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ECMO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 按医嘱镇静镇痛治疗 • 每日口腔护理以及会阴护理,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以及 患者合适体位。 • 患者花费高,安抚患者家属,心理康复治疗,加强医患 沟通
5、病例分享
• ECMO成功抢救心源性休克1例
入院拍照
病例介绍
• 患者:向××,男性,60岁 • 入院时间: 2017.09.03 21:30入住我科 • 病案号:895968 • 主诉:持续性胸痛9小时余,意识障碍10分钟。
(3)替代体外循环 (4)器官移植过渡期 (5)呼吸心跳骤停 关键是:要排除脑损伤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进行有 效的心肺复苏,迅速启动ECMO,保护重要脏器;高级生 命支持治疗及时有效。
• 禁忌症 • 禁忌抗凝患者 • 心肺功能完全不可逆,没有救治希望的终末期患者 • 重度免疫抑制患者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
• 床边血气分析 • 床边心梗三项 • 床边PCT • 床边心电图 • 床边胸片 • 床边彩超 • ACT • 血液实验室检查 • ECMO系统监测 • 亚低温治疗仪 • 多学科协作
• 9.4(d2)心脏极少活动,下肢血流慢
• 9.5(d3)心脏开始活动,恢复自主心律,下肢血流尚可
新的挑战
• 9.5发现侧支循环管路堵塞
• 维持住生命体征后,争取开通冠脉,前往导管室行心脏 介入治疗。
• 急诊临时心脏起搏器+PTCA+血栓抽吸+支架置入术
• 术后专人管理,医生2人,护士2人,每天24小时分秒守护
术后监测以及管理
重症神经的管理 体温管理 镇静镇痛管理 呼吸机管理 抗生素以及感染预防管理 原发病的管理 抗凝管理 血流动力学管理 营养管理 内环境管理 液体管理 下肢血运管理 起搏器的管理 ECMO机器的管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应用指南》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应用指南》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应用指南引言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ECMO)是一种将血液通过体外循环装置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排除的技术。
ECMO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对于救治危重病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ECMO技术的应用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安全地应用ECMO技术。
适应症ECMO技术适用于以下情况的患者:- 严重呼吸衰竭,无法经过体外通气治疗改善;- 严重心脏衰竭,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改善;- 心肺功能衰竭,无法通过常规治疗维持生命。
操作流程ECMO技术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阶段:-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明确ECMO的适应症;- 准备所需的设备和药物。
2. 插管和连接:- 通过血管插管将患者与ECMO装置连接起来;- 确保插管和连接操作的无菌技术。
3. 调试和调整:- 确保ECMO设备正常运行并监测相关参数;- 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调整ECMO参数。
4. 监测和护理:-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ECMO参数;- 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和感染控制。
5. 撤离和转归:- 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康复情况,决定撤离ECMO;- 监测患者的转归情况。
注意事项在应用ECMO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ECMO参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包括出血、感染等;- 加强团队合作,确保ECMO技术的安全和有效。
结论ECMO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心肺支持技术,在治疗危重病患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安全地应用ECMO技术,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医务人员应不断研究和掌握ECMO技术,以提高患者救治水平和康复质量。
以上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应用指南》的简要内容,供参考使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儿科危重症中的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儿科危重症中的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其原理是经导管将静脉血引到体外,在血泵的驱动下,经过膜式氧合器氧合,再输回患者体内,能同时提供左、右心室辅助,而且可代替肺功能,使心脏和肺脏得到休息的同时,为心肺复苏患者提供稳定的循环血量,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和氧供。
该技术在成人应用较广泛,在儿科危重症中应用极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用ECMO辅助治疗危重症患儿6例,其中成功救治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接受ECMO治疗的危重症患儿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12岁,平均7.5岁,体质量15~38 kg,平均25.5 kg。
3例为暴发性心肌炎,其中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在使用ECMO前心率反复下降至30~50次/min,SPO2 70%~80%,BP最低40/2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脏B超显示左心收缩功能降低,心脏射血分数最低0.2;1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儿使用ECMO前心率反复下降至30~60次/min,SPO2 80%左右,BP最低60/44 mm Hg,心脏射血分数最低0.2;另1例患儿在使用ECMO前反复心搏骤停。
2例为急性重症支气管肺炎并发ARDS,患儿在行ECMO治疗前均已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例在呼吸机使用10 d后行ECMO治疗,另1例在呼吸机使用6 d后行ECMO治疗,并且呼吸机条件要求高,吸入氧体积分数90%~100%,呼气末正压(PEEP)10~12 cmH2O(1 cm H2O=0.098 1 kPa),SPO2维持在70%~85%。
