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操作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指导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指导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指导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稻生长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其生长环境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稻种子、玻璃瓶、土壤、水、阳光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瓶洗净并晾干。

2. 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土壤,约填充2/3的容量。

3. 在土壤上均匀撒上一层水稻种子。

4. 再在水稻种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

5. 缓缓倒入适量水,使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多。

6. 将玻璃瓶放置在充足阳光的地方,并定期给水。

7. 观察水稻生长的过程,记录生长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以免影响水稻的生长。

2. 确保玻璃瓶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帮助水稻进行光合作用。

3. 定期给水,保持土壤湿润。

4. 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记录生长的变化,可以拍照或制作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实验可以看到,水稻种子开始生长后,会发芽并逐渐长成幼苗,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植株会逐渐长大并形成穗。

同时可以观察到植株的叶片颜色逐渐变绿,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在进行。

拓展实验:可以在实验中改变土壤的配比或提供不同的光照条件,观察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初中生可以通过观察水稻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环
境对其生长的影响,培养对植物的关注和爱护意识。

初中正确操作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正确操作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正确操作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征。

实验材料:洋葱、玻璃刀、显微镜、盐水、玻璃片、尖头钳、注射器
实验步骤:
1. 准备洋葱,将洋葱去皮,用盐水浸泡片刻。

2. 取一块洋葱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3. 在洋葱片上滴上一滴盐水,然后盖上另一块玻璃片。

4. 用尖头钳夹住玻璃片,用玻璃刀捏住玻璃片的一端,慢慢剥离另一端的玻璃片,使洋葱细胞的结构暴露出来。

5. 将制作好的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用注射器滴上适量的水,调整显微镜镜头,观察洋葱细胞的结构。

实验注意事项:
1. 切洋葱时要小心操作,以免切伤手指。

2. 操作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出现碰撞。

3. 注意洋葱细胞的结构观察,避免过度放大导致模糊不清。

4. 实验完毕后,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结果分析:观察洋葱细胞可以看到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通过比较不同细胞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拓展实验:可以尝试观察其他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今后的生物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探索更多生物学知识。

初中生物常见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

初中生物常见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

初中生物常见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常见的初中生物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有很多,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常见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记录。

实验一:观察红萝卜细胞结构材料与仪器:新鲜红萝卜、显微镜、玻璃刀、盐水、盖玻片、载玻片。

操作步骤:1.用玻璃刀切下红萝卜的一小块,并切成极薄的长方块。

2.将红萝卜长方块放入盐水中,静置5分钟。

3.取出红萝卜长方块,用盖玻片轻轻压平。

4.将压平的红萝卜长方块放在载玻片上。

5.用显微镜观察红萝卜细胞的结构,注意细胞壁、细胞质和胞核。

6.根据观察记录下细胞的特点和结构。

观察记录:红萝卜细胞壁厚实,透明,并呈现网状结构。

细胞质内含有许多颗粒状物质。

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形状为椭圆形,呈现暗染色。

实验二: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材料与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净化水、水槽、过滤网。

操作步骤:1.将净化水注入水槽,用过滤网过滤杂质。

2.取一滴过滤后的水放在载玻片上。

3.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

4.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

5.记录下观察到的浮游生物的特征和形态。

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浮游生物有肠虫、轮虫、藻类等。

肠虫细长,有两端。

身体上有明显的环节。

轮虫扁平呈圆柱形,有许多刺状突起。

实验三: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材料与仪器:常见的种子(如豌豆、黄瓜等)、苗盘、水、蒸馏水、棉花。

操作步骤:1.将棉花放入苗盘中,然后用蒸馏水湿润棉花。

2.将种子均匀地摆放在湿润的棉花上。

3.盖上透明的盖子,以保持湿度。

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并记录下来。

5.注意观察萌发后的根部、茎部和叶片的形态和特征。

观察记录:第1天:种子开始吸水膨胀,外面的硬壳逐渐软化。

第3天:种子破裂,出现幼小的根。

第5天:根伸长,开始发芽。

第7天:发芽的种子上长出了绿色的叶片。

初中生物实验怎样操作显微镜

初中生物实验怎样操作显微镜

初中生物实验怎样操作显微镜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步骤详解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步骤详解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步骤详解生物实验操作步骤详解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个常见的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步骤,包括“观察离心沉淀”、“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和“观察植物光合作用”。

实验一:观察离心沉淀步骤一:制备样品首先准备好需要观察的物质样品,这可以是含有悬浮颗粒的液体,如土壤悬浮液或其他生物体组织悬浮液。

步骤二:制备离心管准备两个离心管,一个标注为“上清液”(A管),另一个标注为“沉淀物”(B 管)。

确保离心管干净且无杂质。

步骤三:加入样品将样品小心地加入到A管中,约占据管的一半。

注意不要使液体溢出。

步骤四:离心将A管放入离心机,并设定适当的转速和离心时间。

一般情况下,较大和较重的颗粒沉淀于离心管底部,而较小和较轻的颗粒保持在上清液中。

步骤五:观察结果离心机停止后,取出A管。

观察A管中的上清液,注意上清液是否变清,以及是否有沉淀物。

如果有沉淀物,将A管中的上清液倒入B管中,注意不要将沉淀物倒入B管。

实验二: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步骤一:制备玻片与载玻片准备一个玻片和一个载玻片。

将一滴水滴在玻片中央,并轻轻放置一个载玻片,使水均匀分布在两个玻片之间。

步骤二:制备样本从植物组织(如洋葱)或动物组织(如叶皮层)中取一小块组织。

用镊子将组织小心地撕成薄片,并将薄片放在玻片上的水滴中。

步骤三:加入染料将一滴鲜碘溶液滴在组织上。

碘溶液可以染色细胞结构,使其更容易观察。

步骤四: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将制备好的玻片放在显微镜物镜下。

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整个组织片,然后转至高倍或油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例如细胞核、细胞质等。

