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ICS 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的评分系统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意见初稿XXX脊柱XXX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或不伴神经损伤。

3)辅助检查:X线、CT(三维)、MRI、骨密度。

2、诊断1、病名:胸腰椎骨折2、中医辨证分型;早期血瘀气滞型,中期血瘀痹阻型,后期肝肾亏虚型。

如:胸腰椎骨折骨折(早期气血瘀阻型)。

3、西医分型:(压缩性骨折型、爆裂性骨折型、安全带骨折型(chance骨折)、骨折脱位型);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二、治疗方案1、保守治疗:2)复位方法:①、过伸牵引下体位复位:患者俯卧硬板床,双手过肩紧握牵引床,两助手站床尾,向上牵引患者双下肢,直至胸腹部离开床面,使脊柱过伸,整复者手掌按压伤椎棘突,使得患者身躯处于过伸位,以利复位。

②、垫枕法:牵引复位之后,患者仰卧硬板床,伤椎为中心下垫软枕,从5cm 开始每日增高1-2cm,至15cm,逐渐加厚,使脊柱过伸,伤椎复位。

此法也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者同时不能耐受过伸牵引下体味复位者。

3):复位后锻炼:①、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

伤后7-10日可采用此法。

②、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

伤后2周可采用此法。

③、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

此法要求较高,多在前两种方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采用。

4)、后期医治方法及注意事项:①配合本科室专用中药局部外熏洗;②理疗等促进局部损伤经络的修复;③活血、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止痛等药物对症医治(如血栓通、七叶皂苷钠、复方骨肽、双氯芬酸钠等)④绝对卧床休息三个月;④三个月后在胸腰段支具保护下下床举动。

2.手术治疗:包括椎体成形术、后路手术、前路手术一)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椎体压缩不严重、骨质疏松症者。

TLICS与LSC评分系统

TLICS与LSC评分系统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原因 主要在于目前胸腰椎脊柱骨折的分类方法都是将 脊柱和脊髓分作两个独立系统进行评分,而没有 将脊柱和脊髓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Denis的三柱学说是早期被广泛接受的分类系 统,认为超过两柱的损伤即为不稳定损伤,但它 对损伤机制的描述过于简单,对稳定性判断的不 够准确,加之Denis提出三柱学说时,MRI尚未应 用于临床,因此未考虑韧带、椎间盘的损伤情况。 所以需要一种将脊柱和脊髓有机结合起来的评分 系统以指导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单用TLICS指导治疗胸腰椎骨折尚欠周全, 而LSC评分系统可以对TLICS评分起到补充作用。 具体操作为首先应用TLICS评分系统初步决 定是否需要手术,当TLICS评分>4分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而需要手术时,再结合脊柱载荷分享评分选 择术式。即≤6分时建议后路手术,≥7分时建议前 路手术,有前路手术指征又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 伤时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
2005年美国脊柱损伤研究小组制定 (TLICS), TLICS评分,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将 神经损伤和PLC的状态与单纯的骨折形态相 结合,比较全面地评价胸腰椎骨折的损伤 程度,并依据总评分指导治疗措施。TLICS 分类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TLICS最大的难点是判断PLC损伤状态, 术前PLC的损伤状态要根据体格检查结合X 线、CT重建、MRI等辅助检查综合评定。 PLC损伤后的典型表现是棘突间距离增 宽和关节突的脱位与半脱位。值得提出的 是MRI-T2脂肪抑制像呈现高信号可说明 PLC损伤。
TLICS的另一个缺点是对椎体碎裂程度和椎管占位以 及椎体后凸畸形予未足够重视,临床常见的一些爆裂骨折 推体碎裂程度重,椎管占位大,但因同时伴有椎板骨折而 未出现神经症状,而此时按照通常思维行后路手术不能在 直视状态复位及减压,或复位及减压效果不理想,且操作 紧邻神经组织,容易造成神经损伤,而且后路操作进一步 破坏残存的脊柱后柱稳定,加之椎间隙无骨性支撑,容易 造成后方内固定应力集中而使后方固定失效。再者,后路 手术虽然表面上可以使推体高度基本恢复,但伤椎内部骨 小梁结构不能很好复位,容易造成空壳效应,使脊柱载荷 能力减弱,从而使伤推高度丢失,发生远期腰痛