1例为过敏性休克伴肺出血。
1.2 治疗方法6例患儿在发病3~216 h内安装ECMO,选用离心泵和中空纤维氧合器,其中5例选择V-A ECMO(4例左股动脉、右颈静脉;1例右股动脉、右股静脉)模式,1例ARDS患儿先选择V-V ECMO(右颈静脉、左股静脉)模式,因氧合不理想,24 h后改V-A模式。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内科急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3 6・
TODAY NURS E
,
S e p t e mb e r , 2 0 1 5, N o . 9
体 外 膜 肺 氧 合 在 心 内 科 急 重 症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及 护 理
洪 迎
摘 要 总结 了体 外 膜 肺 氧 舍 ( E C M O) 在 心 内科 急 重 症 患 者 中 的 应 用及 护 理 。 主 要 包 括 心 理 护 理 、 循 环 系统监 测、 呼 吸 系统 监 护 、
减 少 机 械 性 肺 损 伤 和 避 免 发 生 氧 中毒 。机 械 通 气 采 用 乐 力 控 制 模式, 吸入 氧 浓 度 ( F i O , ) 3 5 %~ 4 0 %, 压力控制在 1 0 ~ 2 8 c m H2 O, 加用呼气 末 正压 ( P E E P) : 8 ~1 2 c mH , 0, 设 置 呼吸 频率 8 ~1 2 次/ mi n .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 时调整呼 吸机参 数和 E C MO 氧 流 量 。注 意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及 时 有效 吸 痰 , 吸 痰 时 应 严 格无 菌 操 作. 避免感染 , 同时可指导患者配合有效咳嗽 , 采 用浅部吸痰法 , 注意叩背的手法和力度 , 以尽 量 减 轻 刺 激 造 成 的 痛 苦 。 加 强 气 道湿化 . 定期膨肺 , 防止肺萎缩 , 同时使用呼吸机期间患者呈镇 静状 态 , 每E t 最 好唤
醒 一次患者 , 以判断意识 , 经 常与家属 沟通 , 真 实地 向患者 家属 通 报病情 , 促进患者家 属参与护 理进程 和治疗决 策过程 。患者
清醒后 易产生恐惧 , 焦 虑心理 , 应 加强心理 疏导 , 通 过 建 立 良好
的护 患关系 , 了解患者 的需求 , 让 患者与 家属交流 , 感受到来 自 亲 人 的关 爱 , 从 而增 加 安全 感 , 对 医务 人 员 产 生信 任 并 配 合
体外膜肺氧合在重症肺炎救治中的应用讲解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将更广泛应用于重症肺炎救治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将在重症肺炎救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救治流程和操作规范将不断优化和完善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重症肺炎的救治流程和操作规范将不 断优化和完善,提高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将不断提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将不 断提高,为重症肺炎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THANKS
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提高生存率
通过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ECMO可以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 生存率。
改善生活质量
重症肺炎患者经过ECMO治疗后, 肺部炎症得到控制,呼吸功能得到 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促进康复
ECMO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 呼吸支持,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康 复锻炼和营养支持,从而促进患者 的全面康复。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应用于重症肺炎救治
通过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地为多名重症肺炎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呼吸支持,显著提高了 救治成功率。
建立了完善的救治流程和操作规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救治流程和操作规范,为今后的救治工作提供了宝 贵的经验。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
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MO在重症肺炎救治中的认识和操作 技能
重症肺炎概述
定义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常导 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流行病学
ECMO来自急诊实践应用

VA vs VV
项目 心脏支持 肺的支持 CVP 肺A压 肺血流 高氧血症 SvO2 SaO2 氧合血液再循环 颈动脉损伤 全身栓塞 机械呼吸
V-A ECMO 直接 气体交换能力佳 不准确 不准确 减少 有可能 准确 ≥95% 无 颈总动脉结扎(儿童) 可能 少量
V-V ECMO 无 氧合血肺灌注 准确 准确 正常 全身氧分压较低 不准确 80~95% 15~50% 避免 较少 中度
ECMO 禁 忌 证
➢年龄>70岁为相对禁忌证; ➢肺动脉高压>4 wood单位; ➢长时间呼吸机换气(新生儿10天、成人7天), 长时间的人工呼吸可导致肺组织纤维化和严重 的气压伤等不可逆改变;
ECMO 并 发 症
插管侧肢体循环障碍 出血 血栓 栓塞 局部出血、血肿
辅助流量不足 感染 动静脉瘘 动脉瘤等 ECMO器材故障
E-CPR 2010-2017
AHA Guidelines 2015 CPR&ECC
ECPR实施时间
➢德国2007-2012年 ➢85例ECPR病人 ➢根据ECMO上机时间分析生存率
建议ECMO早期启动-10min未ROSC
<15分钟生存率70% 15-30分钟生存率48% 31-45分钟生存率27.3%
➢日本多中心研究: ➢时间:2008.10—2012.3
➢总纳入:454人 ECPR:260人(HT:91.5%) CCPR:194人(HT:54.1%)
ECPR复苏后亚低温实施率高
E-CPR’ Bible
➢ 澳大利亚单中心研究,26例(11 OHCA,15 IHCA) ➢ 机械CPR+亚低温+ECMO+早期再灌注治疗难治性CA ➢ AutoPulse + 33℃ 24h + V-A ECMO + Early Reperfusion 入组条件:18-65岁;心源性;10分钟内有目击者或EMS按压
第四讲 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应用及护理

第四讲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应用及护理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
1953年Gibbon为心脏手术实施的体外循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不但使心脏外科迅猛发展,同时也为急救专科谱写新的篇章。
