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概述(3)
《中国税制》第一章 税收制度概述

▪ (三)负税人
▪ 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和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有的税种,如各种所得税,由于税负不能转嫁,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有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由于税负能够转嫁,纳税人与 负税人就不一致。当然,税法中并没有负税人的规定,但在制定税收政策 和设计税收制度时,要认真考虑和研究负税人的税收负担问题。
▪ (二)税收制度是税收作用的实现形式
▪ 税收作用是税收分配所产生的效果,包括筹集财政资金、调节生产与消费、 调节企业利润水平、调节不同经济成分收入水平、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 益、监督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等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分配过 程都是按照税收制度的具体规定进行的,而且不同的税制规定所产生的效 果也不完全相同。离开了这些规定,税收的作用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功能, 而无法现实地发挥出来。因此,税收制度是税收作用的实现形式,只有建 立合理完善的税收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税收所具有的作用。
▪ (一)广义的税收制度和狭义的税收制度
▪ 广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包括国家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管 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具体可分为:
▪ (1)税收法律制度,即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 施细则、规定、办法和协定等。
▪ (2)税收管理体制,即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管理权限的制 度。
▪ (3)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 (4)税务机构和人员制度,即有关税务机构的设置、分工、隶属关系以及税务人员的职
责、权限等的制度。
▪ (5)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作制度。
▪ 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包括各种税法 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税收制度又有 另一种含义,即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税收制度的结构 体系,即各税种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构成的税制体系,如分别以 所得税或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主体的税制等。 它是根据一个国家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情况,将税种、税 目、税率的配置和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为税制改革、税收立法提供理论依 据。
中国税制概述

中国税制概述中国税制是指中国政府对居民和企业征收的各类税收制度,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税制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调整。
本文将就中国税制的概况、分类以及税收政策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国税制的概况中国税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时期,如土地税、屯田制等。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税制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现代税制的框架。
目前,中国的税制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
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资源税等,这些税项是直接从纳税人所得或交易中征收的。
间接税则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这些税项是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交易环节来征收的。
二、中国税制的分类1. 直接税直接税是指直接从个人或企业所得中征收的税,具有直接性和可见性。
中国的直接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个人所得额的大小,采用渐进税率进行征收的。
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和税率在不同时间和政策下可能会有调整,以保证个人所得的公平和社会稳定。
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其利润额支付的税金。
中国目前实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对于技术创新型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还可以享受更低的税率。
2. 间接税间接税是指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交易环节来征收的税,由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的纳税人承担。
中国的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增值税是中国税制中最主要的税种之一,适用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环节。
增值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商品和服务类型,分为不同档次,一般为17%,而部分商品和服务可以享受低税率、免税或者减税政策。
消费税主要是对部分特定商品征收的,如烟草、酒水、高档消费品等,其税收目的主要是调节消费行为和增加财政收入。
关税是对境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征收的税,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和调节国际贸易。
三、中国税制的政策调整中国税制的政策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以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公平。
近年来,中国税制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方面。
2024版中国税制ppt课件

•中国税制概述•主要税种介绍•税收征收管理•税收优惠政策与特别措施目录•国际税收合作与交流•未来改革趋势及展望01中国税制概述税制定义与作用税制定义税制作用近现代税制近现代中国税制受到西方税制影响,逐步建立了以所得税、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体系。
古代税制中国古代税制经历了从夏商周的贡赋制到春秋战国的初税亩,再到秦汉的租赋制、隋唐的租庸调制、宋元明清的田赋和丁赋等演变。
当代税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制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包括利改税、工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等,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体系。
中国税制历史与发展税收法律体系及层次税收法律体系税收法律层次税收法律层次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等四个层次,其中税收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02主要税种介绍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征收管理增值税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征收管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基本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为20%,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
实行查账征收或核定征收方式,纳税人应按月或按季预缴税款,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
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征收管理消费税征税范围烟、酒、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等15类商品。
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税率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根据不同商品设置不同的税率。
征收管理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的方法,纳税人应按月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车船税对在我国境内依法应当到车船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的车辆、船舶征收的税种。
以房屋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土地增值税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关税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税收,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资源税关税及其他税种03税收征收管理税务登记与纳税申报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方式及程序税款征收方式税款征收程序税务检查与稽查制度税务检查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专案检查等。
中国税制教科书

中国税制教科书一、我国税制概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税制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现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税收体系。
其中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关税等。
二、税收分类与税制体系按照税收性质和征收方式,我国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税制体系主要包括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等。
三、税收政策与税制改革我国政府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调控需要,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如营改增、个税改革等,以降低税收负担、优化税收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四、税收制度的具体实施税收制度的具体实施涉及税收立法、税收政策制定、税收征管、税收执法等多个方面。
政府通过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强化税收征管体系,保障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
五、税收管理与税收执法税收管理与税收执法是确保国家税收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的关键。
我国建立了税务机关为主导的税收执法体系,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打击逃税行为等措施,提高税收征收率。
六、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纳税人作为税收的主体,既有权利也有义务。
纳税人享有知情权、申诉权、减免税申请权等,同时需履行纳税义务,按照规定报送税收信息,接受税收检查。
七、税收优惠政策与措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优惠、增值税即征即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
此外,还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税收优惠支持。
八、国际税收与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合作,与世界各国签订双边税收协定,避免重复征税和减轻国际贸易税收负担。
同时,加强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打击跨境逃税行为。
九、税收知识普及与纳税诚信为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我国积极开展税收知识普及活动,如税收宣传月、纳税人学堂等。
同时,倡导纳税诚信,对诚信纳税人给予激励措施,对失信纳税人实施联合惩戒。
中国税制教科书

