今后能多搞这样的活动,真正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