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第2版西安交通大学石德珂主编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8. 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1) NaF(2) CaO ⑶Z nS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1(0.93 3.98) 2根据鲍林公式可得 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1 e 4 ] 100% 90.2%共价键比例为:1-90.2%=9.8%2(1.00 3.44) 22、 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1 e 4] 100% 77.4%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23、 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ZnS 中离子键含量[1 e 1/4(2.58 1.65) ] 100% 19.44%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 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
稳态结 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 至长期存在。
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1. 回答下列问题:(1) 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 )与[210] , (111)与[112] , (110)与[111], (132)与[123], (322)与[236: (2)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2 .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
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石德珂-第5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

THE PHASE STRUCTURE AND PHASE DIAGRAMS OF MATERIALS
材料的相结构 二元相图及其类型 复杂相图分析 相图的热力学基础 三元相图及其类型
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12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4. 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偏聚与有序
1) 溶质原子分布的微观不均匀性
A, B原子 间结合能
13
E AB
1 2 (EAA
EBB )
EAB
1 2
(EAA
EBB )
3. 陶瓷材料中的固溶方式
可间隙方式固溶 也可置换方式固溶
如: Mg[CO3]→(Mg,Fe)[CO3]→(Fe,Mg)[CO3]→Fe[CO3] 菱镁矿 含铁菱镁矿 含镁菱铁矿 菱铁矿
8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4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第二节 二元相图及其类型
THE BINARY PHASE DIAGRAM AND ITS TYPE
相图的基本知识 一元系相图 二元系相图 材料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一些溶质元素在一价Cu中的最大溶解度
溶质元素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8.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1)NaF (2)CaO (3)ZnS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根据鲍林公式可得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21(0.93 3.98)4[1]100%90.2%e ---⨯=共价键比例为:1-90.2%=9.8% 2、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21(1.00 3.44)4[1]100%77.4%e---⨯=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3、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21/4(2.581.65)[1]100%19.44%ZnS e --=-⨯=中离子键含量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
稳态结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长期存在。
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1.回答下列问题:(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与[210],(111)与[112],(110)与 [111],(132)与[123],(322)与[236](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 (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2.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
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6个、2个和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导论1.试举例分析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
[中南大学2007研]答: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有重要而复杂的影响,材料也必须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才能制备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来。