在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而可以实施心内直视手术。
1958年6月26日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开创了我国心外科领域新纪元。
ECMO区别于传统的体外循环有以下几点:ECMO是密闭性管路无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储血瓶装置,体外循环则有储血瓶作为排气装置,是开放式管路;ECMO由于是由肝素涂层材质,并且是密闭系统管路无相对静止的血液。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180—250s,体外循环则要求ACT>480s;ECMO 维持时间1-2周,有超过100天的报导,体外循环一般不超过8小时;体外循环需要开胸手术,需要时间长,要求条件高,很难实施。
ECMO多数无需开胸手术,相对操作简便快速。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能代替心肺功能、维持器官持续灌注的体外循环技术。
近年来,因其出色的心肺支持功能,ECMO成为急危重症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其适应证越来越广。
ECMO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中,也显现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ECMO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护理进行描述分析。
【原理】ECMO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
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因此不同的治疗需求决定了ECMO的模式选择:V-A模式:静脉引血,动脉回输,上下腔静脉血部分进入体外模肺氧合,部分进入自身肺循环氧合,自身氧合的血液及体外氧合的血液在动脉系统混合。
此时体外循环与自身循环呈并联状态,适用于心肺功能受损的患者,旨在减轻心肺负担,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1. 引言1.1 概述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ECMO技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已成为治疗重症ARDS等危重疾病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相比传统的机械通气和血容量复苏等治疗手段,ECMO技术具有更为积极主动的生命支持效果,可以为病情危重的患者提供更及时、更有效的治疗。
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支持下,患者的内环境可以得到有效调节,氧合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可以得到全面保障,从而为身体各系统提供良好的血氧供应,维持体内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ECMO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ARDS,并在抢救病情恶化、无法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2 ARDS患者的特点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反应所致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患者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损害,病情迅速恶化。
ARDS患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进展:ARDS病情进展迅速,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因此及时识别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2. 低氧血症:ARDS患者往往表现为明显的低氧血症,即使给予高浓度氧疗也难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
3. 肺部炎症:ARDS患者肺部存在广泛的炎症反应,导致肺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和呼吸功能受损。
严重的ARDS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损害。
4. 高死亡率:ARDS患者病情危急,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在未及时干预的情况下,容易发展为难治性呼吸衰竭。
ARDS患者的特点为病情迅速进展、严重低氧血症、肺部炎症反应明显和高死亡率。
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以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1.3 ECMO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中的价值引言:ECMO技术能够在体外替代受损的肺功能,将氧合血液送回患者体内,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和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
这种技术的价值在于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重症ARDS患者的存活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
病例介绍
一般情况
? 患者:候××,女性, 59岁 ? 入院时间: 2017.08.22 17:56 入住我院内分泌科 ? 病案号: 894117 ? 主诉:反复口干多饮 10余年,心前区不适 1月。
3
主要病史
? 10余年前因口干、多饮、多尿于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查空腹 血糖17.3mmol/L诊, 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格列美 脲控制, 4年前开始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尚可。
ACT 120~160 秒 血小板>5 万 ↓ 出血 渗血 ↓
肝素量↓ ACT140 秒 血小板>10 万 如有外科出血、止血
停止出血12小时 继续出血
终止ECMO
ACT <120 秒 抑肽酶 氨基乙酸
DIC
急剧增高
渗血严重
鱼精蛋白拮抗 高流量辅助
监测跨膜压差 稳定流量泵速
原发病治疗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抗凝,强化降脂、 稳定斑块,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等治疗。
?5
主要实验室检查
? 血红蛋白 84g/L ? 肌酐125umol/L,尿素氮8.37mmol/L ? 心肌酶谱均正常范围
?6
床边胸片
?7
入院诊断
? 2型糖尿病 ? 高血压病 3级 极高危组 ? 慢性肾功能不全 ? 冠心病?