中国税制教科书一、我国税制概述1.税制体系我国的税制体系包括多个层次,从中央到地方,涵盖了多种税收类型。
在税制体系中,直接税和间接税共同构成了我国税收的主体。
2.税收政策目标我国税收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增加财政收入、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税收政策,我国政府实现了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3.税收法规层级我国税收法规分为五个层级:宪法、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税收法规和税收规章。
这些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税收制度的法律依据。
二、税收种类与征收范围1.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间接税主要包括消费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等。
2.货物与劳务税货物与劳务税是我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这些税收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起到调节作用。
3.所得税所得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利润的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的征收。
4.财产税财产税主要包括房产税、车船税等,是对财产的持有和转让进行征收的税收。
5.资源税资源税是对我国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和转让过程中产生的税收。
6.行为税行为税主要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是对特定经济行为进行的税收征收。
三、税收优惠政策1.税收减免税收减免是对特定行业、区域和群体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弱势群体和区域发展。
2.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指政府将已征收的税收部分返还给纳税人,以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
3.税收优惠措施税收优惠措施包括税收优惠代码、税收优惠备案等,为纳税人提供便捷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方式。
四、税收征收管理1.税收征收机关我国税收征收机关主要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务局等,负责税收的征收、管理和监督。
2.纳税人与纳税义务纳税人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义务包括直接纳税义务和间接纳税义务。
2024年中国税制课件

中国税制课件一、引言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国家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税制历史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现代税收体系。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国税制的基本情况、税种分类、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税收知识。
二、中国税制基本情况1.税收制度: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中央税包括关税、消费税等;地方税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等;中央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2.税收法律体系: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根本,以《税收征收管理法》为基础,包括税收法律法规、税收部门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等。
3.税收征收管理: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各级税务机关负责所辖区域内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税收征收管理包括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款征收、税收检查、税收违法处理等环节。
4.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减免税、税率优惠、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
税收优惠政策旨在支持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保障民生等方面。
三、中国税种分类1.流转税类: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流转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或销售额征税,具有税负转嫁的特点。
2.所得税类: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所得税是对企业和个人的所得额征税,具有直接税的特点。
3.财产税类:主要包括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等。
财产税是对财产的价值或数量征税,具有税源稳定的特点。
4.资源税类:主要包括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
资源税是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具有调节资源开发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5.行为税类: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
行为税是对特定行为征税,具有引导社会行为的作用。
2024版中国税制介绍ppt课件

资产和不动产等。
税率
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13%、 9%、6%等,小规模纳税人的
征收率为3%。
税收优惠
对部分行业和项目实行免征或 减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
定义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所 得征收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
包括居民企业和非居民 企业。
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 25%,符合条件的小型 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
03
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
税收征管机构及职责
国家税务总局
负责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拟 定税收法律法规草案,组织实施
税收征收管理改革等。
地方税务局
负责本地区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贯 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组织实施本地区税收征收管理等。
海关
负责进出口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对 进出口货物、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 税费等。
税前扣除
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一定的费用。
消费税
定义
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 为征收的一种税。
征税范围
包括烟、酒、高档化妆品、贵重 首饰及珠宝玉石等。
税率
消费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商品类 别和档次而有所不同,一般采用 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方法征 收。
税收优惠
对部消费品实行免征或减征消 费税的优惠政策。
行为税制
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 税对象,包括印花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等。
税收法律法规体系
宪法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和国家的 税收权力,是税收法律法规的最高依 据。
01
02
税收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等。
中国税制概述

(五)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 缴纳税款的时间限度。即纳税人多长时间纳一次 税。纳税期限由税务机关根据税额的多少和纳税 人缴纳税款的便利情况而确定。
报缴税款期限是指纳税期限满后将税款缴纳 入库的时间间隔。即纳税人纳税期满后税款应当 在多长期限内入库。设置这个期限是给纳税人在 纳税期满后,计算税额和办理税款缴纳手续的时 间。
20%
10% 5%
5000 10000 30000
50000
第一级 0
第二级 5000×(10%-5%) =250
第三级 10000 ×(20%-10%) +250 =1250
第四级 30000×(30%-20%) +1250 =4250
第五级 50000 ×(35%-30%) +4250 =6750
1、力役税——纳税人以直接提供无 偿劳动的形式缴纳的税种。
2、 实 物 税 ——纳 税 人 以 实 物形 式 (粮食、布匹、牲畜)缴纳的税种。
3、货币税——纳税人以货币形式 (现金、支票)缴纳的税种
31
(二)按计税依据(税收计算标准)分类
1、从价税——以征税对象的价格或金 额为标准规定税率的税种。
9
税
税
率
率
35% 30%
35% 30%
20%
10% 5%
5000 10000 30000
全额累进税率
20%
10% 5%
50000 收入 5000 10000
30000
50000 收入
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 的区别
累进程度
全额累进税率
累进程度 高负担重
超额累进税率 累进程度 低负担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