通过合理和经济的合成和加工方法,可以不断创制出许多新材料或改变和精确控制许多传统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可以进一步发掘和提高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制备/合成和加工不仅赋予材料一定的尺寸和形状,而且是控制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必要手段。
如钢材可以通过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来改变它们内部的结构而达到预期的性能,冷轧硅钢片经过复杂的加工工序能使晶粒按一定取向排列而大大减少铁损。
2.任意选择一种材料,说明其可能的用途和加工过程。
[中南大学2007研]答:如Al-Mg合金。
作为一种可加工、不可热处理强化的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优良的耐蚀性能和塑性,在飞机、轻质船用结构材料、运输工业的承力零件和化工用焊接容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材料使用目的,设计合金成分,考虑烧损等情况进行配料,如A15Mg合金板材,实验室条件下可在电阻坩埚炉中750℃左右进行合金熔炼,精炼除气、除渣后720℃金属型铸造,430~470℃均匀化退火10~20h后,在380~450℃热轧,再冷轧至要求厚度,在电阻炉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剪切成需要的尺寸或机加工成标准试样,进行各种组织、性能测试。
3.说说你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中南大学2007研]答: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互相影响。
材料的性能与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材料的力学性能往往对结构十分敏感,结构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使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如钢中存在的碳原子对钢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许多金属材料中一些极微量的合金元素也足以严重影响其性能。
然而由同一元素碳构成的不同材料如石墨和金刚石,也有着不同的性能,有些高分子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而性能却大不一样,其原因是它们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_第2版_西安交通大学_石德珂主编演示教学

CV
A exp(
EV kT
)
每个原子的质量是:
107 .9 g / mol 6.02 10 23 个 / mol
1.79 10 22 g / 个
1cm 3的原子数为:
9.58 g / cm 3 1.79 10 22 g / 个
5.35 10 22 个
2.N N0 6.021023 9.58106 5.341028 / m3
M
107.9
ne exp
N
kT
kT ln ne
N
1.381023 1073ln
3.6 1023 5.34 1028
1.761019
3.自己看
4.不用看
5. (1)1点为正刃位错,2点为右螺位错, 3 点为负刃位错,4点为左螺位错。
1 3 . V m 6 .0 2 ( 1 3 0 5 2 .3 4 5 3 ( 0 .2 2 7 2 8 .9 9 2 )) 3 4 1 0 2 1 2 .2 6 g /c m 3
14-17不用看 18自己看
第四章
1.8500C:C1Aexp(EV kT1)L200C:C2Aexp(EV kT2) C C1 2 expkEV(T12T 11)exp11..3581100 1283(21 9311123) exp274
7.在两根位错线上12,34为刃位错,其余 为螺位错。
(2)OS上的各段位错都可在该滑移面内 滑移,O’S’上的12,34位错不能运动, 其余各段都可在该滑移面内滑移。
8.(1)AB和CD位错线的形状都不变, 但AB的长度缩短b2,CD的长度增加b1
(2)AB位错上形成右螺型扭折,EF上 形成左螺型扭折。
材料科学基础 西安交大 石德珂 第六章 材料的凝固

图6–1
纯金属结晶的冷却曲线
三.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驱动力 Gv Hv TSv Hs H L T Sv SL
Lm HL Hs .
H S H L Lm
当T Tm时.Gv 0.
液态和固态的吉布 斯自由能-温度曲线
上页 下页
GV 0.H S H L TmSV SL 0
(2)对于光滑界面结构的晶体,其生长界 面以小平面台阶生长方式推进。小平面台 阶的扩展同样不能伸入到前方温度高于等 温线的液体中去,因此从宏观看液固相界 面似与等温线平行,但小平面与等温线呈 一定角度。 在负的温度梯度下,呈树枝状生长。 晶体生长界面一旦出现局部凸出生长,由 于前方液体具有更大的过冷度而使其生长 速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生长界面就不
Gk ,说明固体基底可视 当 时,Gk
为现成晶核。
当 0时, Gk 0 ,表明固体不起非均匀形
上页
下页
的基底作用。 (3)若基底界面不是平面,而 是一曲面,表明当θ角和临界角 半径相同时,晶核的体积为在 基底凹面 最小,平面居中,凸 面较大。可见凹面对形核的促 进作用效能最高。
铸态组织,提高金属制品的性能有重要 的指导作用,而且也有助于理解金属及 合金的固态相变过程。 合金在极快冷速下可呈非晶态; 玻璃的凝固为非晶态;热固性塑料、橡 胶冷凝后为非晶态;热塑性塑料有些为 非晶态,有些为部分晶态。材料的凝固 与气相沉积是目前制备材料的两种主要 类型。 上页 下页
过冷现象 均匀 ●纯金属的凝固 形核 非均匀 凝固过程 粗糙 L-S界面微观结构 光滑 长大 胞状 生产形态 树枝状
上页 下页
二、金属过冷现象的结晶(图) , 热分析实验表明,纯金属实际开始 结晶温度T总是低于平衡结晶温度Tm (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过 冷。实际结晶温度T与平衡结晶温度 Tm的差ΔT称为过冷度。 过冷度的大小可由在一定条件下 所测定的,冷却曲线来确定。当冷却 到理论结晶温度Tm以下的某一温度时, 上页 下页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7章~第10章【圣才出品】

第7章扩散与固态相变一、选择题1.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比阴离子扩散能力强的原因在于()。