?8
21:30 病情突然变化
? 入院后约 3小时,患者突发胸前区不适,呈压榨感, 伴呕吐 1次,为胃内容物
? 23
8.23 3:00成功建立ECM通O路(V-A)
? 24
IABP+ECM联O合辅助
? IABP+ECM辅O助下维持下循环逐步稳定,平均动脉压 75mmH左g右开始有小便,逐渐减停去甲肾上腺素,多 巴胺。
? 呼吸机参数 :SIMV模式,PC10mmHPgS10mmHPgEEP 3mmHg, Fi2O40%
22:30转CCU
? 会诊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予以口服阿司匹林 300mg, 替格瑞洛150m后g ,转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
8.22 23:20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开口近段 90%狭 窄,前降支近段至中段 75%-85狭%窄,中间支近段 90%狭 窄,回旋支近段全闭,右冠近段至中段 70%-80狭%窄。
? 发现血压升高数年,最高达 220/90mm,Hg口服氨氯地平、美 托洛尔,血压控制尚可。
? 慢性肾功能不全数年,口服贝那普利、百令胶囊控制。 ? 4年前因白内障行人工晶体置入。 ? 心前区不适1月余。
?4
体格检查
? T 36.5℃ P 68次 /分 R 18次/分 BP 150/70mm,Hg心 界不大,心率 68bpm,律齐,未及明显杂音 , 双肺呼吸 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皮温 偏低,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较弱。
? 14
左主干PTCA支+ 架植入术后,造影无残余狭 窄,TIMI血流3级
? 15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考虑到患者多支冠脉狭窄,且累及左主干,术中循环 不能有效维持,急诊 PCI同时行IABP术后返回 CCU。
? 16
术后仍存在问题
? 2017.8.23 00:50 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 球囊反搏压 70/50mmH血g,氧饱和度、心率进行性下降。
8.26 01:00
? 患者循环稳定,所有血管活性药物全部撤除,撤离 IABP
8.28 17:00 患者尿量进行性减少,肌酐、尿素氮进行 性升高,置管后行 CVV治H 疗
好转 ? 自主循环实验、自主氧合实验通过 ? 拟撤除ECMO
? 32
8.25 14:30 开始撤除ECMO
? 33
8.25 16:00 一波三折,股动脉吻合后股动脉远端无血 流,行股动脉内膜剥脱术,远端血流暂时恢复。
8.25 23:00行股动脉内膜剥脱后患者左下肢仍然缺血肿 胀,再次请血管外科行血管造影 +支架植入
? ScvO2 、SaO2、血氧饱和度、乳酸明显改善, BE负值 降低。
多种支持设备维持患者生命体征
ECM的O运转管理的内容
? 流量管理 ? 血流动力学管理 ? 温度管理 ? 血气和电解质管理 ? 抗凝管理 ? 呼吸机管理
? ECM系O统监测 ? 血液成分管理常规
监测
? ECMO+IA的BP管理 ? ECMO+CR的R管T 理
? 其原理是将体内的 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预肝素 处理的管道经膜肺氧合后通过离心泵和管道再注 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 ,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 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ECM的O基本结构
? 动静脉插管 ? 连接管 ? 离心泵(人工心脏) ? 膜肺(人工肺) ? 供气管道(氧气、空气) ? 以及监测系统
空氧混合器
摇把
氧饱和度仪
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器
氧气瓶
水箱
驱动泵
不间断电源
V-A ECMO
V-V ECMO
2017.8.23 01:00转ICU
? 即刻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 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 ? 紧急联系包括 ICU、心血管内科、麻醉科、血管外科、
心胸外科在内的 ECM团O队成员 ? 准备ECM及O管道预冲
? 即刻予以胸外按压、球囊通气,肾上腺素静脉推注。 ? 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补液仍然无法纠正心源性休,
? 17
黔驴技穷?
? 怎么办? ? 对,就是它 , 终极武器 -ECMO
概念
? 体外膜肺氧合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是) 一种非心脏手术的体外循 环技术
新的挑战:
患者左下肢出现皮温低,足背动脉无法触及,足底出现花 斑
8.23 14:30 建立旁路侧支循环
? 患者股动脉充盈差,无法穿刺置管,行切开暴露股动 脉后行直视下穿刺置管,成功建立旁路侧支。
ECM成O功运转2天后
? 复查床边心脏彩超、心电图、内环境评估病情 ? 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室壁运动异常 ? 心电图: AVR ST段回落,胸导联 ST段压低较前明显
? 即刻行心电监护,防止误吸等对症支持,请心血管内 科、ICU急会诊
? 急查床边心电图、心梗三项、血生化
?9
床边急诊心电图
? 10
急查心梗三项及心肌酶谱
? K、CKM、B LDH、MYO均正常范围 ,CTnI 0.53ug/L
? 11
急诊心脏彩超
?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 二尖瓣少量反流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