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第15章个人所得税法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法英文版)

个人所得税法英文版)

第15章个人所得税法Chapter 15 Individual Income Tax•Who are the individuals liable to Individual Income Tax?•What is the income from sources within China?•What is the income from sources outside China?•What income earned by an individual is subject to Individual Income Tax?•How to compute the taxable income if the individual income is in foreign currency, in kind and/ or in securities?•What does wage, salary income include specifically?•How are salaries and wages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is the “additional deduction for expenses”regulated for wages and salaries? •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 bonus income on the year-end in one payment?•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 income of welfare in kind?•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 income stock options of employees of enterprises?•How is severance pay taxed?•How to compute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received due to termination of labour contract?•What income is included in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n income earned by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to calculate the taxable income of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What are the rules concerning deductions for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to deduct the taxes an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ve fees paid by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do single proprietorship enterprises compute and pay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ir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income?•How to levy income tax payable by the investors of single proprietorship and partnership enterprises by mode of administrative assessment?•How do single proprietorship and partnership enterprises compute and pay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ir interest, dividend and bonus income as return from their investment?•How is income from contracted or lease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How is income from remuneration for personal service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to treat the receivables unrecoverable and the business losses incurred by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What expenses are not allowed for deductions for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What are the rules concerning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fixed assets of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to deduct the expenses concerning intangible assets used by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do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 compute their income tax payable?•How additional income tax is levied on remuneration income that is excessively high at one payment?•How is author’s remuneration income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 •How is income from royalties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is income from lease of property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 •How is income from transfer of property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income earned from auctions of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or antiques?•What do the interest, dividend, bonus, contingent income and/ or other income include specifically?•How are interests, dividends, bonuses, contingent income and/ or other income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income derived by two individuals or more together?•How is donation income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in case that the employers bear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for the taxpayers?•How is income derived from sources outside China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What are the main exemptions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What kind of bond interest income and earmarked saving deposit interest income are exempt from Individual Income Tax as ruled by the State?•What are the main reductions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What are the rules concerning the mode, time and places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ment?•How to report and pay income tax on wages and salaries income?•How to report and pay income tax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income of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to report and pay income tax on the income derived by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from contracting businesses and/ or leasing businesses?•How do the investors of the single proprietorship and partnership enterprises report and pay their income tax o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income?•How to report and pay income tax on income earned by taxpayers from sources outside China?纳税义务人判定标准征税对象范围1.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整理最新个人所得税相关法规资料

整理最新个人所得税相关法规资料

个税法规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 (8)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10)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号发文单位:国务院发文日期:2018-12-18现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8年1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4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2号发布根据2005年12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08年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订2018年1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号第四次修订)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个人所得税法所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所称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分别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和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第三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二)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三)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四)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五)从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四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其来源于中国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离境超过30天的,其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的连续年限重新起算。

个人所得税税法

个人所得税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个人所得税 笔记

个人所得税 笔记

个人所得税法(一)在学习之前,照例先啰嗦讲一下个人所得税法,该章节是根据2007年6月29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和2008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该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执行)的内容进行了编写,学习之前照样得将这二个法律、法规看一下。

注会考试教材上并没有说明第十五章是根据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编写的,章节后的主要法律依据也没有将以上二个法律、法规列举出来(见教材P293、P355),还是列举了旧的法律、法规,所以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看已修改后法律、法规,以免对教材中的内容不清楚。

(这里也谴责一下编写教材的人,中注协呀,太不负责了)我还得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在注会《税法》考试时,请大家一定要敏感一个日期,那就是2008年3月1日,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执行,对执行前的,还是按以前的规定执行,而千万不要因此而丢分了,不然就太可惜了(痛心呀!!)。

另外,还得说一下有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区别,企业所得税是一种综合制的税,对于纳税人而言,只有一个税率,就其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征税;而个人所得税不同,它是一种分类分项的税,对于纳税人而言,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税率来计算的。

好啦,言归正传,看我的学习笔记。

一、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单位(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外籍人员及港澳台同胞及侨胞)和无国籍人(是不是外星人,哈哈)。

依据纳税人住所和居住时间的不同,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作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区分这二种纳税人,主要是对其哪些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居民纳税人,包括二种类型的人:第一种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人;第二种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满一年的人。

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应就其全部收入(境内、境外)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对于居民纳税人应境外已纳税的所得,有一个境外所得税额扣除的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1980.09.10•【文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令第11号•【施行日期】1980.09.10•【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个人所得税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令第11号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按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或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就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五、财产租赁所得;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其它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四条下列各项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一、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奖金;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储蓄存款的利息;三、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四、保险赔款;五、军队干部和战士的转业费、复员费;六、干部、职工的退职费、退休费;七、各国政府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官员薪金所得;八、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批准免税的所得。

第五条各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按每月收入减除费用八百元,就超过八百元的部分纳税。