胸腰椎损伤分型和严重评分临床应用的九个问题探讨

胸腰椎损伤分型和严重评分临床应用的九个问题探讨

胸腰椎损伤分型和严重评分临床应用的九个问题探讨本文原载于《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年第9期胸腰椎骨折占所有脊柱骨折的75%~90%,尽管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其分型和治疗在临床上仍有较多争议。

既往临床医生根据脊柱骨折的稳定性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但脊柱稳定性的判断较为主观,不同学者对脊柱稳定性的概念认识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如Kelly和Whitesides[1]将逐渐发展的脊柱畸形,最终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损伤定义为脊柱不稳定;而在Vaccaro等[2]著的《脊柱手术学》上将之定义为:脊柱失去在生理负荷条件下维持正常结构的相对位置能力,从而导致对脊髓或神经根产生损伤的脊柱损害状态。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分型系统指导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

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分型包括Denis分型和AO分型,但上述分型系统仍存在较多缺陷,包括:①分型较为复杂,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②多数分型系统未将影响骨折预后的重要因素,如神经功能状态、后方软组织完整性等纳入评分,导致无法依据上述分型系统进行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

鉴于上述分型缺陷,Vaccaro等[2]在前期充分研究基础上于2005年联合全球脊柱创伤小组的学者们提出了胸腰椎损伤严重评分(thoracolumbar injury severity score, TLISS),后期将这一系统改进为胸腰椎损伤分型和严重评分(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3]。

近10年来其可靠性和实用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4]。

TLICS的提出为临床规范胸腰椎骨折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但目前国内对TLICS进行权威系统性的介绍仍缺乏,在某些概念上的表达上仍存有争议,并且这一评分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没有得到重视,本文结合目前临床文献对TLICS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胸腰椎骨折的综合分类法ppt课件

胸腰椎骨折的综合分类法ppt课件
A2.1 矢状面 分离骨折
A2.2 冠状面 分离骨折
A2.3 钳夹样 骨折
A2.2 冠状面分离骨折 A2.3 钳夹样骨折
完整版课件
11
A3(爆散骨折)
椎体完全或部分粉碎 骨块向周围爆散 椎体后壁的骨折片向后进入椎管 可有经椎板后棘突的纵裂,对稳定性无影

完整版课件
12
A3.1 不完全爆散(椎 体的上半部分或下 半部分爆散,其余 部分完整)
7
A1(嵌压骨折)
A1.1 终板嵌压 (楔形变<5° )
完整版课件
8
A1.2 楔形嵌压 (楔形变>5°) A1.2.1 上缘楔形 A1.2.2 下缘楔形 A1.2.3 侧方楔形
完整版课件
9
A1.3 椎体塌陷
完整版课件
10
A2(分离型骨折)
椎体在冠状面 或矢状面分离
主要骨折片不 同程度移位
A3.1.1 上缘不完全 爆散
A3.1.2 侧方不完全 爆散
A3.1.3 下缘不完全 爆散
A3.1.1 上缘不完全爆散
完整版课件
13
A3.2 爆散分离型 骨折(椎体一半 爆散,另一半分 离)
A3.1.1 上缘爆散 分离
A3.1.2 侧方爆散 分离
A3.1.3 下缘爆散 分离
A3.1.1 上缘爆散分离型
完整版课件
20
B2.1 双柱横 贯伤
完整版课件
21
B2.2 骨性结构为 主的后方损伤 伴间盘横惯性 损伤
B2.2.1 经椎弓及 间盘的损伤( 少见)
B2.2.2 经峡部及 间盘的损伤( 屈曲峡部裂)
B2.2.2
完整版课件
22
B2.3 骨性结构 为主的后方损伤 伴A型椎体骨折

胸腰椎骨折决定脊柱骨折手术TLICS-分型评分科学指导

胸腰椎骨折决定脊柱骨折手术TLICS-分型评分科学指导

胸腰椎骨折决定脊柱骨折手术TLICS 分型评分科学指导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TLICS 评分是临床推广一个分型方法,该评分方法应用相对方便,计分规则较为客观,这一评分系统对是否手术治疗提供相对明确的指导意见,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TLICS 分型TLICS(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评分最早由 Vaccaro 等人 2005 年提出,主要包含三个条目,即骨折形态、神经功能状态、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程度等。

