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电力规划力促能源系统优化 建立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合集下载

十三五规划内容全文

十三五规划内容全文

十三五规划内容全文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时隔15年之后,电力主管部门再次对外公布电力发展5年规划。

上次发布需要追溯到2001年1月1日,当时的电力主管部门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电力工业“十五”规划》。

“十五”电力规划发布以来,“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未发布电力规划。

在此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装机容量迅速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3亿千瓦,其中水电3.2亿千瓦,占21.1%;火电9.9亿千瓦,占65.56%;核电2608万千瓦,占1.7%;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约1.72亿千瓦。

全年用电量达到5.69万亿千瓦时。

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而在“十五”电力规划发布之时,即截至200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3.19万千瓦,其中水电7935万千瓦,占24.9%;火电2.38万千瓦,占74.4%;核电210万千瓦,占0.7%;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约33万千瓦。

全年发电量达到1.37亿千瓦时。

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到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

考虑到为了避免出现电力短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电力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在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需求的基础之上,按照2000亿千瓦时预留电力储备,以满足经济社会可能出现加速发展的需要。

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左右,占比39%,提高四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比超过5%,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

能源十三五规划

能源十三五规划

能源十三五规划能源十三五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能源发展的政策文件。

该规划提出了在2016年到2020年期间,中国能源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以下是能源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一、能源发展目标:1.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降低能源消费强度。

2. 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的环境友好性,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3. 加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

二、主要任务:1. 推进能源生产方式的转变。

加快传统能源替代和清洁能源发展,加大新能源、核能、天然气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2. 加强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建设。

完善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供应链,提高供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加快建设新型能源综合利用厂、智能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

3. 提高能源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技术研发和示范,推进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培育和发展能源技术创新企业,加强人才培养。

4. 加强能源监管和政策支持。

加大对能源领域的监管力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

三、政策措施:1.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资金支持。

加大清洁能源发电补贴,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清洁能源项目,提高清洁能源的经济竞争力。

2. 提高能源资源的价格。

逐步取消能源价格补贴,建立健全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能源资源的市场化程度。

3.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促进电力市场交易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加强电力市场监管,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能力。

4. 完善能源环境管理制度。

加强对能源环境的监管和治理,改善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能源十三五规划旨在推动中国能源发展向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实现能源供给的安全和可靠,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改革能源市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手段,能源十三五规划为实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信息通信能源智慧应用及标准

信息通信能源智慧应用及标准

信息通信能源智慧应用及标准前言信息通信能源是指保障信息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供电系统、机房环境、管理平台等,其智慧化应用是指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信息通信能源的生产、存储和使用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优化处理,并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能源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安全、高效、绿色、智慧应用。

目前,能源智慧应用已成为信息通信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与行业广泛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也提到,“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随着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量加速上升,由此带来的信息通信领域能耗呈高速上涨趋势。

2017 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铁塔年总耗电量约 535 亿(1)千瓦时,占全国工业用电量的 1.23%,且仍在快速增长。

注 1:数据来源: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年能耗量数据计算得出。

信息通信行业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演进更迭,特别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大规模商用、数据中心规模快速扩张以及网络运维工作日趋复杂,能源智慧应用迫在眉睫。

5G 业务规模化应用对信息通信能源的差异化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权威发布,我国将在 2020 年上半年实现 5G 大规模商用。

5G 以全新的移动通信系统架构,提供十倍于 4G 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无线传输时延和超高的连接能力。

5G 网络的切片化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如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高可靠低时延业务对能源的稳定性、安全性提出极高要求。

配网综合抢修支撑优质服务阐述

配网综合抢修支撑优质服务阐述

配网综合抢修支撑优质服务阐述“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

电能作为当今最广泛使用的清洁高效能源,电力市场竞争必将愈发激烈,而服务是竞争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的理念之一。

配网综合抢修是生产运行中直面客户的业务,其发展是对优质服务的有力支持。

1 配网综合抢修对于优质服务的意义1.1 配网综合抢修是优质服务的最前线我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电力需求放缓,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城市对电力供应及优质服务要求更高。

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用户储能、需求响应和能源互联网等各种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十三五”时期亟需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构建智能互动服务体系、完善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体系等多方面。

国家能源局出台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中,预计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也证明了配电网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成为电力企业市场竞争的焦点。

市场经济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市场竞争,为占用更多市场份额,近年来很多企业都将改善服务作为主要竞争手段。

供电企业也不例外,配网发生故障时进行抢修也是电力企业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直面用户,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其效率、质量是优质服务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可以说,配网综合抢修是优质服务的最前线。

1.2 配网综合抢修是优质服务的衔接点通常我们将电力服务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来谈。

狭义的电力优质服务是指由经营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和供电部门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广义的电力企业优质服务则是指电力企业各部门从上到下协同合作,提供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一体化服务系统。