[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A.阴离子的半径较大B.阳离子更容易形成电荷缺陷C.阳离子的原子价与阴离子不同【答案】A2.材料中能发生扩散的根本原因是()。
[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A.温度的变化B.存在浓度梯度C.存在化学势梯度【答案】C3.在低温下,一般固体材料中发生的扩散是()。
[南京工业大学2009研]A.本征扩散B.非本征扩散C.无序扩散【答案】B【解析】固体材料在温度较高时,发生本征扩散;在低温下,则发生非本征扩散。
二、填空题1.固态金属中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______,其扩散方向是向关______的方向进行,其扩散机制主要有______和______;前者是原子通过______进行迁移,后者是原子通过______进行迁移,因此前者的扩散激活能比后者______;扩散系数比后者______。
[合肥工业大学2006研]【答案】化学势梯度;化学位降低;空位扩散机制;间隙机制;空位扩散;晶格间隙;小;大2.上坡扩散是指______。
扩散的驱动力是______。
[江苏大学2005研]【答案】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的扩散;化学势的改变3.扩散系数越______,结构缺陷越多,扩散速度越______。
[沈阳大学2009研]【答案】小;快4.马氏体相变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和等。
[南京工业大学2009研]【答案】存在习性平面;取向关系;无扩散性;速度快(或没有特定的相变温度)【解析】马氏体相变具有热效应和体积效应,相变过程是形成核心和长大的过程。
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相变之一,相变时没有穿越界面的原子无规行走或顺序跳跃,因而新相(马氏体)承袭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晶体缺陷。
惯习(析)面是指马氏体相变时在一定的母相面上形成新相马氏体。
三、简答题1.解释名词扩散系数。
[东北大学2004研]答:根据菲克第一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物质流量(称为扩散通量,用J 表示)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通量越大,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d d C J D x=-式中,D 为扩散系数,m 2/s;C 为扩散物质(组元)的体积浓度,原子数/m 或kg/m;d C /d x 为浓度梯度;“-”号表示扩散方向为浓度梯度的反方向,即扩散组元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J 为扩散通量,kg/m 2·s。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在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rO2-x中存在的晶格缺陷是()。
A.阴离子空位B.阳离子空位C.阴离子填隙D.阳离子填隙【答案】A【解析】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rO2-x中Zr为正四价,那么可见氧离子不足,于是产生氧离子空位,也就是阴离子空位。
2.在烧结过程中,只使坯体的强度逐渐增加,而坯体不发生收缩的传质方式是()。
A.晶格扩散B.流动传质C.蒸发-凝聚D.溶解-沉淀【答案】C【解析】晶格扩散指原子在晶体内部的扩散过程,其主要机制是空位扩散。
对流传质是指发生在相际之间的非流向传质,即当流体流经与其浓度不同的异相表面时,发生在两相之间的传质现象。
溶解-沉淀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蒸发-凝聚是制备高性能金属及合金超微粉末的有效方法,可用于烧结过程。
3.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投影图的晶体有()。
A.立方和菱方晶体B.四方晶体和斜方晶体C.立方和四方晶体D.立方晶体【答案】D4.六方晶系的[100]晶向指数,若改用四坐标轴的密勒指数标定,可表示为()。
A.[1120]B.[2110]C.[2110]D.[1210]【答案】B5.硅酸盐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A.由硅和氧组成的硅氧多面体B.由硅和氧组成的6[SiO]-六面体6C.由硅和氧组成的4[SiO]-四面体4D.由二氧化硅组成的8[Si O]-八面体28【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15分)1.固态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有______、______,而液相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这四种传质过程的△L/L与烧结时间的关系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蒸发-凝聚传质;扩散传质;流动传质;溶解-沉淀传质;【解析】晶格扩散指原子在晶体内部的扩散过程,其主要机制是空位扩散。
对流传质是指发生在相际之间的非流向传质,即当流体流经与其浓度不同的异相表面时,发生在两相之间的传质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0.097+0.181=0.278
(2)R 0.2782 2 0.393nm (3) 0.2782 2 0.2782 0.481nm (4) (0.278 2)2 0.2782 0.622nm
13.
m V
(35.453 22.99) 4 6.021023 (0.278 2)3 1021
011
{123} 123 132 213 231 312 321
m是指数中0的个数,n是相同指数
1
23
1
2
3
12
3
132
13
2
13
2
的个数
213
2
13
213
2
31
2
3 1
231
312
31
2
+
31
2
3
21
3
2 1
321
6.69 Fe3C% 100% 55.17% 44.83%
CV
Aexp( EV kT
)
每个原子的质量是: 107.9g / mol 6.021023个 / mol
1.791022
g
/
个
1cm3的原子
数为
: 9.58g / cm3 1.791022 g /
个
5.351022 个
/
cm3
CV
1.(1) (001) (111) [210]
(-3-22)
(-132)
[123] [111]
[236]
(1-10)
(2)
(3)
(-110)
2.