二、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满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纳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其它所得,按每次收入额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年修订)-国务院令第4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年修订)-国务院令第4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年修订)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4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2号发布根据2005年12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第三条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

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

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第四条税法第一条第一款、第二款所说的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所说的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第五条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二)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三)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四)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五)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六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五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CPA税法记忆口诀

CPA税法记忆口诀

税法快乐记忆口诀2020CPA税法快乐记忆口诀01第一章税法总论1.税法基本原则:公基法效课。

(公鸡罚翘课)法定原则(核心)、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实质课税原则税法适用原则:四“优于”二“溯及”法律优位原则、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程序优于实体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2.目前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提议阶段、审议阶段、通过和公布阶段。

提审过公第二章增值税法1.光干司令高出租。

光租、干租(有形动产租赁服务13%)与程租、期租、湿租(交通运输服务9%)2.增值税视同销售移代投分送非个福,外购:投分送,视同销售交税务,进项税额可扣除。

外购:非个福,不用做销售,进项要转出。

3.增值税征税范围与税率一般销货十三爷,生活必需品优惠。

开着跑车寄情书,打着电话修别墅,出售房屋和卖地,以上几项按九计。

各类服务百分六,出境运输和设计。

电影软件和信息,国家扶持零税率。

4.征收率5% 劳务人力和房地,桥闸公路一二级,个人租房一点五,其它都按5 来计。

归类法记忆,5%共有14 个,前12 项与不动产相关,第13、14项为人力资源类。

5.路桥税率:高三,桥闸一二五6.按差额确定销售额金融卖两房,成本扣除忙;经航运旅建派,代收扣出来谐音:经航运旅(客)建派(煎牛排),代收扣出来7.加计抵减邮电先(现)生可加抵,各类出口抛出去,出口兼营比例计8.不得抵扣项目居里(娱)夫(福)人简免贷餐费(非)9.转让不动产的税务处理自建好记无差额,全额预缴全额报;非自建来分两类,简易:差额预缴差额报一般:差额预缴全额报。

10.一般:建筑2%;出租3%;转让5%(建 2 租3 转5)。

简易:建筑3%;出租5%;转让5%(建 3 租5 转5)。

11.增值税即征即退租动软管超 3 退,谐音:猪动软管朝山退。

第三章消费税法1.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首饰,金银铂钻零售征2.增值税征税范围与税率消费税目十五类,烟酒一向是大头,化妆不含卸妆油,1015 新征收,鞭炮不含发令枪,汽柴石溶航煤油,航空煤油暂缓收,电池涂料污环境,有限资源要征收,小车只在23 下,雪地卡丁都不加,素板实木和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浪费木材要征收,游艇手表高尔夫,劫富济贫不含糊。

个人所得税法(英文版)

个人所得税法(英文版)

第15章个人所得税法Chapter 15 Individual Income Tax•Who are the individuals liable to Individual Income Tax?•What is the income from sources within China?•What is the income from sources outside China?•What income earned by an individual is subject to Individual Income Tax? •How to compute the taxable income if the individual income is in foreign currency, in kind and/ or in securities?•What does wage, salary income include specifically?•How are salaries and wages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 •How is the “additional deduction for expenses” regulated for wages and salaries?•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 bonus income on the year-end in one payment?•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 income of welfare in kind? •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 income stock options of employees of enterprises?•How is severance pay taxed?•How to compute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received due to termination of labour contract?•What income is included in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n income earned by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to calculate the taxable income of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What are the rules concerning deductions for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to deduct the taxes an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ve fees paid by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do single proprietorship enterprises compute and pay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ir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income?•How to levy income tax payable by the investors of single proprietorship and partnership enterprises by mode of administrative assessment?•How do single proprietorship and partnership enterprises compute and pay income tax payable on their interest, dividend and bonus income as return from their investment?•How is income from contracted or lease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How is income from remuneration for personal service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to treat the receivables unrecoverable and the business losses incurred by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What expenses are not allowed for deductions for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Commercial Households?•What are the rules concerning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fixed assets of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to deduct the expenses concerning intangible assets used by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do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 compute their income tax payable?•How additional income tax is levied on remuneration income that is excessively high at one payment?•How is author’s remuneration income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is income from royalties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 •How is income from lease of property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is income from transfer of property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income earned from auctions of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or antiques?•What do the interest, dividend, bonus, contingent income and/ or other income include specifically?•How are interests, dividends, bonuses, contingent income and/ or other income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on income derived by two individuals or more together?•How is donation income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 •How to compute the income tax payable in case that the employers bear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for the taxpayers?•How is income derived from sources outside China assessed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able?•What are the main exemptions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What kind of bond interest income and earmarked saving deposit interest income are exempt from Individual Income Tax as ruled by the State? •What are the main reductions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What are the rules concerning the mode, time and places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yment?•How to report and pay income tax on wages and salaries income?•How to report and pay income tax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income of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How to report and pay income tax on the income derived by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from contracting businesses and/ or leasing businesses? •How do the investors of the single proprietorship and partnership enterprises report and pay their income tax o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income?•How to report and pay income tax on income earned by taxpayers from sourcesoutside China?纳税义务人判定标准征税对象围1.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1)在中国境有住所的个人(2)在中国境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注册会计师《税法》教材第十五章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1980年9月l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制定、根据l993年l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它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创立,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税种。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