对每个条目依据不同的特点赋予对应的分数,计算总和,超过 4 分推荐手术治疗,小于 4 分推荐保守治疗,等于 4 分,取决手术医生对手术适应症把握。

TLISS 分型关系TLISS 分型是 TLICS 分型的最初版本。

两者差别的主要点在于对骨折评估的方法,TLISS 注重从骨折机制进行评分,而 TLICS 注重从骨折形态进行评分,从评分一致性角度来说,骨折形态是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估指标,而骨折机制主观性较大,一致性较差,因此目前主要采用对骨折形态评分的方法。

两者容易出现混淆的原因一方面是上述方法的作者均为Vaccaro,两者发表时间过于接近,另一方面是两个评分差别非常细微,仅在骨折评分方面存在细微差异。

TLICS 评分最佳翻译TLISC 评分主要由骨折形态、PLC 完整性、神经功能状态等三部分组成。

椎体爆裂性骨折伴随 PLC 损伤的患者,应该归类为牵张性损伤(4 分)还是单纯的爆裂性骨折(2 分)。

Distraction 翻译成牵张性损伤,更多强调的是骨折损伤机制,而非骨折形态。

在 TLICS 原文里对 Distraction 有非常明确的定义:脊柱头端和尾端结构出现分离,即为 distraction。

从这个定义上来说,distraction 翻译成分离性损伤会更符合 TLICS 评分对骨折形态的定义。

TLICS与TLISS详解

TLICS与TLISS详解

TLICS评分的应用与困惑(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一、背景为了帮助制定治疗方案(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案的选择),人们在不断探索好的脊柱损伤分型方法。

我们知道,对一个疾病进行分型主要目的是:1.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疾病的特点,便于医生之间的交流。

2.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预测疾病的转归。

总之,提出分型就是为了详细理解该病的特点,并指导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从而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然而,尽管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但迄今为止,关于胸腰椎骨折的分型和治疗原则的制定,仍没有完美的方案。

在Holdsworth的两柱原理基础上提出的Denis三柱分型系统,建议两柱损伤需要手术干预[1]。

然而,此理论被证实并非绝对,因为很多两柱骨折具有固有的稳定性,保守治疗在很多病例获得了成功。

McAfee等认为中柱受损是由于三种不同的致伤力导致的:轴向压缩、轴向牵拉和水平平移(translation)。

骨折分为楔形压缩骨折、稳定性爆裂性骨折、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Chance骨折、屈曲牵拉型骨折(安全带损伤)和横贯性损伤(Translational injury)(即骨折脱位)。

另一种机械学分型是Ferguson和Allen提出的,根据致伤力的不同类型对胸腰椎骨折进行分型,即:屈曲压缩、屈曲牵张,侧方屈曲、水平平移,扭转屈曲、垂直压缩、伸展牵拉和其它不太重要的损伤。

McCormack等的载荷分享法认为,椎体的粉碎程度、骨块分离程度和矢状面畸形可预测手术采用后入路就够了还是应该联合前路手术。

但此理论并未涉及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而且Won-Ju Jeong等[2]研究显示: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评分≥7分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病例组与≤6分组,其结果无明显差异。

AO/Magerl分型也根据机械原理把胸腰椎骨折分为压缩、牵张和旋转,此分型提供了骨折严重程度分级,A1~C3,后者为最严重的类型,它的缺点包括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可信度不高,缺少损伤特征中的脊柱稳定性和神经受累的明确定义。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李圣【摘要】胸腰椎骨折是指发生于胸11至腰1之间的脊柱骨折,由于其为胸腰椎移行区,为生物应力的集中点,所以易于发生损伤,而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标是让患者存活,避免更进一步的神经损害,通过重建脊柱序列获得脊柱的稳定性并通过早期的活动及康复,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工作.胸腰椎骨折因其固有的解剖特点,在诊断、治疗等方面有其特殊性,且因其发生率较高,为临床工作经常遇到的疾病,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现就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Th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are the spine fractures occurring at the T11 to the L1 level.Because it's the transition region of thoracolumbar spine and the focus of the biological stress,it is easy to damage.The goal of treatment of th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is keeping patients alive,protecting from the further neural damage,obtaining the stability by constructing anatomical alignment of spinal columns and returning patients to workplace through early mobilization and rehabilitation.Because of its inherent anatomical features,the diagnosis and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are special,and there is a high morbidity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which we are frequently encountering in the clinical work.To guide the clinical work better,we will take a review abou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6【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胸腰椎;脊柱骨折;治疗;综述【作者】李圣【作者单位】舒城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 23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脊柱骨折90%发生在胸腰段过渡区[1],胸腰段正好介于活动度较小的胸椎和活动度较大的腰椎之间,承受的生物学应力较大,故而成为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尽管胸腰椎骨折很常见,但是其中有50%是不稳定的,并可以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畸形和神经损伤[2],因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文读懂胸腰椎损伤TLICS评分