(2 6 3)
3.{111}
111
111
111
111
3.
N hk l
4 3! 2m n!
24 2m n!
{110}
110
101
011
110
1
01
7.在两根位错线上12,34为刃位错,其余 为螺位错。
(2)OS上的各段位错都可在该滑移面内 滑移,O’S’上的12,34位错不能运动, 其余各段都可在该滑移面内滑移。
8.(1)AB和CD位错线的形状都不变, 但AB的长度缩短b2,CD的长度增加b1
(2)AB位错上形成右螺型扭折,EF上 形成左螺型扭折。
ne N
Aexp EV kT
ln
3.6 1023 106 / cm3 5.351022 / cm3
8.31J
EV / mol 1073K
EV 106192J / mol
(110),(111),(121),(2 21),(210),[100],[111],[231],[120],[211]
2
(123)晶面间距 a
14
自己计算
d hkl
a h2 k2 l2
8.(1)不是 (2)不用看
9.自己计算 10.不用看
11.a3 (0.37 2) 0.427nm 3
m V
79.909 132.905 6.021023 0.4273 1021
4.47 g
/
cm3
rBr 0.37 0.167 0.203nm
4.
101
2
011
2
1102
1 012
0112
11
02
1 01
2
0112
11
0
2
101
2
011
2
110
2
11 01
2
2
41
4
221
11
2
0
1
2
1
0
6.
晶面及 {100} {110} {111} 〈100〉 〈110〉 〈111〉 晶向
bcc
1
2
31
2 23
a2
a2
3a 2
a
2a 3a
fcc
2
2 43 1
2
3
a2
a 2 3a2ຫໍສະໝຸດ aa3a密排面指数 密排面原子密度 密排方向指数 密排方向原 子密度
bcc (110)
2
a2
fcc (111) 4 3
3a2
hcp (0001) 2 3
3a 2
[111]
[110]
11
2
0
23 3a
2 a
1/a
7.(1)(100)晶面间距为a=0.286nm (110)晶面间距 2a
2.11 0.77 6.69 0.77
100%
22.6%
Fe3CⅡ%(由 初中析出) 初 % 22.6%
59.36% 22.6% 13.41%
P% 初 % Fe3CⅡ% 59.36% 13.41% 45.95%
相组成物: Fe3C % 6.69 3.0 100% 55.17%
2.N N0 6.021023 9.58106 5.341028 / m3
M
107.9
ne exp
N
kT
kT ln ne
N
1.381023 1073ln
3.6 1023 5.34 1028
1.761019
3.自己看
4.不用看
5. (1)1点为正刃位错,2点为右螺位错, 3 点为负刃位错,4点为左螺位错。
2.26g
/ cm3
14-17不用看 18自己看
第四章
1.850 0C : C1 Aexp(EV kT1)L 20 0C :C2 Aexp(EV kT2 )
C1 C2
exp EV k
1 ( T2
1 T1
)
exp
1.5 1018 1.38 1023
( 1 1 ) 293 1123
exp 274
x 0.5 0.4 x y z 0.5 0.5 zy x 0.8 y 0.05 z 0.95
10
共晶转变后的组织为 初 Ld
初%
4.3 3.0 100% 4.3 2.11
59.36%
Ld % 100% 59.36% 40.64%
L'd Ld 40.64%
Fe3CⅡ%最大
9.半径为r1的位错环。10.自己看
11.(1)能,因为能量降低
(2)
b
a 3
111 ,
Frank不全位错
15.
在
111
面内:a 2
110
a 6
211
层错
a 6
121
在111
面内:a 2
110
a 6
121
层错
a 6
211
12.自己看 13.不用看 14自己看 16-20不用看
6.
x 0.25 0.7333 x y
(2)在晶体的上下底面施加一对平行于b的 切应力,且下底面的切应力与b同向平行。
(3)滑移面下部晶体相对于上部晶体产生与 b相同的滑移,并在晶体侧表面形成相应台阶。
6.应在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施加一切 应力,切应力的方向应与de位错线平行。
(2)在上述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线de将 向左(或向右)移动,即沿着与位错线 de垂直的方向(且在滑移面上)移动。 当位错线沿滑移面旋转360度后。在晶体 表面沿柏氏矢量方向产生宽度为一个b的 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