诞生于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落实,为了维护我国税收权益,遵循国际惯例,需相应制定对个人所得征税的法律和法规。

为此。

l980年9月l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并同时公布实施。

同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施行细则》。

该法律、法规体现了适当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实施合理负担的原则,采分项的征收制,具有税率低、扣除额宽、征税面小、计算简便等特点。

对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所得和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由个人而从中国取得所得都要征税。

这项重要立法是中国税制建设的一个重大发展,对于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合理地实施中国的税收管辖权,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国家间的税收权益和鼓励外籍人员来华从事业务,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986年,国务院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为了有效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差距,分别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从而形成了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三个税收法律、法规并存的状况。

这些税收法律、法规的施行,对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增加财政收入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税收法律、法规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为了规范和完善对个人所得课税的制度,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必要对三个个人所得课税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合并,建立一部统一的既适应于中、外籍纳税人,也适应于个体工商业户和其他人员的新的个人所得税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时公布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第142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l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2000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有关“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征企业所得税,只对其投资者的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制定了《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明确从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将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一、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

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l年的个人。

所谓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这里所说的习惯性居住,是判定纳税义务人属于居民还是非居民的一个重要依据。

它是指个人因学习、工作、探亲等原因消除之后,没有理由在其他地方继续居留时,所要回到的地方。

而不是指实际居住或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居住地。

一个纳税人因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原因,原来是在中国境外居住,但是在这些原因消除之后,如果必须回到中国境内居住的,则中国为该人的习惯性居住地。

尽管该纳税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甚至连续几个纳税年度,都未在中国境内居住过l天,他仍然是中国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就其来自全球的应纳税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谓在境内居住满l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l2月31日止,下同)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

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

这里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综上可知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义务人包括有以下两类:(一)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

但不包括虽具有中国国籍,却并没有在中国大陆定居,而是侨居海外的华侨和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同胞。

(二)从公历1月1日起至l2月31日止,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这些人如果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仍应被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从而判定为居民纳税义务人。

例如,一个外籍人员从1997年l0月起到中国境内的公司任职,在1998纳税年度内,曾于3月7~l2日离境回国,向其总公司述职,l2月23 日又离境回国欢度圣诞节和元旦。

这两次离境时间相加,没有超过90日的标准,应视作临时离境,不扣减其在华居住天数。

因此,该纳税义务人应为居民纳税人。

现行税法中关于“中国境内”的概念。

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目前还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不符合居民纳税义务人判定标准(条件)的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也就是说,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习惯性居住地不在中国境内,而且不在中国居住,或者在一个纳税年度内。

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l年的个人。

在现实生活中,习惯性居住地不在中国境内的个人,只有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

因此,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实际上只能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没有在中国境内居住,或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l年的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自2004年7月1日起,对境内居住的天数和境内实际工作期间按以下规定为准: (一)判定纳税义务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以便依照税法和协定或安排的规定判定其在华负有何种纳税义务时,均应以该个人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

上述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l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

(二)对个人入、离境当日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期间2008年注册会计师《税法》教材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在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25号)第一条的规定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人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

纳税义务人及其纳税义务示意图见l6-l。

自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图l5一l纳税义务人及其纳税义务示意图第二节所得来源的确定判断所得来源地,是确定该项所得是否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依据。

对于居民纳税义务人,因为要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因此。

有关判断其所得来源地的问题,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

但是,对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由于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税,因此判断其所得来源地,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依据所得来源地的判断应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要遵循方便税务机关实行有效征管的原则,具体规定如下:(一)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二)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三)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作为所得来源地。

(四)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

(五)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所得的来源地与所得的支付地并不是同一概念,有时两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相同的。

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有:(一)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三)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

(四)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

(五)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

(六)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各种特许权利而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名次的奖金所得;参加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有奖活动而取得的中奖所得;购买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所得。

(九)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得。

第三节应税所得项目确定应税所得项目可以使纳税人掌握自己都有哪些收入是要纳税的。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一般来说,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动所得。

所谓非独立个人劳动,是指个人所从事的是由他人指定、安排并接受管理的劳动,工作或服务于公司、工厂、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私营企业主除外)均为非独立劳动者。

他们从上述单位取得的劳动报酬,是以工资、薪金的形式体现的。

在这类报酬中,工资和薪金的收入主体略有差异。

通常情况下,把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劳动者(工人)的收入称为工资,即所谓“蓝领阶层”所得;而将从事社会公职或管理活动的劳动者(公职人员)的收入称为薪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