实验三:观察植物光合作用步骤一:制备植物从室外选择一片绿叶,将其放入一个黑暗的塑料袋中,待10-20分钟。

步骤二:制备样本取出叶片,用刀小心地剪下一片绿叶,并用夹子将其固定在橡胶管上。

步骤三:制备氢氧化钠液将一小段橡胶管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相连。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手册(人教版)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手册(人教版)

《山西省初中生物实验手册》(人教版部分)太原第五中学校左光亮编写初中生物实验手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部和七年级下册全部,共35000字。

太原第五中学校薛晋编写初中生物实验手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全部,共16000字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苏教版也有类似实验:在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章第二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探究目的: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生活的影响探究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无关变量,仅仅改变单一变量。

即:除了光线不同以外,其余所有条件都相同。

(一)探究光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光对鼠妇(黄粉虫、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鼠妇(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蚯蚓)的生活。

制定计划:材料用具:1.材料:每组10只鼠妇,黄粉虫10条, 蚯蚓10条,湿土,2.用具:铁盘(或者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纸杯,喷壶,手电方法步骤:方案一:用鼠妇探究1.在铁盘内均匀地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

2.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3.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认真记录鼠妇在黑暗和明亮处的数目实验结果:在黑暗处的鼠妇数目多于明亮处的鼠妇数目。

实验结论: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与交流:分析在明亮处鼠妇出现的原因。

方案二:用黄粉虫探究1.取一个方形的纸盒,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2.将10条大小形状相同,健康状况良好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然后倒扣在纸盒中线中央,静置2分钟。

3.2分钟后拿走纸杯,迅速盖好纸盒,一半盖上纸板,一半盖上玻璃。

4.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认真记录不同时间内在不同环境中的黄粉虫数量。

实验结果:在黑暗处的黄粉虫数量明显多于明亮处的光粉虫数量。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方案设计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方案设计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本文设计了一份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方案。

二、考核目的本次考核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通过考核,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三、考核对象本次考核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共计50人。

学生已经完成生物实验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

四、考核内容与要求1.实验原理考核:学生需正确解释实验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实验步骤考核:学生需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

3.实验操作规范考核:学生需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如正确穿戴实验服、使用化学试剂的注意事项等。

4.实验结果分析:学生需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记录和分析,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考核方法与步骤1.准备阶段: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指定位置就座。

教师向学生说明考核要求和评分标准。

2.操作阶段: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并对学生的操作规范和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3.评估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表现,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还将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4.反馈阶段:教师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指出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和提高。

六、考核时间与地点本次考核时间为一个上午,地点为学校生物实验室。

七、评分标准与注意事项1.评分标准:本次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实验原理占20%、实验步骤占40%、实验操作规范占25%、实验结果分析占15%。

2.注意事项:在考核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操作规范和安全问题,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初中生物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引言生物实验对于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给出几个适合初中生进行的生物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生物知识。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刀片•小刷子•盐水•盖片•水溶性墨水•果蔬组织样本(如洋葱片、鲜花、叶片等)实验步骤1.将取得的样本放在显微镜片上。

2.使用小刷子将样本涂上盐水,加强细胞质的透明度。

3.用盖片将样本盖住,轻轻压平。

4.调整显微镜放大倍数至合适,并通过镜头观察样本。

5.使用玻璃刀片将样本切成较薄的薄片,提高透明度。

6.使用水溶性墨水滴在样本上,观察染色后的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显微镜中的样本,学生可以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结构。

实验二:观察蚯蚓呼吸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蚯蚓的呼吸运动,了解蚯蚓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器官。

实验器材•蚯蚓•透明容器•水•勺子•塑料袋实验步骤1.将蚯蚓放入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2.用勺子轻轻搅动水,观察蚯蚓在水中的呼吸运动。

3.用塑料袋将容器口部覆盖住,观察蚯蚓在封闭环境中的呼吸运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看到蚯蚓在水中通过皮肤进行呼吸,而在封闭环境中则通过皮肤和体表微孔进行呼吸。

实验三:人体皮肤测汗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人体皮肤的汗水排出量,了解人体的排汗机制和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温度计•计时器•毛巾•饮水实验步骤1.选择一个热天气进行实验,确保身体只穿着少量衣物。

2.在正常环境温度下,用温度计测量腋下的体温。

3.开始计时,30分钟后再次测量腋下的体温。

4.使用毛巾擦拭身体以去除汗水,记录下擦拭前后的体温差。

5.进行相同的实验步骤,但是在饮用大量水后进行。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人体排汗量的变化规律。

在热天气和饮水后,人体会产生更多的汗水来降低体温。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初中生可以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巩固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要领
县电教室“普实”办
生物实验操作
• 生物实验操作的“六
要”
要明确实验原理;定 量实验要注意量化的 条件;要注意选材; 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 进行;要爱护实验室 内的仪器、设备和其 他财物;要正确、安 全地使用实验器材。
• 生物实验操作的“四
忌”
实验步骤的前后顺序 忌前后颠倒,特别是 关键环节;定性实验 所用的仪器忌混合使 用;忌用尖锐的东西 碰撞玻璃器材;在实 验室忌奔跑、嬉戏和 大声喧哗。
忌盲目性和随意
性的观察;忌主 管想象取代观察 到的材料;忌只 对单方面观察。
生物实验观察
生物实验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六要”
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对象、 范围、方法;观察要遵循由 表到里、从上到下、从前到 后、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要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观察事 物间的区别和联系;要学会 使用观察工具;要以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来观察,从而 获得准确的科学事实;要多 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
生物实验观察 的“三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