一文读懂胸腰椎损伤TLICS评分

一文读懂胸腰椎损伤TLICS评分托马斯杰斐逊大学Vaccaro教授主导的美国脊柱损伤研究小组于2005年制定了一套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程度的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

Alexander R. Vaccaro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Philadelphia该评分系统根据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分,分为3个方面:骨折形态、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神经功能状态,分项目评分后算最后总分。

TLICS最大的优点在于将神经损伤和后纵韧带复合的状态融入评估体系,试图用具体分值来回答“非手术还是手术?”的问题,且简单实用可重复性好。

但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对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状态的判断一致性较差。

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LICS)修正指标:极度后凸畸形,椎体明显塌陷,外侧成角畸形,开放性骨折,软组织严重损伤,邻近多发肋骨骨折,多系统创伤,严重颅脑损伤,胸骨骨折。

骨折形态(Injury morphology)图示:TLICS的三个主要骨折形态指标,是由X线、CT和MRI的共同确定的。

a,压缩(compression),椎体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屈曲,从而产生压缩或爆裂骨折。

b,剪力/旋转(translation/rotation),脊柱受到剪切力或扭转力,这些力导致脊柱的头侧部分相对于尾侧部分平移或旋转。

c,牵张(distraction),由于牵张力,脊柱头侧与尾段分离。

这些形态模式可能组合发生。

图示:压缩损伤(compression injuries),可以使用一系列前缀来更精确地描述损伤形态,例如(a)轴向,(b)屈曲,或(c)侧方。

是在轴向负荷下的椎体骨折,但后壁完整。

图示:爆裂骨折(burst fracture),椎体后壁骨折并向后移位图示:剪力/旋转骨折(translation/rotation fracture),小关节面完整但脱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L I C S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的评分
系统
TLICS 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的评分系统
2010-08-24 13:54
2005年Vaccaro等提出胸腰椎损伤的TLISS评分系统(The thoracolumbar injury severity score)
该系统包括损伤机制,后方韧带复合体,神经功能三个方面评定。

根据不同情况予以不同的分值,最后将3部分的分值相加,总分作为选择治疗的依据。

骨折形态:压缩形 1分;爆裂型 2分;剪力及旋转 3分;牵张型 4分;
神经损伤情况:无损伤 0分;神经根损伤 2分;
脊髓或圆锥损伤:完全损伤 2分;不完全性损伤 3分;马尾神经损伤 3 分;后方韧带复合体:无损伤 0分;不确定 2 分;确定断裂 3 分。

(MR T2加权和T2抑脂序列影像显示的PLC结构相应部位高信号或连续性中断提示断裂)。

1、损伤机制:应用最严重的节段进行评定,并将神经损伤机制相叠加,例如,牵张型损伤合并爆裂骨折但不伴有侧方成角,则损伤机制评分为1(单纯压缩)+1(爆裂)+4(牵张)=6
损伤机制描述:a 压缩性骨折单纯压缩 1侧方成角大于15度 1爆裂 1
b 侧方移位或旋转 3
c 牵张 4
2、后方韧带复合体在张力,旋转和移位时撕裂
a 韧带完整 0
b 可疑或不确定 2
c 撕裂 3
3、神经功能
a 神经根受累 2
b 脊髓圆锥受累不完全损伤 3
完全损伤 2
c 马尾神经受累 3
评分是将三个组成部分的分值相加,
如果总评分≤3,建议保守治疗;
若总评分≥5,建议手术治疗;
若总评分 = 4,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

总分小于4分非手术治疗,大于4分选择手术治疗,4分者两者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