从产、供、销出发,制定一个连续性、一次性的综合服务,达到用户满意。

配网综合抢修,上承生产,下接营销,直面客户,成为了优质服务的关键衔接点。

D4_综合能源系统政策机制的顶层设计_曾鸣

D4_综合能源系统政策机制的顶层设计_曾鸣

煤炭 系统
石油
天然气
系统
系统
综合能源系统
电力 系统
热力 系统
二、综合能源系统—新型能源系统架构
综合能源系统拥有多个环节、多个能源子系统、多个终端自平衡单 元,每个元件、每个部分、每个环节都与各自系统紧密互联、信息互动 而非孤立存在。具体的架构形态可以通过对于物理层、信息层和市场层 的剖析来确定。
物理层
代性及出力互补性,实现 能源等能源的顺利传输
多类型异质能源的互补开 和合理配置,物理通道
发。形成稳定、高效、清 对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
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制约将不断降低。
一方面,通过供需双向信息 互动,使用户能够实时掌握 自身能源消费情况,选择综 合性能源解决方案,有效满 足自身用能需求;另一方面, 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用户 储能技术等,实现对用能终 端的精确计量、控制与协调, 最大程度的挖掘系统供需匹 配潜力。
二、综合能源系统—新型能源系统架构
综合能源系统拥有多个环节、多个能源子系统、多个终端自平衡单 元,每个元件、每个部分、每个环节都与各自系统紧密互联、信息互动 而非孤立存在。具体的架构形态可以通过对于物理层、信息层和市场层 的剖析来确定。
物理层
信息层
市场层
市场层:是电力市场、天然气市场等 传统能源市场在综合能源系统中耦合 的体现,突出体现各种能源在“能源 互补、协调优化”过程中的创新价值 。在市场层中,政府制定市场基本规 则并实施监管,市场信号引导各类能 源企业行为并推动综合能源市场发展 ,企业是综合能源服务的提供者、新 技术的创造者,用户是被服务对象也 是市场的参与者和监管者。
一、传统能源系统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升,但单纯在电力系统中消纳利

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摘要: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通过对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对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Abstract:Briefly introduced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prospect the trends in Chinese energ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关键词:能源现状;新能源;发展趋势Key Words:energy Situation ;new energy;trends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上升,截止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当年已经占到了全球的20.3%。

而另一方面我国能源消耗结构的不合理,过分依赖煤炭资源,其它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不高也成为了国家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几年将要持续面临的问题。

所以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尽快实现对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我国未来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1.能源的年消耗量巨大中国是世界是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1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4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36.8亿吨,原油产量2.09亿吨,天然气产量1170.5亿立方米,发电量53975.9亿千瓦时。

能源消费方面,2013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7.5吨标准煤,比2012年增长3.7%。

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3.7%,原油消费量同比增长3.4%,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3.0%,电力消费量同比增长7.5%。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及同期发达国家的1/5。

能源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失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的支撑。

并且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的增加是必然的。

中国输配电设备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中国输配电设备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中国输配电设备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输配电设备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中国输配电设备行业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为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效率,推动节能减排,促进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汇总和解读,以帮助行业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输配电设备行业“十三五”规划》《输配电设备行业“十三五”规划》是我国输配电设备行业在2016年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了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输配电设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推动国产化率提升;推动输配电设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输配电设备制造环境管理,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提高行业标准和技术水平;推动输配电设备产业国际化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开拓海外市场。

二、《关于推动电网“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电网“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是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在2015年发布的重要文件,提出了推动电网“互联网+”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将传统电网升级为智能电网,实现供需双向互联,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推动输配电设备产业与信息通信技术融合,探索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加快电力设备智能化升级,推动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网等新型设备的推广应用。

三、《关于推进电力系统输配电设备建设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电力系统输配电设备建设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2018年国家能源局、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提出了加快电力系统输配电设备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

文件明确了支持输配电设备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推动输配电设备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河北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

河北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

实用标准河北省“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电力是关系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着力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保障电力安全可靠运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支撑。

本规划依据《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河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规划期为2016—2020年。

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滚动调整。

一、发展基础及形势(一)发展基础1. 保障能力逐步增强2015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176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5836万千瓦,发电量2301亿千瓦时,比2010年分别增长485亿千瓦时、1621万千瓦、23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分别为3.4%、6.7%、2.2%。

2015年,接受区外送电量87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6%,较2010年提高4.3个百分点。

2. 电源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022万千瓦、280万千瓦、46万千瓦,比2010年分别增长650万千瓦、280万千瓦、32万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由9.2%提高到23.1%。

燃煤火电装机容量4115万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70.5%,下降15个百分点,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容量占燃煤火电装机比重由71.7%提高到83.7%。

3. 电网设施日益完善2015年,全省拥有500千伏变电站38座,变电容量7536万千伏安,线路9918公里;220千伏变电站351座,变电容量10757万千伏安、线路21063公里。

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分别是2010年的1.53和1.35倍。

冀北电网与北京、天津电网联络紧密,形成多通道、多方向接受区外电力的坚强受端电网,河北南网形成“三横两纵”500千伏主网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电力规划力促能源系统优化建立安全高效的现
代能源体系
北极星配售电网讯:预计2020 年和2030 年,全国发电装机将分别达到20.7 亿、32.9 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8 万亿、10.8 万亿千瓦时,是2014 年的1.4 倍、2.0 倍。

满足未来用电需求,从现在起到2030 年,我国每年新增装机将达到1 亿千瓦左右,其中清洁能源将占大头。

这是12 月23 日记者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的消息。

中电联表示,要积极参与电力十三五规划制定,加强对煤电、气电及非
化石能源发展定位,以及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研究,促进以电力为中心的
能源系统优化。

数据显示,2010~2014 年,电力工业累计投资3.8 万亿元,其中电源投
资1.9 万亿元,电网投资1.9 万亿元;发电装机从9.6 亿千瓦增加到13.6 亿千瓦,年均增长9.1%;110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从90.4 万公里增长到117.5 万公里、年均增长6.8%,变电容量从32.4 亿千伏安增长到47.5 亿千伏安、年均增长10%; 全社会用电量从4.2 万亿千瓦时增长到5.5 万亿千瓦时,以年均7%的电力增长
支撑了8%左右的经济增长;人均用电量从3140 千瓦时增长到4050 千瓦时、年
均增长6.5%。

我国发电装机、煤电装机、水电装机、风电装机、电网规模、用
电量均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煤电、清洁发电和特高压、智能电网,电源结
构不断优化,电网结构持续强化。

2014 年底,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
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4.6 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重达34%,比2010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